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內部複雜

張昇和張岊帶了于闐百姓,早早就迎在了城外面。見到杜中宵和尉遲三郎等人到來,急忙上前行禮。

禮畢,百姓上來獻了酒,杜中宵和尉遲三郎飲了,鄉老行禮,向城裡而去。

于闐有國一千餘年,于闐城是西域最大的城池之一,建的極是壯觀。而且與其他地方不同,周圍有幾處子城。城池周邊田地廣佈,極是規整,是個悠久的農業地區。

杜中宵看着周圍,有些回到中原的感覺。這裡渾不似西域的其他地區,顯得安靜而祥和。

王府早已被黑汗改成了城主府,衆人到了裡面落座,尉遲三郎道:“大宋天子聖心,派大軍趕走黑汗,重建於闐國。我奉聖命,忝居王座,望諸位以安國愛民之心,助我治理國土。”

一衆于闐土豪,忙恭敬行禮,誠聲稱是。

尉遲三郎道:“諸般事宜,自有朝廷禮官和本國舊臣安排,候良辰吉日,登位治國。與我一同來於闐的,有開封府大相國寺智明大師,三日之後於龍興寺開講,論講佛法,望揭榜全城,讓官民百姓到時前去。于闐本是佛國,佛法興盛,天下聞名。只是被黑滅國之後,佛法不興,以至僧侶亂離,佛寺傾頹,無人問津。智明大師講法之後,望當地善民男女,協助佛寺重修,讓本地佛法重興。”

衆人聽了,一起高呼佛號。雖然聽起來有些陌生,倒是出自真心。

杜中宵從旁觀看,知道尉遲三郎的意思,意欲用佛法重興凝聚上下人心。滅國五十年,境內許多佛寺廢棄,僧人還俗,佛經丟失。要想重興佛法,既缺錢,也缺人。智明到這裡,隨身攜帶了大量經書,作爲重興佛法之用。藉着重興佛教的過程,重建於闐國民對尉遲王室的感情。

不過在杜中宵看來,這樣做只怕不容易。尉遲三郎真想建立自己的地位,必須兢兢業業,給本地百姓帶來好處。如果不能,僅靠着這些手段,百姓又不傻的。

鐵路向疏勒修來,于闐以前經過的商路就廢掉了,以後這裡就是西域的後花園。失去了輾轉騰挪的空間,也僅能做爲本地土著的精神空間,發展起佛教來抵擋外部的入侵。

前些日子,彭林在於闐路口截住了黑汗逃跑的殘軍,繳獲了大量原於闐的典籍。這個時候,這些典籍起了作用,成了禮官們訂立尉遲三郎登基大典的依據。

龍興寺裡,慶雲法師忙得腳不沾地。隨着黑汗的離去,宋軍的到來,佛法再次成爲于闐國教。于闐大部分的寺廟傾頹,僧侶星散,像慶雲法師這樣,經歷過以前于闐佛國的時代,一直在寺裡的人物已經非常少見。龍興寺不是于闐國內最大的寺廟,不過是在唐朝時,由朝廷統一建立的寺廟,也是于闐城內最大的一座廟。智明法師來了,說好要到這裡下塌,最近幾個月無數百姓獻錢獻物,修繕建築。

看着院子裡,一大排剛剛剃過頭的小沙彌,慶雲法師道:“看着這些人物,倒是想起自己小的時候也是這般,許多師兄弟一起入寺,參見師父。數十年過去,當年的師兄弟星散,現在一個不存,自己也垂垂老矣。現在輪到自己,做別人的師父,收徒弟了。

小徒弟法儼過來,行禮道:“師父,外面都是最近百姓送來的弟子,剃度完畢,只等賜號。”

慶雲道:“現在不比以前,本地佛法衰落,要聽中原來的法師吩咐。你讓這些小沙彌先在寺裡做些雜事,等過幾天,智明法師到了再安排。智明法師是京城有道高僧,這幾日不可造次!”

法儼雙手合十稱是,自去安排師弟們。

幾個月的時間,一切就都變了。黑汗時設的綠教寺廟盡皆關閉,許多重新改回了佛寺,就是改信的百姓,大多在很短的時間就重新改回信仰佛教。龍興寺裡原來那十幾個和尚,一下子成了香餑餑,受到了百姓的愛戴。百姓捐錢捐物,把破敗的龍興寺又修了起來,現在香火興旺無比。就連法儼這個小和尚,因爲資歷夠老,師父又是慶雲,格外受人愛戴,得了不少的好處。

正在這時,一個和尚過來,向慶雲雙手合十:“師父,前面來了幾個人,說是隨着國主來的朝廷官員,要與師父議論過幾日的禮儀,正等在客廳。”

慶雲忙道:“你且去告訴他們,在那裡稍等一等,我馬上就來。”

看着和尚離去,慶雲急忙跑回住處,把幾個年紀大一些的和尚一起叫上,去商議禮儀。雖然與宋朝來的禮官,于闐到底是佛國,與中原禮儀不一樣,需要商量。自己雖然在龍興寺幾十年,可自從五十年前于闐國滅之後,就再也沒學到什麼知識,做不來這些事情。

離龍興寺不遠的一處破敗的廟宇裡,七八個漢子坐在一起,嘰嘰喳喳。

騰三郎道:“自從宋軍到來,扶持佛教,我們原來有的好處全都廢除個乾淨,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了。現在尉遲家重新回來做國王,還帶着一個宋僧,說是要立佛教爲國教,如何過得下去?”

仇員外點了點頭:“黑汗在時,其實也沒有打壓佛教,只是我們這些隨着他們的人稅少一些。現在黑汗離去,周圍的百姓便就視我們爲魔,時時辱罵。再立佛教爲國教,實在——”

另一個厭離道:“還有,原來的綠教寺廟盡皆被拆了,我們無處禱告。這樣下去,我們這些信綠教的人在於闐待不下去了。而且周邊百姓,全然不理我們的難處,只想着趕盡殺絕。”

仇員外嘆了口氣:“又能夠怎麼樣呢?形勢比人強。現在什麼都是宋軍在做主,那個尉遲國王不過是宋人推出來的傀儡,生怕于闐百姓不服氣而已。就連黑汗兵馬,上次想沿着白玉河逃走,都被宋軍所截殺,聽說一個都沒跑得了。我們平民百姓,還能做什麼?”

聽了這話,一時大家都閉嘴,房子裡顯得有些寂靜。

過了好一會,厭離道:“這種日子,我們過得極是不舒心。這樣過下去,如何有好下場?實在不行我們搬走了吧,到黑汗去,那裡總能過得下去。”

騰三郎道:“到黑汗去又能怎樣?宋軍所向無敵,過上幾年,說不定就把黑汗給滅了!”

厭離聽了道:“到黑汗,有天山和蔥嶺阻隔,宋軍如何就能翻過大山去?那裡必然是安全的。”

騰三郎冷冷地道:“黑汗軍是如何翻過天山來的,宋軍自在就可以如何翻過山去。現在不去,只不過是新得西域,沒有精力罷了。等到西域穩定下來,他償怎麼會不去?”

仇員外道:“三郎說的也有道理。天山並不難翻越,山中道路不知多少,只是不好走罷了。現在宋軍初入西域,諸多不便,才任憑黑汗在那裡。逃到黑汗,不是長久辦法。”

厭離道:“那怎麼辦?現在處處都在禮佛,我們的日子可是不好過。”

騰三郎突然道:“我聽人說烏玉河上游,水土還好,又沒有多少人家,那裡大多禮綠教。不如我們聯絡信綠教的人家,到那裡如何?無非是還歸於闐管轄,只是我們自治。”

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95章 經銷商第83章 自相殘殺第92章 杖責第68章 反攻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14章 陣前殺將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5章 中招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207章 慶賀第42章 債券第265章 使節第82章 霹靂車第153章 有人來,有人走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52章 禁地第11章 決戰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43章 自有人買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122章 陰暗角落第37章 貪得無厭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3章 首告有賞第128章 模範農戶第96章 免稅第71章 花超了第112章 撞鐵板第30章 以差監吏第151章 進城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157章 拿人第20章 農民舉人第231章 細作第55章 傳頌天下第26章 圍點打援第70章 試探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20章 結冰了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14章 交涉第154章 避風驛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36章 獻城第13章 破飛狐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83章 晴天霹靂第63章 陰錯陽差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122章 倒黴鬼第146章 誰知從前第164章 商量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143章 拉攏第113章 迎接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31章 競爭第81章 靈州城下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119章 使節第118章 韃靼人第206章 不自知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5章 意外收穫第140章 拒絕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86章 以工代賑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58章 臨行之言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29章 再次自薦第25章 栽培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163章 過蒲昌第96章 歸順第72章 數字嚇人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6章 糟民第213章 新與舊第181章 開店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103章 接見使節第33章 舊人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