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加工難題

聶茂出了門,正看見旁邊連阿爹的妻子背了個大筐,急匆匆地出來。急忙斂手行禮:“嫂嫂今日好早。行色匆匆,不知要去哪裡?”

連大嫂道:“我到那邊去趕車。帶了些我們這裡產的糕點、糖果和新奇物件,賣到襄城縣,好歹賺些錢花。等到夜晚回來,還不耽誤晚飯。現在我們這裡,好多人到襄城賣貨呢。”

聶茂愣了一會,才道:“原來如此。天時不早,不耽誤嫂嫂了。”

火車開通,從鐵監到襄城,早一班晚一班是雷打不動的。最先發展起來的,就是連大嫂這種小商小販。大商鋪不靈敏,雖然火車開通了一些日子,還沒有人利用交通便利,在襄城開鋪子。倒是鐵監的家眷偶爾發現這是一條賺錢路子,一時蔚然成風,不少人跟連大嫂一樣,早起帶貨到襄城,晚上再坐晚班車回來。除了路費,一天還能賺幾百文。

聶茂走在路上,看營房明顯比前些日子熱鬧了許多。有出去走親訪友的,有家裡來客人的,再不是前幾個月那樣的冷清日子。甚至還有人,每到休沐日,沿線坐着火車去逛。不過幾十文的票錢,對鐵監的工人來說,家庭負擔輕一點都不算什麼。

最終在春耕之前,鐵路線鋪完的是唐州到襄城線,連接泌陽、方城、葉縣和襄城四縣,南北綿延數百里。現在火車不快,一個時辰一百里,到三百里外的唐州駐地泌陽縣,要半天時間。很多喜歡到處閒逛的人都深以爲憾,他們休沐一日,沒有辦法到那裡遊玩。百里之外的襄城縣,一來一回只要兩個時辰,是很多人的目的地。那裡地處汝河碼頭,離着許州不遠,火車一通,商貿迅速發展起來。

聶茂對到處遊玩沒有興趣,他們這些人,跟普通的工人不一樣,工作時間比較靈活。今天雖然是休沐的日子,還是有人在廠裡繼續做工。到了那裡有錢拿,聶茂要趁年輕攢錢,跟平時一樣到了廠裡。

隨着規模擴大,造機械的廠區已經跟鋼鐵分開,別成格局。各區之間有軌道連結,不管是礦石還是燃料,以及鋼鐵之類的原料,都是通過軌道運輸。不過廠區內不通行火車,全部是人力推動,路上顯得靜悄悄的。走不多遠,聶茂看見幾個工人推着一輛車,上面裝滿鋼錠和棒材,知道是送到自己廠區去的,便打聲招呼,跳上小車,扒着車邊。

軌道是鐵和鐵接觸,摩擦阻力小了很多,幾個人就可以推運幾千斤。而且車一旦動起來,並不太費力。幾個推車的人跟聶茂說說笑笑,不多時就到了自己廠區裡。

蒸汽機成熟之後,除了一些手工鍛造之類的作坊,製造機器的都換了蒸汽動力。一進場區,轟鳴聲傳來,格外熱鬧。聶茂下了車,進了廠房裡。

現在最重要的產品,當然是蒸汽機。這裡開足了馬力,除非機器檢修,幾乎晝夜不停。每個工人最少帶着兩個徒弟,一邊生產,一邊向徒弟們講解。

這些徒弟,有遷到這裡的廂軍,但多數還是從早到的屯田裡廂軍招來的。陸續到鐵監的廂軍有近兩萬人,幾個月的時間,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如賭錢、不服從管理、據不學習等等理由,已經有十分之一被開革,到地方種田去了。每開革一人,就從地方補充一人。補充來的要求高,年輕伶俐,還要願意且能學習,大多都到了技術崗位上。

這種小社會,最怕自我封閉,成死水一潭。鐵監有高的待遇,當然有高的要求,制定的規例最重的就是開革。開革出鐵監之後,編入其他廂軍,到地方營田。

走過一大片機器,聶茂到了盡頭的一間大房子裡。

這房子裡只有十幾臺機器,都非常巨大。一臺上面夾着八角形的棒材,正在慢慢切削。另一臺上面則裝着切成圓形的鋼柱,正在緩緩鑽孔。

見到聶茂進來,已經到了的幾人紛紛打招呼。

聶茂看了看機牀上正在鑽孔的鋼棒,對一邊站着的年輕人道:“七哥,可還順利麼?”

尤七郎道:“還好,從昨日到現在,鑽着這條鋼棒,還沒有壞過刀。只是現在鋼棒燙手,裡面也不好噴水進去,只能夠鑽鑽停停。”

聶茂點了點頭,到自己的櫃子那裡,換了外衣,又戴了幅手套,開始檢查幾臺機器。

這樣粗的鋼棒,聶茂並不知道爲什麼要在裡面鑽孔出來。此事是杜中宵交待下來,鐵監特意挑了聶茂來做。這幾臺機器都是特製的,只爲了這一種尺寸的鋼棒鑽孔,成本不菲。

鍊鋼的那裡的加工能力限制,只能鍛成八角形的鋼棒,保證材質均勻。棒材車成外圓不難,幾臺機器連續作業,一點一點切削即可。裡面鑽孔可就難了,這鋼棒太長,開頭一切正常,鑽得稍微深一點,裡面就發熱厲害。用來散熱的水管伸不到裡面,只能從開口處噴,不起多大作用。

杜中宵最開始是要求一端鑽孔,試了幾次,是絕不可能做到的事,只能鑽通孔。現在兩端作業,相當於減少了一半長度,但依然困難重重。

聶茂想了無數辦法,現在惟一可行的,是把刀杆做成中空,裡面通水管,能夠時時保持足夠的散熱水量。但中空的刀管,又是個難題,解決還遙遙無期。

最理想的辦法,還是鑄鋼的時候,能直接鑄出鋼管來。裡面的孔要求不高,只要能散熱就好。但鍊鋼的那裡,試了許多辦法,都無法做到鑄成鋼管之後鍛造順利。

杜中宵要做的,自然是炮管。鐵監有了這樣的規模,有了這樣的技術實力,再繼續用銅來造炮就划不來了。銅實在太貴,而且沉重,遠不如鋼炮輕便。現在這樣,加上加工費用,做出來的鋼炮實際會比銅炮貴得多。但勝在鋼的強度好,可以大大減輕重量,同樣口徑,運輸方便許多。

但杜中宵還是小看了鋼棒鑽孔的難道,做一堆機器,依然不能解決鑽深孔的難題。如果直接鑄出鋼管,由於鍊鋼技術限制,裡面的氣孔夾雜過多,看着就不敢使用。只能狠下一條心,堆人力物力,總有解決的辦法。鐵監最大的長處,就是可以批量生產,一旦解決技術難題,大炮就可以批量生產了。

至於數量更大的槍管,短期內是不敢想用這種辦法了。粗大的炮管都加工不來,槍管又細又長,鑽小深孔,更加不可能。槍管制造,只能用鐵皮卷制。

第120章 遠方來客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5章 舊人第149章 不經打第80章 另起爐竈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102章 坐車第48章 雙刃劍第240章 錢與物第134章 獻城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27章 冤家路窄第68章 反攻第134章 獻城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36章 帥司所在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38章 峰迴路轉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57章 荒唐手段第33章 泄秘第19章 走訪民間第240章 錢與物第40章 大臣議戰事第2章 連夜攻城第41章 差強人意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44章 異人第91章 沒有出路第116章 疑惑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175章 逃跑第127章 保持距離第92章 不買別動第148章 人選第34章 大勢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25章 地斤澤第23章 物是人非第75章 自尋退路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94章 誰不缺油?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121章 蠻荒之地第71章 戲中人第176章 佔領高昌第92章 鄭重其事第105章 加工難題第135章 事發第33章 悔不當初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57章 用人不疑第28章 三路齊出第266章 清洗第85章 內亂第64章 謀劃第209章 難題第76章 試刀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6章 偶遇第68章 審明紀律第33章 家事第60章 聞風而至第57章 用人不疑第57章 民以食爲天第42章 債券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117章 大主顧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82章 日暮途窮第44章 新與舊第266章 清洗第34章 似是而非第31章 競爭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50章 如釋重負第246章 議事第40章 模範村莊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19章 攻破曲陽第75章 自尋退路第19章 應募者第76章 吃好住好第35章 防守反擊第82章 日暮途窮第102章 投降第49章 諸多不足第84章 接駕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224章 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