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樂聲起

“殿下,自古以來,不昧己心,不盡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爲天地之心,爲生民之命,爲子孫造福。”林楓一直跟隨李煜行至書房,借了幾本有關“格物”、“致知”方面的雜書,臨行前,再次向李煜嘮叨道。

“謝林先生今日之教誨。此話,從嘉銘記在心。”李煜向林楓深施一禮。

“不敢不敢,折殺林某也。”林楓急忙還禮。

已是酉時,天空漸暗,昏色漸至,下人李利輕敲房門,驚醒了沉醉書中的林楓。

“林先生,鄭王殿下即將出發,特讓小人來請林先生。”李利輕聲說道。

“我知曉了,謝謝,我馬上就到。”林楓放下手中的書,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疾步走出屋門。

車子輕晃,李煜與林楓同坐車廂,外面,依然是劉澄與車伕並排而坐。

“鄭王殿下,林某想向您請教一件事情,不知可行否?”林楓拱手行禮道。

終於等到了,李煜就差痛哭流涕啦,這幾天來,一直是他在林楓這兒做聽衆,學知識,開視野,這對於從小被人譽爲天才的他來說,是一個多麼憋屈難受的事兒啊,今天,終於聽到林楓說出“請教”兩個字,對他來講,不啻於亙古寂瘳中的仙音啊。

李煜神情一肅,挺直了身體,正言道:“林先生,請講。”

“我見殿下書房中藏有不少樂譜書,但在下對此瞭解甚少,敢問殿下,對於音樂,自古以來,我華夏民族都有那些記譜法?”實際上,林楓雖然在後世也練過一段時間電子琴,能看着簡譜彈上幾曲,但對中國音樂記譜法瞭解不多,只知道有工尺譜,知道中國漢字記譜主要是用宮、商、角、清角(和)、徵、羽、變宮(變)分別對應do、re、mi、fa、sol、la、si;在工尺譜中,似乎應該分別對應“上、尺、工、合、六、五、一”。如果有音高變化,則通過在漢字下方畫斜線和在漢字旁加部首來表現。

李煜是誰啊?能自寫曲子,能根據殘缺片段復原盛世大唐《霓裳羽衣曲》的古代音樂大師啊,這種入門類的問題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禮記•樂記》曾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後世渾稱這‘音樂’。

音樂,離即消散,化於無形,須以有形的方式記錄其音之高低、長短、強弱、裝飾以及樂器演奏方式,這種記錄方式稱之爲譜。自古以來,記譜的方式因國家、民族、時代的不同而大相迥異。”李煜一旦進入自己熟悉領域,那種久違的飛揚神采又復現在他身上,他鏗鏘有力的聲音在整個車廂裡迴盪不己。

“據我查閱古書,中國傳統的記譜法目前已有十種,分別是工尺譜、琴譜、燕樂半字譜、絃索譜、律呂字譜、方格譜、曲線譜、央移譜、查巴譜、鑼鼓經,其中工尺譜最爲流行。”終於得到機會,李煜一發不可收拾,開始將胸中記憶全部顯擺出來。

“琴譜是用文字將古琴曲的定弦、彈奏手法記錄下來;燕樂半字譜多用於記錄燕樂,所用的符號大多形似半個漢字;絃索譜是一種指位譜,目前已失傳;律呂字譜使用十二律呂名記錄曲調中各聲音高,古時曾用此記錄雅樂;方格譜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圖最右邊一行注律呂字樣,每格代表一個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個相對等長時值單位;曲線譜是用曲折的線條來記寫曲調進行的樂譜;央移譜爲藏傳佛教所用曲譜,在七條平行線上劃出各種曲線;查巴譜是一種在方格中劃曲線的曲譜……”

林楓聽着一個個陌生的名字,恍若聽天書。他在心裡不由得暗歎,譜法越多,豈不是正說明每一種譜法沒有真正流廣開來,也即沒有真正的生命力,要不然也不至於後世最流行西方十九世紀初纔出現的數字簡譜和五線譜啦。

“但是,譜只是一個工具,完美無缺的音樂,考驗的是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細微差異,考驗的是彈奏者的個人理解與悟性,所以,樂曲好壞全看演奏者的技藝和境界。”李煜搖搖頭,總結道。

這話說得有水準。林楓暗讚道,繼續追問道:“殿下好記憶,好悟性,林某佩服。那麼,請問現時演奏主要樂器有哪些?”

車行不停,李煜激揚的聲音也未停。

“琵琶幽怨語,弦冷暗年華;淚潤玲瓏指,多情滿地花。現在演奏主要有琵琶、箜篌、箏等樂器。其中,以琵琶爲主要的彈撥樂器。琵琶原稱“批把”,自西域傳入,琵和琶分別是指兩種彈奏手法,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琵琶爲四弦,六相二十四品,音域廣闊,技巧繁多。前唐白居易曾作《琵琶行》一詩,當時有裴神符、段善本、康崑崙等琵琶彈奏名家,如果生在那時,一定會有機會聆聽欣賞一番。”說到這裡,李煜小小地感慨了一把。

車子停下了,在劉澄的引領下,登上了一座豪華寬闊的宅院門口臺階,有音樂聲從門內隱隱傳出。

李煜豎耳聽着,興奮地向林楓繼續介紹道:“林先生,你聽,其中聲音清越者即爲琵琶,其聲坎坎者即爲箜篌。

箜篌,因其聲,也稱‘坎侯’或‘空侯’,有臥箜篌、豎箜篌、鳳首箜篌三種形制。唐代杜佑《通典》曾記曰‘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絃,用撥彈之如琵琶也。’這是記載的是臥箜篌。豎箜篌,漢代時自西域傳入,後被稱爲‘胡箜篌’。鳳首箜篌形制似與豎箜篌相近,又常以鳳首爲裝飾而得名。這些,林先生待會兒都可以見到的。”

在迎賓的引領下,三人穿過一道迎門牆,轉過兩道走廊,音樂聲頓時大了起來,歡笑聲也夾雜其中。

第一百零六章 一日三賢歸(二)第八十一章 想不想掙個勳爵?第九十九章 福州大戰(一)第一百零三章 我要的是上隱第三十三章 人事大變動第三十三章 酒酣處(三)第七十四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四)第二十三章 十大天想(二)第六十五章 第三課(一)第二十七章 勳爵天下(一)第六十七章 狙擊計劃第二十一章 搶劫是個技術活兒第八十七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七)第二十章 一個衝鋒就搞定?第二十三章 悟第二十章 東京情報站第六十章 疑神疑鬼第一百章 禁軍比武(二)第九十九章 禁軍比武(一)第三十章 咱改換門庭吧第九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章 疑神疑鬼第六十六章 鬩牆恨(一)第十章 夜悲泣第二十章 熱鬧,與他們無關第八十章 血色三月(一)第三十八章 陰陽系學生第十九章 放惡魔與防惡魔第十四章 打假記第二十八章 第一課(二)第四十五章 謠言!第五十五章 天下客商大會(二)第二十八章 援兵紛至(二)第一百零四章 成名之作第八十二章 密議(三)第二十章 七字院訓第四十四章 這竹槓敲得爽啊!第六十一章 奪橋第九章 我有重要軍情第六十六章 鬩牆恨(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煙花警訊第七十四章 烈火焚城第八十九章 陣前鬥武第二十二章 禁軍大選拔(三)第五十三章 刀之盟約(三)第四十三章 變態的防守第六十八章 第三課(四)第一百零八章 咱搞個特區好不好?第二十六章 擊掌爲盟(一)第十六章 希望(一)第七十九章 三個條件第六十五章 第三課(一)第八十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十)第三十二章 十大罪狀(一)第六十四章 兄弟齊心第四十九章 超級市場(六)第八章 軍事變革大討論(三)第九十七章 改弦易轍第六十七章 國之良將第十三章 你改行吧第三十四章 酒醒時第十二章 特戰之道第二十八章 援兵紛至(二)第二十四章 到壽州去(二)第九十五章 第二次邂逅第六十九章 大秘密第五十章 超級市場(七)第五十六章 天下客商大會(三)第七十章 千奇百怪的訓練(一)第四十九章 正宗鐵公雞第四章 就是要打擊你第三十八章 林紅式挑戰第六十三章 明流暗流(一)第五十六章 強國三疏(一)第五十六章 搶錢搶美人(三)第七十章 衝動的懲罰第六十五章 絕戶計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開業慶典(六)第八十五章 南方困境(六)第一百零四章 禁軍比武(六)第一百零一章 禁軍比武(三)第九十八章 兵圍福州第七十一章 咱們要做標杆!第九章 歡樂日(一)第一百零五章 一擊即潰第七十三章 製圖六體第九十二章 召集令(一)第一百零六章 朝堂上更熱鬧第七十五章 野外勘測作業(二)第七十四章 打土豪 分田地第八十六章 拉郎配第九十八章 官二代對戰(二)第八十八章 城欲摧第二十二章 你的方式錯了!第四十章 格鬥與合擊第九十四章 忙壞的使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發衝冠(二)第四十二章 方與圓第五十章 打出來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