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酒酣處(一)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好句好句!叔言兄,陛下這首《攤破浣溪沙》清新婉轉,意境高遠,必成千古佳作啊。”一句可謂動聽悅耳的男聲率先傳入林楓耳中。

林楓循聲望去,說話者是一名四十餘歲的人物,行止間衣袖飄舞,面色白淨,頜下有三寸短鬚。左手拿着一張雪白的紙,右手拉着另外一名文士。

另外的文士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狂放,雖然面色白皙,但容貌帶着愁苦之色,衣袖半卷,緋色袍服上斑斑點點,右手竟然揮舞着一個酒瓶。

李煜看到林楓的目光,笑着說:“那位說話的文士爲我大唐畫院待詔顧閎中,那名狂放之士正是韓熙載韓叔言。此次宴會正是慶賀韓熙載從宣州調回京師任官的。”

都是名人啊。林楓在心中暗道。顧閎中是誰,雖然只有《韓熙載夜宴圖》這一幅傳世作品,但足以確立其南唐時代的江湖地位啊。該圖由聽琴、觀舞、休閒、賞樂和調笑等五個既可獨立成章,又相互關聯的片斷組成,構圖嚴謹精妙,人物秀逸生動,線條遒勁流暢,色彩明麗典雅,在造型、用筆、設色方面盡顯畫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繪畫技藝。工筆畫正是顧閎所擅長的,其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濃麗,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態,與此後的周文矩齊名。顧閎中於公元910年出生,今年正好四十歲。

而韓熙載,更著威名。陸游《南唐書•韓熙載傳》曰其“年少,放蕩不守名檢”,徐鉉所撰的《韓熙載墓誌銘》說他“以俊邁之氣,高視名流,既絳灌之徒弗容,亦季孟之間不處”。吳睿帝順義六年(公元926年)七月,韓熙載因其父參與軍事政變被殺,不得南逃至吳國都城廣陵(今江蘇揚州),以一紙文采斐然、氣勢恢宏的《行止狀》,贏得了吳睿帝楊溥的認可,但因其實在是狂放不羈,始終未受重用。

韓熙載平生不懼權貴,性格詼諧,南唐宋齊丘勢盛無雙,自以爲文章華美,蓋世無雙,好給人撰寫碑誌,而韓熙載因爲八分書尤佳,就承擔了繕寫的大任。每到這種事情,韓熙載都用紙塞住自己的鼻孔,有人詢問何故?答曰:“文辭穢且臭。”這是何等的狷狂啊,自然深爲宋齊丘所厭惡。

小人得罪一個就夠難過了,但韓熙載則明顯是多多益善型的,又毫不留情面於馮延巳等朝廷要員。兩個小人相加,那威力可就大啦,雖然韓熙載是當今皇上的東宮舊屬,但李璟也架不住宋、馮的連番上奏,不得將韓熙載貶爲和州司士參軍,隨後調任宣州節度推官。

林楓一邊回想,一邊跟隨李煜的腳步走到大堂右側的演奏匠師當中。

李煜顯然是未過足老師的癮,口中繼續不停地介紹:“箏又稱秦箏、瑤箏、銀箏、雲箏、素箏,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廣泛流傳。箏最初爲五絃,戰國末期增加至十二絃,現在則增至十三絃。但十三絃箏爲俗樂箏,多流行於民間,十三絃箏,爲雅樂箏,宮廷奏樂中常用。箏,其音色深厚、靈透、柔和、韻味深長。”

李煜指着一名正在調試古箏的老年樂師的雙手道:“林先生請看,彈奏時右手職彈,用大、食、中、無名四指彈弦發聲,控制節奏和音的強弱變化,有託、劈、勾、剔、抹、挑、撮、輪、搖等諸多技法;左手司按,用食、中兩指按抑箏弦,控制音高和絃音的變化,用以按弦取韻、以韻補聲。”

聽到這裡,林楓倒是突然想起一個詞語的由來,彈古箏時,大指向外彈弦稱之“託’,中指向裡彈弦稱之“勾”,兩指勾託這麼一配合,民間稱之爲“勾搭”。

那名發須花白的老年樂師起先一直專心調琴,聽到李煜後來的左右手技法時,才驀地擡頭驚喜道:“原來是鄭王殿下,難怪深諳樂理,熟知歷往,老漢李然這廂有禮了。”說完,站起身來深施一禮。

“老丈不必客氣,上次你彈奏的古樂讓從嘉記憶猶新啊。”李煜回道。

“謝殿下謬讚。”李然再度低下身去。

“鄭王殿下,你已經到了!可有新作,讓鉉先睹爲快啊。”一個渾厚的聲音在李煜身後響起。林楓聞聲,忙隨李煜迴轉身去。

“原來是鼎臣兄,我也想向您討教一下小篆的運筆呢。”李煜笑着回道,轉身向林楓介紹說:“此乃我朝知制誥徐鉉徐鼎臣徐大家,善文工書,與韓叔言並稱‘韓徐’。”

“鄭王折殺微臣啦,微臣與殿下相比,分別是螢燭之光顯於月華之前啊。”徐鉉一面回答一面好奇地看着林楓。他今年三十四歲,正是事業蒸蒸日上之際。

“介紹一位才子與你相識,這位是林楓林至善林先生,暫寄宿我府請教於我。”經過今天的第一課,李煜徹底放下了心中的芥蒂,開始在心理上習慣了對林楓的受教低姿態,頭一次主動在外人面前介紹林楓。至善是林楓爲自己所取的字。

林楓趕忙施禮:“邢州保義草民林楓在此有禮了。此前,久仰徐大家兄弟二人之才名,林某不盛惶恐。”這徐鉉乃揚州廣陵人,十歲能屬文,與其弟徐鍇俱精通文字學,並稱“二徐”、“大小徐”。徐鉉曾與句中正等共同校訂《說文解字》,增補19字入正文,又補402字附於正文後。經他們校訂增補的《說文解字》,世稱“大徐本”。

相傳徐鉉文思敏捷,臨事來請,他執筆立就,曾言:“文速則意思敏壯,緩則體勢疏慢”,詩作中也流傳有“井泉生地脈,砧杵共秋聲”等名句。徐鉉還長於書法,李斯小篆、隸書、行書皆有所長,偶有名貼傳世。

能讓才華橫溢的鄭王視爲先生,甘受教導,這該是怎樣的才情縱橫啊。徐鉉好奇地盯着林楓,回道:“大家都是讀書之人,纔有深淺,學無止境,至善兄弟不必客氣。”他語氣平和,並不因林楓爲一介白丁而失禮。

徐鉉轉向李煜,深施一禮道:“鄭王殿下,陛下車馬已到,我們共同前往迎接如何?”

“好,我們喊上韓叔言、顧老師兩人共同前往。林先生,請你在此席間稍候。”受到現場歡樂氛圍影響,李煜也漸漸興奮起來,拔腳即向外行去。

第二十二章 你的方式錯了!第三十五章 龍虎會(二)第七十五章 手令拿來!第九十九章 最不可靠的道德第五十八章 自古二代多坑爹第二章 你能給我什麼?第五十七章 想不想跟溪州一樣?第一百二十二章 屍山血海(一)第四十六章 不快樂的慶功宴(二)第六十七章 國之良將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二十八章 撥劍的君子第一百零二章 禁軍比武(四)第七十六章 陪審團第八十三章 南方困境(四)第三十四章 隱匿和泅渡第四十九章 刺殺(二)第六十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三賢歸(二)第七十六章 野外勘測作業(三)第三十六章 開業前夕第九十五章 血盟之約(二)第九十一章 掄才大典(一)第八十八章 選擇權在你第九十五章 神人處處有(一)第五十九章 四本賬(一)第五十三章 關鍵是節奏第七十二章 潛伏第一百零二章 禁軍比武(四)第十六章 大招聘(二)第二十章 熱鬧,與他們無關第三十五章 一個選擇第三十二章 朽木不可雕也(一)第三十八章 廖居素人才疏(三)第六十六章 第三課(二)第五十七章 想不想跟溪州一樣?第七十三章 揚長而去第七十二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二)第三十二章 陳州熱身戰(一)第六十章 就怕想不到!第三十章 樂聲起第六卷 爲政 第二章 誠如君願第六章 血盟之誓(二)第七十七章 賓客盈門第七十五章 戰略目的第六十章 局勢突變第三十七章 佳人歸第三十八章 兩場大典第一百二十九章 英靈之誓第二十三章 悟第四十一章 雷霆一擊(三)第十五章 楚國,再見!第四十二章 方與圓第二十四章 到壽州去(二)第九十二章 噩夢之初(二)第五十四章 大唐科學院構想(一)第六卷 爲政 第十章 大危機(三)第二十四章 內奸?第六十五章 第三課(一)第三十九章 這都是因爲他!第一百零五章 桂州大戰(四)第五十九章 契約論第六卷 爲政 第一章 勝利的煩惱第七十八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八)第七十章 千奇百怪的訓練(一)第四十五章 渡河攻擊第三十二章 酒酣處(二)第九章 天下第一所技校第五十三章 關鍵是節奏第七十七章 熱火朝天第四十二章 暢想未來第六十二章 帑藏之爭第五十九章 輕鬆的堡壘戰第八十九章 《大唐見聞錄•那個早晨》第二十二章 你的方式錯了!第十八章 別亦難第七十章 凌厲夜襲第七卷 鏖戰 第五章 大動員(一)第三十三章 朽木不可雕也(二)第三十九章 新奇連連第二十八章 商業競爭第五十二章 污了那些詞作!第八十八章 選擇權在你第八十一章 血色三月(二)第三十八章 住手吧第八十九章 罪字營第三十一章 不見其形 遑論其神第六十四章 恨難遏第五章 地獄開啓(一)第四十章 就從這裡開始!第八十五章 南方困境(六)第十四章 討賬大遊行第七卷 鏖戰 第五章 大動員(一)第六十二章 君子可以欺第二十五章 南下!南下!第五十三章 《大唐見聞錄•超級市場》(三第三十三章 酒酣處(三)第八十四章 坊間之論第七十二章 師生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