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獻城

剛剛坐下,親兵從面進來叉手:“將軍,昨日送到城裡的莊浪族人又來了。”

“哦——”楊文廣放下公文,“讓他進來見我。”

莊浪師道進了帥帳,向楊文廣拱手:“見過將軍。”

楊文廣饒有興味地看着莊浪師道:“長老昨夜剛剛進城,今早便返回,爲何如此匆匆?”

莊浪師道道:“將軍,昨夜見了本族首令莊浪刺史,給他說了杜經略的話,刺史願意獻城。”

“願意獻城?好事啊!”楊文廣站起身來,走到案前。“莊浪刺史要怎樣獻城?”

莊浪師道拱手:“願聽將軍吩咐!”

楊文廣來回走了幾步,想了想,道:“願意獻城,那就一切簡單些好了。讓莊浪刺史開城門,約束部衆,我軍進城。以後如何處置,莊浪刺史到天德軍面見經略,我聽候軍令!”

莊浪師道聽了愣住:“將軍,如此,是不是太過隨意了些?城中莊浪部兵馬不多,刺史獻城,不知有沒有人作亂,還是精心佈置一番的好。”

楊文廣笑着搖了搖頭:“快刀斬亂麻,我都不在意,長老又何必在意?實話說,經略給我佔兀刺海城的時間並不多,我等不起慢慢佈置。你回去告訴莊浪刺史,既願意獻城,便以今日午時爲準,他在城中約束部衆,收攏軍器,開城門。我派五百精兵入城,接他出來。我軍入城之後,如果有不願降朝廷,公然爲敵者,殺無赦!如果莊浪刺史假獻城,圖我入城之兵,破此城之後,斬殺無噍類!”

莊浪師道急忙拱手:“刺史是真心獻城,絕無他意!只是時間緊急,就怕出意外。”

楊文廣道:“是不容易,能不能做好,就看莊浪刺史本事了。此事處置得當,經略必然獎賞。實不相瞞,兀刺海城周圍幾城,大多已破。逃往這裡的潰兵,全爲騎兵所獲。我再圍這裡,已經沒有多大意思了。莊浪刺史不獻城,我也會攻進城去。”

莊浪師道不知道楊文廣說這些什麼意思,只是唯唯。

原來定的圍點打援,現在已經失去了意義。宋軍進攻黑山監軍司,比預想的順利,並沒有成建制的兵馬來救援。其他地方的潰兵,逃不過騎兵的追殺,已經不會有党項軍來兀刺海。莊浪師道回來,杜中宵也給了楊文廣軍令,不管莊浪埋保獻不獻城,這一戰要速戰速決。

西邊的白馬監軍司、南邊的賀蘭山守軍已經點集兵馬,宋軍要迅速結束黑山戰事,向南轉移準備迎敵。掃蕩狼山和黑山的騎兵已經出山,佔領了黃河南北流之間的土地,接進順化渡。

南線戰事已經展開,北線必須儘快結束,集中兵力。

出了楊文廣帥帳,天色未明,莊浪師道心中說不出的感覺。沒想到一兩天的時間,雙方都沒有正式大打,這場戰事就以莊浪埋保投降結束,這個結果是自己也想不到的。

天色未亮,莊浪師道到了約定好的地方,繩索仍在,由城上接應的莊浪埋保親兵接進城去。

莊浪埋保聽完莊浪師道的話,不由皺起眉頭:“楊將軍如此安排,過於託大了吧?我本來想的,帶兵出城,故意中伏,則部下兵將無人反抗。半天時間大開城門,如何佈置?城中必然有不願獻城者。”

莊浪師道道:“首領,依我看,宋軍應該是要立刻大軍撤回,一刻也等不得。莫非,南邊賀蘭山發兵來救我們?若是如此,我們緊守城池,結果尤未可知!”

莊浪埋保苦笑搖頭:“先生,現在切莫有這種想法!你焉知不是楊將軍故意用這話試我們?即使賀蘭山出兵,到這裡也要近一個月的時間,你覺得我們能守到那個時候嗎?罷了,我自會安排,先生歇息。”

送走了莊浪師道,莊浪埋保命親兵把城中所有將領叫到官廳,升帳議事。

親兵控制將領,而後讓羣龍無首的各軍各自解甲回營,安心歇息。用自己親兵代替把守城門,控制城中各處重要位置,這種事情幾乎都有標準流程,莊浪埋保做起來並不費力,只是有些匆忙而已。

正午時分,楊文廣看着城門緩緩打開,對井都頭道:“都頭,你帶五百兵進城,此戰第一功!我已命炮兵準備,山上看着,有任何不對,你帶兵守住城門。山上開炮,掩護大軍進城!”

這幾句話已是殺氣凜凜,井都頭轟然應諾。

井都頭帶的人多是京城禁軍補進來,身材高大、武藝精熟的精兵。從唐龍鎮開始,一路勝仗,他們哪裡遇到過這麼順利的戰事?士氣越來越高漲,一心要立不世戰功。此次井都頭主動請纓,巴不得進城之後党項人不降,殺個血流成河。

營田廂軍的訓練與禁軍不同,紀律約束,沒有爭先搶人頭的傳統,很少井都頭這種想法。

帶着五百精兵,每人一杆火槍,配一把腰刀,井都頭整好隊伍,進了兀刺海城。

進城之後,甕城裡只有幾個親兵把守,顯得有些空蕩。出了甕城,就見莊浪埋保站在街道中間,身後兩個親兵,倒背雙手,靜靜看着進來的宋軍。

井都頭吩咐五十人守住甕城,又留一百人守住甕城城門,帶着其餘兵士上前。

到了近前,莊浪埋保拱手:“黑山監軍司刺史莊浪埋保,不知來的是哪位將軍?”

井都頭叉手道:“在下姓井,軍中暫任都頭,稱我井都頭即可。”

莊浪埋保道:“本城兵馬已經各自回營,軍器有人看管。都頭不無故殺戳,當不致意外。本人已經獻城,不知杜經略有何吩咐?”

井都頭道:“依軍主軍令,刺史即刻出城,前去見經略。不知城中其餘將領在何處?隨我出城去見軍主。接下來如何處置,軍主自有安排!”

莊浪埋保看了看兩則山上的宋軍炮位,又看了看身後,暗歎了口氣,對井都頭道:“請都頭派人帶我出城。——都頭,善待城中軍民,仗已經打完了。”

井都頭笑道:“我爲朝廷官軍,當然不會騷擾百姓。如何行事,自有軍令!刺史這便出城!”

說完,吩咐了身邊一個親兵,帶着莊浪埋保出城去見楊文廣。

莊浪埋保隨在帶路兵士身後,身後親兵牽着戰馬,穿過宋軍隊伍,出了城門。

見莊浪埋保出城,井都頭指揮兵士,在街道上擺開陣勢,守好城門,靜靜等楊文廣大隊入城。

出了城門,莊浪埋保回頭看了一眼兀刺海城,心中升起一股難言的情緒。

楊文廣不認識人,認得党項官服,見到莊浪埋保過來,急忙下馬相迎。到了跟前,拱手道:“在下楊文廣,見過刺史。刺史深明大義,獻朝歸順朝廷,立下大功,可喜可賀!”

莊浪埋保回禮:“將軍言過其實,我守城不得,有罪之人。”

楊文廣笑笑:“我在前線指揮戰事,刺史未來如何,不在我職責之內。這便派人,帶刺史兼程去見經略。刺史既已經出城,城中如何,已與刺史無關了。”

莊浪埋保沉聲道:“將軍難道要對城中軍民不利?”

楊文廣道:“自經略帶兵北來,解生民於倒懸,可曾做過這種事情?刺史放心,只要城中軍民安心歸順朝廷,便一切無事。想來城中刺史做了安排,有何吩咐?”

莊浪埋保道:“城中將領,全在官廳,我已命親兵把守住那裡。將軍帶兵入城,可尋前幾日相見的莊浪師道。將領願降的,願將軍善待。不願降的,願將軍讓他們離去。”

楊文廣道:“此事何難?我答應刺史!”

說完,對一邊的十三郎道:“帶一千精騎,護送刺史去見經略。兀刺海城已破,見經略後,你軍聽經略吩咐即可,不必再返回了。”

十三郎叉手唱諾,轉身對莊浪埋保道:“刺史請。天色不早,不要讓經略久等。”

莊浪埋保聽莊浪師道說杜中宵在天德軍,今日無論如何都趕不到,聽了十三郎的話有些奇怪。

離了兀刺海城,十三郎帶着一路向南,出了谷口,依然南去。

莊浪埋保認得這不是去天德軍的路,又不好問,只好與十三郎一起前行。

傍晚時分,到了黃河岸邊,就見上面已經架好了一道粗糙的浮橋,兩邊有兵士把守。

見十三郎帶着兵馬,直向浮橋而去,莊浪埋保再也忍不住,問道:“杜經略已到此地了麼?”

十三郎道:“刺史說的不錯,經略已到此地。”

莊浪埋保看着夾着碎冰的黃河,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杜中宵到了此處,說明宋軍已經西來。楊文廣急着攻城,不是宋軍要撤,而是要轉攻別處了。

第144章 先玩吧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126章 輸不起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213章 演練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10章 模範部落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218章 開花彈第43章 兄弟之爭第147章 初戰告捷第2章 夜襲第49章 諸多不足第54章 逃散之人第22章 釀酒證明第91章 攜手致富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66章 力求全殲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76章 偏頭寨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43章 亂起第127章 劍指西域第37章 不同看法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72章 比刀第205章 先讀書第28章 醉仙釀第4章 應對第102章 奇風異俗第42章 債券第17章 出戰第101章 各懷心事第161章 兩輸戶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35章 怎麼切換?第69章 南線出兵第53章 重新編組第189章 被圍第13章 關鍵證人第55章 內附第13章 破飛狐第15章 攻城第29章 夜戰第174章 打探第35章 風雨欲來第125章 提攜舊人第47章 探礦第213章 京城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11章 党項收人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56章 心生去意第19章 牙人爲主第57章 掛麪第108章 賞功第271章 韓琦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211章 風雨欲來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60章 全軍出擊第36章 集議第52章 分岐第26章 合作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113章 分岐第44章 貴人?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72章 不務虛名第106章 慶功第5章 當街兇案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227章 利器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95章 特區第126章 清量土地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50章 困難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71章 花超了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141章 傳言第6章 御史之論第25章 欽差試炮第187章 大戰將起第24章 追與逃第58章 鐵監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127章 重回鐵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