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長驅

第171章 長驅

“我來留守吧!”

冬日晚間的山霧如約而來,高句麗大營中軍帳內,站在地上的明臨答夫終於咬牙對於畀留說出瞭如此言語。

“且不說此事,”坐在几案後的於畀留低頭端着一碗熱雞湯,卻也不喝。“我讓人在營寨的柵欄上仿照漢軍潑水的事情已經在做了吧?”

“這是自然。”

“外面小心防備夜襲之事交代的怎麼樣?”

“前營已經空出來了,如果漢人真要來, 我們未必就不能讓他們吃個虧……不過,營門相距太近,他們沒法不聲不響的出動足夠的騎兵。”

“那就好。”於畀留繼續低頭看着手中的雞湯。“不來騎兵就好。”

“左相還有什麼別的吩咐嗎?”明臨答夫認真詢問道。

“想要阻攔漢軍,唯一的指望就是這座大營,”於畀留終於是擡起了頭來。“但是這邊的通道又未免開闊了一些,所以留守的部隊既要有能力守住大營, 又要有能力在漢人的騎兵出營列陣時果斷出擊, 把漢人的騎兵憋回去……莫離支覺得該留多少兵?”

“最少一萬人。”明臨答夫認真答道。“不然根本頂不住。”

速度、力量、撞擊、犧牲、破碎……甫一接陣,高句麗軍陣便整個潰散開來,然後朝着自家大營倒卷而去。

“我會寫信給我的弟弟,讓他一邊防備你,一邊把桓那部的力量全都貢獻出來幫助你守衛紇升骨城。”於畀留繼續言道。“我相信你也不會藏私了……咱們的所謂國家在漢人面前還是太小太弱了,明明積累好幾百年,卻只有漢人的一個郡大,一旦失敗就會亡國滅種!”

沒錯!正如公孫珣當日所猜測的那樣,高句麗人在這麼近的距離立營,本身就是爲了撤退時,能夠讓留守部隊抑制漢軍騎兵的出擊!

騎兵就是可以一錘定音!

“騎兵就是可以一錘定音!”登上了高臺後,公孫珣看到了對面高句麗大營的景象,卻是不由冷笑。“讓全軍準備!”

“回稟左相……”左右山丘上,此時也開始不停有哨騎往來回報。

“那就留一萬人,剩下的全都撤走, 但部隊撤走後,不要一鬨而散。”於畀留看着對方鬚髮皆白的腦袋吩咐道,宛如之前明臨答夫對自己下命令那般從容。“到了咱們的腹地,補給就不會那麼麻煩了,只要把部隊按照他們的出身分散駐紮,軍心也會穩定下來……重點是咱們在渾江邊上的舊都紇升骨城,那裡一定要修葺完整,充當必要時的第二座防線,若是能夠在那裡熬到開春解凍,漢軍也就無能爲力了。”

畢竟,《春秋》乃是本朝士人必須要學習的經典,是個大漢朝的讀書人就都知道這個法子;畢竟,眼前的情形和書裡的情形實在是太像了。

第二日一早,高句麗人立即開始着手撤軍……他們不敢連夜逃竄,因爲他們有自知之明,他們比誰都很清楚,以自家軍隊的組織度,真要是夜間撤退,哪怕是沒有漢軍追擊說不定都會自動演變成大潰散。可另一邊,即便是白日間的撤退,也是需要嚴密防守的,因爲這個時候漢軍沒有任何理由不主動追擊。

畢竟,在開闊道路上的大撤退,一旦遭遇漢軍那種成建制的高大騎兵,恐怕直接就是高句麗人的滅頂之災……無論是直接用長矛突擊也好,還是遠遠綴着你進行騎射襲擾也罷,高句麗人根本就沒有什麼應對之策,根本甚至不用那些騎兵主動攻擊,只是沿途跟着你,讓你無法休息,恐怕到時候都會讓人忍受不住,然後在入夜時直接崩潰。

對面的高句麗斷後部隊,對此根本毫無辦法,甚至,以步兵爲主的高句麗軍陣因爲大股騎兵的集體涌出,已經開始動搖了起來。

若是高句麗全軍都在眼前,說不定就能一擁而入了!

然而,事情沒有若是……此時的情況是,高句麗人大部已經都在撤退路上了,後軍剛剛離開了大營,眼前更是隻有一萬人在用被動放手的方式來做斷後。

於畀留面色慘白,他幾次想張口說話,讓自己的部隊作出一些反應,卻終究是沒有出聲。恰恰相反,一個念頭卻隨着對面漢軍騎兵的鋪天蓋地而來越來越大——一切都沒用了!

公孫珣重新在高臺上坐了回去,然後靜觀其景……如果說,之前在柳城親眼所見,兩萬騎兵突襲一萬騎兵,還有點像是行雲流水的味道,那麼今日這七八千騎兵短距離內加速,去硬撼一萬步兵,就有點像是以石擊卵了。

然而光想明白也是沒有用的,他於畀留必須要有所決斷……待會對方步兵出來的時候,是應該主動向前壓上呢?還是該穩住陣腳,然後藉助成型的軍陣反撲呢?

這一切的一切,直到一名高句麗矮腳騎兵浴血奮戰,拼死傳遞迴了一句話後,纔算是告一段落:

聽到此言,明臨答夫不顧自己年紀,也不顧自己身爲莫離支的尊嚴,當即就在營帳中下跪:“指着金蛙王發誓,我明臨答夫死後一定是桓那部于姓的貴人執掌國政!”

“不要管這些敗兵,我們身後還有幾千步兵來接管大營,收拾殘局,全軍給我穿營而過,打散他們的建制,然後去追那些先前逃走的高句麗人!”徐榮立於馬上大聲呼喝,他發佈命令時只覺得渾身都興奮的在打顫,作爲一名軍人,他不是沒有想過會有帶領着七八千騎兵摧枯拉朽的擊敗敵人的一日,但卻根本沒想到這一天來的如此迅速,而敵人卻又如此不堪!

帶着滿腔的興奮,徐榮下達完命令後,就徑直縱馬直接往高句麗大營裡而去,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腳下的敗兵堆裡有一個痛哭流涕的山羊鬍子老頭,更沒有想到,這個人居然是之前數日與他對壘的高句麗前軍主將。

“完了!”

但是正不正確已經無所謂了,回到眼前,這個數量的漢軍自己能不能攔得住?!瞧對方主動拆掉營帳,剷平竈臺的舉動,怎麼想怎麼像是要學漢人史書中‘破釜沉舟’的故事吧?

再考慮到三四千步兵在前,七八千騎兵在後的架勢,甚至於漢軍的戰略也呼之欲出了……無外乎是要讓步兵先行壓上,給後面的騎兵創造列陣的空間,然後騎兵左右夾擊,一舉攻破自家大營,然後再驅趕敗兵,追索退兵。

所以,當高句麗大部隊的集體大撤退尚未開始的時候,於畀留就已經讓自己的一萬部隊依靠着自家大營列陣完畢了……六千在營壘內,四千在營壘外。這種列陣方法,擺明了是要背靠着高句麗大營,試圖阻止漢軍出營列陣!

於畀留面色蒼白,七八千騎兵和三四千步兵,儼然是之前的援兵盡數爲真……從這點來說,自己昨日率領一衆軍中貴族奪權,然後逼迫明臨答夫撤退,無疑是一個正確的舉動。

身後的大部隊都已經開始列隊出營了!

原本高句麗人是有一些反制措施的,比如他們的果下馬,雖然身材矮小但卻能在道路兩側的山嶺中穿行。所以真要是能有一萬山地騎兵在兩側護佑,說不定漢軍還真不敢輕舉妄動。但是不要忘了,之前的攻防戰中,高句麗人損失最慘重的恰恰就是這些彌足珍貴的果下矮馬!

明臨答夫直接從地上起身,也是無心再做表演:“那你我都要盡力而爲。”

“我不信你的誓言。”於畀留的嘴角上揚,微微帶動了他的山羊鬍子。“相信你誓言的人早都死光了……但是莫離支,我也不擔心你會將我們桓那部如何如何,因爲經此一事,國人不會再信任你們椽那部了,我們桓那部和其他兩部一定會緩過勁來的。”

然而,此時已然是來不及了!

隨着轟隆聲不斷,原本被高句麗人視爲根本不可能逾越過去的漢軍東南方營牆,此時卻被漢軍自己成段成段的推倒、扒開!

“我會盡量把漢人堵在坐原這裡的。”明臨答夫再度表態道。“不過紇升骨城那裡也確實應該有所防備,左相的安排沒有問題……那裡就拜託左相了!”

當然,便是知道了他恐怕也不會在意和停留,因爲從今日起,從七八千騎兵從漢軍營壘內呼嘯而出的那一刻起,高句麗一切的一切,就什麼都不算了。

“營牆上的漢軍全都撤下了!”

“他們拆了自家的大帳,剷平了自家的竈臺,直接就在營牆後列陣!”

實際上,當明臨答夫一開始試圖用狹小的營地距離來壓制漢軍騎兵的時候,公孫珣也好,婁圭也罷,甚至於公孫範、公孫越這二人,幾乎都想到了這個典故!

“能夠看到漢軍在營牆後集結!”

“大局已定!”見識過大規模騎兵衝陣威力的婁子伯登是徹底鬆了一口氣。“高句麗人來不及反應了,恭喜少君,大局已定!”

沒錯,漢軍騎兵本就是要在營內列陣,然後扒開營牆,直接從大營中衝出來!

至於說明臨答夫和於畀留爲什麼不知道,爲什麼猜不到,甚至後者還被這種戰術給驚得不知所措……那隻能說,誰讓他們是高句麗人呢?!

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的碾壓,就是這麼殘忍,人家那邊爛大街的計策,你絞盡腦汁也想象不出來。

這就是騎兵的強大之處……攻擊力和機動性並存。

於畀留目瞪口呆,他隱隱抓住了一些東西,然後也感覺到了一種莫大的危機感,卻還是沒能把事情理通順……漢軍爲什麼要拆自家營牆?!

“左相,漢軍的步兵蝟集在自己的營牆下面,不知道在幹什麼……”

“回稟左相,漢軍似乎在整備他們的營牆!”

兩裡多的距離,不過就是讓騎兵能衝起來而已,但是,騎兵一旦衝了起來,便不是人力所能阻擋的了。

“還有三四千步兵,牽着牲畜什麼的擠在了營牆跟前,不知道要做什麼!”

“漢軍步兵攜帶了大量斧頭、繩索,還牽着牲畜,似乎是準備修築工事……”

於是乎,晉國國君採用了範宣子的計策,將帳篷收起,竈臺剷平,然後全軍在大營中列陣完畢,再一舉將自家大營推倒,直接出去打了一個楚軍措手不及,對面的楚共王甚至被射瞎了一隻眼睛。

明明是冬日間,於畀留卻是滿頭大汗,他一邊擔心對方的騎兵會以小股形式不斷增兵形成規模,一邊又迫切想從哨騎那裡從獲知對面情報,然後時不時的忍不住一擡頭看到對面高臺上端坐的漢軍主帥,他卻又不禁心亂如麻……

明臨答夫跪在地上,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實際上,於畀留也已經下定了決心,只要漢軍騎兵敢冒險出營列陣,這麼近的距離,他將會直接下令突擊,務必將漢軍騎兵堵在對方營地內!

決不能讓漢軍騎兵成建制成規模的出現在營地外!

更不能讓漢軍騎兵在自己眼前列陣成功!

因爲一旦大規模騎兵出現在暢通無阻的大道上,不要說身後撤退的大部隊了,就連自己這一萬可以隨時躲入營寨中的阻擊部隊,怕是也要一戰而墨!

而於畀留也不是傻,他只是讀書少而已……畢竟,婁子伯獻的這個騎兵營內列陣出擊的計策並不是他原創,而是歷史上晉楚鄢陵之戰中晉軍的一次經典戰術。

明臨答夫一時無言。

“左相,我看清楚了,漢軍是在拆他們自己的營牆!”

另一邊,於畀留看到對面那個年輕將軍如前幾日一樣出現在白馬旗下面以後,也是寒毛乍起,緊張的難以自已。

婁圭仰頭大笑。

“是啊,大局已定,不想今日復見此盛景。”公孫珣負手起身,也是忍不住連聲感慨。“可惜缺了一個程德謀,他不能在此處與你我共賞此景。”

山丘上遠遠觀望的哨騎所帶回來的消息越來越莫名其妙,於畀留也是越來越警惕和糊塗,然而不等他細細思量此事,漢軍卻已經開始從營門處放出小股部隊去阻止兩側的高句麗哨騎回報了!

時間慢慢的耗到了中午,高句麗大軍逶迤撤退,前軍已經出營十來里路,後軍卻還在營中。照理說,現在已經來到了最危險的時刻。然而,無論是決定拼死斷後的高句麗大軍,還是明顯準備豁出一切追擊的漢軍主陣,卻都毫無動靜。只有兩側山丘的山腳下,依然有小股騎兵在互相追逐阻攔。

於畀留終於說出了卡在嗓子眼裡的那句話,卻已經是在幾名忠心家臣的圍護下跌坐在地,然後痛哭流涕。

“不是這樣的。”於畀留放下了根本沒有動一口的湯碗,然後終於擡起頭來,露出了沒有任何表情的面部。“我來留守,莫離支帶人回紇升骨城吧!”

而在追兵之中,高句麗人最擔心也是最提防的,乃是漢軍的騎兵。

當時晉軍面對的情況和漢軍眼前的情形很像,營地周圍被地形限制,然後又被楚軍依仗着人數優勢壓到了營地前……那年頭打仗是靠車陣,真要是在楚軍打擊範圍內從營門出去勉強列陣,只怕是要被楚軍給堵回去。

“不要這麼看我, ”於畀留繼續言道。“可慮這個人雖然滿腦子異想天開,但唯獨一樣事情做的很對, 那就是讓我們多看多學漢人書裡的東西,那些東西其實都是很有道理的,《詩經》上說,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國家已經危殆了,我們就不應該再互相把對方當敵人。我這次聯合其他人奪你的權也不是要對付你,而是因爲我覺得我的方法才能儘可能挽救我們高句麗!至於讓你回去,也不是我於畀留多麼推崇你明臨答夫,乃是因爲你做了多年的莫離支,對後方的情況更加熟稔,能夠儘可能的調度所有力量!”

戰鼓如雷,作爲被公孫珣臨時委任的騎兵統帥,徐榮甫一越過營牆斷口,便看清楚了對面的局勢,然後便當即立斷,催動所有騎兵逐漸加速向前,直撲敵陣!

勝機只在一刻!

然而,等於畀留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準備對這三四千漢軍打防守反擊時,卻遲遲沒有見到對面的漢軍步卒蜂擁而出。

營牆被推得七七八八,公孫珣自然知道不能留給對方反應時間,於是,隨着他在高臺上的微微擡手,漢軍大營中當即鼓聲陣陣。然後,那集中起來使用的七千多漢胡騎兵在徐榮的統一指揮下,從白馬旗下緩步向前,穿過了倒塌的營牆,徑直向敵陣而去。

“騎兵!最少七八千騎兵!”

“是啊,”於畀留也是一聲長嘆。“盡力而爲吧!”

“我真傻,我真傻!”於畀留看着營牆後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的騎兵軍陣,幾乎是一瞬間就反應了過來,卻已經是徹底來不及了。

—————我是長驅直入的分割線—————

“徐榮,字伯進……初,爲玄菟別部司馬,高句麗引軍五萬來攻,太祖持兵八千相據於坐原,以榮爲前軍督導……酣戰三日,賊不能克,漢軍援軍又至,將退,乃立大營於漢軍營前兩裡處,復以萬人斷後。太祖遂效鄢陵之戰,撤帳平竈,立騎陣於營中,復推倒營牆,拜榮爲騎兵司馬,總攬全軍騎軍七千直出敵陣。榮橫刀馬上,揚聲直攻向前。賊左相於畀留率萬衆相迎,一戰而潰,自知事壞,乃跪哭於營前。榮過於畀留而目不暇,曾不下馬,又追陷潰兵直入賊營,盡陷其營,復不下馬,又長引騎軍穿營而過,輟賊大衆於後。

太祖立於高臺上,見榮如此,乃笑謂左右曰:‘吾自幼讀史,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如徐司馬者也!’軍中遂盡呼榮‘長驅司馬’,乃名震遼東!”——《舊燕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二十一

PS:感謝老書友皇馬的飄紅打賞。

還有新書羣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151章 不甘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124章 待死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212章 萬衆皆北走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248章 城門口公孫仗勢欺太守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47章 軟紙第39章 虛驚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39章 劫持(下)第22章 借刀第181章 日出東南隅關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113章 探問第144章 盛意(上)第136章 急轉附錄3:漢燕演義標題集——燎原火第145章 盛意(中)第69章 大饗(上)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35章 夜涼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第74章 秋風第165章 霧氣第491章 枕膝堪入眠(下)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197章 不聞新人來(下)(熬夜8k補償)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127章 巡遊第61章 中軍第248章 城門口公孫仗勢欺太守第211章 順逆藏於心(下)第154章 張儉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392章 達官非自有生來第235章 輕兵取雙城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107章 內堂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69章 大饗(上)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第324章 忽進忽退忽渡河第101章 大事(中)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124章 待死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76章 撤屯(中)第454章 藥方只販古時丹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56章 路遇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340章 關東起羣雄(上)第485章 南箕北有鬥第146章 盛意(下)第10章 家暴第508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中)第98章 處置(下)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201章 一意起高樓(中)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97章 處置(中)第173章 請降第476章 保國可保身第100章 大事(上)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62章 臨陣(上)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354章 道德幾時曾去世第237章 鐵騎橫百里(下)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58章 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