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待一行人到鬆榮堂時,大太太宋氏已經到了,正跪在老夫人跟前告罪,鄭氏和金氏在一旁勸着,聽到簡珞瑤姐妹們過來的消息,老夫人拍了拍宋氏道:“行了,孩子跟前,你做長輩的也端着點,再說了,這些年你把老大照顧得很好。”

宋氏抹着發紅的眼角,鄭氏和金氏聽婆婆發話了,才一左一右使力將人扶起來,金氏笑道:“家裡有二嫂和我呢,大嫂也別擔心。”

“我是大嫂,侍奉母親本該義不容辭,如今卻勞兩位弟妹操心,真叫人無地自容……”

“一家人,何必如此客套。”鄭氏素來跟宋氏交好,語氣裡也少了些客套,“再說這大喜的日子呢。”

提到女兒的婚事,宋氏才終於收了面上的傷感,抿脣道:“也是我這個做孃的不稱職,二丫頭的親事,勞你們操心了。”

金氏掩脣笑道:“大嫂可誇錯了人,我只跟在二嫂後頭幫把手,這嫁妝禮單,可都是二嫂忙前忙後張羅的。”

老夫人聞言也道:“老二家的確實準備得不錯,擡出去不會墮了我簡家的名聲。”

宋氏知道自家婆婆素來穩當,她能這麼說,那便是親自掌眼過的,略有些心喜,順着老夫人的話拍了拍鄭氏的手背:“你素來妥當,請你幫忙我再沒不放心的了。”

“瞧大嫂說的,二丫頭是我親眼看着長大,跟親女兒也沒差多少,能不盡心着辦嗎。”說着又道,“不過總歸離婚期還有十來日,待會我就把單子送過去,大嫂瞧瞧可還要添些什麼。”

宋氏還沒表態,老夫人已經滿意的點頭:“合該如此。”

雖說婆母和弟妹都是好的,可畢竟是自個兒女兒,宋氏總歸有些不放心,先前只是怕引得婆母和弟妹不快,但如今鄭氏都主動提出來了,宋氏再沒什麼好說的,點頭笑了笑,態度比先前更親熱兩分:“行,我就承二弟妹這個情了,這回回來帶了許多上好的蜀錦,待會兒母親和弟妹們都好好挑着。”

簡珞瑤一腳踏進屋子,聽到這番話便笑道:“我就說大伯母每次回來都要帶不少好東西,侄女兒在這兒謝大伯母破費了。”

老夫人撫着流螢的手一面笑一面嗔道:“就你機靈,謝這麼早,指不定沒你的份。”

宋氏卻笑得歡暢,迫不及待的道:“有,哪能少了四丫頭的份,大傢伙都有。”

簡珞瑤和簡珞芳相差一歲,從小就玩得來,宋氏對她也多一份親近,朝着並肩進來的兩大姑娘招手,一手拉一個,左看看右看看,感嘆道:“好像昨兒纔看到你們兩小不點湊在一起商量怎麼欺負老三,四丫頭每次都是出壞主意的那個,虧得二丫頭是姐姐,竟跟在你屁股後面說往東就往東……”

小時候簡珞瑤仗着人小沒人管,確實做了很長一陣瘋丫頭,仗着多了成人的記憶,當上了姐妹們中的孩子王,除了天生跟她不對付的簡珞嵐,其他姐妹幾乎唯她馬首是瞻。

雖不至於上房揭瓦,大部分熊孩子乾的事她都幹了,每次做了壞事總把簡千珩拉出來背黑鍋,畢竟是她親哥,又比她大兩三歲,簡千珩理所當然成了她的頂缸對象,且那個時候簡千珩還沒長成個妖孽,是個有些單純的小正太,每每被簡珞瑤忽悠幾句,就豪情沖天的要爲妹妹上刀山下火海……

提到小時候的黑歷史,簡珞瑤有些不好意思,擡頭就看到簡珞芳在衝自己笑,也眨了眨眼睛回了個笑臉過去,宋氏又道:“一眨眼就變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不過說到老三,他這回會回來嗎?”

鄭氏立時收了笑臉,怒道:“這個不孝子,前兒就託人帶了份禮,說是要參加勞什子詩會,脫不開身,真是不着調!辦詩會還比得上他妹妹成親不成?”

“弟妹可別這麼說,都說男兒志在四方,老三這些年在外遊歷,收穫可不少。”宋氏反倒勸起了鄭氏,說着一臉與有榮焉的道,“老三的才名,都傳到蜀地去了,上回聽老三咱們簡家的,知府都誇了老爺,說咱們簡府後繼有人,喜得老爺當晚都多喝了兩杯酒。”

老夫人心念一動:“千珩的名聲真傳得這麼遠?”

宋氏眉飛色舞,好像是她親兒子出了名一樣:“母親還不信兒媳嗎,知府最欣賞有才氣的年輕人,這回聽得我回來,還特意叫我帶了侄兒的墨寶過去,他要收藏呢。”倒是隱去了被知府收藏了墨寶的年輕人,沒有上千個也有百十個了。

簡老夫人不像旁的婆婆,許是清貴之家都帶了些旁人看不懂的清高,她一不戀權而不貪財,更不以磋磨媳婦爲樂,倒是愛聽子孫有出息的消息,這倒是所有老太太都喜歡的項目,簡老夫人輕易就被哄得眉開眼笑:“我就說千珩是個好孩子,反倒是你弟妹,總是怪他不着家。”

雖然被婆婆埋怨了,鄭氏也不在意,兒子被誇,她心裡也喜得跟吃了蜜似的,當下便應道:“母親說的是,是媳婦兒眼皮淺。”

“弟妹也是關心則亂。”宋氏笑道,“幸好千珩是侄子,若是我兒子,恐怕蜀地那些夫人太太們非要扒下我一層皮來認親不可。”

略帶誇張的一句話,把老夫人和鄭氏逗得哈哈大笑。

簡珞瑤心裡一個大寫的服。

她的確佩服這個大伯母。據說是當年大伯父和大伯母成親幾年,遲遲未有孕,這才讓通房丫鬟停了藥,通房丫鬟很快懷上孕,但沒幾個月後她大伯母也懷上了,好在通房丫鬟只生了個女兒,就是簡珞瑤的大堂姐簡珞婷,已經出嫁了,大堂哥簡千珅是正室所出,簡珞婷的生母被提爲姨娘,再後來簡珞芳和簡珞珍陸續出生,簡珞珍的生母也被提爲姨娘。

按理說,大伯父外放,歸期未定,正妻應在老家侍奉公婆,他們還有孩子要照顧。到時正妻不在跟前,兩位姨娘開始蠢蠢欲動,還沒確定下來,便已經隱隱有了不將宋氏放在眼裡的跡象。

最後是宋氏一咬牙,臨時做了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將姨娘留下來替她侍奉公婆,自己則帶着孩子隨丈夫外任,去那窮鄉僻壤處吃苦。

因着這個,簡老太爺在世時便對長媳十分滿意,稱其有決斷,簡老夫人則唯丈夫是從,便是簡老太爺去世已久,也不曾對長媳不在跟前侍奉而不滿,簡家大伯更是因爲身旁沒別的女人,自個兒也沒太多花花腸子,倒是跟宋氏過上了一雙人的日子。

宋氏也算是因禍得福,但簡珞瑤仍是佩服她,長媳有太多牽絆,掌家權、未來當家主母的威嚴,換做一般人還真拋不下這些,更多女子是害怕被外人說道不孝,這邊既放不下賢名孝名,那邊又生怕丈夫被別的女人籠絡住,失了正室的尊榮,到最後卻什麼也沒撈到,像宋氏這樣敢破而後立的女人,又有多少?

寒暄過後,老夫人道:“行了,這般久沒見,你們母女定有許些話說,下去罷,不必在這裡守着我老婆子了。”

宋氏自拉了簡珞芳的手,便再沒放下過,目光在簡珞芳臉上流連,聽得老夫人這麼說,還想推辭幾句,鄭氏和金氏已經笑着推她:“侄女兒還有好多事需要大嫂親自叮囑,快回去細細說罷,母親這兒有我們呢。”

宋氏便不再推辭,目光看向一旁的簡珞珍,笑道:“既如此,三丫頭也與我一道回去罷,有些話索性一併叮囑了。”

老夫人點頭:“還是你周到。”

宋氏一走,鄭氏和金氏也下去忙了,簡珞瑤和幾個妹妹在屋裡又陪老夫人聊了會兒,但也沒逗留太久,老夫人有些精力不濟,簡珞瑤幾人便告辭出來了。

回湘蘭院,方坐下喝口茶的功夫,青柳領了個小丫鬟過來,白露嘴巴甜,湊上去一口一個青柳姐姐,拉着人家不停的問:“聽說大太太回來有一段走的是水路,岸邊風景是不是很美?”

青柳無奈笑道:“改天有空,我給妹妹好好講上幾日,現在就讓我忙正事罷。四姑娘可在?”

屋裡走出來一個人,正好回道:“在呢,青柳姑娘有事?”

“鄭嬤嬤。”青柳笑道,“太太叫我給姑娘們送料子,不知道四姑娘喜歡什麼的,只能帶過來讓姑娘自個兒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