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爲考而學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

臨穎縣城南,穎水邊上的一處小院,書房中杜中宵正埋頭苦讀。

自範鎮定下酒糟制酒由“醉仙樓”專營,杜中宵便看明白,這個年代單純的做個商人沒大出息。除非是豪門巨戶,家裡還有做官的人撐腰,不然怎麼都支撐不起大的事業。這個年代商業的主宰是官府、牙人和行會,商人必須在這三者中搭上一條船,最好是三者通吃,才能成爲一方鉅商。不然,再是手眼通天的商業奇才也沒有機會。

杜家小門小戶,註定了要想出人頭地,只有讀書做官一條路。特別是,前些日子杜循和韓練明確了兩家要結親,單等找個良辰吉日給杜中宵和韓月娘定親之後,杜中宵連與大戶聯姻的機會也沒了。

杜中宵是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看明白了形勢,便就不再做無謂的掙扎。從此不管酒樓的經營,在城外買了這處小院,自己過來讀書。

世上的事便是如此神奇,杜中宵一心要把酒樓做大的時候,步步坎坷,還有吳克久時時搗亂。他真正放下了,酒樓的經營反而無比順利。梅堯臣到許州之後,向梅詢極是推崇杜家。

“醉仙居”獨享酒糟制酒的利潤後,老實按照承諾,一直堅持在周圍施粥,博得了善人之名。過年之前,“醉仙居”得姚員外支持,在繁城開了第一家分店。其在穎水碼頭施粥,惠及來往客旅,聲名更是遠揚。大善人“醉仙居”的烈酒,在附近幾州都有了名氣。

待到年後,在蘇舜欽的支持下,梅詢終於同意,由“醉仙居”獨家經營整個許州的酒糟制酒。僅僅幾個月的時間,在官府的支持下,“醉仙居”不但成了臨穎縣裡最大的酒樓,在整個許州都是翹楚。

此時杜循和韓練一起到許州城裡照看新的酒樓去了,臨穎縣的生意由韓月娘掌管,日常管理由僱了一個主管,負責一切。杜中宵一心讀書,已經成了閒人。

與此時的讀書人吟詠不同,杜中宵讀書,還是前世的習慣,趴在書案上,專心研究各種範文。不時地按着《賦格》、《詩格》做着筆記,累了便拿起史書之類,結合史實對比時政參考。

這不僅僅是兩種學習習慣的差別,其實還是兩種治學之路。

吟詠不同於朗讀,特別是詩賦,由於韻律、節奏,會帶動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這個過程不僅是學習,還在向着原作者的精神而去,是一種對於神魂的改造。腹有詩書氣自華,便就是這樣一種精神改造的過程。對於學習者來說,能夠觸摸原作者的脈搏,但從中學習到多少,那就看個人造化了。

杜中宵按着前世的習慣,則是另一條路子。他未必能從前人作品中得到多少精神薰陶,學到的更多是作文方法。簡單地說,他就是奔着學習怎麼寫文章、考進士而去的,就是爲了應試。

沒有親自試過,杜中宵是不會相信兩種學習方法有那麼大區別的。直到有一天他心血來潮,在一個月朗風清的夜裡,行走於穎水之濱,心之所念,高歌《離騷》之《漁父》,至結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一時四周俱靜,神魂不知所屬,不知不覺淚下,才猛然驚醒。

古人講讀書環境,讀書不是念書,文章注重韻律,都不是沒有來由。讀書而忘情入神,都是一種特定環境下的特定反應,是一種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心神相通。

杜中宵知道不是自己那塊材料,他需要的不是書中的感悟,而是書中的知識。從那之後,杜中宵老實操起自己前世的習慣,把書分爲教材和娛樂兩種。他要的不是成爲一時大家,多半也成不了,他要的只是做出合格的文章,老老實實考個進士。

明白了這其中的區別,杜中宵再去看《賦格》、《詩格》,便就豁然開朗。按着這些,學着去做錦繡文章是不成的,大多一輩子也難有突破。從這裡面學出來的,多是四平八穩,能做文章而已,簡言之就是套路。真想做文學大家,是不應該讀這些的,有才情的自己總結出來的比這強得多。

這種學習方法纔是杜中宵熟悉的。前世從一入學,便就有各種作文參考書,分門別類,什麼樣的作文該怎麼寫,什麼年級該寫哪些內容。按部就班的教出來,都能寫出意思通順的文章來,但天才文章就難得一見,縱然靈光一現也被各種套路磨掉了。

但是,這種學習方法最容易寫出合乎考官要求的文章來。

真宗鹹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其省試之賦就名重一時,警句爲人傳誦。到了殿試,連考兩次,都是第一,所作《有物混成賦》被認爲進士考試的範本。此時科舉與後來越來越向八股文滑去不同,有的人真的就是無可爭議的狀元,考多少次別人都比不上。這種人物的文章,是從《賦格》、《詩格》學不來的。

杜中宵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去考狀元,他也知道自己考不上。這個時候正是文學大興,各種名家輩出的時候,跟他們去比臨試能力,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杜中宵想得很清楚,自己只要中進士就好。好在科舉三甲難求,進士相對來說還是容易得多。特別是與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之後,詩賦不再重要,專注於經義,越來越向八股靠攏比起來,現在好考得多了。

杜中宵研究過,只要文章言之有物,語句通順,沒有雜犯,幾乎肯定可以過省試。自己的父親杜循省試落第,便是三樣都犯了,詩賦出韻之處就有幾處。他不但落第,還受到懲罰,後邊的數屆科舉都不能參加。正是因爲如此,便不再折騰科舉,安心做生意去了。

如果前世知道現在進士的要求不過如此,杜中宵能夠笑掉大牙,這也太簡單了。自己設身處地,才知道並不簡單。小小臨穎縣裡,實際上連科舉涉及到的教材都買不齊。每次省試近萬舉子,其中能夠通讀教材的就沒有幾個人。在這個基礎上把文章寫出花來,天下能有幾人?

意識到科舉考試首先是少犯錯誤,已經踏上了成功的門檻。

擡起頭來,杜中宵使勁揉了揉額頭。這段時間他的精力都花在精研《賦格》、《詩格》上,基本的格律、節奏已經把握得差不多,欠缺的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精神。科舉的詩與賦,與平常文學意義上的詩與賦是不同的,有自己的特點,內容也有自己專門的取向。杜中宵現在缺的,是廣泛閱讀這一類的文章,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努力向之靠攏。

正在這時,韓月娘從外面進來,站在門那裡高聲道:“大郎在麼?縣裡的李官人回鄉省親,我們一起去拜一拜。舉人上次發解,多虧李官人保舉,與你們家裡是有淵源的。”

第34章 大勢第99章 朝政第32章 官、吏、差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67章 意外第69章 格外可惡第72章 兵臨靈州第2章 連夜攻城第10章 工廠傳聞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111章 石州第23章 割韭菜第94章 開戰第32章 火炮對決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95章 賭東道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27章 回城第69章 志同道合第208章 騎兵第一營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148章 各尋退路吧第187章 人財兩失第35章 這是掛麪第84章 接駕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22章 大勝?第248章 北上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22章 實驗第33章 臣願出征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24章 劫富濟貧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78章 仙人跳第111章 鐵甲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111章 鐵甲第75章 全部押中第266章 清洗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152章 重甲守城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96章 出陣第148章 西進第47章 有賞有罰第193章 分岐第89章 內亂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80章 奇人第162章 不如離去第194章 要強硬第60章 無商不富第63章 欠債還錢第172章 高僧出使第132章 正道而行第125章 無差別打擊第92章 鄭重其事第32章 收網第87章 大同來使第38章 進山第28章 醉仙釀第235章 突破口第39章 順化渡第55章 西壽軍司第83章 攻城受挫第109章 國情不同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111章 首告第107章 超出想象第51章 三本冊子第205章 抓人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96章 出陣第22章 釀酒證明第34章 青臺鎮第22章 紙上談兵第91章 同年閒談第143章 包車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174章 大炮主義第72章 數字嚇人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45章 邪教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9章 培根固本第77章 諸事不同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74章 出乎意料第39章 順化渡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202章 離去第21章 一起抓走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25章 栽培第102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