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御史中丞

離開了十天之後,藍元震再次到來。杜中宵由河曲路經略使,升任龍圖閣學士、禮部尚書、御史中丞,重新改回了文資序列。西域正式從河曲路分離出去,爲安西路,韓琦任河曲、安西路經略使。

富弼升任河曲路經略使,張昇仍然任副使,田京由經略判官任副使。李復圭則改爲韓琦之下的經略判官,同樣升官。河曲路的格局,除了多了韓琦這個頂頭上司,沒有大的變化。

詔旨明言,杜中宵先留在勝州,等韓琦到了,兩人交接之後,才能夠回京赴任。

杜中宵接了詔書,有些意外,沒想到自己會做御史之丞。宰執之下的官員,此時常說四入頭,即翰林學士、御史中丞、三司使和知開封府。此時三司已經拆分,三司使的職掌實際併入中書,三個三司副使成了正使,地位還不夠與其他三個職位並列。

杜中宵本來以來,自己可能依以前的資歷,做三司使中的一個。畢竟知開封府有些低了,地位不太高,翰林學士則自己的文詞不出採,御史中丞自己的名望不夠。卻沒想到,自己做了只略低於翰林學士的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朝廷臺憲機構的第一人,地位崇高,禮儀甚重。

御史臺的主管官員,本來應該是御史大夫,只是御史大夫位高權重,向不授人,而由副手御史中丞代行職權。年深日久,現在的御史中丞,除了一些特殊權力,地位職掌與御史大夫幾乎一樣。

這樣的職位,一向都是有清望的官員擔任,聲望稍差一點都不行。杜中宵軍功雖大,卻沒在朝廷中出任重要職位,自己想來也沒有什麼清望,不知怎麼就被安排了。

收了詔書和香案,杜中宵拱手藍元震道:“閣長辛苦,十天時間又跑一趟。”

藍元震道:“沒有什麼,現在坐火車到這裡,着實方便得很。”

說完,藍元震小心問道:“此次,節帥不會再不奉詔了吧?”

杜中宵笑道:“若是再不奉詔,陛下豈不會有斥責詔旨下來?我雖然才具不足,只好勉強赴任。”

藍元震聽了不由愣了一小會,道:“節帥怎麼這樣說?聽聞詔旨節帥主管御史臺,京城官員都相互告誡,節帥鎮北地,先後敗契丹、党項,又復西域,非是尋常人物。這幾年,各自要時時警醒,不要被御史臺抓住把柄,不然日子難過。”

杜中宵聽了不由愣住,自己甚少在京城,跟京城裡的那些名臣良將根本不熟,怎麼有這種言論?

其實杜中宵自從三年前救援唐龍鎮,先敗契丹,擊斃契丹皇帝,接着大敗党項,當時聲威之盛無人可比。兩三年時間,本來大家慢慢開始遺忘了,接着又復西域,聲望再次起來。杜中宵自己覺着自己的聲望不夠,怕回京任職不能服衆。其實在京城官員眼裡,杜中宵以文官而立不世之功勳,哪個敢不服?更不要說這幾年朝廷施政,軍政來自於學河曲路兵馬進行改革,民政則多是吸取京西路的經驗,都是來自於杜中宵。這樣一個人,做宰執或許還好些,做監臨百姓的御史中丞,人人都有壓力。

這些許不能這個時候說,杜中宵和藍元震各自心中都有疑惑,按下不表。

當下後衙設宴,勝州的各位官員全部到齊,爲藍元震接風洗塵,同時恭賀杜中宵高升。

單以官職論,杜中宵以節度使、經略使回京任御史中丞,算不上高升。韓琦由河東路經略使回朝的時候,直接任樞密使呢。但以杜中宵以前的資歷,最高就做過提舉京西路常平,是高升了。

此時官員職位,是官、職、差遣同時在身,差遣最重要,但還要看官和職。杜中宵的職是龍圖閣學士,官是禮部尚書,都已經是極高,差遣御史中丞雖在宰執之下,卻自成一體,非常重要。

酒過三巡,藍元震道:“節帥在河曲路三年餘,經歷多次戰事,未嘗一敗。拓地近萬里,古今數千年,也可以算是名將。此次回京,執掌憲臺,着實是讓百官震恐。”

杜中宵忙道不敢,心中有些彆扭。自己地回京任職,一直都是怕別人瞧不起,怎麼聽藍元震話裡的意思,反而是京城的百官怕得厲害?

轉運使包拯道:“節帥帥河曲路三年餘,對外戰無不勝,內部治理井井有條。回京掌憲臺,讓朝臣震恐,也算是一時之美談了。”

富弼道:“御史臺雖在宰執之下,卻是糾察衙門,並不受宰執指揮。”

杜中宵點了點頭:“我自進士登第以來,多是在外爲官,京城情形並不清楚。此次回京,實在有些惶恐。憲臺至重,交予我手,只怕辱命。”

包拯道:“節帥統十餘萬大軍,指揮若定,又何懼京城百官!”

其餘幾位官員都是如此說,讓杜中宵一時疑惑,是不是自己的認知跟他們產生了偏差。自己的軍功毫無疑問,此時天下無人能及,如果任武職,當然別人不敢輕視。現在轉回文資,還是文資中地位特殊的御史,真能讓百官震恐?不要這些人觀察些日子,給自己難看就好了。

席間的官員,有的人覺得御史中丞的官職對杜中宵來說有些低了,不過作爲獨立憲臺,官和職都足夠,去任職還是算高升。有的乾脆認爲,這是杜中宵進入中央的一個好機會。

聽着他們的議論,杜中宵慢慢有些反應過來。宋朝從總體上,文臣武將分離,雖然從前些年與黨項交戰起,用文臣爲統帥漸漸習以爲常,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帶過兵打仗的官員,總是有些不同。而像杜中宵,帶兵打仗,屢立戰功,可想而知其風格,對百官必然心中嚴厲,當然會覺得震恐。

杜中宵聽着藍元震話中的意思,甚至京中有官員認爲,用杜中宵爲御史中丞,是皇帝要重頓吏治的表現。很可能接下來,就有對全部官員的大動作。

聽着衆人的話,杜中宵覺得有一股荒謬的感覺。自己如果不是資歷太淺,肯定回去做宰執,哪裡會退一步接這個什麼御史中丞。雖然監察百官,禮遇特殊,這樣的職位終究是要得罪人的。在朝廷做官,除了要有功勞,還要不得罪人不是?

其實這個年代,得罪人不那麼可怕,與杜中宵前世的官場有很大不同。中間有皇帝,官員之間的拼鬥,終究是要經過皇帝進行。只要皇帝能夠看重,滿朝皆敵又如何?

杜中宵做了十幾官,一直未進京城,前世印象太深,還沒有看破這個年代官場的特點。

第129章 慢用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20章 官哪第64章 謀劃第85章 會計天才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13章 破飛狐第95章 特區第85章 大比武第75章 大軍到來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35章 怎麼切換?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36章 初戰第11章 未雨綢繆第7章 御史臺案第82章 契丹要害第129章 慢用第53章 技術狂人第17章 言過其實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53章 無主之地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83章 衆官請客第22章 釀酒證明第5章 生意人家第22章 難題第140章 拒絕第12章 打就大打第50章 如釋重負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94章 武都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41章 張馳有度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116章 好時機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43章 意外之喜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113章 虧了第50章 如釋重負第112章 撞鐵板第105章 突破第45章 定計第13章 破飛狐第88章 談判第138章 佈置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32章 首戰潰敗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154章 投奔第116章 全力向西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136章 堅守原地第52章 若即若離第45章 邪教第44章 新與舊第126章 細作第183章 專業化第210章 韓琦到來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88章 何去何從第105章 面對第125章 規劃第58章 鐵監第66章 屬官第15章 攻城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168章 安撫第72章 數字嚇人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89章 同去第54章 贊助者第138章 查糧第148章 西進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18章 審案第148章 西進第44章 新與舊第17章 需要改革第2章 入宮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19章 走訪民間第38章 兵臨渡口第182章 細作第66章 酬功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156章 互相幫忙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39章 前線第79章 剪羊毛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137章 主僕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