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數字嚇人

孫三郎坐在地上,看着過來的壓路機喘着粗氣,彷彿一座山一樣迎面而來,有些心驚。直到機器過去,聲音變得很小了,纔對身邊的父親道:“阿爹,這怪物看着真是瘮人!我聽一起做活的人說,前幾日一隻獐子不知發了什麼瘋,在這機器過去的時候,跑到了下面。結果機器根本不知曉,一路壓過去,那獐子成了肉餅。那人說的,血肉全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張皮在那裡。”

說到這裡,孫三郎抖了抖身子,好似真被嚇到了。

孫阿爹不緊不慢地道:“你知道什麼。我聽人說,這叫做蒸汽機,是燒煤的。這裡的不過是用來壓路,汴河上面可是用來拉船,一臺勝過數百縴夫。若不是如此,怎麼會有這麼多廂軍到我們這裡來。”

孫三郎道:“真是作怪,怎麼會有人想出這種東西?沒這機器,我們夯路還能再做幾天。”

孫阿爹悠悠地道:“不要聽人亂講。沒這樣的機器,也不會建這麼大的鐵監,我們連築路的活計都沒有。地裡的煤和鐵不知埋了多少年,最近要挖,我們纔有活做,纔有了錢拿。”

正在這時,吳六叔過來,大聲道:“全部過來,領錢了!今天晚上衙門裡備了酒,每人兩個白麪饅頭,一大碗豬肉燉豆腐,讓你們吃飽喝足!”

孫三郎從地上一下蹦起來,對父親道:“阿爹,我過去領錢!此番事了,我們拿了錢回去,收過了秋天的莊稼,再買頭牛,過了年建幾間房子。”

孫阿爹笑道:“房子建起來,再給你娶一個渾家,便是好人家。”

孫三郎聽了,渾身都是力氣,快步跑到吳六叔面前。

衙門的錢是吏人每日發的,不經吳六叔的手。現在發的,是活做得好,時間短的賞錢。爲了領這賞錢,越到後面,路就修得越快越好。難得衙門良心,一直到修路結束,標準也沒變,人人都有份。

看着孫三郎過來,吳六叔道:“叫你阿爹過來,這錢要發到做活的每個人手裡。還有,發完錢還有話說。三郎,我們的好日子來了,你用些心!”

孫三郎嘟囔道:“我自己阿爹的錢,如何不能代領?真是作怪!”

一邊說着,一邊快步跑回去,讓父親過來領錢。

吳六叔看着孫三郎,暗暗搖頭。親生父子怎麼了,錢的面前,一樣說不清楚。朝廷雖然有祖父在不得分居異財的律條,但又有按家產分戶等的規矩,鄉下地方,大多數兒子長大之後就分居,這個時代其實以小家庭爲主。家產分了,父子之間因爲錢財的事翻臉的可不鮮見,吳六叔見得多了。孫家一樣是兒子分家另過,不過孫三郎年紀最小,跟父子住在一起罷了。

做活的人圍着吳六步,嘻笑打鬧,開心得很。兩個月連工錢帶賞錢,一共兩貫多足錢,回去可以辦很多大事。不在於這錢的數目,最關鍵的是發現錢,這是種地的農民最缺的。

一腳踩着錢箱,吳六叔高聲道:“這些日子大家活做的好壞,衙門的人都看在眼裡。你們這些隨着我做的,分外賣力,關押司看着滿意,報與了營田務衙門。等到秋後,鐵監那裡還有其他的活計,我已經問過了,無非是砸碎分揀礦石,並不太累。若是有意的,到時來找我,繼續賺錢!”

這個消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一時議論紛紛。鄉下農閒沒有其他事做,頭腦活絡的,走街串巷做些小生意,多少賺些錢貼補家用。沒那個腦筋的,只能到處做些零工,賺一文是一文。像修路這樣長時間穩定的工作,又不拖欠,那可是求之不得的。

見衆人不語,吳六叔微笑道:“你們自己回去思量,願意做的來找我,不願做的也不勉強。我們種地的人,賺一文錢也難,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那麼大一個鐵監,這種零活數不勝數,每天都有。與其到時找零工,不如固定一幫包工頭,把活計包給他們。這是修路之前杜中宵就定下來的,修路的過程,也是對人進行篩選的過程。衙門篩選合意的包工頭,包工頭篩選合意的工人,到時候他們自由組合。

說過了以後的打算,吳六叔打開錢箱,取出一本小冊子,照着上面的名字,開始發錢。他小時候上過幾天私塾,認識幾個字,讀書做文章不足,將就認人名數字。在鄉下這就了不得了,若不是如此,怎麼做得了工頭?這兩個月的路修下來,他只是看着,賺的錢就比築路的人還多。

發過了錢,到了吃飯的地方,看見山一樣的白麪饅頭堆在那裡,旁邊大鍋裡滿滿的豬肉燉豆腐,還有好幾壇酒,衆人一陣歡呼。在家裡種地的時候,誰捨得吃這樣精緻的食物?縱然家裡種麥,大多數人家也沒有吃過白麪。整個葉縣,纔有幾處能磨白麪的磨房?到底是衙門,做事情就是大氣。

衙門裡,杜中宵和蘇頌幾個人一起,在案上寫寫畫畫,籌劃着鐵監的事宜。

杜中宵道:“第一年,也不要多,我們爭取一個月能冶二百萬斤鐵——”

一邊的柳涗笑道:“運判,這數目定得高了。如今天下鐵課也不過七千餘萬斤,我們一處鐵監,又是新開的,一年就要兩千多萬斤,佔天下的三分之一,怎麼可能!”

杜中宵道:“事在人爲!爲了這處鐵監,內庫撥來的現錢就五十萬貫,不能達到這個數目,我們怎麼向朝廷交待?調到這裡來的拉縴廂軍,這些日子陸陸續續就要到了,我們仔細規劃,就按着這數字來!”

說完,杜中宵又道:“冶鐵用煤,按着一月二百萬鐵算,煤當不少於五百萬斤。這是約數,可能會多,也可能會少,現在沒有確數,先這樣算着。一輛大車就算拉五百斤,則一月就要一萬車次。按着一月三十日算,一日就要三百餘車。從採煤的地方,到鐵監一百餘里。三十里一鋪,六十里一驛,剛好是兩日行程。光運煤,我們就要六七百輛大車。按着這個數字,安排路上驛站馬鋪。”

柳涗心裡默算一下,再不說話。葉縣雖然處於交通要道上,何曾有過這樣壯觀的運輸車隊。光消耗的糧草,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本縣根本支撐不起來。

杜中宵又道:“按着營田務的安排,這處鐵監要有一萬餘人。均算下來,一人千斤鐵,這個數字實在太少。是以今年除了冶鐵,還要繼續建爐開礦,爭取兩三年內達到一月五百萬斤。”

這話出口,不但是柳涗,就連蘇頌的臉色也不好看了。按杜中宵的意思,是想靠着這一處鐵監,把天下的鐵產量翻一番,這可就過份了。

其實在杜中宵的心裡,這個數字真不算大。一年六七千萬斤鐵很多麼?不過是三五萬噸而已。後世隨便一個小鐵廠,就能超過這個數字。自己選好了煤礦,焦炭也煉了,自然要起高爐,一年幾萬噸還不是玩似的。一切的難題,都可以在實際生中克服。難得這樣一處有煤有鐵的地方,當然要爭取建成冶鐵中心。

第43章 兄弟之爭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88章 和爲貴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67章 生意第53章 升遷第3章 新家第62章 分兵而進第18章 遊騎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60章 交鋒第33章 家事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85章 內亂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59章 巧遇第45章 時移世易第206章 廣南亂起第94章 武都第9章 酒糟蒸酒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15章 人多官少第45章 各有前程第121章 迴歸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40章 重逢第62章 看看火車第193章 會員制第75章 進擊第126章 輸不起第151章 大雪第36章 帥司所在第95章 特區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252章 初戰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72章 數字嚇人第39章 大軍出動第93章 恩威並施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29章 去不去?第49章 圍殲第226章 霹靂車第24章 抓人第24章 抓人第71章 試槍第23章 全力應戰第56章 身邊人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21章 一起抓走第69章 打出去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110章 吃好喝好第124章 連碰釘子第121章 蠻荒之地第65章 提前反攻第37章 不同看法第35章 風雨欲來第42章 趕着做靶子第44章 吾鄉有人第160章 甲骨第37章 貪得無厭第18章 遊騎第105章 寶貨第6章 糟民第116章 好時機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2章 入宮第40章 不進則退第117章 大主顧第252章 初戰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55章 降了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246章 議事第77章 無可奈何第85章 會計天才第170章 圍城第145章 開拓的本錢第76章 天生神將第154章 避風驛第78章 不情之請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124章 郊外探查第108章 勸降第23章 多調人來第48章 衝不動的軍陣第143章 尉遲後人第35章 這是掛麪第64章 形勢逆轉第71章 花超了第163章 夜議第14章 惡人還須惡人磨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6章 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