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安排

見到杜中宵帶着陳希亮進來,田京等人急忙起身見禮。杜中宵對陳希亮道:“這是本路漕憲,包龍圖。上前見過。天色不早,諸事完畢,我們到後衙赴宴。”

衆人稱是。與包拯敘禮畢,便一起出了轉運使衙門,後衙爲諸位官員接風。

說是兩座衙門,其實緊緊挨在一起,地方狹小,共用後衙。杜中宵的官衙是帥府,包拯的轉運使司是憲司,憲司是監察百官的,必須分開,而且官員要分開拜見。

走到路上,文同對陳旭小聲道:“諸位的住處都已經安排好了,士卒已經引了隨從過去收拾。等到飲宴完畢,各位自回去就可以了。”

陳旭道:“推官,敢問節帥飲酒有什麼規矩?會醉酒麼?”

文同搖頭:“諸位只要自己節制,就不會醉酒。節帥和龍圖都不是好酒的人,只要熱鬧盡興,並不會逼人飲酒。現在諸事繁重,節帥有時會邀人飲酒,只是放鬆而已。”

幾人聽了,都放下心來。最近這些日子,杜中宵的威名傳遍天下,連敗契丹和党項,拓地數州,很多地方可以止小兒夜啼。都知道他能打仗,軍功無雙,但卻不知道是個什麼人,難免心中忐忑。宋人飲酒成風,官場聚飲,經常有上司不盡興不罷休,不醉不許走人的事。最著名的如寇準,喜豪飲,聚飲的時用大幔圍起來,非爛醉如泥不可。

杜中宵也常召屬下飲酒,當作是放鬆,酒風還好。自己極少喝醉,也不勸酒,更不逼人,每次都是盡興就好。對於屬下來說,是巴不得的好事。

到了後衙,已經在院中大樹下面擺了酒筵,幾個士卒正在忙碌。

分賓主落座,杜中宵道:“河曲路新拓之地,諸事繁雜,兼且極北苦寒,在這裡做官不容易。我們苦中作樂,時常聚在一起飲一杯酒,放鬆心情,也是應該的。我話說在前面,我飲酒時,不喜行酒令,不喜勸飲逼飲,聚在一起說說笑笑,盡皆夠了。不習慣的,暫且忍耐,我不在時你們再盡興好了。”

衆人忙道不敢。

包拯在一邊不說話,板着臉孔,顯得很嚴肅。今天屬下官員新來,杜中宵自己就很嚴肅,有些立威的意思。現在河曲路無論軍政,都是一團亂麻,這些人新官上任,不能夠放任。

士卒倒上了酒,杜中宵道:“這是河東路產的葡萄酒,夏天喝着涼爽可口,最是合適。去年我來的時候,黃河還萬里冰封,吩咐人取了許多冰在窖裡。原來想着,年後就有鐵路到這裡,近處河湖池沼裡產的好魚,還有這裡的羊肉,可以存在冰裡,賣到幷州和中原,賺些錢財,補貼軍用。不想党項作亂,不得不又打了一仗,一切都耽誤了。窖裡存的冰足夠多,儘夠使用,這酒都是放在冰裡的,特別可口。”

說到這裡,杜中宵道:“諸位且飲一杯!”

衆人起身舉杯,一飲而盡。葡萄酒入口甜甜的,酒壺在冰裡,一杯下肚,沁人心脾。

紛紛落座,杜中宵對田京道:“張副經略在營豐州,判官與他一起在西北爲官,互相熟識,明日便到豐州去,幫他處理豐州軍政。等到朝中派了豐州知州和幕曹官,再作安排。”

田京起身拱手稱是。

杜中宵道:“諸位新來,我說一說河曲路的事情,你們知曉。河曲路地方廣大,人煙稀少,現在建幾座城池,人口也都安排在城池附近。幾個大州,此處勝州,東北方沿金河而上雲內州和沙州,西邊則是豐州和河州。除這幾州,其餘軍城、縣都駐兵馬而已,暫不安排人戶。現在河曲路駐軍,是十三萬人,後續兩個月還有約三萬人來。依朝廷的部署,是分爲三軍,與以前河曲路兵馬的格局大致相同。當然年前一軍只有萬人,現在擴爲了五萬人。軍中事務繁重,不只是擴軍還要整訓。民戶不多,派人來營田前,數州之地只有漢番不足五千戶,安置在本城周圍,其餘地方都是空地。現在來營田的,計有廂軍三萬餘戶,還有百姓七千餘戶。依着部署,會分散到上面提到的各州周圍,或耕或牧,妥善安置。”

陳旭拱手:“如此說來,今年只有原先安置的五千戶人家,纔有產出?”

杜中宵點頭:“不錯。除了那五千戶,其餘人家都是朝廷養起來。數萬人家,這樣養着不做事情只怕別生事端,是以經略司安排他們修橋鋪路。最重要的道路,一是到沙州的鐵路,還有一條是到河州去的鐵路。下個月,沙州的鐵路就通了,會安排來營田的廂軍到那裡。在那裡鋪路的是党項俘虜,路修通了這些人就沒有事做了。現在的打算,是各州建牢城,把他們分到各州去。有什麼修橋鋪路、築造城池,都可以讓他們去做。到秋天,到河州的鐵路建好,本路大致格局就基本定下來了。”

說到這裡,杜中宵對陳旭道:“現在有一樁難事,要常平司解決。度支司給了本路錢引數額,印製的機器都運過來了,版也很快就會制好。印了錢引,花出去容易,採買貨物和發工錢,就是不小數目。如修到河州鐵路的人力,說好了是計日發錢的,一直只記在賬上,沒有發錢。印出來之後,會先發給他們。”

說到這裡,杜中宵頓了一下,道:“花錢容易,但要讓收到錢引的人心無怨言,樂於使用,卻不是容易的事。最簡單的辦法,是朝廷稅賦全用錢引,連現錢也不收,民間自然就會樂於使用。但河曲路這裡卻不能如此,朝廷已經免了三年的錢糧。要讓民間樂於使用,只好靠常平司了。”

陳旭來之前,就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回收經略司發出去的錢引。向杜中宵拱手道:“下官離京前,宰相和戶部司特別交待,最重要的是把發出去的錢引,用貨物換回朝廷手中。下官一路思索,河曲路民戶太少,如果只是設立商場,就怕回收不多。人數最多的駐軍,他們吃穿住用都是朝廷供給,並不需要到商場去買貨物。百姓只有幾萬戶,如何花得了這麼多錢?惟一的辦法,只有讓來此貿易的番商使用。”

杜中宵對包拯道:“我和龍圖也是如此想。與胡商貿易不難,但要想讓他們用錢引,不是易事。常平多用心,近些日子就要想出辦法來。不然等到錢引發下去,過多過濫,物重錢輕,就會民心不穩。”

人口少,市場就小,發出去的錢太多,通貨膨脹再所難免。一旦通貨膨脹,經略司要一直用錢引購買民間物資,發放工錢,錢引貶值,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後不可收拾。

戶部司是保證錢引幣值的關鍵,一方面賦稅用錢引,保證錢引的信用。另一方面通過官方的商業活動,用貨物回收貨幣。只要回收錢引順利,市面上沒有拿着錢引買不到東西的情況,纔會一切順利。

河曲路有先天缺陷,賦稅朝廷已經免了,戶部司不能靠此提供朝廷信用。另一方面人口太多市場太小,商業活動回收錢引受到限制。兩條路都不通,錢引印出來,很多就成爲廢紙。

這難題不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按下此事不說,大家一起飲酒。見氣氛過於嚴肅,便就壓下公事不題,說些閒話。

酒過三巡,杜中宵對陳希亮道:“錄事戴莊還未到任,籤判先代行錄事參軍之職。後日,到新城那裡去,巡視地方,選則適合營田之處,準備安排人營田。還有,新城築好,城中如何安排,你擬一份書狀交到我這裡。車站在那裡,早搬過去,很多事情就容易做了。”

包拯道:“此事重要。現在糧食運來,再搬運到舊城這裡,虛耗人力太多,越早越好。”

陳希亮拱手稱是。

杜中宵又道:“除此之外,經略司要辦些產業,貼補軍中花費。李判官與陳提舉一起商議,到底辦哪些產業,在哪裡辦,早作打算。”

這裡一定要做的,就是羊毛產業。此事杜中宵與李復圭商量過,有大致眉目。現在常平司的人已經到了,可以着手開始準備。工業和商業兩條腿走路,才能彌補地方人口太少的缺點。移民實邊,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不容易了,先得地方能賺錢才能吸引到人。

第158章 暫且忍耐第37章 接待第204章 走私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34章 新錢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7章 堵第1章 疾風暴雨第20章 威力盡顯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36章 窮則獨善其身第31章 良好兵源第271章 韓琦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193章 進軍于闐第75章 大軍到來第9章 培根固本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39章 順化渡第116章 都堂議事第14章 交涉第72章 比刀第61章 于闐商人第43章 戰前聚議第109章 獻不獻城?第104章 海商第27章 冤家路窄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225章 新與舊第66章 酬功第13章 關鍵證人第15章 人多官少第56章 心生去意第49章 因地制宜第40章 模範村莊第41章 阻力重重第33章 悔不當初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34章 似是而非第52章 建節第89章 賺錢第一第98章 回京奏事第172章 擔憂第37章 接待第28章 三路齊出第115章 契丹相爭第188章 大勝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77章 禍福自招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78章 不情之請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108章 勸降第49章 因地制宜第89章 同去第85章 幽州是災區第90章 別有任用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50章 煉焦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14章 準備進攻第60章 全軍出擊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264章 大勝第213章 演練第135章 大戰在即第92章 大戰將起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225章 新與舊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241章 保值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113章 分岐第63章 獵物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9章 攻破曲陽第30章 僥倖第28章 奪權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01章 早作打算第1章 投其所好第22章 難題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50章 糧草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71章 錯位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62章 新奇第94章 誰不缺油?第253章 斬將奪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