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九)

有人肆意狂歡,就有人無心睡眠。

宋齊丘回到家中,除了吩咐下人將一個紙條裝函送給戶部尚書陶潛外,把自己關入了書房,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擾。

嫋嫋薰香中,宋齊丘坐在太師椅中,閉目沉思了好久,他的眼前正是一副兵臨城下的象戲殘局,他的右手反覆翻轉玩弄着一枚象牙制的卒,長久沒有放下。

據載,中國象棋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唐代,稱象棋爲象戲,已有了“將、馬、車、卒”4個兵種,棋盤由黑白相間的六十四個方格組成。此後,又參照我國的圍棋,把六十四個方格變爲九十個點。到了宋代,因火藥的發明增加了“炮”,還增加了“士”和“象”,中國象棋基本定型。到了明代,棋盤才正式變得與現代象棋一模一樣。

今天的林楓給了宋齊丘太多的意外。他發現自己一方以往無往而不利的羣起而攻之戰術甚至無用武之地,魏岑、查文徽剛點了火苗就被無情地澆滅了。這林楓提前佈局,總是有辦法打在自己一方的軟肋上,讓自己一方徹底慌了陣腳,無從應對。一天下來,己方在如此重大的變革過程中幾乎成了旁觀者,甚至還在無意中險些成爲反面角色,真可謂是慘敗。

好久,一名丫環更換薰香的輕脆聲音驚醒了似乎陷入沉睡的宋齊丘。他雙眼猛地睜開了,將手中的棋子重重在拍在對方的區域。

一大早,林楓拿上了李春昨晚從孫錯鋪子裡拿到的最新鋼刀,揮別了要去鍛鍊的陳飛他們,與魏三再度啓程趕往皇宮。

林楓將鋼刀寄放在宮門口,自己直奔德政殿,參見了剛剛趕到的李景遂,在其耳邊低語了片刻,李景遂略一沉思,點頭答應了。

同前一天一樣,因爲陛下和重要大臣的心思全部都放在了德政殿,而大唐能夠上殿的其他官員也基本上都瞭解到了國家正在醞釀變革,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人在這個時間來給皇帝和國家重臣們添堵,這一天的早朝很快就結束了。隨後,李璟在前,一堆大臣在後,基本上按官職地位組成了一個不太規則的金字塔隊形向德政殿集體行去。

李璟龍行虎步,大步向前,胸中豪情萬丈。這幾天來,李璟被林楓從裡到外這麼全方位一忽悠,原本無意無爭的心田也開始冒出了一個志在爭霸天下的小嫩芽。他本來就是一個極度聰明的人,自然可以分辯出林楓對未來形勢的猜測基本上八九不離十,天下大勢已經擺明了是前進者生,後退者死,上天又賜了大唐一個天縱奇才,那就博一把吧。

父皇,你開創了我大唐王朝,就讓它在我手上發揚光大吧!李璟指頭望了一眼清澈湛藍的晨空,口中喃喃地輕聲說道。此時,太陽正欲躍出天際,東方天際的幾抹微雲被映得多彩瑰麗,嬌豔異常。

座位的安排沒有變化,所有人熟門熟路,很快落座。魏岑、查文徽等人昨晚上欲求見宋齊丘,卻出人意料地被擋駕了,本來心中十分忐忑。但今天早朝時,他們雖沒有機會與宋齊丘交談,卻從宋齊丘的回望眼神中看到了鎮定和安慰的意思,也就暫時放下心來。

李景遂面泛紅光,環視一圈後,朗聲說道:“衆位大臣,昨日我們順利通過三項利商、精兵、吏治三項變革措施,利農變革辯論也順利開頭。經本王與聖上商量,決定聽從宋大人的穩妥建議,農業爲一國之本,草率不得,擬請三省六部共同商議後再進行公開辯論。因此,關於利農變革的此次紀要將十分簡單,一是與會大臣均同意進行農業並稅,二是均同意共同商議後再辯論。不知大家意見如何?”

南唐沿習唐朝制度,中央政府機構分設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中書省掌詔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門下負責審議中書之立案,草案,以決定實行與否;尚書省爲行政官署,其下分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這就所謂的三省六部制。

一大羣人頓時愣住了,如果這就辯論完了,大家今天還來這裡幹什麼?宋齊丘頓時泛起一起不妙的感覺,他昨晚已經叮囑戶部尚書陶潛今天無論如何也要誇大農業變革的危害性,他也想出了一大套說辭,力爭先將農業變革拖黃,再慢慢圖謀其他三法,但現在這麼一弄,就像使出了渾身的勁準備出拳,卻發現出拳目標消失了,心裡自然鬱悶啊。

李景遂稍等片刻,見無人出聲,就率先舉起了右手,看着在場的人說道:“我同意,請大家舉手表決。”

刷,全部的手都舉了起來。

“好,我們農業變革也算通過了。”李景遂一揮手,旁邊的中書舍人立刻將吏治和利農兩份紀要呈了上來,請所有人簽字。

很快,所有人都簽完了大名,開始不解地看着李景遂。按照慣例,朝議過後就應由有關部門擬定詳細條陳,頒佈實施啦,那大家今天豈不是白來這一趟?

李景遂看着莫名其妙的大臣們,心裡得意,但面上一直保持微笑:“現在請聖上主持。”這是李景遂臨時起意的,按照此前商議,招賢十題的辯論也由他主持,但他早起發現自己的皇兄神情異常振奮,這會兒在御座前一直走動,並未坐下,就決定讓賢了。

李璟也正有此意,快步走到了辯論臺席前,也不坐下,朗聲說道:

“治國經邦,人才爲急。變革之成敗與否,關鍵在於思想認識,關鍵在於執行之人,關鍵在於有無人才。我大唐欲木秀於林,佼然出衆,就必須得不拘一格招攬人才。

朕欲效法先皇改集英殿爲招賢書院之攬才舉,於今秋開設恩科,誠招天下英才。林議郎忠心爲國,於強國三疏後再提出了招賢十題,意圖推動我大唐科技、軍事發展。現在請林議郎首先闡明招賢十題。”

林楓坐在下面,看着眼前神采風揚的李璟,心中暗歎,李璟如此心態和心境,方纔符合史書上“神采精粹”、“器宇高邁”的評價啊。

聽到李璟提出自己名字,林楓趕快站起,躬身施禮道:“謝謝陛下誇讚,微臣實不敢當。古今多少事實俱可證明,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而人才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這兩句分別是民國孫中山和清代魏源的話,林楓又順手拿了過來,變成了自己的話。

隨後,林楓將招賢十題一一列出,並將自己的出發點也簡單述了出來。

隨着林楓清脆激越的聲音在殿中迴盪,殿中又陷入了死一樣的沉寂當中。

第一百零四章 自古兄弟多鬩牆第六十章 老將出馬第十九章 大生意(一)第二十八章 急召進宮第九十三章 有士來投第四十四章 我要見你們老大第七十二章 千奇百怪的訓練(三)第七十七章 可惜了這大好楚地第六章 大杯具與小杯具第五十章 刺殺(三)第九十一章 春風化寒冰第十二章 工程驗收第一百零八章 城市的良心第九十九章 禁軍比武(一)第九十二章 噩夢之初(二)第六十六章 第三課(二)第九十二章 心領神會第十八章 事懸一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要再勝一場第三十章 青蛙們的參觀第六十五章 心理戰第六十章 疑神疑鬼第八十九章 罪字營第二十三章 篝火晚會(二)第九十九章 福州大戰(一)第五十六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三)第五十九章 契約論第五十六章 做個交易吧第七十三章 揚長而去第七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三十八章 恩蔭和貳臣第七十二章 沒有任何條件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渡河攻擊(四)第二十六章 厚積方能勃發第九十九章 增減之計第六十三章 陌刀陣第三十七章 冰火兩重天(二)第七十九章 真實意圖第七十章 處處碰壁的變革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二十四章 你想讓這裡是什麼?第一百零三章 村子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這都是因爲他!第十五章 先整了再說第七十七章 賓客盈門第八十九章 三件實事第九章 原版黃袍加身第九十八章 老而不死第八十九章 第一次股東大會(三)第二十二章 你的方式錯了!第一百零二章 老虎與牛犢(四)第六十一章 最重要的是信心第一百零五章 一擊即潰第五十六章 力阻其議第八章 論兵與賭約第八十八章 選擇權在你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一百章 皇家家宴(四)第七十三章 難啃的骨頭第三十六章 開業前夕第七十四章 烈火焚城第四十七章 應對有術第三十八章 陰陽系學生第七十三章 反伏擊第九十九章 皇家家宴(三)第八十四章 子時突襲第七十五章 戰略目的第八十五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五)第九十五章 比武細則第八十九章 陣前鬥武第二十四章 到壽州去(二)第二十三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三章 變態的防守第七章 這就是傳說中的跨馬遊街?第五十一章 刀之盟約(一)第九十五章 血盟之約(二)第八十五章 南方困境(六)第三十九章 雷霆一擊(一)第五十四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一)第四十四章 再下一城(一)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掙個勳爵?第二十七章 擊掌爲盟(二)第一百零三章 桂州大戰(二)第二章 你能給我什麼?第一百三十六章 狼嘯鷹翔第十二章 兩大原則第七十三章 製圖六體第八十六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二)第六十章 權利論第二章 你能給我什麼?第十六章 大招聘(二)第八十三章 歌舞三境界第十四章 橫掃一切的利器第五十八章 北漢的未來第七十四章 打土豪 分田地第二十一章 拜山第五十二章 禮賢下士第四十五章 一南一北兩場爭論第二十三章 悟第八十六章 壽州道德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