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齊射最好

看回到城南,指着不遠處正在修復的曲城,明鎬對杜中宵道:“上次被城中妖賊得了機會,燒了曲城,此物未建奇功。前些日子小校劉遵獻計,官兵猛攻北城門,在南城這裡潛挖地道。單等地道挖通,選精銳之軍從地道潛入城內,奪了城門。那時乘城中妖賊不備,不必奪下城門,官兵也可由曲城登城。”

杜中宵點了點頭:“聲東擊西之計,說不定能奏奇功。”

一邊說着,杜中宵停住馬,擡頭看不遠處的貝州城頭。貝州正當契丹南下要道,城池堅固,防禦體系完備,馬面甕城一應俱全。城西就是永濟渠,有水門入城,官兵從南北東三面圍住,主攻南北兩面。

記得看過的影視劇裡,古代攻城,經常有數十壯漢擡着巨木,嗨呀嗨呀把城門撞開的鏡頭。來之前杜中宵還心存僥倖,如果貝州有那種便利,自己用大炮幾炮就能把城門轟開。現在現場看了,果然那隻能想想而已,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做到。中國建城史幾千年,怎麼可能留下這種漏洞。

城門的外面是馬面,城門的裡面是甕城。馬面把城門的正面擋住,從任何角度,大炮都不可能轟到城門。不要說是大炮,實際上馬面的設計,擋住了所有直射武器,也使攻城部隊不能從正面進攻城門,只能從城門兩側接近。接近的過程中,會受到兩面城牆上守軍的集中攻擊,而且還得不到火力支援。哪怕是僥倖進了城門,面對的也是甕城這種死地,九死一生。

攻城的時候,直接建攻城門,對於攻城方來說實際是取死之道。要取城門,必須先攻佔旁邊的一段城牆,爲進城的部隊開避一條安全通道。佔住了城牆的一部分,打開城門纔有意義。

看過了南城這一帶的形勢,杜中宵問明鎬:“諫議,不知地道什麼時候才能挖通?”

明鎬道:“我們做得隱蔽,城中妖賊絲毫沒有發覺。再有五六日,就能挖到城裡。”

杜中宵暗歎了口氣,五日之後,有些晚了。今天初五,等到初十挖通,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有上元節的期限在那裡,怎麼等得起?只要稍有差池,自己就白來了。

想了想,杜中宵對明鎬道:“諫議,下官以爲,現在有了大炮,還可以從曲城上想辦法。”

明鎬其實並不知道大炮怎麼用,貝州這麼堅固的城牆,他不相信能夠轟塌。見杜中宵說有辦法,心中一喜,急忙問道:“學士有何計,儘管說出來,我們一起商議。若能破城,你是第一功!”

杜中宵擺了擺手:“功不功的,先不說這些,儘快攻進城去纔是第一要務。諫議且看,南門附近的城牆,因爲西邊臨水門,又沒有官兵,城頭只有一二十妖賊巡邏,兵力不多。爲防我們從這裡登城,妖賊在城牆上建了幾處戰棚——”

“妖賊管那戰棚叫‘喜相逢’,與我們建的曲城相若。他們看城外的曲城建得多高,‘喜相逢’便就建多功,以此相敵。此物最可恨,曲城將近城牆的時候,他們從‘喜相逢’用火箭,甚至用火把,把造近的曲城燒燬。上次便是吃了這一虧,曲城白建了。”

聽了這話,杜中宵問道:“聽說軍中也有鐵炮,不知可曾用炮打那戰棚?”

明鎬道:“神衛相王太尉曾獻此計,用火炮打戰棚。可在城下離得又遠,又是由下向上等,火炮的準頭又不足,並無太大用處。縱然火炮把戰棚打塌了,不等官兵靠近,妖賊又建了起來。”

杜中宵看一邊的王凱,王凱道:“用火炮試了幾次,奈何那戰棚是竹木所制,很難轟塌,妖賊又備得有木料,很快就重新建起來了,用處不大。”

杜中宵問道:“不知軍中用炮,是如何用法?有沒有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來,一齊發炮?”

王凱搖了搖頭:“那倒不曾。學士,有什麼分別嗎?”

杜中宵道:“當然有分別。火炮齊射,可比零散打炮威力大得多了。”

說到這裡,杜中宵對明鎬拱手:“諫議,下官建議,今日把軍中所有火炮調來,加上下官新帶來的大炮,一起把城門以西的敵樓之類,全部轟塌。讓妖賊知道厲害,也提振軍中士氣。”

明鎬此時無法可想,杜中宵有建議,自然聽從。點頭應允,又問:“之後呢?如何登城?”

杜中宵道:“先把城門以西這一段城牆上的敵軍掃光,而後用火炮壓制,用曲城登城。我們到時把炮移到東面,封住妖賊支援城門的路,一鼓作氣,攻入城內!”

明鎬將信將疑,想象不出那是什麼樣的場景,不過總要試一試,點頭同意。

看完城牆,衆人回到帥帳,商量接下來的戰事。

明鎬吩咐各將,立即把配屬各軍的火炮全部調到南城牆下,聽候杜中宵吩咐。又命王凱,從神衛軍中選五百精兵,以五個指揮使爲都頭,別設一將,統一指揮由曲城登城。王信所部則集中於南門外,等城門大開,由南門攻入城內。其餘郝質等人的軍隊,則繼續在城北猛攻。

禁軍上四軍,捧日軍爲騎兵,天武軍爲步兵,隸殿前司,統一歸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指揮。龍衛爲騎兵,隸馬軍司,神衛爲步兵,隸步軍司,統一歸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指揮。捧日天武兩軍合計約三萬人,馬步各半,龍衛和神衛與此類似。這六七萬軍隊是精銳中的精銳,小卒到別的軍中就是小軍官,不是其他各軍可比。兩位都指揮使,均位列管軍大將,地位尊崇。

党項之戰,上四軍大量被調往西北,加上主力留守京師,王凱只帶了三千人來貝州。

明鎬吸取了上次登城的教訓,讓精銳的神衛軍登城,而且精挑細選,不再讓基層軍官指揮。

一切準備妥當,已經日上三竿。各將分別離去,指揮所屬部隊,明鎬則跟走馬承受李繼和與杜中宵一起,來到南城外,指揮炮擊。

配屬軍中的火炮有二百多門,此時全部集中到南城下,蔚爲壯觀。

杜中宵對明鎬道:“諫議,這些火炮應該排成數排,輪番攻城。每列各派一將,以旗爲號,旗舉則裝填,旗落則發炮。下官則派人調整大炮,把城上的戰棚一一轟掉。”

明鎬道:“如何用炮,這裡沒一個人比你清楚。你儘管發號施令,無人敢不從。”

說完,叫了炮手中的小校來,讓他們聽從杜中宵的吩咐。

杜中宵讓小校們報了自己名字,道:“你們所有的炮,分成三排,各相隔三步。每指選一指揮,舉旗爲令,旗落髮炮,旗舉裝填。第一排先發,次之第二排,次之第三排,各依次序。發炮時炮手不得爭先恐後,務必整齊劃一。越是整齊,晚上發賞錢,有酒肉。”

衆人一起應諾。

杜中宵嚮明鎬告罪,帶着幾個小校,到了炮手面前,把衆人分成三排。鐵炮雖不大,每門還要用三人,一人操炮,一人裝填火藥,一人裝填鐵彈。杜中宵在火山軍制造鐵炮的時候,有試驗的性質,並沒有炮架。用於守城還好,平地操作的時候,只能放在地上,用土堆讓炮口擡起,操作相當不便。

選了三個有聲望能服衆的小校,讓他們各自挑選,把炮手分爲三排,前後相互錯開。

旗幟是軍中的指揮工具,各種各樣,應有盡有。杜中宵選了三面三角紅旗,分給三位小校,對他們道:“你們先各自操演手下,旗起裝填,旗落髮炮,務必整齊劃一!”

三人叉手應諾,各自把屬下的炮手叫到一起,申明約束。剛開始並不裝填火藥彈丸,在那裡模擬操演,儘量做到整齊。此事並不容易,杜中宵看了一會,便讓他們自己操演,自己帶到陶十七準備大炮。

衆炮手看着這門巨大無比的火炮被騾馬拉過來,都眼睛發直,沒想到炮還可以長成這個樣子。等到卸下騾子,火炮在炮架上,炮手左右調整,衆人更是覺得新奇無比。

調整炮的高低,最好是用螺紋,只是時間緊急,製做不易,實在來不及了,杜中宵只能打了孔的鐵板代替。鐵板固定在炮架上,炮身則有銷子,調整到位銷子插到孔裡。如此麻煩了許多,而且不能無級調整,不過將就以用而已。

炮架上有滑軌,可以小幅度地左右擺動,不用頻繁變換炮位,用樣用銷子固定。

火炮帶炮架,除了方便調整之外,還可以讓發射的後座力轉移到炮架上。一炮發出,炮架後退,炮手及時把火炮推回原位即可,不像固定炮位那樣麻煩。

等到大炮調整到位,太陽已經升上頭頂,到了中午了。

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10章 馬大官人第20章 農民舉人第76章 偏頭寨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56章 審問第85章 內亂第167章 陣兵河北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24章 劫富濟貧第20章 官哪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24章 秘密回京第5章 召試中書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92章 舊人去向第238章 營田務的作用第12章 意外之喜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74章 鍊鋼第50章 沒有展開第153章 各有前程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93章 一切都很新奇第63章 文臣論兵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83章 衆官請客第220章 早做準備第98章 鋼如泥土第141章 北進第67章 意外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32章 火炮對決第22章 釀酒證明第42章 聚飲第80章 左右逢源第256章 死裡逃生第148章 西進第71章 何去何從第142章 旅遊團第49章 圍殲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22章 實驗第14章 交涉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204章 赴考第98章 時代的碾壓第73章 舊人第50章 如釋重負第77章 禍福自招第18章 審案第15章 朝爭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45章 葉縣改革第107章 大同府第261章 戰機不能失第72章 一路向西第132章 離別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75章 小人書第144章 不許殺人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117章 大主顧第141章 傳言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21章 一起抓走第23章 意興闌珊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32章 離別第143章 包車第75章 一潰千里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150章 只是路遠第2章 入宮第58章 真香第28章 醉仙釀第37章 接待第121章 蠻荒之地第45章 定計第97章 各取所需第6章 做個什麼樣的官第83章 衆官請客第109章 人人有書讀第74章 兩個拳頭第33章 舊人重逢第20章 農民舉人第238章 營田務的作用第66章 力求全殲第24章 秘密回京第7章 審案第49章 因地制宜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18章 互相推諉第212章 通車了第113章 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