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俗文化

既然到了學校外面,幾位知州沒有不看一看的道理。

轉到小花園南邊,首先是一家賣筆墨紙硯的小店。幾人瞥了一眼,都是些不值錢的便宜貨,便就沒了興趣。這裡住的是鐵監工人,沒有富貴人家,包括文化用品在內自然是以日用爲主。

旁邊一家小店賣書籍字畫,左右無事,衆人便進去看看這裡到底賣些什麼。天天做工的工人,識字的都沒有多少,他們會看什麼書呢?

進門起手左邊架子上,是一排經史文集。十三經一樣不缺,印刷精美,不是小作坊的貨。下面是幾本《黃帝內經》、《本草》等醫書,旁邊雜着些雜家經典。另一個格子裡,則是史書,《史記》、《漢書》跟十三經一樣,印刷精美,其他的則明顯是從外面買來的。再一個格子,則是古今文集。首起第一部就是歐陽修最熟悉的《韓昌黎文集》,同樣印刷美,其他的則良莠不齊,市面上常見的本子。

歐陽修拿起昌黎文集,翻了幾頁,看出是市面上最通行的版本,既無校勘,也沒有新的註解,便就放下。這本昌黎文集,開啓了歐陽修的文學之路,熟得不能再熟。

把書放下,歐陽修對杜中宵道:“這裡一處小店,能有這麼書籍,着實不易。只是運判,因何這些書印刷精美,而其他的則有好有壞?”

杜中宵道:“有了學校,鐵監自然印書。只是人手有限,只制了那幾本書的板子。”

現在通行的雕版印刷,用的木版。印刷方便,但製版不易。鐵監有錢,終有限度,請的製版工匠並不多,只能先從經典印起。其實杜中宵記得好多種印刷方法,只是精力有限,一樣也沒試出來。最被賦於厚望的活字印刷,雖然記得鉛字,卻因爲鑄的字模不清,印刷質量不高,並沒有使用。

這些經史文集詩集,都是幾位知州讀爛的了,好多書他們都能倒背如流。略翻了翻,見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便就做罷,繼續向裡面去。

後面就沒有格子了,而是幾張桌子,上面擺了各種書籍字畫,顯得有些雜亂。

看見桌子上面擺着的畫,宋祁不禁啞然失笑。首先是一張大胖娃娃,下面騎着一條大魚,顏色大紅大綠,內容俗不可耐。後邊文雅了些,有人物,有風景,下面還有文字。上前一看,原來是三分故事,幾幅畫聯在一起,講一個小故事。與這些擺在一起的,大多如此,多講民間傳說,幾幅畫聯綴而成。

不必問了,這裡的居民多是沒文化的工人,他們喜歡的就是這種。文人喜歡的仕女山水,在他們眼裡沒有意思,擺在這裡也不會有人買。

倒是靠在牆上的幾幅,講的是孔融讓梨、王祥臥冰之類,儘管粗劣,終究有了教化之意。

這些東西入不了文人的眼,幾位知州邊看邊笑,一路走了過去。

到了盡頭,與門相對的幾張桌子上,則是曆法之類。朝廷數年一頒新曆,特別是近幾十年,曆法一直不準,一變再變。這裡的歷法倒是最新的,並沒有謬誤。

晏殊來到這裡,被兩冊曆書引起了興趣。一種是厚厚一冊,一頁一月,上面標明日期,並註明了本月節日和節氣,以及當季注意事項。背景則是花鳥,反映了當月的氣候。還有一種,也是一大冊,每一個節氣一頁,標了下種收割等農事,還印了些農諺在上面。

指着這兩本冊子,晏殊對杜中宵笑着道:“運判,這兩本有些意思。除此之外,你這裡應該印些聖賢故事,才能夠教化百姓。只是講些故事,供人娛樂,失了教化,與民間商賈何異?”

杜中宵拱手:“相公說的是。只是鐵監這裡,文人不多,想印那些也印不來,只能待以後了。”

鐵監的主要人羣是廂軍,招募來的也多是落魄文人,印聖賢故事既印不來,印出來賣給誰去?這些東西又不是免費發的,先要把印書的成本賺出來。

看過了曆書,便就到了另一邊,全是各種小冊子。

宋祁隨手拿起一本,見封面上寫着《漚肥之法》。翻開來,裡面講的是如何漚肥,倒是詳盡,通篇俗語,沒有一點文人氣。再拿起一本,是犁田的。十幾本書,盡是如此。這裡住的是鐵監工人,沒有種田的,顯然人們對這些書沒有興趣,根本沒有翻看的痕跡。

再向前,還是同樣的小冊子,不過不講農事了,改講各種各樣的工業知識。有如何鍊銅的,有如何鑄鐵的,還有打造農具的。每本上面都有作者姓名,無一例外,俱是俗語。

道家煉丹之術,在文人中也是一種雅趣。幾個人翻着這些小冊子,倒也興致勃勃。

杜中宵道:“附近百姓但有一技之長,或工或農,都可以到鐵監去讓人印成冊子,放在這裡賣。每賣出一冊,分錢給他們。這些書良莠不齊,但能開闊眼界,對鐵監裡的人,對百姓都有益處。”

晏殊道:“民間盡有能人異士,如此做,倒也是個辦法。”

這些是民間書籍,裡面的方法有的精妙,有的則沒什麼價值,而且沒價值的佔大多數。這些小冊子有些知識,能夠開闊思路,也可休閒。鐵監裡的人,有時也能從裡面找到有價值的想法,進行研究總結得出結果。真正有價值的,是鐵監組織專業人才編寫的,不過那些就不公開賣了。

到了最後,靠近門口的地方,只有兩本冊子。一本《識字》,一本《算學》,是鐵監這裡的學校用來啓蒙的。各分爲三冊,對應學校的三年。

《識字》同樣是用俗語,用各種小故事,教些簡單常的字。幾位知州看了,便就明白對面爲何賣的主要是那些東西。用這種教材認字,可不就只能欣賞那些麼。

《算學》則是從簡單的認數字開始,講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到簡單的乘方開方,後面附有《九九乘法表》。這些都是常見的知識,難得的是總結成冊。倒是裡面用的外洋數字,讓人覺得簡便。

除了這兩本書,門口只有一樣東西。拿起一看,原來是《柏亭監報》。這是鐵監的報紙,每十日一期,講鐵監的大事小情。裡面全部都是用俗語,只有很少幾篇淺顯的能稱做文章的文字。

第6章 糟民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55章 內附第123章 年前時節第12章 施粥第262章 一攻一守第4章 隨從與屬下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27章 善後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05章 面對第46章 工業種子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22章 大勝?第36章 窮則獨善其身第75章 小人書第52章 分岐第24章 追與逃第14章 隱情第72章 一路向西第207章 不奉旨第153章 外戚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28章 醉仙釀第64章 自投羅網第31章 党項戰略第76章 無冕之王第23章 全力應戰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101章 好心第89章 內亂第24章 大軍集結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73章 各想出路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78章 作戰當勇第144章 異人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188章 大勝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63章 長見識第37章 白紙做畫第20章 官哪第57章 喜事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175章 逃跑第29章 去不去?第43章 舊人相見第68章 有好酒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26章 前路第36章 收錢第58章 百年計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191章 合圍第71章 戲中人第41章 新奇吃法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138章 佈置第23章 會師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99章 軍校第138章 價格雪崩第6章 偶遇第205章 先讀書第225章 新與舊第23章 意興闌珊第78章 不情之請第10章 工廠傳聞第50章 烈酒如火第76章 吃好住好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103章 杖斃第63章 文臣論兵第118章 賽馬第162章 佈置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54章 逃散之人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第44章 背後勢力第22章 釀酒證明第32章 危機第134章 表功第46章 工業種子第86章 逝者已矣第82章 不甘心第43章 兄弟之爭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5章 舊人第24章 晴天霹靂第104章 都堂問對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3章 同行是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