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定期儲蓄

與木版相比,銅版線條可以細得多,畫面精細得多。而且使用油墨後,可以進行凹版印刷,特別適合於印刷貨幣。杜中宵的印象中,制銅版用蝕刻的辦法方便得多,而且可以表現複雜的畫面,甚至他都記得蝕刻銅版的是三氯貨鐵溶液。可惜,想了許久,也沒有想出製備三氯化鐵的辦法來。

至於用強酸,像硫酸和硝酸,杜中宵沒有進行嘗試。這兩種酸是可以製備出來的,不過這個時代非常不經濟,而且危險,還是等到化學進一步發展,再走這一條道路。

現在用來製版的,是機械方法。用一臺蒸汽機做動力,通過軟軸帶動刻刀旋轉,進行雕刻就簡單了許多。經過簡單培訓,一般的刻字工匠都可以操作。其中的關鍵是軟軸,用鋼絲卷繞而成,雖然遠不如後世的柔軟,已經足夠用了。

鐵監每一臺賣出去的蒸汽機,都是有登記的,地方官會定期上門檢查,防止用於不法用途。鋼絲軟軸看起來簡單,其實製作非常不容易,也可以進行控制。如同營田務衙門這種印刷方法,民間其實不可能僞造假鈔。不過人對金錢的渴求,民間技術人才豐富的想象力,還是讓杜中宵不敢掉以輕心。

仿假鈔,杜中宵認爲最可靠的,還是印刷。用的油墨是特製的,畫面是專業的畫師用透試的方法畫實際景物,僞造者直觀上一眼就可以認出來。而是凹面印刷,摸上去有特殊的手感。這些技術成熟,杜中宵打算要推出紙鈔了。先從儲蓄所的存據入手,試一試民間的反應。

活字印刷術的技術已經成熟,難的是字體。沒有合適的印刷字體,印出來的書籍看上去就讓人覺得不舒服,不適於大規模推廣。杜中宵試着自己寫了一些仿宋字,讓刻工仔細鑽研,還沒有完成。

出了房門,杜中宵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自己對於金屬活字印刷技術想了許多,沒想到最後卻卡在字體上卡住,實在出人意料。開始的時候,完全沒想到這會是個問題。

離了制金屬活字和銅版的房間,杜中宵和蘇舜欽到了旁邊常規制木版的地方看了看。這裡的刻工同樣使用蒸汽機帶動的刻刀,現在刻版方便得很,拿着刻刀便如寫字一般,製出來的木版又快又好。有了這個辦法,活字印刷沒有什麼緊迫性,可以慢慢完善。

蒸汽機作爲動力,幾乎各行各業都需要。學着營田務製版的方法,轉運司和發運司同樣買了蒸汽機刻字,甚至京城裡幾個重要衙門,也都買了好多臺。

隨着蒸汽機被各行各業使用,工業革命已經露出了曙光。只不過紡織業的大頭是麻紡織,因爲工藝的關係,反而對蒸汽機的需求並不迫切。只能隨着棉花種植的推廣,一步一步慢慢來。

時間總是匆匆忙忙,不知不覺就到了秋天。

賀大揹着個包袱,到了阮得功的店外,見阮得功站在外面,行個禮道:“員外好清閒。”

阮得功看看賀大,笑着道:“賀大,你家裡好生意,隔幾個月就到這裡來存錢。”

賀大不好意思地道:“員外說笑,我家裡哪有許多錢?因爲我時常在外走動,鄉親們的手裡有了餘錢,也讓我幫他們存。我自己只是一點小錢,順便而已。”

阮得功與賀大一起進了房門,聽了這話,道:“賀大,這我可要說你。錢財最動人心,也最讓人覬覦,輕易不要幫人錢財上的事。他們在存錢,只管自己來好了,怎麼好經別人的手?”

賀大道:“都是鄉親,不是外人,也沒有什麼。”

阮得功開了門,關門進了櫃檯後面,推開木柵下的小窗,對外面站着的賀大的道:“今日要存多少錢?都在哪些人的名下?存錢的憑據拿給我看。”

賀大答應一聲,從懷中掏出五六張存錢憑據,一張一張按數了錢,遞到櫃檯裡去。

營田務賣了田的大戶,阮得功一家是發展最好的。他在這裡開了間鋪子,兒子到外面學習,再沒染指其他產業。正因爲他生意穩定,名聲好,許多生意自動找上門來。常平司開了存錢的儲蓄所,這處鎮子便由阮得功來經營,每月有優厚的佣錢,多了好大一筆收入。

兩個月前,儲蓄所推出了新的政策,可以存固定期限的存款,有利息可收。這項政策一出,着實引起一陣轟動。只要把錢存進去,沒有任何風險,就能領到錢,這可是從前沒有的事情。

以前要用錢生錢,只能放貸,要保人,要看着貸錢的人防止跑了,許多風險。存進常平司,諸事不管,到了時間就能收利息,人人心動。僅僅兩個月時間,儲蓄所的存款翻了幾番。

賀大存完了錢,對裡面的阮得功道:“員外,你看一看,我這些日子散存的錢,可滿了一足貫?”

阮得功翻了翻賬本,道:“一貫多嘍。怎麼,要存成定期麼?是三個月還是半年?”

賀大道:“三個月吧。等到再攢一攢,夠了數目,一起取出來,存成個整年的。”

阮得功口中稱好,提筆把賀大的賬改過,憑據遞了出來。口中道:“新近常平司行下公文,以後你們存錢,只要過了三個月時限,可以在京西路的任一州縣儲蓄所,提舉現錢。只能州縣,鎮子下面卻是不行。你記住了,以後出門做生意,不必再帶現錢了。”

賀大道:“員外說笑,我就在本鄉做些小本生意,怎麼會到外州外縣去?”

阮得功道:“你不知道,最近鐵路上跑的車多了起來,沿路的幾個州縣多了許多生意。像是襄州和葉縣這等有大站的地方,天下貨物,應有盡有。就看各人的眼色,不定買些什麼貨回來,就賺到大錢。”

說到這裡,阮得功嘆了口氣:“自開了這處小店,我的日子安穩,跑不動了。若是前幾年,少不得我也出去轉一轉,看看有什麼生意可做。我家大郎寫信回來,葉縣那裡商鋪林立,不知道多麼繁華。前兩年還想着學些手藝回來,現在信裡的意思,是怎麼也不想回家了。”

賀大聽了,有些神往,道:“什麼時候我家裡有了錢,也帶着一家人出去轉轉。日常裡只聽你們講外面多麼熱鬧,可惜無法親眼得見。樊城那裡聽說開了一個大商場,什麼貨物都有,周圍許多人家都去過了,我一直抽不出身。家裡渾家和孩子有時吵鬧,都說要去看呢。”

阮得功收好賬,從裡面出來,把門鎖了,口中道:“那裡可是熱鬧,貨物不勝枚舉。還有一樣是其他地方沒有的,就是裡面有諸多名品的鋪子,賣的貨物十分精良,都是外面看不到的。只是價錢太過於昂貴,不是我們這些人用得起的。到了那裡,就是什麼不買,長長見識也是好的。”

賀大連連點頭:“是的,是的,我聽許多人講過了。等到攢些錢,今年過年的時候,我也帶着家人去轉一轉。買些城裡的用具,不然老是被人笑話沒有見識。”

賀大做着小生意,照顧着家裡私田的糧食桑樹,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村社裡有活,他妻子便就去做,也能掙些閒錢。那裡醃製鹹蛋松花蛋,非常輕鬆,女人做來合適。

狗頭已經上學了,時常得到先生的誇獎。賀大留了心思,平時一家極是簡省,把錢存起來。要是狗頭真有那個命,能夠學些知識,到鐵監那種地方去做工,也就算熬出頭來了。

幾年的時間,鐵監裡待遇好的消息,就連這幾百裡外的偏遠地區也都知道了。在那裡面做事,只要出力做工,便就錢糧不缺,生活富裕,比在衙門裡做個公吏還要強。那裡只看本事,不問家世,對於賀大這樣的窮苦人家來說,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更不要說那裡學了本事,就是不做了,出來也可以靠着技術做起自己的生意,讓人羨慕。

第37章 不同看法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8章 約期舉事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140章 給你們出路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9章 上元觀燈第119章 小火慢燉第99章 奚人降了第52章 分岐第226章 霹靂車第180章 奇人第116章 好時機第22章 紙上談兵第51章 三本冊子第41章 試探第70章 建房築路第69章 各有算盤第8章 擦邊球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57章 喜事第154章 降不降?第107章 大同府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37章 白紙做畫第55章 自尋煩惱第64章 形勢逆轉第165章 渡河第163章 過蒲昌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59章 順手牽羊第113章 迎接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36章 初戰第72章 不等了第150章 破城第125章 有些不對第142章 巧遇第66章 給錢第50章 困難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12章 打就大打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208章 騎兵第一營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53章 推而廣之第15章 攻城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98章 定調第106章 自來火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59章 大變革時代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47章 探礦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83章 針鋒相對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140章 反常第67章 我來了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82章 霹靂車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87章 大同來使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57章 用人不疑第79章 由遠及近第18章 審案第56章 身邊人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39章 壟斷漲價第29章 再次自薦第19章 走訪民間第230章 大勢第146章 圍城第77章 諸事不同第53章 技術狂人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32章 危機第155章 看你像賊第27章 知己知彼第207章 不奉旨第11章 未雨綢繆第85章 四散而逃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16章 一燒了之第75章 小人書第86章 塵埃落定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29章 由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