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上醫醫國 其次及人

劉庸擡頭看天,只見漆黑一片,只有密密麻麻的雨滴偶爾泛起微弱的白色剎那芳華般閃過眼簾。

他瞬間感覺手中這些書猶如一座座巍峨聳立的大山,而且滿是荊棘,是那麼的難以翻越。

“我的好奶奶呀!你這爲什麼不早點給我?”

劉庸不由得喃喃自語,對於劉奶奶的隱忍也是歎服不已。

這都什麼時候了,他人到中年,雖說有讀書的習慣,但這是什麼?是中醫學科呀!讀了還要畫重點還有記住背誦,再說,現在還要中醫行醫資格證。

這種證非院校畢業的已經不給考了,就是現在去上成人高校也是不給考的,專科學校都只招應屆畢業生,劉庸想到這裡不由又是一陣頭疼。

這路,該怎麼走?

但這畢竟還是傳承呀!四百年的中醫世家不能斷在他劉庸手裡。劉庸越想越氣,你說劉奶奶你是不是老糊塗了!他一度認爲爺爺的老中醫已經斷了,他想也沒有想過傳承這個問題。

他不由想到了兒子劉進,又緩緩搖了搖頭,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已經夠大了,平時讀一本課外書都難上青天,網絡遊戲玩的熱火朝天,別說這麼枯燥的中醫書籍了!

“好孫兒!彆着涼了!不用着急用功啊!”

劉庸一陣暈眩,看見劉奶奶在那邊探出頭來,一陣咬牙。

“老糊塗了!老糊塗!”

劉庸怎麼也想不通,父輩們兄弟姐妹六人,怎麼也輪不到他,這事這麼大劉奶奶竟然能這麼沉得住氣。

現在沒有證,藥賣不成,病也看不成,中醫臨牀這麼重要,這是要逼着他違法行醫呀!

想到這裡,他不由看到手機裡銀行發來的信息,說什麼他惡意拖欠貸款不還,他想了想,違法行醫和惡意拖欠。他就這麼惡劣的人嗎?他忍不住罵了一句粗話,“他孃的!我怎麼就那麼壞了?這詩書禮易,溫良恭儉讓我可是一點不差都學了吧!”

“違法行醫呀!奶奶!”劉庸對着拄杖站在那裡的劉奶奶喊了一聲,估計着她也聽不見,又低頭翻看這些醫書。

起初的一陣子,他感覺這中醫真的是玄學,既說陰陽,又說天地生死,他爺爺竟然還標註“上醫醫國,其次及人”的字眼。一本《皇帝內經》劉庸看了幾頁只覺得頭頭是道,句句在理,起初根本和醫學不沾邊,但後面就有了五臟論,真的就字字珠璣。

而另一本不知名的書上,只見他爺爺鐵畫銀鉤的在首頁上寫了兩行大字,他仔細看卻也看不出那是什麼字,這老醫生的字人家說都書的是鬼跡,一般人都是看不懂的。

劉庸好奇起來,再仔細看,才慢慢地給他順了出來,只見這本無名古籍上赫然寫的是。

“藥無不投之劑,人無不醫之疾!”

“我的爺呀!”

劉庸不由一陣歎服,這字透紙張,分明就有着無比的自信在上面。

劉庸之前就發現一個問題,他的父輩也就是劉升那一輩就是有個毛病,不服人。劉庸終於找到根了!他爺爺去世的早,他沒見過,現在卻是見字如見人,人無不醫之疾,這是有多少傲氣和自負在裡面。

眼前,還是下着悽風苦雨,劉庸低頭看着這些古書,除了當歸,枸杞子,黃芪、青皮也就是青橘子皮等常見的中藥,剩下是耳睹目染的地龍,地黃、乾薑、桃仁、黃連、烏梢蛇、白花蛇、蟾蜍、陳皮等這些是劉奶奶和劉升唸叨過的。至於其他,像什麼白朮、白芍、赤芍、生地、天門、升麻、沒藥、南星和蒼朮……

劉庸是一陣頭皮發麻,

這怎麼學?不知道,見字不識物,知理不入世。不過,他也第一次知道了很多在身邊的東西都是中藥。比如荊芥也就是常見的香菜,上書,荊芥味辛,能清頭目,表汗祛風,治瘡消瘀。又比如他上次從小樂家摘的木瓜,本來是薰香用的,但現在人真的是膚淺,木瓜味酸,溼腫腳氣,霍亂轉筋,足膝無力。

這荊芥治病直接吃就行,木瓜能治腳氣,怎麼治,他之所以這麼想,他真的是腳大多汗,鞋子襪子都是每天換洗,不然就會發臭。木瓜這東西如木頭一般生硬,放在車裡也是因爲他的香味。治腳氣怎麼治?煮了?

慢慢的看下去,劉庸終於不這麼想了,原來,這只是基本的藥性,湯、散、丹、丸、方和劑還沒看到。

浮洲的天氣陰雨連綿,劉庸這一坐就是三天,但讀這些書難如上青天,若不是有佛祖道爺上帝加持,心學哲學法學史學的護佑,他就真的要放棄了!

原先讀平仄詩詞格律覺得生硬難記,現在,這些醫書都和他無緣無份。

再者,就算千辛萬苦學成了,不是還有個非法行醫的帽子嗎?

若不是內心格物致知,溯本求源的強大法力,劉庸決計是不學的。他學的原因是,這是真才實學,本質上是可以救死扶傷,充實己身的,這些都是向好的,是高級的精神文明,足可以上升到信仰的高度。

饒是如此,這師承何處?得有個老師吧?只靠這些爺爺的筆記?有多難,就說這本書上開篇談的就是中風,這種要人命的常見病。

劉庸不由得就能想起劉村上個月才得了中風的毛蛋, 他現在臉上貼着膏藥,是嘴歪眼斜的症狀。

但是,書上說中風浮吉,滑兼痰氣。中風者有真中風和類中風之分,真中風,中時卒倒,皆因體氣虛弱。

總之說有痰的多,中風痰厥,總之和痰有關。劉庸感覺奇怪莫名,他沒有過多的接觸過這類中風的人,難道他們喉嚨鼻子裡面有痰嗎?

想到這裡,他又想起了同村的毛蛋,心裡盤算着明天就去找他問問,他性子隨和也不會在意。而且往深了想,農村人得了中風就是貼膏藥了事,貼的好萬事大吉,貼不好也就不再治了!萬一,他貼不好,我就把這些什麼散什麼湯的給他用用,儘量挑溫和的,中藥還是安全的。

他深深呼吸,這些年喝酒抽菸,呼吸之間有時也不順暢,看着書上所說,也就真可能是痰氣和中風有關。要不然上面的清痰順氣湯,加減導痰湯、省風清痰轉舌湯怎麼都有個痰字。

但往下看,一個奪命還真丹的藥名藥方吸引了他的目光,這一丹藥就有三十七味中藥材,名字起的也是前無古人,乍一看奪命就知道要和閻王爺論個高低。其中,藥材劉庸還是頭疼,他是真的不認得,半夏、天麻、也就算了,還有叫獨活的,獨活是個什麼鬼?他打開手機查了查,原來是草藥。這奪命還真丹的吃法也是好幾種,癱瘓的,茶酒下;不省人事的熱醋下;口吐白沫的溫酒下;婦人胎前產後的酒煎香附湯下。

劉庸合上這古舊醫書,喃喃道:“這怎麼玩?要不拿毛蛋試試藥?”

第六十九章 風雨對牀同花醉第三十七章 老於筆記第五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二十二章 浮雲遊子意 灼灼少女心第二十七章 讀書人的風骨第四十三章 再次啓程第四十六章 夜談變局第五十九章 太初第一十九章 寸功迷遊戲 疲態遇玲瓏第六十二章 天人合一 鐵城甦醒第二十一章 年少乏才識 陋檐現尷尬第二十九章 置辦年貨第二十章 患難見真情 少小定終身第二十九章 置辦年貨第四十九章 小黑第五十四章 潛龍第一十六章 少年節制 慾求不滿第四十三章 再次啓程第二十一章 年少乏才識 陋檐現尷尬第五十五章 簡單化第一十六章 少年節制 慾求不滿第三章 傻狗配蠢人第四十四章 波濤平靜第三十八章 讀書悟道第八章 風雪戲庸人第四十二章 無名怒火第二十八章 玲瓏歸來第六十三章 重啓烽火第二十五章 無名怒火 懲人囂張第一十六章 少年節制 慾求不滿第四十五章 浮庸第二十三章 以文喻武 患得患失第二十一章 年少乏才識 陋檐現尷尬第五十九章 太初第五十九章 太初第七章 又見玲瓏第四十三章 再次啓程第九章 反骨叛逆生 老於駕鶴去第四十一章 破冰第二十章 患難見真情 少小定終身第五十九章 太初第三十二章 哲學和現實第一十九章 寸功迷遊戲 疲態遇玲瓏第五十八章 祖傳中醫第五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六十四章 屢清思路第六十二章 天人合一 鐵城甦醒第五十四章 潛龍第五十五章 簡單化第三十七章 老於筆記第六十五章 謀而後動第二章 蠢狗大黑第四十章 賣車老張第一十一章 青澀文章 鬱鬱寡歡第一十四章 窮富之分 移情別戀第三十三章 被迫創業第六十一章 苦澀艱深第五十五章 簡單化第九章 反骨叛逆生 老於駕鶴去第六十四章 屢清思路第二十九章 置辦年貨第六章 碎語破人良 劉庸鬥鐵蛋第一十九章 寸功迷遊戲 疲態遇玲瓏第五十一章 溫良藏心聖人之道第四十二章 無名怒火第四十九章 小黑第六十九章 風雨對牀同花醉第六十七章 決定性思維第三十九章 初來乍到第三十二章 哲學和現實第八章 風雪戲庸人第六十八章 藥性初成第二十七章 讀書人的風骨第五十八章 祖傳中醫第一十一章 青澀文章 鬱鬱寡歡第八章 風雪戲庸人第十章 萬般皆是命第二十章 患難見真情 少小定終身第四十四章 波濤平靜第一十六章 少年節制 慾求不滿第六十六章 和光同塵,若即若離第二十七章 讀書人的風骨第二十三章 以文喻武 患得患失第一十四章 窮富之分 移情別戀第六十八章 藥性初成第五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三十九章 初來乍到第三十二章 哲學和現實第四十一章 破冰第一十七章 忠言逆耳利於行 小筱贈書頓悟開第二十九章 置辦年貨第三十七章 老於筆記第四十五章 浮庸書會第二十七章 讀書人的風骨第二十一章 年少乏才識 陋檐現尷尬第二十八章 玲瓏歸來第五十五章 簡單化第六十六章 和光同塵,若即若離第五十章 跬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