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給斐濟挖坑

ps:還有一章

一陣琴瑟之聲嫋嫋環繞,帶着淡淡的愁緒傳入正殿。天 籟小

正在商議政務的衆人此時俱都安靜下來。

閉着眼睛細細聽了一會兒,斐濟說道:“殿下,這琴聲想必是娘娘的吧,遭此大劫的確讓人難以一時平靜下來。”

“是呀,不過好在父皇已經入土爲安,葬入皇陵,這個消息倒是讓母妃安心了一些。”蕭銘說道。

提及前事,斐濟和羅權俱都有些慼慼然。

見狀,蕭銘說道:“斐中書,你回來的正是時候,如今來自長安的官員及其家眷俱都安置妥當,只是這些官員總不能一直閒着,於是本王準備讓他們前往博文學院學習政務知識以適用青州的政務體系。”

斐濟這些日子也在擔心這件事,他一回來就有不少官員上門探聽消息,此時不禁鬆了口氣,他說道:“殿下,青州的政務體系儼然和大渝國的舊有體系大不相同,殿下是否要一直沿用此政務體系?”

“正是,在本王看來大渝國的官制已經不合時宜,而且百官太過愚昧無知,如果不能瞭解當前世界變化,不如回家抱孩子。”蕭銘的語氣斬釘截鐵。

如今世界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大渝國這種落後的體制和思想嚴重缺乏競爭力,他不想因爲這些官員的到來就讓自己的封地再次倒退。

正以爲如此,他要把這些官員扔到博文學院去學習,讓他們瞭解現在的叢林世界。

而且現在蕭文軒死了,大渝國亂成了一鍋粥,這對他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他現在完全沒有了皇權枷鎖,可以大膽的在民間展天文學,破除封國內愚昧落後的思想。

同時在博文學院他也能夠大膽地開啓更多的知識,畢竟現在一切都是他說了算,不必擔心長安的反應。

斐濟看了眼龐玉坤,這個當年的小小言官如今已經成爲封國的內閣輔,此時龐玉坤笑得很奸詐,似乎蕭銘對官員的處置讓他很解氣,當年在朝堂上他可沒少被這些官吏欺負過。

事變境遷,現在他自己的地位同樣很尷尬,按照大渝國的官職來說,他的地位比龐玉坤高,而按照青州的官職,似乎輔是最高的職位了。

這官場之上和稀泥是必備的本領,斐濟很清楚當前的處境,於是他決定堅持和稀泥不動搖,免得說錯了話,“殿下這麼做必然是有殿下的道理,老臣才疏學淺,不敢妄議。”

蕭銘翻了個白眼,他就知道斐濟會這麼說,相比龐玉坤的刀子嘴,顯然斐濟更加老奸巨猾。

不過他也有應對之法,於是說道:“斐中書,既然大渝國的舊有官制已經不合時宜,本王總得給你安排一個職位,這內閣九輔還差了八人,如果斐中書不嫌棄,便擔任這九輔之一如何?”

“殿下,老臣何德何能但任這內閣大臣之職,這豈不是讓青州的官員心中不忿。”

斐濟嘴上這麼多,心中卻是輕輕鬆了口氣,這段時間他一直被涼着,他最擔心的便是從此回家養老,沒想到蕭銘一句話就讓他進了內閣。

儘管名頭沒有輔這麼好聽,但是他清楚這內閣輔不過相當於一個組織者,在權力上沒有多大區別的,其次,蕭銘這麼安排恐怕也有制衡龐玉坤權利之嫌。

身居高位這麼多年,他很清楚君王最忌諱的便是朝堂上一黨獨大,因爲這會嚴重限制君王的權利,甚至埋下叛亂的種子。

而根據他的瞭解,當年因爲剷除豪族,官員匱乏,龐玉坤推薦了大批的官員進入青州官場,現在這官員隱隱形成以龐玉坤爲的小集團。

雖說龐玉坤剛正不阿,但是這對蕭銘來說絕對是一個隱患,正因爲如此,他猜測蕭銘有意分化讓官場成分複雜一些。

“斐中書過濾了,斐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況且從不結黨營私,而且你又是本王的岳父,這內閣大臣一職倒是不虛。”蕭銘笑着說道。

龐玉坤也說道:“斐中書名聲在外,若是斐中書不能擔任此職位還有誰能夠擔任呢?”

“這……”斐濟猶豫了一下,他說道:“殿下厚愛,老臣只能卻之不恭了。”

“哈哈哈……”蕭銘大笑起來,“既然如此,這長安官員前往博文學院學習的事情就交給斐中書了。”

“額……”

斐濟怔了一下,露出一臉苦相,不知不覺間他就中了蕭銘的圈套。

這來自長安的官員一直是讓所有人頭疼的問題,即便是龐玉坤有時候也不方便處理,畢竟官職的衝突很尷尬。

現在繞了一圈,這燙手的事情還是落在了他手中。

龐玉坤忍着笑,這些日子他們都看出斐濟的心思,這番設計終究是讓斐濟不得不硬着頭皮上了,而且斐濟進入內閣也是對其他官員的鼓勵。

而且有了斐濟在內閣,他們也能夠安心去博文學院學習了。

說了這斐濟的事情,蕭銘看向正在和牛犇聊得火熱的羅權,牛犇和羅權當年都是大渝國的名將,如今先是有了牛犇,現在又有了羅權,這兩個名將如今都在他的軍中。

而且這次隨着羅權來的是火器營的將領,這正彌補了軍隊中將領不足的缺陷,而且按照當前的形勢擴軍備戰勢在必行。

此次拿下彭州,他說不得要從彭州招募一些士兵補充軍力。

既然戰爭不可不免,他就只能以戰養戰,正因爲如此,他才把魏王定爲自己第一個開刀的人,畢竟雍王的封地在經歷旱災之後糧食緊缺,加之又十分貧瘠,實在是雞肋。

而且雍王爲了換取武器,一直向青州輸出各種礦產,佔領和不佔領都是一個樣子。

“羅將軍,這些日子一來,你一直不提在軍中效力之事,是不是本王有什麼怠慢之處。”蕭銘這時問道。

羅權聞言,躬身說道:“殿下對老臣極爲周到,何來怠慢之說,只是因爲老臣已經跟不上殿下的軍隊了,與其如此,不如讓羅信和羅宏一展身手,老臣就在這青州歸隱田園吧。”

第五百章 皮靴和鋼盔的設想第八百四十六章 軍用罐頭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一十四章 來自藩王的威脅第七百零二章 溫度計第九百八十一章 攻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金剛石第九百一十章 廣州之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內訌第九百一十九章 絕對實力第四百六十六章 龐玉坤的真面目第三百五十五章 熱氣球的戰場運用第四百三十三章 鹽運司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程第八百四十五章 衍聖公第八百六十二章 杯酒釋兵權第四十四章 鋼鐵水泥第五百一十六章 營救計劃第八百六十八章 嘚瑟的牛犇第1159章 帝國奇兵第六十四章 齊頭並進第五百九十一章 逆戰第38章 珍妃第六百三十七章 憂慮第九百一十一章 覆滅第三百零四章 大炮換棉花第1075章 貧油的滋味第1040章 乾電池第八百八十五章 密信第1115章 要價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女玥兒第十五章 不傻呀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零七章 質問第1084 章 薩里曼第二百八十七章 鎢礦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力之論第五百四十四章 月亮之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拉動內需第五章 科技的火種第六百五十八章 圈套第四百七十八章 前往熱蘭遮城第六十三章 地鍋雞和生意第八百四十七章 刺殺計劃第1175章 無視第29章 蒸餾器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義第三百五十一章 起飛第六百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六十章 賣國奸商第四十四章 鋼鐵水泥第六百八十九章 羞辱信第30章 香水有毒第八百九十二章 悖逆的高麗第三百二十四章 土豆第八百二十六章 蒸汽機的效能提升第六百一十四章 來自藩王的威脅第四百零六章 土豆成熟時第九百三十三章 交鋒第九百七十六章 求援第四百零四章 流放第九十章 玻璃是怎樣煉成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孫醫官之死第四百八十三章 增援第1131章 精度忽米第八百九十八章 殘酷政令第一百七十四章 蠻族弓手第九百章 手榴彈的首次應用第三百零一章 蠻族火炮第三百一十八章 激勵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子的下場第1022章 內燃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民兵法令第一百七十二章 染血的戰場第37章 李3進長安第35章 長安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密衛第五百二十章 血色長安第七百八十五章 糖果第七百九十六章 屠戮第四百四十五章 紐科門蒸汽機第四百七十一章震懾第一百二十三章 防禦之策第二百二十九章 倭寇的蹤跡第六十七章 王宣第七百五十一章 鐵路建設第九百零三章 巨量財富第一百一十章 暗流第七百五十二章 里程碑第六百四十四章 淮南王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狂潮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第七百五十章 徵虜火槍第1041章 加爾各答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路並進第七百九十二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六百零八章 和親?第七百一十五章 民兵難惹第六十九章 蕭文軒的震撼第二百章 火炮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