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趙跑跑

下了割讓河北和河東這兩路疆土的詔書了之後,趙桓找出那些反對割讓河北和河東的奏章,認真閱讀了幾篇,忽然覺得這些反對割讓河北和河東的說法也很有道理,特別是太學博士万俟虛、監察御史晁貫之等八人說得非常有道理。

趙桓將万俟虛、晁貫之等人叫來跟唐恪辯論一番。

聽了万俟虛、晁貫之等人說“寧肯棄金帛妻妾,必不忍棄地”、“大臣以棄地爲國是,乃忘萬世之業,而苟圖目前之安。”、“賣國窺利,徒傾社稷。爲人臣而願棄國之地,豈是忠於主哉?”,趙桓對於割讓河北和河東來退敵換取和平,又開始有所動搖。

沒錯,趙桓又想聚兵跟李存接着打了。

可就在這時,李存親率大軍渡過黃河的消息傳到了東京汴梁城。

聞聽這個消息了之後,趙桓極度吃驚,他趕緊將唐恪、耿南仲、聶昌、何慄等宰執召集來商議對策。

唐恪等宰執趕緊來到皇宮面見趙桓。

不過,對於這個都不知道是從哪傳來的消息,唐恪等宰執全都很不以爲然。

——唐恪等宰執仍堅持認爲,有範訥、李回和折彥質統帥的近二十萬大軍防守黃河,幹軍絕不可能這麼快就打過黃河。

可幹軍已經渡過黃河的消息一個又一個的傳來,都說東京汴梁城危險了。

這又讓趙桓君臣不得不信,又有些不知所措。

最後,趙桓與唐恪等宰執一商量,乾脆令趙桓的表哥也就是殿前司殿帥王宗楚,速派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王宗楚領命了之後,派遣使臣馬綱作斥候,帶人出城偵察。

結果,馬綱一行出去僅不到三個時辰就回來報告說,他們路上遇到的所有潰兵都說,幹軍已經開始過河,他們趙宋王朝佈置的守衛河陽一帶黃河的十幾萬大軍全部潰散,李回和折彥質不知去向。

這回,趙桓和唐恪等一衆宰執纔開始相信,幹軍真的已經渡過黃河天險,東京汴梁城危險了。

對此,

趙桓和唐恪等一衆宰執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趙桓才按照何慄的建議,再下勤王詔,急詔發運使翁彥國任經制使,率領守衛淮河一線的軍隊北上勤王。

——此時,李存都已經打到京畿地區了,再派大軍看住南方的幹軍,不能說沒有意義,可那肯定沒有保衛東京汴梁城重要。

負責守衛黃河天險的李回和折彥質不戰而棄守黃河,如今更是不知去向,使得幹軍無驚無險的就渡過了黃河天險,還使得趙宋王朝賴以爲屏障的二十萬大軍不翼而飛。

一想到這件事,趙桓就恨得牙癢癢。

就在這時,王宗楚匆忙進宮來報,幹軍先鋒已經到達汜水關,京西提刑許高以及守衛汜水關的宋軍將士全都望風而逃,幹軍目前正搶渡汜水河,很快就會向東京汴梁城挺進。

趙桓大驚失色,趕緊下令,將東京汴梁城的城門全部關閉,城中的宋軍和百官立即登上城牆準備迎敵。

接着,趙桓又令禮部侍郎梅執禮爲清野使,立即出城實行清野。

而東京汴梁城中的民衆,主要是達官貴胃,在聽到這個消息了之後,議論紛紛,有人從城外往東京汴梁城裡搬運財物,以尋求安全;有人則從城裡往外逃,打算遠走他鄉,以避戰禍。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扶老攜幼,不絕於道。

還有,一些人還趁火打劫,劫掠財寶,焚燒屋宇。

一時之間,亂世驟現。

щшш☢TTκan☢℃o

讓趙桓和趙宋王朝的一衆大臣驚喜的是,轉天突然有一羣人來到東京汴梁城,他們自稱是從河陽來的,到處說,渡過黃河的是宣撫司下屬的潰兵,根本不是大幹王朝的軍隊。

——沒錯,這些人正是李存讓張超、胡圖他們派來的死間,目的就是麻痹趙桓君臣,防止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逃出東京汴梁城。

趙桓君臣果然上當,他們聽說,渡過黃河的其實是宣撫司下屬的潰兵,不是幹軍,無不大喜過望,認爲他們這是虛驚一場。

趙桓當即下令,讓已經上了城牆的官軍再下來,城門也打開。

接着,有些意猶未盡的趙桓,又讓開封府張榜說明:“渡過黃河北來之兵,乃折彥質部潰兵,現已派人前去招撫,警報解除,此前清野命令就此止住,城內城外民衆各歸各業。”

東京汴梁城中的人看到榜文了之後,全都大鬆了一口氣。

雖然打來的是大幹王朝的將士,他們軍紀極好,從不騷擾普通民衆,但戰爭到來,最先遭難的肯定還是底層民衆,所以聰明人是沒有喜歡戰爭的。

……

趙構、王雲等奉趙桓之命前去跟李存議和的人,離開東京汴梁城不久,趙桓就下詔書表彰趙構不懼生死爲國解憂,然後升趙構三十六歲的母親龍德宮婉容韋氏爲賢妃,然後又升趙構爲安國、安武節度使。

也不知道是不是趙構、王雲他們這一行人的運氣太好了,此時過河的幹軍將士也不少了,可是卻沒有一波碰到他們。

結果,趙構、王雲他們這一行人,無驚無險的就到了滑州,然後坐船前往濬州。

在趙構、王雲他們這一行人渡河時,愕然發現,往年一直沒有結冰的黃河上竟然漂浮着很多的冰塊。

載趙構、王雲他們這一行人渡過黃河的老艄公,看着黃河上的冰塊,悠悠地說:“今年天氣異常寒冷,只怕黃河將要結冰矣。”

聽老艄公這麼說,趙構的心情十分沉重!

要知道,如果黃河都結冰了,那麼東京汴梁城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可是都沒有了,那樣一來,他們趙宋王朝拿什麼來抵抗幹軍入侵?

——此時,趙構還不知道,幹軍其實已經渡過黃河了。

身負議和重任的趙構、王雲一行人,並沒有在濬州停留,而是直奔相州而去。

相州知州汪伯彥,得知趙構要去面見李存議和了之後,立即親自領兵十里相迎趙構,然後保護趙構進入相州城。

汪伯彥進士及第後,起家成安主簿,歷任中奉大夫、開府司儀曹事、將作少監等職,深受趙佶重視。

不久前,汪伯彥向趙桓進獻《河北邊防十策》,非常符合趙桓的心意,於是趙桓升汪伯彥爲龍圖閣直學士、知相州。

跟宗澤一樣,汪伯彥雖然知道河北很危險,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來上任了。

公平的說,跟這個時代的很多隻顧自己的性命死也不去河北、河東上任的宋臣相比,汪伯彥還算不錯的了。

在真定府被大幹王朝攻佔了以後,相州差不多就取代了真定府的位置,而汪伯彥和宗澤差不多就相當於趙宋王朝在河北地區的兩大軍政總管。

據說,早年汪伯彥在家備戰科舉的時候,祁門知縣王本就看中了汪伯彥,然後特意建了一座叫“英才館”的書院請汪伯彥來當老師,甚至把侄兒秦檜從南京接到祁門,拜汪伯彥爲師。而且,傳聞,秦檜在英才館讀書時就有人預言“祁山小邑,一書院有二宰相在焉。”

果然,這座書院裡後來走出來了秦檜和汪伯彥這兩位宰相。

汪伯彥接到趙構以後,趙構才知道,幹軍已經在相州西南濬州衛縣一帶出沒了,甚至有幹軍將士在那裡駐紮,距離相州不足百里。

這讓趙構心中一凜,進而明白汪伯彥爲什麼要迎接他十里。

汪伯彥此舉讓趙構對他null大生好感。

汪伯彥跟趙構說,李存早就渡過黃河了,勸趙構留下來,一塊商量怎麼救援東京汴梁城。

趙構說:“受命前去,不敢止於中道。”

王雲以及跟趙構一塊出使的耿延禧、高世則等人也說:“大幹皇帝渡河未久,兼程前去,定能追上。”

同一時間,李存也知道了,趙桓派趙構來跟自己議和。

在李存看來,長了一雙好腿的趙跑跑,比別的趙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還要麻煩一些。

因此,李存一知道趙構前來見自己,就果斷派人去接趙構,想要趕緊把趙構給捉來消滅後患。

李存甚至都已經想好了,只要趙構被自己派去的人捉來,自己就隨便找個藉口弄死或是弄殘趙構這個讓自己討厭至極的傢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趙構、王雲一行人離開相州後,並沒有立即就渡河南下去見李存,而是繼續北上前往磁州。

原來,趙構臨行之前,趙桓讓趙構順道去磁州考察一下宗澤,看看宗澤是不是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擁兵一萬五千人,並且多次跟幹軍交戰,取得了不少勝利?

說起來,也不怪趙桓有這樣的懷疑,實在是宗澤爲了堅定趙桓的抗戰決心,總喜歡誇大一些事實。

趙桓因此已經連着升賞了宗澤好幾次。

可有人卻對趙桓說,宗澤這是邀功獲官,其心可誅。

趙桓不知道誰說得纔是真的,所以想讓趙構幫他看看宗澤這個人到底怎麼樣?

另外,趙桓還讓趙構去磁州的崔府君廟爲趙宋王朝燒香祭拜,希望崔府君能夠保佑趙宋王朝再渡過這次難關。

磁州有一座崔府君祠廟,裡面供奉着崔子玉。

崔子玉名叫崔珏,子玉是崔珏的字,其人活動於唐朝李世民時代。

崔珏不是磁州人,但曾在磁州擔任縣令。他正直無私,洞察秋毫,當地百姓敬稱他爲崔府君。傳說他能“晝理陽間,夜斷陰府”。他死後,被玉皇大帝封爲磁州土地神,並建祠祀之。

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到四川仍惶惶不安。一天夜裡他夢見一個神人,神人對他說:“駕弗別往,祿山必滅矣。”神人還說,臣乃磁州滏陽縣令崔子玉。後來唐玄宗回京,封崔子玉爲顯聖護國嘉應侯。

宋真宗時大修神廟,磁州崔府君廟正式得到了趙宋朝廷的認可和重視。

景佑二年,宋仁宗封崔府君護國顯應公。

趙佶對崔府君廟也很重視,廟堂的匾額,便是他用瘦金體御筆題寫的。

如今趙宋王朝有難了,趙桓便想讓趙構來求一求這位很有神通的崔府君保佑趙宋王朝渡過難關。

宗澤得知趙構、王雲一行人到來,親率磁州的文武百官出城六七裡迎接趙構。

將趙構接回磁州城了之後,宗澤說:“幹軍已然過河,議和不過其緩兵之計,大王如何能再去自投羅網?願勿行!”

趙構沒有接宗澤的話,只說:“陛下傳下口諭,令本王考察磁州兵,不知大軍今何處下寨?”

宗澤一聽,答道:“軍兵平日裡皆在山村,不在附近,若敵軍至,則召集之,任地不費錢糧。”

趙構覺得宗澤在說謊,但趙構並沒有當場揭穿宗澤。

王雲上次出使時,就與宗澤曾有過接觸。

當時,王雲就感覺到了幹軍有可能會南下,建議宗澤堅壁清野,不給幹軍留下一粒糧食、一棵馬草。

宗澤聽了王雲的建議,進行堅壁清野,嚴令磁州城外的人將糧草全部運到城內,又將他們居住的房子給燒了。

結果,幹軍南下是南下了,但是卻沒有走磁州,而是從大名李固渡渡的河。

得知此事了之後,磁州人在大呼僥倖的同時,又紛紛怪起王雲來,他們都說:“幹軍未從我磁州南下,何必清野?籍我草糧,毀我牆屋,王雲定是大幹細作。”

這次,磁州人再見王雲,紛紛對趙構說:“王雲乃大幹細作,欲將大王獻給幹皇。大王勿行,不如起兵!”

主戰的宗澤也很討厭主和的王雲,他曾給趙桓上奏章說:“王雲往返於幹宋之間,與大幹之人相熟,臣恐其不忠,爲大幹謀利,吾皇須謹防。”

其實,這就是很正常的主戰派對主和派的指責。

可趙桓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把宗澤的奏章交給王雲。

此刻,王雲將奏章拿到宗澤面前,當面質問宗澤:“汝爲何去皇帝面前詆譭我?”

接着,王雲就將宗澤一頓羞辱,並將宗澤欺詐趙宋朝廷一事給挑明瞭,還說宗澤靠此事騙取修撰一職。

宗澤十分惱怒,但當着趙構的面,宗澤也不好多說什麼。

過後,宗澤可能是憤怒於王雲的羞辱,說道:“王雲只怕真乃大幹細作,明日便要送康王前去幹廷邀功請賞矣。”

磁州民衆聽說此事了之後,皆怒。

轉天,宗澤陪着趙構前去崔府君廟燒香。

磁州人見趙構一行要離開,以爲趙構要去議和。

不少磁州人圍了上去,將趙構乘坐的馬攔住,勸諫趙構不要去議和。

曾經見過民衆暴亂打死衆多內侍的趙構,見四周人山人海,而且羣情激奮,非常害怕。

後來,趙構讓宗澤出面跟磁州人解釋,他不是去議和,而是去崔府君廟燒香,又讓宗澤騎馬爲他開道,磁州人才閃開了一條道路,讓趙構一行人過去。

燒香過後,趙構得了一個吉卦。

這讓趙構心中的陰霾散去了一些。

可就在趙構一行人準備離開崔府君廟時,廟外道路兩旁站滿了磁州人,他們有軍人,也有百姓,他們手持兵器,揚言要打死王雲。

耿延禧和高世則走出崔府君廟後,都被這些人檢查過,確認他們不是王雲,才放他們離開。

王雲見勢不好,就想騎馬離開。

可王雲剛翻身上馬,屁股還沒坐到馬鞍上,就被一羣磁州人給拉下馬來。

磁州人紛紛指責王雲:“清野之人,真奸細也!”

然後磁州人就將王雲活活給打死。

趙構得知此事了之後,大吃一驚,他感覺磁州這裡實在是太危險了,得趕快離開。

可趙構剛想跑,就被磁州人給攔下了,磁州人紛紛說:“王尚書乃細作,已伏誅,大王不可北去。”

趙構嚇得連忙向磁州人保證:“不再北去。”

磁州人一聽,興高采烈的將趙構給簇擁回磁州。

可趙構等人回來了之後才知道,一羣磁州人衝入趙構他們暫住的館舍,將王雲的東西,包括王雲所攜帶的國書和割讓河北、河東的詔書,全都給搶走了,王雲的一個隨從也被磁州人給毒打了一番。

宗澤也沒想到磁州人如此瘋狂,他派人捉了一個趁機作亂的人,斬首示衆,混亂的局面才被穩住。

王雲是系紫巖鄉油井寺村人,王雲的父親給他兄弟二人取名爲雲、霽,其意在於讓他們兄弟向唐朝忠臣南霽雲學習,盡忠報國。

王雲是進士及第,曾出使高麗,回來後編着《雞林志》進獻給趙佶,趙佶於是提拔王云爲知淮陽軍。

後來,因爲王雲的父親是保守派官員,遭到蔡京的清理,王雲受到牽連而被罷官。

其兄王霽擔任右講議司編修,曾因論童貫蔡京過失被貶黜。

趙桓登基後,重用保守派官員,恢復其兄弟二人的官職。

早前,趙桓令王霽跟隨种師中解圍太原,兵敗,王霽身亡。

王雲受命出使時,便告訴其家人,今後要勤祭祀祖先,自己很可能將爲國事而死。

歷史上,南宋建立後,趙構派遣劉誨等出使金國。劉誨行至東京汴梁城,就逗留不進。汪伯彥、黃潛善向趙構報告,請趙構下旨催促其出發,趙構很感慨地說:“朕今日看劉誨等奉使,稽遲如此,更知王雲是忠義。王雲自受命奉使,星夜出京,兼程前去,難得難得!”

就在磁州人鬧事這天,汪伯彥派探馬探到,李存正在到處尋找趙構的蹤跡。

汪伯彥覺得,趙構的處境很危險,他必須要給趙構示警。

於是,汪伯彥派人去磁州給趙構送了一封蠟書,告訴趙構,李存正在到處找趙構,勸趙構千萬別去見李存。

可這封蠟書送出去了之後,汪伯彥還是不放心。

想了想,汪伯彥又派武翼大夫劉浩,率領二千騎兵前去磁州迎接趙構。

歷史上,岳飛就在這兩千人當中。

不過現在嘛,岳飛正在榆關研究怎麼伐金呢。

再說趙構這裡,主使王雲被磁州人給打死了,國書和割讓河北、河東的詔書又丟了,趙構就是想再去見李存都不行了。

就在趙構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之際,汪伯彥派來送蠟書的人找到了趙構。

趙構看過汪伯彥的蠟書了之後,當即決定,連夜離開磁州這個可怕的地方,前去相州避難。

半夜十分,趙構一行人悄悄的逃出磁州。

剛出得磁州城不久,趙構一行人就碰到了前來接應他們的劉浩部。

這時,趙構一行人才有了一點安全感。

在趙構一行人到達相州郊外的安陽河邊時,視力極佳的趙構,一眼就看見了身穿戎裝、肩背橐鞬、率領親兵一千人來接應他的汪伯彥。

被磁州人給嚇壞了的趙構, 見到這一幕,極爲感動,他當即就拉着汪伯彥的手,說:“它日見到皇上,本王當首薦汪知州擔任京兆尹。”

從此,汪伯彥開始受到趙構的賞識和重用。

趙構到了相州以後,立即給趙桓寫了一份奏章,其大意是:臣等奉命面見大幹皇帝議和,行至磁州,磁州人暴起殺死王雲,搶走國書及割讓河北、河東的詔書,不讓臣等前去議和,且臣等聞聽,敵兵已南渡,故而臣等復回相州,等待聖裁。

隨後,趙構就派人帶着他的奏章回東京汴梁城向趙桓請示,他們這一行人接下來到底該怎麼辦?

與此同時,磁州人,包括宗澤在內,對於趙構一行連夜逃出了磁州,並對他們的拳拳好意絲毫不領情,全都毫不知情……

……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七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零三章 文貞王后:陛下隨便吃第一十二章 首重紀律第二百六十七章 勿慮也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勢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五章 招募敢勇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知朱皇后今宵願與朕同席共枕否(求月票!)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相見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姬的美好回憶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三十七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送帝姬(新年快樂!)第九十六章 方臘:我擁兵萬第二百四十五章 趙佶:趙桓你真是你爹的好兒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趙佶:南北朝分庭抗禮?第四十章 我代你調教一十二日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第三百三十九章 滅掉西宋!(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個帝姬求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存:女真敢跟朕要歲幣?!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一十六章 尾大不掉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知朱皇后今宵願與朕同席共枕否(求月票!)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戰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二百零八章 屬於我李存獨領風騷的時代來臨了第三十九章 樑小娘子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相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盤絲洞第三百零一章 李存:朕和趙構不是外人(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九章 兒子多到氾濫成災(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點點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第九十八章 隊伍大了不好帶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存:我吃瓜第五十八章 金買骨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佶:我大宋已立於不敗之地第九十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顏仙兒:李存,你如何征服我?第二章 方花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清照:你去看看病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飛是我的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錯,就是有點費丈母孃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爺歸家第七十一章 童貫,大宋就靠你了第七十三章 虎賁軍過江北上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宋皇后嫁給大幹皇帝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三百零一章 李存:朕和趙構不是外人(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佶:古一帝ing第七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九十四章 宋軍在行動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零六章 最後的倔強第三百零九章 金人:這是奇恥大辱!(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九章 汴梁城破了?第三百二十章 朕很看好你們(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八章 來日……方長第三十八章 二害相權取其輕第四百零六章 神炮?!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理萬機,時間有限第三百零五章 捉到完顏宗望了(求月票!)第四十九章 公審第三百三十四章 趙明誠教秦檜(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二百八十四章 孤勇者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十章 榜樣的力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豐收了(求月票!)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六章 心生嫌隙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二章 三年(求月票!)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求月票!)第二百零一章 李清照來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存:趙宋是我的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一位戰死的皇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朱璉:引狼入室了第三十八章 二害相權取其輕第五章 招募敢勇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構被閹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趙佶頭上的又一道綠光第二百一十四章 從戰火當中崛起的兩員大將(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八章 韋氏、刑秉懿婆媳(求月票!)第四十章 我代你調教一十二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送帝姬(新年快樂!)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麗王后第二百八十七章 抱得美人歸第一百章 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