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龍城走進正堂,周知府與夫人如蓮忙站起身來。

雙方致過禮,正要落座,傅龍玉施施然走了進來。

如蓮看見龍玉,就想垂下頭去,龍玉已經笑道:“這不是浣花沈家的蓮丫頭嗎?”

如蓮臉一紅,周知府微怔。他雖已知如蓮並非姓金,卻不知自己的這位夫人竟然是浣花最有勢力的三大家族之一,浣花沈家的人。

龍城也有些奇怪,道:“大哥認識周夫人嗎?”

龍玉笑道:“何止認識,還有些親戚關係呢……拙荊雖是浣花醉家的人,卻是沈家的表小姐,還是她的表姑姑呢。”

周知府有些窘迫,怎麼又掉了一輩呢。

如蓮冷着臉道:“虧你還好意思提表姑姑。”又道:“如蓮早已脫離沈家,這親戚不論也罷。”

龍玉毫不在意,笑對周知府道:“我們還是從龍城這邊論,親切些。”

龍城心裡嘆道,龍玉大哥在外拈花惹草的,大嫂再是大度,在三爺爺跟前回護着自己的丈夫,到了孃家,想來也是要訴苦的。大哥在妻家的人氣想必就不怎麼高了。

大家分賓主落座,弟子們奉上茶來。周知府又致謝道:“周家蒙傅兄兩度援手,恩同再造,實在無以爲報。”

十年前,周知府舉家往關外赴任時,遇到強盜,適逢傅龍城路過,從強盜刀下救了周知府及其幼子的性命。但是幼女珊兒卻被強人擄了去,不知所蹤。

其後,機緣巧合,燕亭非賴着要拜燕月爲師時,正好又遇傅龍城。燕亭當年雖年幼,已是記事,卻不曾想爹爹常與他提及的恩公竟然就是燕月的師父,大喜過望之下,拜謝了救命之恩,又苦求拜師。當年周正堂就想讓兒子拜在傅龍城門下,爲龍城婉拒,如今再遇,也算得福源深厚,傅龍城便應允了。

燕亭得拜名師,又作了燕月的師弟,自然是笑歪了嘴巴。回去與父親說起,周知府也是高興非常,又備了厚禮到傅家鏢局與傅龍城敘舊。

周知府後來才慢慢知道,原來傅龍城就是名動天下的金龍令主的主人,更是當今太后的親侄兒,皇上的大哥。

既然燕亭已經拜了龍城做師父,必須要學習師門規法。龍城在關外盤恆了三個多月,教燕亭入門武功心法,爲他打下根基。因爲周知府當時只有父子二人相依爲命,傅龍城就未將燕亭帶回傅家傳業,只是命燕月代師傳授。

傅龍城規矩森嚴,不許燕亭隨意顯露武功,更不得隨意與人爭鬥,若有稍違,必施重責。故此,燕亭只在夜間,自己臥室地下練功房內或山野無人處,才練習傅家武功。周家人,甚至連周知府都不知道兒子有如此精深的武功。

直到如蓮嫁入周家。如蓮正是姊妹宮的一枚棋子。她雖然發現燕亭武功不弱,卻查不出他的師門。因爲當時尚武成風,很多有錢人家的公子都會請些武師,學上個一招半式,不過是追趕時髦而已,所以也並不太在意。

後來燕亭跟蹤如蓮,並輕易逃脫暗殺,引起了孜妹宮的警覺,便命如蓮想法讓周知府命燕亭參加武家奪馬大會,一是想得到寶馬,另外也是想試探他武功深淺。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如蓮本是姊妹宮的人,爲姊妹宮效命緣也無妨。但是在爭奪紫貂寶藏一事上,姊妹宮竟然與遼人相勾結,覬覦宋室國寶。如蓮雖一介女流,卻頗有大義,不願爲遼人做事。而且此時又對周知府生了情意,便想脫離姊妹宮的控制。但是卻因爲自己和義女官兒的性命受人威脅,而且府內還有孜妹宮的眼線暗中監視,故不敢輕舉妄動。只好虛與委蛇,等待時機。

此時,姊妹宮又有命令傳下,認爲燕亭會妨礙姊妹宮的計劃,故此,命如蓮設計除掉燕亭。如蓮不得已依令而行,但是卻驚訝地發現燕亭竟會游龍掌,閃念之間,如蓮決定拼死一搏。故此,她臨時改變計劃,沒有作實燕亭的“弒母”之罪,反讓官兒將姊妹宮的事情告訴燕亭。

如蓮自己也尋了機會,將姊妹宮的陰謀和她的身份向周知府和盤托出。

周知府這才知道兒子所言非虛。如蓮嫁入周家果然是另有目的。但是周知府對如蓮也是真心相愛,理解如蓮的逼不得已,如今如蓮棄暗投明,更是難能可貴,故此,不計前嫌,安慰如蓮,共謀對策。

兩人同時想到向燕亭的師父師兄求助。如蓮當時誤會燕亭的師父乃是傅龍玉,但是聽周正堂說是傅龍城就更加驚喜。名動天下的金龍令主當然比她那不着調的表姑父更爲靠譜。

周知府的求助信剛秘密發出,就得到燕亭稟告,師父已到傅家鏢局。周知府急帶如蓮到訪。如蓮見到傅龍城,更是暗喜自己果真押對了寶。龍城武功之高,氣勢之強,讓如蓮心悅誠服。她將她所知的姊妹宮在關外的全部陰謀,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傅龍城。

傅龍城只點頭微笑,隨即告訴她,注意周知府和她的安全,也可依姊妹宮的指令行事,不要引起懷疑,其他的,傅家自會安排。

如蓮與周知府回去依計行事。

傅龍城命含煙暗中調查。

很快查出,如蓮所說,果真屬實。

姊妹宮爲了得到紫貂寶藏實在花費了很大的功夫,在半年前已經開始秘密籌劃。用慢性毒藥控制瞭如蓮,讓她嫁入周家,清除障礙,將周知府家中作爲姊妹宮在關外的一個秘密據點。其後,又與遼人相勾結(姊妹宮的副宮主耶律花舞本就是遼人),密謀寶藏。

一切調查清楚,今日一早,含煙、月冷、隨風便到了周知府家中,全殲孜妹宮宮衆,並用傅龍晴所配解藥,解去了如蓮和官兒所中衷心丹之毒。

周知府與如蓮再次到傅家鏢局向傅龍城當面致謝。故此,周知府纔有“兩度援手、恩同再造”之說。

如今,月冷帶着隨風和燕亭仍在周知府府內,做些善後之事。

不多時,月冷等也轉了回來,拜見師父。官兒也跟着燕亭一同回來了。

傅龍城又請周知府在傅家用頓便飯。周知府也告訴龍城,自己已經辭官,準備帶如蓮母女回到山東老家安靜度日,遠離江湖是非,今天一是來致謝,同時也向傅龍城辭行。另外,還將燕亭交給傅龍城照顧。

周知府在含煙等與孜妹宮的戰鬥中,才知道自己的兒子原來這麼有本事,十分欣慰。也知道孩子學了這一身本事,讓他到鄉下安靜度日,是委屈了他,便將他送到師父這裡來。

傅龍城道:“江湖險惡,入江湖能全身而退者並不多,周兄只此一子,可捨得嗎?”

周知府嘆道:“兒大不由爹。況且他還如此年輕,自該多有些歷練,多有些擔當,不能平平庸庸的過一輩子。”

衆人又說了會話,周知府起身告辭。傅龍城一直送到大門外。官兒看着燕亭,燕亭恭謹地侍立在師父身後,眼睛都不敢往這邊瞅一下,眼淚都急得掉了下來。

這情形被如蓮看到眼中,哪裡會不清楚。便拉着官兒的手對傅龍城道:“傅大俠。官兒其實乃是我姐姐的女兒,姐姐去世後,就一直跟在我身邊,情同母女。”

衆人不知道她爲何會說起這些。傅龍城也很奇怪,靜等她的下文。果真,如蓮又接着道:“只是丫頭大了,總也是要嫁人的。想留也留不住了。”

官兒忙道:“娘,我不嫁人。”

如蓮阻止官兒插話,道:“只是要嫁人,也得選個放心得下的。我看傅家弟子各個英俊非凡,武功高強,人品端正,想和傅大俠結個親戚如何?”

這話一說出,官兒羞得滿臉通紅,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可是如蓮緊拽着她,她又跑不開。

傅龍城這才明白過來,還未及接話,傅龍玉已經笑道:“蓮丫頭果真有眼光,好像這幾個還虛位以待,”說着話,挨個點了過去,正是月冷、隨風、雲兒幾個,“不知道你中意哪個呢?”

月冷等弟子都被傅龍玉這個大師伯弄得好不尷尬,卻也得筆直地站着,並不敢落跑。

雲兒忍不住皺了鼻子:“這大師伯真是,當這挑白菜呢?”

其他弟子雖然不敢出聲,卻也是心下惴惴然,不知道這位周夫人是什麼毛病,哪有如此突兀提親的。

雖然官兒長得甜美可人,可是畢竟是第一次見面,況且江湖兒女,心底裡也都盼着找個可以一起仗劍江湖地神仙眷侶。如此突然就定下親來,實在大感彆扭。

好在如蓮已經說道:“如果傅大俠不嫌棄,我就將這個侄女託付給燕亭了,您看可好嗎?”

如蓮兜瞭如此大的一個圈子,不過就是爲了說破官兒和燕亭的婚事。官兒聽了,也不知是喜是羞,只是頭低得不能再低了。

傅龍城目光掃過燕亭,笑道:“嫂夫人,這等喜事,龍城當然不會反對,只是不知周兄意下?”

周知府忙笑道:“我也是舉雙手贊成。只要傅恩兄答應就好了。”

原來周知府與如蓮早就有意將官兒與燕亭送做一對,不過如蓮因爲與周知府成了親,名分上,燕亭總是官兒的哥哥。這要是傳揚出去,兄妹成婚,總是不大好聽。

況且燕亭畢竟正式拜了傅龍城爲師,師徒如父子,若是傅龍城也認爲如此不妥,燕亭自然不能違逆師命。故此,如蓮才費了如此大的周折。如今傅龍城答應了,那是再好不過。

傅龍玉笑道:“沈家的丫頭果真是有心眼。”

如蓮再次瞪了他一眼,只不做聲。自己已經二十多了,又已嫁爲人婦,哪還是十幾年前那個光知道吃果果的小丫頭了,這個表姑父還一口一個“丫頭”的叫着,真是一點面子也不給啊。

傅龍城便笑道:“那好,這門親事就如此定了,待燕亭年滿二十,傅家就登門向嫂夫人提親。”

如蓮等的就是這一句話,由傅龍城出面替徒弟提親,既符合情理,聽着也好聽。便笑道:“好。我先帶官兒回山東老家,恭迎傅大俠的大駕。”

作者有話要說:我自己覺得改過之後順暢多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