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月餅

後衙院內,杜中宵和陳旭坐在大樹下。看到包拯進來,道:“龍圖來得正好,嚐嚐新制的月餅。”

包拯上前來,見桌上擺了幾個盤子,裡面盛了各種各樣的酥餅。這餅都多是深褐色,一看就是重油重糖的飲食,外皮上印了各種各樣的花紋圖案。

在桌邊坐下,包拯指着盤裡的餅道:“這就是月餅?什麼是月餅?”

陳旭道:“就是小餅。節帥新制了些花樣,裡面加了餡料,印了幾種圖樣,讓人中秋食了賞月,起個名字叫月餅。龍圖且看,這一種是嫦娥奔月,這一種是兔兒搗藥圖,正合賞月之意。”

包拯點了點頭,明白杜中宵的意思。河曲路是新復之地,要點綴太平氣象,對節日格外重視。端午節的時候一切初興,到處亂糟糟的,將就着過去了。現在漸漸走上正軌,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就得各格外重要,熱熱鬧鬧點綴太平。不管是做月餅,還是其他安排,都是爲了增加節日氣氛。

杜中宵道:“這裡有幾種餡,龍圖嘗一嘗。——這一種是蛋黃餡,用的鴨蛋黃,都是從襄陽運過來的,極是好味道。這一種是鮮肉餡的,極是鮮嫩可口。這一種是豆沙餡的,吃起來最甜。還有這一種是豌豆黃餡的,軟糯可口。最後這一種是五仁餡的,用松子、瓜子、核桃、芝麻和杏仁五種爲餡,裡面以陳皮爲絲青紅相間,既好看,吃起來又格外好吃。”

包拯聽了,一時不知道拿哪種,口中道:“吃個小餅,也這麼多講究?太過繁瑣。”

陳旭笑道:“正是要繁瑣。做得越是麻煩,花樣越是繁多,百姓的眼裡才能更上檔次。節帥說這叫高端大氣,只要平常人家,中秋不吃這樣一個月餅,便似沒過節一樣,纔是最好。”

包拯搖了搖頭:“這月餅,是在商場裡面賣嗎?”

陳旭點頭:“自然是在商場裡賣。這幾日我們試製了幾樣出來,讓大家嘗一嘗,哪種口味更好,到時就多制一些。提早開賣,讓人知道商場裡有這種好物,到時都來購買。還有,節帥要多制一些,到時發到軍中,作爲帥司對將領士卒的中秋賞賜。”

包拯隨手拿起一個鮮肉餡的,一口咬下去,外皮有些硬,餡料卻軟糯異常,裡面夾着肥瘦相間的細小肉粒,香美可口。不由點頭讚道:“往常在京城的時節,吃過宮裡賜下來的團餅,雖然做得精緻,卻沒有這樣可口。這餅皮在糕點裡已是上乘,加上裡面的餡料味道,着實難得。”

月餅比一般糕點,重油重糖更加厲害,不然不能防止腐壞。後世營養過剩,一說起重油重鹽的食物人人談之色變。這個年代普遍營養不足,就是另一回事了,重油重糖的糕點特別受歡迎。一般的家庭根本買不起,市井日常都是買了當作禮物,提着上門相當體面了。

包拯雖然年輕的時候日子過得苦,卻不是尋常百姓出身,而是正經的官宦人家,他父親爲官的時候跟文彥博的父親關係非常好。包拯和文彥博本是世交,又是進士同年,兩人的私交格外親密,還是約好的兒女親家,有姻親之誼。不過文彥博官場上圓滑,此事知道的自然知道,關係稍遠一些的就不清楚了。

前些日子文彥博入朝爲執政,包拯在朝裡有人支持,在河曲路的地位穩固下來。與陝西、河東和河北沿邊三路的轉運使比,包拯不負責軍中錢糧,不兼任隨軍轉運使職責。河曲路民戶還沒有安定下來,賦稅被免了三年,民政錢糧的事務不多,包拯的職權主要監察百官上。

這與杜中宵放權有關。經略司總一路軍政,包括監察權也受帥司節制,轉運使司嚴格意義上也是經略司下屬衙門,同常平司一樣。不過杜中宵有意放棄監察權,除了威脅到軍政權威的大事,一般不對包拯指手劃腳。一方面杜中宵放權,一方面包拯做人知進退,兩人配合還算默契。

若不是杜中宵和包拯關係融洽,轉運使怎麼可能動不動到經略司來。在有的路,轉運使和經略使勢同水火。經略使視轉運使爲下屬,隨意欺壓,轉運使不斷上章彈劾,不是稀奇事。

吃過一個鮮肉月餅,包拯道:“果然美味。這比尋常糕點又好,價錢必然不便宜,尋常百姓吃一次可不容易。中秋賞月,一家人買個月餅,每人分一小塊,想起來也是心酸。”

陳旭道:“不過節日時,大家吃個意思,每人到嘴裡一塊,意思到了就好。”

杜中宵道:“龍圖,這種吃食,包括糕點,本就是賣給富貴人家的。等到平定下來,市面上的錢花來花去,不都是到富人的手裡。沒有這些貨物,怎麼把他們手裡的錢收回來?富人有錢花不掉,拿在手裡必然會作妖,惹出無窮事端,不如讓他們痛痛快快花錢。”

正常社會,市面的貨幣,必然會向少數富人手中集中。錢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就要想保值,想要以錢賺錢,各種各樣的經濟亂象擋也擋不住。土地兼併,不就是農業社會財富集中的表現形式。農業社會的土地,不是簡單商品,而是可以保值的資產,越是亂世價格越高。

相對來說,每年收到的地租,對於大部分時期的土地價格,是不划算的。土地還是被追逐,一是其保值的特性,再一個,當然是附着在土地上的除地租之外的其他隱形剝削。租了地主的地,人也就成了地主的奴僕,社會越是不安定,人身依附性質越強,越是予取予求。地租成了附帶,隱形的剝削成了地主收入的主要來源,到這個時候的社會,大多已經風燭殘年。

宋朝對貨幣的管理,爲稱提之術,從有了交子就開始了管控。稱提之術簡單來說,就是一頭控制紙幣的發行,另一頭注意對民間紙幣的回收。市面缺貨幣,則可以放大本金和貨幣發行量的槓桿,一定程度上貨幣越發。通貨膨脹嚴重,則回收市面的上紙幣,最簡單的就是用金銀回收。

現在的錢引發行,是以銅錢爲本金,度支司給出固定的比率,也就是定了各路的槓桿比例。各地情況不一,同樣的槓桿比例,商業發達的地方貨幣緊缺,商業不發達的地方通貨膨脹,各路自己調節。河曲路是個駐軍衆多,官營經濟佔主要地位的地方,依度支司的本金和發行比例,通貨膨脹是必然。有了錢引度支司只給撥付本金,不再撥款,錢是一定要花的,杜中宵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回覆貨幣。

糕點、砂糖、茶、絲綢等等民間相對高檔的貨物,常平司用盡辦法,儘量壟斷本路銷售。賺取利潤是其次的,最大程度地回收貨幣纔是主要目的。包括所有的實物稅,改爲貨幣稅,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對於帥司來說,自己能夠印錢,收入多少還重要嗎?缺錢印就是了。最重要的,變成了保證發行出去的貨幣的購買力。整個河曲路的經濟,都是圍繞着這一點安排。

稅賦貨幣化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商品經濟的發達,但是這個時候,貨幣不包括金銀。賦稅以收金銀爲主,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實物貨幣,朝廷和豪強多剝削一層的手段。

新拓之地,節慶時辦得格外熱鬧,彰顯太平氣象,當然是杜中宵親自指揮制月餅的目的之一。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增加商場回收貨幣的手段,盡最大努力從市面上回收貨幣回來。

這個道理說開,包拯也就明白。設了常平司,轉運使錢糧方面的職權被大部分出,只剩下對朝廷的上貢,還有各州之間以盈補虧,這些經濟控制的事宜都到常平司手裡了。

三人又聊了一會市面上的物價,大致還算穩定。物定就是河曲路的財力,穩定表明河曲路的財力尚充裕。有了財力,可以繼續組織地方做些工程。

最後,陳旭道:“明日,便就按着這些樣子大量制月餅了。常平司已經招了人,辦了場,置辦了麪粉、砂糖、油等諸般原料。只是節帥,一樣是月餅,總要有樣格外出色,定個高價纔是,好引得人買。”

杜中宵看了看桌面上的幾個盤子,指着最後一個道:“便以五仁月餅爲尊,定個高價好了。這裡面五種果仁,製作不易,而且有青紅絲,寓意美好,不是其他可比。”

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18章 無路可走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68章 入城閱兵第34章 大勢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157章 護路的人第62章 盡心而已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183章 收網第163章 過蒲昌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91章 爭鬥第54章 贊助者第222章 觀軍第45章 邪教第65章 佔地賠償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75章 小人書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11章 決戰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10章 模範部落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63章 陰錯陽差第41章 差強人意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18章 審案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89章 被圍第54章 同病相憐第64章 謀劃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176章 錢荒第120章 坐山觀虎鬥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105章 寶貨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110章 要好處第101章 好心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26章 合作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12章 意外之喜第46章 民亂第21章 逃出生天第192章 二使前來第40章 壟斷經營第82章 霹靂車第72章 一路向西第50章 好酒第22章 大局已定第96章 歸順第25章 欽差試炮第45章 定計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8章 審案第161章 兩輸戶第20章 農民舉人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95章 絕路第222章 觀軍第44章 吾鄉有人第42章 疑惑第20章 官哪第273章 封賞第29章 夜戰第19章 應募者第84章 窮途末路第119章 使節第58章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11章 墾田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28章 醉仙釀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73章 在商言商第62章 心累第101章 要熱鬧第70章 喜憂參半第27章 善後第134章 不原諒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85章 內亂第45章 各有前程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22章 倒黴鬼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19章 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