第14章 算帳(上)

幾人笑了一回,許貫忠又問起事件的本末,俄爾沉吟道:“衙內,照此說來,這中間只怕有些難處。”

見高強意似不解,許貫忠解釋道:“趙家有人與那老兒串通,將趙李氏的文物古器拿出來變賣,這是一定的,否則趙李氏不需顧忌什麼,徑自以竊案報官便是。――問題在於,既然是她家裡人,其人又不願報官,想必身份有些特殊,這人究竟是誰?”

“管他是誰,和我有什麼關係?”高強很想這麼說,不過許貫忠既然這麼說,定是有他的道理,耐着性子聽下去就是。

“衙內,可還記得,這趙明誠死後,趙家人上告朝廷,前任知府慕容彥達走了當今蔡太師的門路,又通過宮裡的貴妃和內侍樑大人,找到了衙內頭上,結果平安無事,現在調任江州任上,這趙家公子變成死的無聲無息,連個出來背黑鍋的人都找不到,那趙家人心中當不無怨恨吧?”

“哦~”高強拉長了嗓子,臉也有點拉長:他也算明白了一些,趙家對於知府慕容彥達能夠平安脫身,心中不無怨恨,又知道是有蔡京從中作梗,勾起了當初趙挺之和蔡京之間的舊恨,兩把火相互一燒,怕不是有燎原之勢?

以趙家人現在的情形,恨卻只管恨,別說使手段對付蔡京,保命全身才是要緊,對於他這個“助蔡爲虐”的高衙內,就算恨到了骨子裡,也是一樣沒有辦法。但既然有這樣的一股恨意,總得找個口子宣泄出去,不是有那麼句話:不在沉默中變壞,就在沉默中變態麼?

恰好逢着這件事,趙家也不曉得是哪個狗皮倒竈的傢伙,自己親人屍骨未寒。就想着法子欺侮未亡人李清照,將她夫妻的遺物偷拿出來變賣。這事撞到自己手裡,又通傳本州古董金石鋪子,這傢伙的財是發不成了,不免遷怒於李清照身上,若是知道主審此案的就是和他趙家頗有恩怨的高衙內。恐怕更是師出有名,整治起這寡婦來定是花樣百出。

“事不宜遲,右京你速速去設法結交李清照,從她口中套出那個欺侮她的趙家人姓名,待本衙內給他好生上一上,什麼是人倫大道!”高強咬牙切齒。心說趙家有你這樣的下流坯子,難怪趙挺之辛苦半天當了宰相,一年不到就得滾下臺,這是缺德啊!

右京答應了,起身嫋嫋婷婷便去,高強知她足跡未到北方,在這裡人生地疏的,怕是不知如何着手,正要從自己衙門裡找個人去相幫。許貫忠已經擡手點了一個人進來:“時遷兄弟何在?”

“小人在!”尖細嗓子一亮,門外竄進來一個人,起身處身輕如燕,落地時點塵不起,往臉上看兩撇老鼠須。一對眯縫眼,正是時遷。原來這人向來在石秀手下做事。仗着他機靈,手腳輕便,深受石秀重用,後來許貫忠主理江南諸事,身邊少了得力的人。就將他要了過去,這次北上也一起帶了過來。

高強見了時遷。倒有些歡喜,一來這偷兒長的雖然猥瑣了點,人卻活泛,看着不討人嫌,二來此人行走江湖有年,江湖上的門道清楚得很,有他幫着右京行事,略無一些掛礙之處。當即用言語好生安撫了時遷幾句,發付他自與右京去了。

這邊許貫忠又與高強談起錢法來,自從朝廷下詔改錢法,一方面是當十錢改作當三,算是將銅錢的票面價值與其本身所包含的金屬價值拉近不少,另一方面又發行錢引,乾脆採用了幾乎沒有任何成本的紙幣,這中間差距之大,令大宋上下都有些不適應,各地出現了許多混亂現象,更有好些不懂得如何應付的地方官員紛紛上書,要求朝廷改用舊法。

“總括說來,對於當十大錢全面改爲當三,官民黎庶多半都是歡迎,這幾年物價騰涌,當十大錢起到了很大作用,改作當三之後,雖然還是要經歷一些變動,但過了一段時間,物價可望恢復到穩定的水準,因此大衆都還抱有信心。但對於錢引之行,則多是反對態度,這等輕飄飄的紙片,要說價值幾文,誰都知道不值錢,偏偏要拿來當銅錢使,只怕一百個裡面也沒一個能明白的。”

見許貫忠這麼說起時,語氣有些閃爍,高強就知道,在這件事上頭,連這位當世少有的年輕智者也還是看不通透。對此他倒不奇怪,當初自己在上金融課程的時候,老師講到這貨幣的本質,乍聽之下就沒搞懂,什麼一般等價物的符號,一個符號怎麼能代替實物?不過他那時有個同學,下課後聽見大家議論紛紛,立時撇了撇嘴:“符號?你們不要,我要!只要花得出去,誰管這錢裡面有金有銅?就算現在人民幣裡面的那條金屬線,也只是用來防僞而已,打什麼要緊?”衆同學一聽,皆以爲剽悍,很是贊同了一番,哪知回頭一想,這道理說來淺顯,但若是用來考試答卷,照樣被老師判零分,於是有志一同,都對此人來了個“切!”依舊還討論起諸般概念來。

不過現在面對剛剛接觸到紙幣概念的宋朝人,高強卻覺得這剽悍的道理更容易說的通些:“貫忠聽了!有那等黎民百姓,可不管什麼紙幣銅錢,只需完的了稅,買的了諸般雜物,那錢就是好用的錢,因此錢引能否順利發行,都在於這平等兌換上頭。”

不說還好,一說到這自由兌換,許貫忠地牢騷就來了:“我說衙內啊,你倒大方,攬了東南五路的錢引兌換任務不說,把京畿地也攬了下來,也不仔細算算,到底有沒有這許多本錢?咱們現在手頭的金銀,有幾個來路,一是日本船隊的收益,這船隊一年四開,最近一次的貿易額是四百萬貫以上,咱們錢莊算下來可以進賬百萬貫以上,二一個……”

“等會!多少?”一次貿易就能進賬百萬貫之多,即便是一手創立了大通錢莊的高強也有些驚詫。

許貫忠點頭:“正是,說起來,衙內那關於船隊份額的想法,真是叫人驚歎,咱們錢莊每年就算不幹別的,光賣手上的這些船隊貿易份額,就能賺上二三百萬貫的。而且,現在又有人不滿足於中原和東瀛的交易,說是南洋的香料玳瑁等物都能賺大錢,咱們仗着船隊大,又有官家的御誥,大可以從原先掌握這條線的大食人和天竺人手中搶了這條線來作,拿了日本交易賺來的金銀直接下南洋,而後再販運值錢的貨物回中原,這麼多跑一圈,那利潤起碼能再多一半。”

高強拍案叫絕,後代葡萄牙商人佔據了馬六甲海峽之後,就是在這幾點的貿易中發了大財,不過那時他們的貿易線路中還要加上印度這一環。當初他設計這東瀛船隊的時候,也曾冒起過這個念頭,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當時他對於大宋海外貿易基本是兩眼一抹黑,能把日本這一塊吃下來就算不錯。但現在看來,自己仗着應奉局的大旗掌握了中原的海商,日本那邊與平家結盟,兩邊都算穩固,接下來是該將海上貿易的範圍擴展到物產富庶的南洋了。

第34章 戰敗第12章 龍遊第24章 理財(下)第15章 頭陀(下)第五十六章第15章 拒戰(上)第28章 宋江第18章 李逵(下)第24章 決然第10章 意動第11章 待發第五十一章第41章 立志第13章 右京(下)第3章 豪奪第18章 謀定第五章 上第二十四章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六十章第2章 買賣(上)第17章 拔刀(下)第30章 議定(上)第17章 拔刀(上)第18章 抽薪(下)第二十九章第二章第20章 歸去第24章 傳訊(上)第43章 新軍第四章 上第8章 收服(下)第20章 設伏(下)第50章 神兵第八十四章第七章 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51章 內線第四章 下第77章 相殘第42章 虛位第30章 練兵第四十四章第15章 奚車(上)第34章 上第七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九章第十二章 上第44章 暗戰第35章 下第9章 行者第38章 夜襲(下)第二十五章第18章 李逵(下)第七十六章第五十章第38章 遇險(下)第十四章第十二章第13章 一上(下)第7章 射殺(下)第五十二章第18章 唐猊第6章 問心第22章 試探第16章 入城第十七章第11章 衆僧第七十七章第14章 麒麟第十五章第37章 圍攻第19章 鐵牛(下)第20章 設伏(上)第52章 審死官第18章 盤妻第19章 料敵(上)第37章 底定(下)第28章 解勸(下)第19章 應伯爵第10章 捉姦第6章 心結(上)第9章 到任(下)第72章 談判第15章 香香第九十六章第14章 算帳(下)第39章 嫁禍(下)第18章 論棒第29章 劉琦(上)第五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九十二章第26章 對箭(下)第19章 鐵牛(下)第七十三章第25章 女真第5章 驚變第63章 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