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葉縣

簡成和方平到了火車站,買了車票,在那裡等火車。坐了下來,方平道:“哥哥,此番去葉縣辦的事情,可是極難。那狀紙我們看了,雖然苦主說得如何冤屈,實際根本沒有任何證據。”

簡成點了點頭,又嘆了一口氣:“這是中丞到了御史臺辦的第一件事情,就交到我們手上。若是辦得不好,只怕回來之後難過。雖然中丞說查出什麼便是什麼,可派我們去,就說明不簡單。”

方平點頭,兩人一時悶坐。這種事情,對於這兩個人來說,實在是危險與機會並存,所謂危機。如果查出不妥,回來必然大功,杜中宵一定會重賞。如果去了查探一番,什麼都查不出來,哪怕杜中宵一時不說什麼,後邊也會給兩個苦頭吃。

衙門裡的吏和官分屬於兩個世界,實際做事是他們,權力卻在官手裡。有能力強、人脈廣的吏,就連官也要讓幾分,甚至有的可以過得富比王侯。這樣的能吏天下沒有多少,多了必然會被剪除。簡成和方平兩人,只是普通的吏人,靠着自小讀書識字考進御史臺,積年做事到了今天地位,怎麼能夠對抗得了一臺之長御史中丞?此次去葉縣,只盼着能夠查出什麼。

此時天下鐵路,幾乎都會彙集到開封府,車站特別繁忙。爲了管理方便,分成東西南北四部分,分開管理。兩人等了小半個時辰,便就登上了南下的火車。

這條鐵路直到襄州,過漢水後到江陵,是連接南北的交通要道,車上人員衆多。兩個人相對坐靠窗的位子上,看着窗外的景色,沒怎麼說話。心中想着,到了葉縣,到底該怎麼辦。

到了葉縣,天剛剛黑下來。看着車站外車水馬龍,人潮涌動,簡成道:“天已入夜,我們尋個地方去晚餐。順便商量一下,到了之後該如何做事。”

方平答應,兩人結伴出了車站,看着葉縣城門未關,一起入了城。經過這幾年發展,葉縣小小的城牆裡早已經人滿爲患,還有大量人戶不得不住在城外。城中店鋪一家挨着一家,顯得格外繁華。

簡成看着兩邊密集的店招子,對方平道:“在京城的時候,就聽人說葉縣繁華,今日到了一看,果然如此。尋個本地特色,我們進去嘗一嘗。”

方平道:“這種南北彙集的地方,有什麼特色?只要尋個地方吃飽就好了。”

兩人一邊說着,一邊在街上走,看見一家羊肉麪館,京城裡少吃,便就走了進去。此時店裡坐滿了人,兩人好不容易找了一處偏僻的座頭,坐了下來。

不一會面上來,簡成見碗裡湯色濃郁,對方平道:“看來這是個良心店家。”

一邊坐着幾個漢子,看穿着是做生意的外地人,桌面上幾個菜,在那裡一起喝酒。

一個漢子道:“城中的簡員外,新近開了一家工廠,專門製造種田割麥的機械,聽說做得大了。京西路許多州縣,都到他那裡買種地的機械,聽說用着是極好的。”

另一個道:“這兩年,許多州縣都缺人手,鐵監製的這種機器便就賣了起來。我聽人說,用機器去割麥,割完了還可以種上一季豆,並不妨事。如此一來,豈不是一畝地可以收兩畝的糧?自然有人買。”

簡成和方平聽見是說簡員外,好似是白家案子的當事人,不由豎起耳朵,聽他們說些什麼。

最近幾年,由於京西路人少地多,葉縣這些地方糧價又高,許多田地被開墾了出來。缺少人力,便就使用鐵監的機器,一個人可以種許多畝地。天下營田務的農業機器,當然是由鐵監生產供應,許多民間農場,就買這些小廠的機器。

這個年代,可沒有後世發達的供應體系,買買零件就可以裝出機器來了。此時除了一些關鍵部件不得不從鐵監買,很多零件,都要靠自己生產。開廠需要機器,需要合適的地理條件,需要人手,投入的資本不少。當然,廠建起來賺得也多,葉縣許多大戶,慢慢從商業轉向工業。

工廠的動力,可以使用蒸汽機。不過蒸汽機太貴了,除了一些大型工廠,很多少廠,還是選擇使用水力。白家便簡員外惦記上,就是因爲那條小河。河雖然不大,便水量穩定,地勢條件非常好。只要在上游起座小水壩,就可以攔住河水,帶動一座小工廠。

一個下馬三絡黑髯的漢子道:“這幾年糧價雖然不太高,卻勝在穩定。如果種上千來畝地,倒是生財之道。我在想着,如果簡員外那裡機器價錢合適,便就買上一套,回鄉買些地。”

其餘人聽了就笑:“縱然千來畝地,一年又能賺多少錢?畝產多不過兩石多,去了租稅,能賣一石就是難得,不足一貫錢而已。你一千多畝地,去了機器人工,還剩多少錢?我們做生意的,許多辦法都能賺出一兩千貫錢來,何必去做那種事!”

黑髯漢子道:“不能夠這樣算的。地買到手裡,終究是自己家的,可以傳子傳孫。做生意有賺的時候,也有虧的時候,種地可不一樣,年年純賺。你們說是也不是?”

其餘幾人一起搖頭,顯然不這樣認爲。種地當然不是年年純賺,天災人禍,難道還少?爲了怕天旱再買抽水機,再去修水渠,不知道要投多少錢進去。

這個年代不立田制,不限制土地兼併,但天下的閒田也多,地價不高。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去五代不遠,那時戰亂頻仍,田主更換頻繁,民間並不以土地爲傳子傳孫的重要資產。與之對應,安土重遷的思想也不濃烈,民間第一追求是逐利。買田地,建農場,在民間的氛圍實在不濃厚。

黑髯漢子很堅持,道:“現在種地與以前不同,有了機器,可以省人力。人雖然難僱,機器買回去就是自己的,種地如何不行?你們是生意做慣了,不考慮這些。左右這幾天無事,明天我們到簡員外的工廠去看一看就好。如果機器好用,回家買地自然划得來。”

聽到這裡,簡成和方平對視一眼,知道他們說的簡員外只怕就是白家案子的簡員外。什麼工廠制的什麼農業機器,這兩個是不懂的,只知道應該非常賺錢。一牽涉到錢,許多覺得不可能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這件案子再沒有破綻,有錢作怪,那可就難說得很了。

吃過了面,兩人出了店鋪,簡成道:“不如這樣,明日我去葉縣縣衙,查一查案子卷宗,找一找當時經辦的人,看有沒有漏洞。你去簡員外家的工廠看一看,探聽一下當地人的說法。這就是中丞說的官民兩方入手,看看有沒有什麼可疑之處。”

方平道:“便依哥哥說的去做好了。這位簡員外聽剛纔的人說,想來是做的大的,是個大人物。”

兩商量罷了,找了一家旅店,各自安歇。

一夜無話,第二日天一亮,簡成與方平分開。簡成去縣衙,方平去簡員外的工廠。

此時葉縣城的周圍,很少有種稻麥的農家,種的多是瓜果蔬菜之類。工業一發展起來,因爲與農業的巨大差距,必然會對農業產生影響。

出了葉縣,一路西行。方平注意到,這條路又寬又平,甚至還鋪了煤渣,路上有許多車輛,運的也不知道什麼東西。路兩邊不時出現房屋,裡面的人或是敲敲打打,或是做着他沒見過的活計。

直走了十幾里路,日中時分,前面一條向南的路,路口一間茶鋪。方平問過人,知道大約是這個地方,就要向南走,纔到簡員外家的工廠。

到了茶鋪裡,方平要了一大碗茶,問茶鋪主人:“主人家,聽說附近一家簡員外工廠,專門生產種地的機器,是不是從這裡向南走?”

茶鋪主人道:“是的。那裡原來是白正然家的地,這幾年種瓜果蔬菜。可惜今年天旱,一家人借了錢買抽水機,最後弄得家破人亡,歸了簡員外了。”

方平聽了,急忙問道:“天災人禍,所在平常,怎麼今年天旱,白家就家破人亡了?”

茶鋪主人道:“這誰能夠說得好?聽人說,是白家這幾年種菜賣得好,想買了抽水機後,以後再不怕天旱了。誰知道借了簡家的錢,最後還不上,遭了災禍唄。”

方平喝着茶,貌似不經意地道:“這白姓人家做人還真是沒有打算,明知道還不上,怎麼還去借別人的錢?這世間欠債還錢,自是理所應當。”

茶鋪主人嘆口氣:“這種事情哪個說的清!白正然幾代人在那裡,我看着長大的,自小做事就謹慎得很,實在想不出他怎麼做出這種事情來。而且買他的地正是簡員外,誰知道里面有些什麼。”

方平道:“事出反常即爲妖,既然白家不是那樣人,想來此事有蹊蹺。”

茶鋪主人道:“這件案子白家的人告了許久,只是查不出來,別人又能說些什麼。”

第52章 建節第55章 內附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4章 包龍圖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26章 細作第75章 小人書第15章 難得良機第18章 遊騎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95章 特區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58章 百年計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97章 各取所需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41章 新奇吃法第24章 大軍集結第76章 人心惶惶第79章 有進有出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53章 無主之地第42章 吃個痛快第97章 公事私事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04章 賞識第87章 先利其器第59章 巧遇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114章 獻城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142章 巧遇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69章 打出去第134章 表功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86章 塵埃落定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7章 堵第44章 債券第89章 各有側重第81章 出鐵第57章 用人不疑第55章 內附第71章 錯位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39章 大軍出動第129章 取朔州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96章 歸順第41章 阻力重重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70章 試探第74章 出乎意料第55章 上下相制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72章 一路向西第49章 党項軍略第77章 禍福自招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10章 愛信不信第6章 再回相州第38章 峰迴路轉第73章 內部牽制第81章 靈州城下第127章 南下第25章 欽差試炮第116章 好時機第120章 坐山觀虎鬥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153章 外戚第124章 衝突第23章 多調人來第29章 過界第34章 人心惶惶第58章 真香第76章 試刀第55章 內附第153章 鬼谷口第49章 明哲保身第28章 當要大變第132章 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