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局已定

崇政殿裡,皇帝趙禎道:“昨日貝州城下,杜中宵攜了新的火炮去,一個下午,就把城牆上的女牆全部轟塌。城下將領估計,不過五日,就可破城。年前樞密院試過火炮,不是沒大用處嗎?”

夏竦捧笏道:“陛下,明鎬來的奏章,說新鑄的炮比原來的炮大了十倍,威力自然不同。據說一炮發出,驚天動地,女牆隨炮崩塌。沒了女牆遮接,城牆也就不能登了。”

陳執中道:“火炮本就是杜中宵所制,在唐龍鎮時,幾炮便把劫掠的契丹人驚走,豈會無用?其他人只是按火山軍的形制鑄造,不知其道理,用起來自然不能發揮其威力。”

宰執看了明鎬送來的奏章,趙禎則有李繼和的密奏,兩相對照,便就知道他們以前對火炮的威力低估了。女牆不如城牆厚實,但也堅固異常,一炮就可轟塌,他們實在想象不出來那是怎樣的威力。

議論了一會貝州前線的局勢,戰局樂觀,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樞密副使高若訥道:“若是大炮有如此威力,那就是國之利器,不可輕易示人。上元節後,契丹國使要經貝州北返,當命明鎬等人,不可使契丹人看見火炮。”

夏竦道:“此言有理!同時吩咐館伴使,防契丹人刺探貝州軍情。”

大宋對契丹一直處於下風,所依賴的就是堅城。如果讓契丹人學去了這種攻城利器,大宋面臨的威脅就不是從前可比。歷年的契丹使節,都會刺探情報,不得不防。

宰執們一起商量,兩府同時採取措施,防止大炮的情報外泄。至於以前的小鐵炮,因爲不重視,也不知道契丹人知道多少,現在顧不得了。

大炮和火藥說起來並不複雜,不過這個年代,技術擴散非常不容易,契丹想學也一時學不來。交流了幾百年,又有幽雲十六州的漢人在治下,契丹的技術水平還是差大宋一大截。

宋庠道:“杜中宵此人,在河東路的時候便就治績突出。雖然不擅文學,但各種雜學無所不知,除了制火炮,還曾制了拉貨的大車,數年間河東路便有數千輛。有了此車,麟府路糧草供應從容許多。人各有所長,此人也是個人才。”

陳執中道:“他真能攻破貝州城,回來需重用。我聽說開封府韓推官制的車船,也是他與杜中宵一起製出來的,於機器上面,此人甚有心得。”

其他幾人紛紛稱是。三司使張方平道:“杜中宵在火山軍的時候,把唐龍鎮設爲自由貿易之地。初時不知其用意,一年多以來,他在那裡建立櫃坊,獲利無數。以唐龍鎮偏僻之地,所得還要多於河北路的榷場。現在河東路的錢糧,多賴唐龍鎮,免了京城調運。”

以前杜中宵做了很多事,零零散散,每一樣都讓人眼前一亮,但也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功勞,不入宰執們的眼。貝州城下用炮攻城,跟其他的事情比起來,於杜中宵自己來說,其實是最簡單的。但這場戰事朝廷矚目,所有的官員都盯着,一件不大的功營,卻讓朝中的重臣注意到了他。以前的零零星星各種功勞加起來,突然讓人覺得光芒萬丈,不再是那個爲了館閣試到處鑽營的年輕小官了。

趙禎到這個時候,纔對杜中宵有了印象。重新回憶起他到河東路的時候入京陛辭,還有上次回京演示槍炮,模模糊糊想起來的不多。當時自己說了什麼,杜中宵答了什麼,竟然一句都不記得。好在這些正式會面都有記錄,回去翻一翻,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年輕人。

貝州城下的杜中宵對朝中的事情一無所知,兢兢業業地指揮着攻城。他心中明白,只有攻破了貝州城,自己的功勞才能到手,不然一切就是鏡花水月。

一個上午,便就把城門以東三十丈以內的女牆全部轟塌,成了光禿禿的城牆。

王則命兵士射了一會弓弩,發了風次石砲,見對城外的宋軍沒有絲毫威脅。冷靜下來,不再做這些無用功,緊急招集人力,在昨日被轟過的西段,用竹木搭建臨時掩體。

情勢很明顯,城牆上如果沒有掩護,守軍的優勢便不復存在。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官兵,城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不說曲城再沒有機會燒燬,宋軍在弓弩掩護下,直接登城都防不住。

這個時候,鐵炮的用處就顯出來了。

杜中宵只移動了一半的鐵炮到城門東側,西側依然保留了一百餘門,一直對城牆猛轟。沒有了女牆遮擋,竹木盾牌怎麼可能擋得了火炮?守軍付出了極大代價,竹木掩體隨建隨毀,根本建不起來。

明鎬和李繼和一直在城下觀戰,看了城頭的情形,對李繼和道:“軍中一直有炮,卻沒有人知道怎麼用,在城下虛耗一個月。杜學士一到,火炮威力盡顯,這城可計日而破了!”

李繼和頗多感慨:“官家派我來貝州城下,臨行的時候,語氣嚴厲,對戰事極不滿意。不過數百兵卒據城叛亂,大軍圍城,月餘攻不下,感慨官員沒一個可了事的。不想我一到這裡,杜學士隨後便到,架起大炮,這城便就如紙糊的一般。現在再看,破城又有何難?”

明鎬點了點頭:“不錯,世間很多事,會做的一看就明白。不會做的,想破腦袋,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火槍火炮,本就是杜學士製出來的,天下間再沒一個人比他明白該怎麼用的了。”

只要在期限內攻下貝州城,對於明鎬來說,以前的挫折便如過眼雲煙。打仗這回事,最重要的就是結果。打贏了一切好說,以前的挫折,不過是以後的笑談。如果打不贏,再是智計百出,殫精竭慮,在別人眼中也是敗軍之將。不要說功勞,不受責罰就不錯了。

城頭的王則,看着兩側的城牆全部成了光禿禿的,面發灰白,對卜吉道:“樞密,南門兩邊的女牆都被砸塌了,明日官軍必奪此城門。我們該如何守住?”

卜吉哪裡有什麼辦法?想了想道:“惟今之計,只好聚集城中精兵於這一段城牆,與敵死戰!”

王則搖了搖頭:“怎麼死戰?你看西段的城牆,外面的官軍炮不停,今日死了多少人?死了這麼多人,還連一座戰棚都搭不起來。沒有女牆,沒有戰棚,如何抵擋官軍的弓矢?”

卜吉沉默無言。到了這個時候,任誰都看得出來,明天宋軍攻城,很難抵擋了。怎麼辦呢?投降是不可能的,前面他們做的事情太絕,投降也給免死罪,只有頑抗到底。現在惟一的出路,是明天宋軍攻進城來的時候,能夠乘亂逃走。

卜吉是這個心思,王則又何嘗不是?

第35章 這是掛麪第31章 炒鋼第44章 吾鄉有人第28章 風高放火天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23章 新家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60章 聞風而至第59章 順手牽羊第209章 難題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62章 看看火車第174章 打探第39章 前線第66章 力求全殲第16章 好大的雪第199章 軍校第41章 差強人意第38章 峰迴路轉第15章 朝爭第41章 阻力重重第259章 劉淮在此第127章 南下第101章 慶功宴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224章 炮的威力第84章 議降第23章 意興闌珊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86章 連夜攻城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21章 嚇了一跳第45章 各有前程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7章 出戰第80章 另起爐竈第76章 人心惶惶第41章 天章閣講武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38章 進山第13章 躲藏第5章 中招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271章 韓琦第46章 失誤的代價第17章 波折第150章 破城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174章 誓死不降第141章 平安不便宜第197章 鴉兒看第59章 重騎立功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51章 戰俘就是戰俘第94章 開戰第198章 定調第141章 北進第53章 升遷第93章 我想謙虛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29章 讓你吃雞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20章 官哪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79章 破靜州第27章 回城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59章 兩軍會師第23章 物是人非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129章 取朔州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24章 新知縣第50章 烈酒如火第9章 酒糟蒸酒第74章 風波第57章 用人不疑第118章 搶佔先機第213章 演練第18章 遊騎第60章 聞風而至第31章 大軍南下第10章 模範部落第76章 天生神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