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西清軍閥

相比於是失去直隸、山東、豫東,眼下西清國內的軍閥,對於順治的威脅,更加讓順治如覆薄冰。

這些不受控制的軍閥,已經動搖了西清的統治根基,稍不留神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此時,福臨已經顧不上阿濟格,還有他念念不忘的關外龍興之地,他的所有心思、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解決國內軍閥,穩固滿人統治上來。

濟爾哈朗道:“若如此,就需要先將,吳三桂等人,誆入西京。”

滿達海道:“此事機密,切不可外傳出去!”

福臨對議事的幾人,都十分信任,都是滿人,而且還是皇族,屁股不可能坐到漢人那邊去。

福臨道:“那就以重編漢旗的名義,召集衆人前來議事。王永強最弱,先兼併他的人馬。”

勒克德渾道:“皇上英明,先易後難。”

滿達海道:“王永強不來怎麼辦?”

福臨沉聲道:“王永強不來,正好名正言順的收拾他。朕奈何不了吳三桂,還奈何不了王永強?”

陝北,延安府。

因爲這裡距離西安最近,所以陝北軍閥王永強,首先得到了滿清朝廷的召令。

王永強這個人,複雜的很。

事實上,能從明末亂局,活到現在的人物,大多都十分複雜。

王永強是山西吳堡縣人,明朝末年參加了邊民起義,後來爲明軍招安,成了官軍。

崇禎十五年時,他已經做到了延安營參將,與弟弟王永鎮帶兵防守延安城。

結果,第二年,李自成在西安城建立大順政權,王永強便主動歸降了李自成,仍被任命爲參將,依舊駐守延安城。

大順的延安守將,王永強屁股還沒坐熱,李自成就被清軍殺敗。

永昌元年,1644年冬天,清軍兵鋒直指延安,李過率部死守,多次出擊均以兵力不足而失敗。

王永強見清軍勢大,便在奉命出戰時,投降了清軍。

因爲是主動出降,王永強又被清軍任命爲延安營參將,繼續鎮守延安城。

十餘年間,陝北王旗大變,王永強始終不倒,延安等地已經成了他的地盤。

最近,清廷勢力衰弱,對地方的控制,大不如前,王永強便趁機進一步控制陝北,已然有了獨立之勢。

這時,綏延總兵府邸。

王永鎮沉聲道:“大哥,朝廷召大哥去西京,是何意?”

王永強道:“說是要重編漢旗,要把咱們編入八旗。”

“那感情好啊!”王永鎮不禁興奮道:“之前擡旗,都沒我們的份,這次終於輪到我們了!”

王永強冷笑道:“好什麼好!現在擡旗,有什麼好處,朝廷是能給你發餉,還是能夠給你旗田。幾萬滿人還沒着落了,他們不惦記咱們的地盤就阿彌陀佛了。”

“那大哥去還是不去!”王永鎮問道。

王永強沉吟一陣,“去,沒什麼好處,不去,朝廷就有藉口動你我兄弟了!”

王永強盤踞延綏,距離西安太近,被滿清視爲眼中釘。

不過,因爲沒有藉口,怕冒然動手,會激起吳三桂、姜襄等人的反對,所以一直沒有對王永強動手。

在諸多軍閥之中,王永強是比較弱的一支,手上只有萬把人,還不敢單獨抗拒滿清的命令。

王永鎮擔心道:“朝廷會不會對大哥不利?”

王永強皺起眉頭,“我又未犯過錯,朝廷怎麼動我?”遂即沉聲說道,“我動身前往西安,你看好綏延。綏延無事,我就無事!”

一日後,王永強吩咐妥當,便領着近百騎兵,離開延安,前往西安。

山西大同,姜襄府邸。

一員部將疾步走進來,大聲道:“軍門,朝廷使者到了。”

姜鑲正站在一副山西地圖前出神,聞語收回思緒,不禁聞道:“說幹什麼沒?”

“回稟軍門,說是朝廷要重編漢旗,給咱們大同鎮一旗,讓軍門去西京商議!”部將道。

“大哥,去不得啊!”一旁姜有光道:“此前皇上讓咱們出兵宣府,大哥沒有發兵,結果皇上在真定府被阿濟格殺得大敗。這事情大哥還記得吧!”

姜鑲聞語,心頭一凜,思之再三,他對部將道:“你直接把使者帶到我房中,就說我染疾在牀!”

姜鑲的人身經歷,並不比王永強簡單,他在大同同樣盤踞多年。

部將乃是跟隨他多年的心腹,根本不多問,便領命而去。

姜鑲則在原地想了片刻,便匆匆回到房間,龍行虎步,竄入臥室,脫了身上解衣袍,叫來夫人給他化了點妝,便上塌擁被而臥。

不多時,外頭響起腳步聲,部將領着一名官員進入,當先之人,四十歲左右,乃是禮部一個郎中。

他進來之後,面露意外之色,沒想到姜鑲竟然躺在牀上。

“下官見過軍門。”郎中行禮道。

姜鑲勉強撐起身體,吃力地道:“欽差駕到,本帥失禮了。不知欽差來臨,有何事交代?”

郎中道:“皇上要編練漢旗,特召軍門前去商議。”

姜鑲喘息道:“本帥久病多時,牀也下不得,怕是不能去西京,不如派遣一人,代替本帥前往,使者看如何~”

郎中嘴角抽搐,“軍門身體一向威武,怎麼突然病了?”

姜鑲苟延殘喘一般,演得無比逼真,似乎只剩下一口氣在,“巡視軍營時染疾,還請欽差代稟皇上,恕奴才之罪。”

使者無奈,人已經成這樣了,難道擡去西京,況且這裡是姜鑲的地盤,他也不敢。

四川,成都。

孫可望投靠吳三桂後,被吳三桂裹挾着殺回四川。

吳三桂藉着孫可望之名,招降大批西軍,並擊敗李定國,重新奪回了成都。

如今,李定國敗走雲貴,吳三桂一時間,也沒能力追擊,大軍在四川休整,已經有了一段時間。

第973章他們一直忠於大明第367章秦王風波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411章守大明死戰不退第835章江淮綿業第744章虎狼之師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380章激戰武進第907章滿人不想做奴才第685章大敗清軍第376章東南士紳第969章佔據葉爾羌第573章尋找航路第726章要封就封漢王第904章內應燒糧第325章幕府插手第615章南京消息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331章軍火生意第224章本將是不是被坑呢第184章三路合擊第740章開戰!開戰!第302章百姓苦第785章金陵春之陣(一)第708章干涉戰爭第204章震動江浙第486章渡海援遼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634章控制浙江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九十五章欲死南京第887章轟塌城牆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795章金陵春之陣十一第676章就這家了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443章收拾殘局第923章攻破城牆第367章秦王風波第318章臺灣新政第919章趙賊多智近妖?第820章組閣施政第351章馬某豈會背叛大清第526章光復武昌第350章第二次復杭之役第一零九章朱聿鍵的困境第249章抵達臺灣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474章前鋒覆滅第868章徐州城破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903章圍困鎖城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1037章新世界與舊世界第467章朝鮮宰相第135章兵臨金陵第312章實業運動第473章激烈搏殺第1045章挑撥離間第924章擒賊先擒王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473章激烈搏殺第136章剮田雄第六十章突出重圍第590章抵達臺灣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752章福臨末路上第922章內應暴露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590章抵達臺灣第418章隆武至嶽州第699章兵變前兆第799章隆武駕崩第640章攻破鎮江第280章突襲安平第十章江陰死地第301章救援隆武第986章像極了蒙古帝國的沙俄第889章臣想打他第801章傅上瑞投清第211章圍剿義軍第1020章河東名門的隕落第192章排槍矛林第180章浙江反攻第五十四章明修棧道第八十四章單騎斷後第879章攻城作業第539章孤軍深入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719章搬空通州第207章返回舟山第739章漢王震怒第893章北京城破第926章金陵冬之陣中第681章死裡逃生第865章至書招降第500章臨戰前夜第479章倒睿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