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創業維艱

經過幾排相似的高大房屋,晏殊等人越走越是心驚。這些房屋裡,大多都是跟剛纔的地方做着同樣的事情,這裡面到底有多少機器,多少人?他們看得出來,機牀幾乎全部是用鋼鐵製成,製做這些,就使用了多少鋼鐵?爲了把生產出來的鋼鐵消耗掉,鐵監就差用鋼鐵來製造房屋了。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終於到了一座大房前,杜中宵道:“諸位相公,前面制的零件,都是在這裡裝成蒸汽機。我們進去看一看,就知道那機器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完,帶着幾人,進了這座明顯比其他建築高大的房內。

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裡面中間是一條軌道,上面每隔一段距離擺着一臺機器。這條軌道兩邊各站了一排工人,工人身後,又各有一條軌道,上面擺着貨架,放着各種各樣的零部件。

從進入的地方,並不能看出蒸汽機的影子。只見一個巨大的底座,是用生鐵鑄成,旁邊的工人忙忙碌碌地向上面裝着各種各樣的零部件。兩個人一左一右,手中拿着個本子,來回巡查。這裡裝好了,便一起發一聲喊,推到後面。一路走下去,幾乎都是如此。除了每個工位裝的零部件不一樣,佈置幾乎一樣。

一路走下去,晏殊等人慢慢明白了前邊看過的地方在做什麼。那是生產零部件的地方,最後會運到這裡,一件一件裝到底座上,最後成爲完整的機器。

這是流水線,綿延將近一里,到了最後,從那邊出去的就是完整的蒸汽機。

杜中宵剛開始並不想做流水線。起碼的常識,流水線雖然生產效率高,節省人力,但投資巨大,生產的產品型號單一,僅適用於產量巨大的產品。蒸汽機現在並沒有成熟,後續修改會有很多,現在建流水線難免會有巨大的浪費。但另一個現實,是流水線需要的機械設備由於功能單一,結構簡單許多。現在鐵監的機械生產,就是建立在功能單一結構簡單的生產工具上,流水線是不得已的辦法。

如果在平時,這裡遠沒有這樣熱鬧,大部分的工人都被抽去做其他的事情。因爲四位知州來,鐵監攢了些日子的零部件,滿負荷生產,給他們看一看。現在生產的也不是火車用的蒸汽機,而是小型的鐵監使用的型號。火車用的蒸汽機複雜得多,多少日子才能湊夠一臺的零件。

快要走到盡頭,看着鐵軌上一大排機器,晏殊問道:“運判,似這般一年能產出來多少臺?”

杜中宵道:“回相公,如若不停,一日五個時辰可出二十臺。”

柳植奇怪地問道:“爲何只做五個時辰?我看你這裡,工人輪換,晝夜不停也可。”

杜中宵道:“相公,只要有人自然可以,但是到了晚上,沒有燈啊。”

在工廠裡面,油燈的亮度是不夠的,晚上必須停工。杜中宵也記得幾種亮度特別高的燈,什麼煤氣燈、電石燈、乙炔燈,可惜廢了好多精力,一種都沒有製造出來。

歐陽修道:“一日二十臺,已經不少了,一年就要六七百臺呢。鐵鋪的路,能走多少臺車!”

聽了這話,杜中宵不好意思地道:“相公,這些機器不是用在火車上的,是鐵監使用的。若是拉火車的車頭,一天一臺也有些勉強,一年只能做一兩百臺。”

歐陽修聽了,問道:“這樣難做嗎?我看你這裡,不知多少人多少機器做這件事情。如果一年只有一兩百臺,那一臺要賣多少錢?”

杜中宵道:“若是火車,差不多要十萬貫。其他的就便宜,從三五百貫到兩三萬貫不等。”

這個數目報出來,四位知州面面相覷,好一會不說話。他們在鐵監裡走了一圈,知道這東西必然便宜不了,但卻沒想到會這麼貴。以火車論,一年一兩百臺,就一兩千萬貫了。朝廷一年稅賦纔多少?田稅商稅什麼都算上,也不過幾千萬貫。這還只是鐵監產品的一部分,所有產品一年要賺多少錢?

看了衆人表情,杜中宵笑道:“這是按產出來的貨物都能賣出去算的,實際哪裡有可能?現在鐵監生產的貨物,賣出去的十不足一,賺的錢除了本錢,就建這些東西了。近一年時間,除了把冶煉鋼鐵和生產這些機器的地方建起來,可以說一文錢都沒有賺到。”

晏殊正容道:“運判,只要你把這裡建起來,做的東西好,自然會賣出去。現在不賺錢,不表示以後不賺錢。過個兩三年,鐵監這裡說不定真能賺出幾千萬貫錢來。”

杜中宵當然知道再過幾年,鐵監的產品能銷出去,別說一兩千萬貫,近億貫說不定也能賺到。但天下的錢有多少?不可能全天下的錢都到這裡來。要想正常發展,全天下的經濟體系都要重整。現在鐵監最大的價值,是提供重工業基礎。其他好賣的消費品,提供現金流讓鐵監運轉。

十萬貫貴不貴?實際不貴。一輛火車就按六千石的運力,以汴河的長度,加上路上補給休息,一日夜綽綽有餘。一月九萬石的單向運力,一年就有一百多萬石。現在一年漕運六百萬石,不過是六列火車而已。爲了這六百萬石漕運,沿線十幾萬的縴夫,許多處中轉倉,還有專門的江淮發運使,許多漕船,成本高得多了。火車比水運速度快得多,中轉倉並不需要,許多環節都可以減省。這個價錢還貴嗎?

說到底,火車可以方便貨物流通,方便交流,形成更大的市場,極大地促進經濟發展。市場發育得越成熟,火車的價值越大,鐵監這裡的生產能力才能發揮出來。市場沒有形成,這就是個大玩具,現在說值多少錢都是虛的。

現在鐵監面臨的困難,是外部市場沒有打開,這些壯觀的工廠,更多是自娛自樂。賺不到錢,在這裡工作的工人,也並不清楚自己的價值。鐵監給他們房子住,發着比外面零工高一點的工錢,人人都心滿意足。就連那些技術工人,一個月也沒有幾貫錢,天天絞盡腦汁沒日沒夜樂呵呵的。等到發展起來,你再看,這樣的待遇根本就留不住人。

潛力如此大的鐵監,知監蘇頌才幾品官?京官中的最底層而已。等到真一年賺幾千萬貫了,完全不可能是這個極別,不是兩制以上官員你都不好意思過來。

杜中宵的心中自有一副鐵監未來的藍圖,但現在說出來,徒惹人發笑,便乾脆不說。等到下年用鐵路把襄州和開封府聯結起來,不用自己說,人人都會認識到這裡的價值。

四位知州只是被鐵監的工廠震撼,對鐵路的價值,卻並沒有什麼概念。杜中宵說賣不出去,幾人感嘆一會,便就做罷。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也急不來。

看着工人沿着軌道推着裝好的蒸汽機離去,杜中宵道:“這裡是現在鐵監最值錢的地方,不過也是產出來的貨物最不好賣的地方。諸位相公,我們去看看鐵監產的其他東西,就不如此無趣了。”

歐陽修笑着點頭:“正是,正是。這些機器只見其大,見其貴,卻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自然就會無趣。其實我們到這裡之前,見的鐵監貨不少,無一不是大有用處。”

第14章 去葉縣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59章 從輕發落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43章 包車第237章 循路而來第8章 派人第56章 人多糧少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133章 回鄉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63章 陰錯陽差第129章 處處不同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42章 疑惑第56章 依山而陣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71章 試槍第34章 大勢第38章 試槍第77章 禍福自招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1章 平安是福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199章 打虎隊第227章 利器第94章 開戰第110章 變出來的錢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99章 奚人降了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200章 捕虎第122章 見面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8章 兩難第160章 新生活第13章 躲藏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49章 圍殲第31章 党項戰略第155章 機宜司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37章 不同看法第28章 當要大變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183章 專業化第19章 應募者第125章 規劃第51章 猜題第214章 保護價收糧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158章 能戰方能言和第92章 大戰將起第21章 員外請客第96章 歸順第22章 實驗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119章 鐵路上的馬車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53章 推而廣之第21章 嚇了一跳第38章 如何治理?第185章 張網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46章 工業種子第111章 首告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123章 新家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49章 党項軍略第4章 仗勢欺人第197章 鴉兒看第191章 合圍第199章 軍校第47章 有賞有罰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18章 搶佔先機第98章 回京奏事第35章 怎麼切換?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12章 徵役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134章 表功第35章 古之龍泉第8章 約期舉事第17章 出戰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60章 新生活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22章 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