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簡家是嫁新娘,新娘子正午前便被接走了,賓客們留下來用過午飯,大多數便告辭回去,留下來的都是些關心親近的姻親。

忙碌了半日的鄭氏終於有功夫坐下來歇會兒,素櫻忙上了茶,素雲站在鄭氏身後捏肩,方嬤嬤從外頭回來,臉色難看的道:“太太。”說着上前,彎腰對着鄭氏耳語一陣。

鄭氏方放鬆的眉,頓時深深皺起來:“金氏這什麼意思?”她自然不會天真的以爲大金氏突然當衆給她女兒難堪,背後不會有金氏的示意。

“老奴聽下人報後,忙去了姑娘院中一趟,鄭嬤嬤好像又從白露她們嘴裡得知,咱們和瑞郡王府退婚不久那陣子,有一日姑娘在院口遇到三太太,三太太就拉着姑娘說了這些有的沒的,像是與六姑娘的親事有關……”

鄭氏仔細思索,沉吟道:“那回我記得,下着雨金氏拉着四丫頭在院外說話,我還奇怪來着,但沒人提起,我便也沒放在心上,竟不想是說這個……”不由埋怨道,“這丫頭也是個傻的,什麼都不說!”

◆ттκan◆¢ ○

“白露她們想是也得了姑娘吩咐,到今兒鄭嬤嬤發現不對勁,纔給問出來的。”方嬤嬤道,“不過姑娘自來就這性子,也不是有意瞞着太太,姑娘光明坦蕩,從不背後論人是非,太太也能理解的。”

“那倒是。”鄭氏無奈中又有些自豪,又將方嬤嬤的話琢磨了一遍,道,“金氏爲人看着精明,其實最兜不住事,數月前就能在四丫頭跟前透露,怎麼到我面前卻一聲不吭?還有,今兒老夫人什麼反應?”

“老夫人沒理會三太太的孃家大姐,明顯是冷着,舅老夫人更像沒聽到似的。”

“如此說來老夫人也不知道此事了?”

“老奴瞧着怕正是因爲老夫人也不知道,三太太恐其生變,這才叫她孃家大姐當着一圈人的面說,日後興遠侯家真上門了,老夫人定不能拒絕。”

鄭氏卻怒道:“我不管她女兒能跟哪家說親,爲何非得踩我四丫頭不可!她大姐夫家那樣兒,也敢肖想我四丫頭!”

方嬤嬤心中也是憤怒的,卻是壓下了,安撫道:“太太,今兒是二姑娘大喜的日子,夜間還有客人在,您要是露了不好,只怕老夫人和大太太都要有意見了。”

雖有這個小插曲,這幾日簡家還是花團錦簇、喜氣洋洋,當着金氏的面,鄭氏也好似什麼都沒發生,粉飾太平,就這麼和和美美的到簡珞芳回門的日子。

回門是大事,當日簡家衆人嚴陣以待,大太太更是一大早便爬起來張羅,隔一炷香要派人去外院問一聲姑奶奶和姑爺到沒到。

新姑爺和姑奶奶進院,簡府仍是大紅燈籠高掛,處處一片喜氣洋洋。依照俗例,新婚夫妻要趕在落日前回家,大太太捨不得女兒,握着女兒的手親自送到大門口,細細叮囑道:“在婆家要照顧女婿,孝順公婆,多聽多問宋嬤嬤,若有拿不定注意的,也彆着急,使人回家送信便是,年前你三妹成婚,娘這兩月都留在京中,若娘不在家,找你祖母和二嬸商量也是夠的。”

“娘這話說許多遍了,女兒都記着呢。”簡珞芳也眼眶發紅,不過氣色倒還紅潤,低聲道,“夫君和公婆都對女兒不錯,娘儘管放心。”

大太太倒是笑着點頭:“我知道,你婆家是個規矩人家,這點沒甚好擔心的。”說罷揮揮手,“走罷,別讓女婿在外院等太久。”

簡珞芳帶着丫鬟嬤嬤嫋嫋離開,很快便瞧不到她的身影,大太太卻倚在門口瞧着空空的院落,沒一會兒,丫鬟過來道:“太太,老夫人請您過去一趟。”

大太太到了鬆榮堂,鄭氏和金氏也早候着了,請過安,老夫人指了下首的位置:“坐罷。”

坐在鄭氏下首的金氏覷着老夫人端着臉、頗顯高深莫測的神色,這二姑娘才離開,本大喜的日子,婆母瞧着卻不似高興的樣子,不免有些心虛,宋氏坐下後,金氏忙開口問:“母親這麼記着叫兒媳們過來,可有吩咐?”

老夫人閉着眼撥轉佛珠,聞言也沒睜開眼,悠悠道:“老大家的既然回來了,管家一事也得拿起來,往日是老二家的忙活,一時也丟不開手,索性你們妯娌兩一起接手罷。”

一句話,便把好不容易撈到些管家權的金氏給撇開了,不等宋氏開口,金氏已經坐不住,急道:“大嫂管家確實該當,然而大嫂這些日子奔波累了,還要張羅三姑娘的嫁妝,媳婦兒委實怕大嫂累着。”

宋氏也是這個意思,她主持完庶女的婚事,便要回蜀地去了,管家權要了也沒意思,沒得得罪了二弟妹,自家女兒出嫁了,可在京裡還得託二弟妹照看,還有在準備明年秋闈的大兒子,樣樣指着二弟妹和二叔張羅,萬不能開罪。

正在宋氏想着怎麼向婆母和鄭氏表達自己沒有爭權的意思,鄭氏先開口了,她笑道:“母親說得沒錯,大嫂既然在家,哪能如此躲懶?也讓弟妹我鬆泛幾日罷。”

老夫人終於睜開眼,笑睨了鄭氏一眼:“還說你大嫂,我看就你會躲懶。”

“母親就當疼媳婦兒了。”

宋氏打量着鄭氏笑盈盈的臉色,忽然想起大嫂回去前對自個兒說的三房六丫頭的親事,不免聯想起來,金氏上回委實急了些,大金氏那般說,下的可不只是四丫頭的面子,別說火爆脾氣的鄭氏,只怕也惹得老夫人不喜。

這是藉着自己奪了三房手中那點兒管家權,索性自個兒兩月後就走了,到時候三房能不能撿漏,就看鄭氏的意願了。

想明白關竅的宋氏笑道:“原是想輕鬆幾日,不料被二弟妹看破了。”

眼看着就定下來了,金氏不由發急,別小看這點子管家權,丈夫至今還是個窮書生,跟着兩個大侄兒一塊準備明年的秋闈,沒一點進項,她自個兒孃家也不爭氣,陪嫁除了金銀首飾這些死物,也沒個能生錢的鋪子或莊子,一家子全指着那點兒月例,扣掉人情往來,手頭便緊巴巴的。

女兒又大了,要準備嫁妝,兒子也快了,樣樣都要錢,她不像大房二房底子厚,只能自個兒想辦法鑽營,手頭這點子管家權都是鄭氏跟前伏低做小几年才得來的,前兒二姑娘一個婚禮,她便從中撈了些,快抵得上兩個月的月例了,好容易嚐了些甜頭,如今說收走就收走,真如在她心頭割肉一般。

老夫人卻沒有給金氏開口的機會,揮了揮手道:“折騰一日,我也累了,你們都忙去罷。”

金氏欲言又止,在老夫人洞察一切般的眼神中,還是沒敢多說,匆匆出了鬆榮堂,追上宋氏和鄭氏的步子,“大嫂二嫂……”

主要看的還是鄭氏,鄭氏也彷彿感受到了熱切的目光,回頭看了她一眼,笑道:“聽說六姑娘好事將近?恭喜弟妹了。”

宋氏忍不住嘆了口氣,往常都是喊六丫頭,今日卻是生疏的六姑娘,二弟妹果真氣得不清。原是想着六丫頭若真說得興遠侯家,金氏切莫得罪了,不過今日瞧老夫人和鄭氏的態度,她也顧不上那許多,興遠侯畢竟還遠着,她不在家時,子女倚仗的還是鄭氏。

宋氏打定主意,看了金氏一眼道:“六丫頭大了,三弟妹想是也得忙起來,難脫開身,老夫人也是爲你着想。”

宋氏說得如此直白,金氏臉皮再好也不好開口了,笑臉僵在原地,頓了頓才道:“大嫂說的是,弟妹便不打擾二位商量正事了。”

瞧着金氏笑臉一收,轉身便走,宋氏纔對鄭氏道:“三弟妹想是不高興了。”

鄭氏正“嗯”了一聲,道:“老夫人發話了,她便是有意見,也衝不得咱們,對了大嫂,珞芳回了門,大侄子也該收拾東西準備回書院了罷?”

說到兒子,宋氏的心思自然跟着鄭氏的話走:“自然是與小叔和千珝一道去。”

“小叔還不清楚,待夜間老爺回來了問問,千珝不是明兒下午,便是後日一早回書院。”

宋氏連連點頭:“秋闈在即,確實耽擱不得。”

被唸叨的簡千珅和簡千珝兄弟倆正往簡府的方向趕,路上卻遇上一人,青衫長袍,聲音清朗:“千珅兄,千珝兄。”

簡千珅只作揖回了一禮,沒說話,簡千珝卻眉目一斂,淡聲道:“當不得,陳大人特意守在此地,不知所謂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