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帝登基,楚王自立

“父王,兒臣難道說錯了嗎?”

趙元良不安地看着自己的父親,他對自己的父親一直十分畏懼。

沉吟了一下,趙王緩緩說道:“元良,此時還不是對付蕭銘的時機,這一點,王喜倒是看的通透。”

“父王,此時不一舉將蕭銘殲滅,只怕蕭銘會趁機做大,兒臣和蕭銘接觸過,此人十分奸詐,不可不防。”

“那麼如果我們蕭銘交戰的時候,其他藩王趁機進攻長安呢?”趙王的目光凌厲。

趙元良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當年貝善十幾萬鐵騎尚且被蕭銘打的節節敗退,這次他們再次對蕭銘用兵必然是要全力以赴。

如果這時其他藩王趁機襲擊長安及趙國腹地,他們將往劫不復。

“兒臣明白了,如今當先應該安撫其他藩王。”趙元良說道。

“嗯,這纔對,你現在去安排蕭文軒的國葬和十三皇子登基之事吧,新皇登基之後,其他藩王是什麼態度便會明瞭,那時再做準備不遲。”趙王緩緩說道。

“是,父王。”

趙元良躬身退去。

王喜轉身也向外走去,但是這時被趙王叫住,他問道:“婉容現在如何了?”

“回殿下,娘娘還是不吃不喝,在這樣下去娘娘可就撐不住了。”王喜說道。

趙王微微嘆了口氣,“爲了父王的遺志真是苦了她了,本王心中實在愧疚。”

“殿下,這逐鹿天下本就不能心慈手軟,殿下沒有錯。”王喜小心翼翼。

趙王點了點頭,問道:“本王讓你向其他藩王出昭示,他們可有迴應。”

“殿下,到現在沒有一個藩王迴應,估計他們是不會前來長安參加先皇的葬禮和新皇登基之事了。”

“難道本王真的要一個個收拾這些藩王嗎?”趙王的聲音中夾雜着怒意。

王喜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儘管他們已經入主長安,但是想要得到天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冷哼一聲,趙王揮了揮手,示意王喜離開。

三日之後,蕭文軒的國葬在長安城舉行,沿着朱雀大道,蕭文軒的棺木被擡往長安城外的皇陵之中,而隔日年僅六個月的十三皇子登基,拜趙王爲監國大將軍,統領國事。

來自長安的消息傳出,天下譁然。

而僅隔數日,楚王昭告天下,痛斥趙王乃是亂臣賊子,隨即在臨安輔佐三皇子登基爲帝自立,同一時間蜀王奉三皇子爲君,南方江山一日易主。

……

青州,來自大渝國各處的消息一個個傳入齊王府。

這些人日子蕭銘除了安置來自長安的舊臣和權貴便是思索大渝國的形勢。

趙王在長安上演登基鬧劇的時候,斐濟和羅權先後出使了金陵城和冀州城,趙王的陰謀在二人的口中被揭穿。

而當楚王輔佐三皇子自立之後,斐濟和羅權也相繼從魏王和雍王的封地返回青州。

“殿下,魏王的態度曖昧,似乎不願意同殿下結盟共同應對當前危局。”斐濟風塵僕僕,滿臉的焦慮。

羅權比斐濟回來早上兩天,他對斐濟說道:“我這次去冀州倒是頗有收穫,雍王對趙王叛逆之事十分憤慨,言下之意願意同殿下結盟應對趙王的兵鋒。”

“哎,可惜當年這麼重視魏王,沒想到魏王早就有了叛逆的心思,這次他不願意同殿下結盟,這時擺明有爭奪天下的心思。”斐濟狠狠拍了拍桌子。

對這個結果蕭銘倒是一點也不驚訝,他說道:“斐中書不必嘆息,對本王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這結盟之事,只需雍王答應即可,畢竟雍王是封國的西方屏障,只要雍王在就可以爲本王擋住趙王和蠻兵從西面的進攻,而至於魏王,本王正愁沒有敲打他的藉口。”

龐玉坤說道:“魏地富庶,人口又多,若是殿下能夠吞併魏地,必將實力大增。”

牛犇則是說道:“若是殿下想要拿下魏地,必先拿下彭州,這彭州扼守在交通要衝,南下可攻打江南,西去可以進中原腹地,而且彭州周圍卻多山,易守難攻實乃兵家必爭之地。”

斐濟聞言嘆了口氣,如今趙王輔佐十三皇子登基,大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架勢,而楚王則是在臨安自立,據稱已經兵攻打曾經屬於皇家的州縣,汝陽王和淮南王也不甘寂寞,趁機吞併了大批皇家故土,如此看來,這天下的形勢已經是無可挽回了。

現在即便是蕭文軒復活也難以阻擋藩王們的野心。

只是他還有擔心,於是說道:“殿下,臣以爲天下的大患乃是趙王,畢竟趙王借兵蠻族乃是引狼入室,而蠻族對殿下虎視眈眈,恨不得立刻傾覆青州,所以在老臣來看當以防範趙王爲主。”

龐玉坤這時說道:“不過趙王似乎不想現在就和殿下開戰,前兩日從長安來了所謂的皇命,對殿下倒是嘉獎了一番。”

“哦?”斐濟露出驚訝的神色。

蕭銘這時將聖旨給了斐濟,他說道:“趙王與毒蛇爲伍,早晚反受其害,至於這聖旨我們看看即可,不能全信,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

衆人聞言點了點頭。

頓了一下,蕭銘說道:“趙王心機算盡,但這天下的藩王也不是傻子,既然天下已亂,憑藉的只能是各自的本事了。”

“這麼說,殿下真的準備拿下彭州?”斐濟問道。

蕭銘點了點頭,這大渝國的彭州便是現代的彭城,也就是蘇北的徐州,當年漢高祖劉邦的龍興之地。

這次他下定決心用兵倒不是心血來潮,正是爲了防備蠻族和趙王的進攻他才準備吞併彭州,畢竟在歷史上山東和河南一直是缺糧的重災區,如果不爲自己找到一個穩定的糧食產地,這會嚴重限制他的遠征能力。

而且彭州及其所屬州縣人口五十餘萬,這會爲他提供大量的人力,最重要的是作爲距離他封地最近的魏王領土,密衛當然是優先滲透,而且青州的民間戲劇也在彭州頗有影響,可以說這裡的百姓對青州是很嚮往的,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當地的大族。

第一百零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二十五章 鋼鐵城牆第九百一十八章 兵力雲集第一百七十六章 蠻族大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協約第四百三十五章 斐玥兒的手工品第三百四十章 揮師北上第七百七十章 軍事編制第1035章 吐蕃歸附第二百九十章 本王給你講個故事第33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二章離間第五百一十一章 長安陰雲第七百四十一章 金剛石第37章 李3進長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權利的毒酒第二百八十三章 倭寇第五百三十章 安撫衆人第20章 穿越的第1場雪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統在即第七百零七章 三年規劃第六十七章 王宣第七十八章 敲詐魏王第八百四十四章 雙簧第九百四十二章 雪原困境第九百一十八章 兵力雲集第五百零四章 關外挑釁第五百六十章 免賦到期第四百四十章 驚豔衆人第1076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九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制改革第六百六十二章 君權的羈絆第1121章 目標第七百九十七章 戰爭動力第九百一十二章 倫敦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定第八百零八章 電力進展第六百五十四章 決不妥協第26章 負傷的錢大富第三百八十八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進擊的熱氣球第一章 殿下,殿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幸災樂禍的楚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公平條約第八百四十三章 攛掇第六百六十六章 危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暖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臨行第九百零八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七百四十一章 金剛石第九百八十一章 攻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拿下虎牢關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八百二十八章 高麗使團的見聞第九百五十章 佔領雅克薩第六百七十章 終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錦囊第八百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遠航 !第二百九十四章 軍服第四百一十四章 暢銷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渝國的寶貝第九百零一章 臨安陷落第九百一十四章 完善工業體系第1179章 優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條底線第二百六十六章 流民第一百二十一章 尷尬之事第七百五十章 徵虜火槍第四百九十四章 銀行窘境第五百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二百七十三章 失敗的模仿?第七百七十二章 冷酷第1181章 漸轉的形勢第四百九十二章 思想變奏第六百三十六章 登基第八十九章 玻璃第九百一十九章 絕對實力第25章 生產兵團第九百三十七章 普魯士使團第九百七十七章 雪橇第八百五十九章 削藩大戲第四百零九章 屬下的進步第六章 鐵蒺藜的應用第八百五十九章 削藩大戲第1151章 全面封鎖第六百八十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九十章 司馬皓的決定第七百二十章 蠻族號角第一千零二章 不滿第五百八十九章 官場風向第1027章 兇狠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三百零八章 薯條的味道第八百六十章 明朗的形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亂軍圍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彈藥變革第七百五十五章 土複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