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拿人

看着夜色下的小村莊,杜中宵神情凝重,命手下人停下了腳步。

相州的兵馬一時半會趕不來,杜中宵生怕打草驚蛇,賊人得了風聲跑了,便帶了手下隨從,還有驛站裡的幾個兵士,連夜前來拿人。

如果是一般案子,杜中宵不會如此積極。他一個路過的官員,再大的功勞也是別人的,爲這裡的案子操的哪門子心?此次特殊,這一帶地下的文物對中國有特殊的含義,少了一件都是巨大的損失,只能夠打起精神,前來拿人,顧不得其他了。

不大一會,一個小老兒隨着吏人氣喘吁吁地趕來,到杜中宵面前行禮。

杜中宵打量了他幾眼,問道:“你就是這裡里正?”

那老兒拱手:“回官人,小的田安正,村裡都稱我田員外,正是這村子裡正。”

杜中宵不動聲色,問道:“你們村裡可有一個專制銅器的孫員外?”

田員外道:“官人莫不是說的孫然那個老兒?他以前是鼓冶鐵器的,最近這些年不知從哪裡學的手藝,也幫着制些銅器。聽他說,曾經在不知哪個廟裡幫和尚鑄鐘,手藝很是高超。”

杜中宵道:“就是他了!衙門裡找他有些事情,你帶我們去!”

田員外不敢多問,恭聲應諾,帶了杜中宵等人,向村外行去。一邊走,一邊道:“孫老兒一家並不住在村裡,他家裡幾代傳下來一片陂塘,除了打些魚蝦,還種着蓮藕賣錢。”

衆人離開村子,向村外行去,不多遠,在一座小山腳下,就看見一處十幾畝的陂塘。此時正是深秋時節,塘裡荷葉枯黃,一片凋弊景象。陂塘邊上,一排六間草屋,前面圍了個院子。

指着那排草屋,田員外拱手道:“官人,那裡就是孫老兒家裡了。”

杜中宵道:“那個孫老兒,家裡有多少人?”

田員外道:“回官人,那老兒的渾家前些年去世了,如今與三個兒子過活。他家大郎和二郎已經娶親,生得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三郎沿未婚娶。除此之外,還僱得有兩個莊客,幫着他家裡做活。”

杜中宵點了點頭,對身邊的十三郎低聲道:“爲免夜夢多,此事當快刀斬亂麻。你帶十個人,從正門進去,只管拿人。陶十七,你帶其餘的人埋伏在外面,有人跑出來,全部拿下!”

兩人叉手應諾,各自點了人去做事。

看着衆人離去,田員外實在忍不住,小聲問杜中宵:“官人,不知孫老兒犯了什麼事?官府如此大的陣仗,莫不是他家裡殺人做賊?”

杜中宵道:“也差不多了。我且問你,孫老兒家裡制什麼銅器?”

田員外想了想道:“無非是銅壺銅盆,一些日常用的。——對了,近來他這裡也制銅鏡,都極是精美。我家裡女兒看着喜歡,一直吵着要我替他買一面。”

看田員外神色認真,沒有絲毫作僞,杜中宵嘆了口氣道:“銅是禁物,你們就沒有想過,這孫老兒從哪裡來的銅?這麼多銅器,用的銅可不是一斤兩斤。”

田員外道:“我聽人說,他是收人舊銅器,熔了重鑄的。莫非這也犯禁麼?”

杜中宵搖了搖頭,不知道該說什麼。收舊銅器重鑄當然不犯禁,但收古墓裡挖出來的舊銅器,那可就犯了律法。盜墳掘墓歷朝都是重罪,特別是古代王陵,此時是死罪。不要說孫老兒不知道銅器來歷,做這一行的,利潤很高,裝瘋賣傻可躲不過去。

如果只是一般的罪犯,杜中宵最多向本地官府報告一聲,不會親自過來拿人。實在是這個地方太過特殊,地下多是商朝王陵,每一件文物對中國都有特殊含義。地下的隨便一件青銅器,可能都在中國歷史上有特殊的意義,能夠揭開一個歷史謎團。好在這個年代不流行用龜甲治病,地下刻有甲骨文的龜甲和骨頭沒有被大規模地發掘。趁着這次機會,說不定能掀起一次對商朝研究的熱潮呢。

到了宋朝這個時候,專門研究古文字的金石學已經成了一門顯學,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大有人在。

十三郎帶了杜中宵的十幾個隨從,到了孫然一家門口,看着前面是一扇木門,並不結實。回頭示意手下準備,十三郎深吸一口氣,猛地大喝一聲,擡腳一腳踹開,帶着衆人一涌而入。

院子裡,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正在餵鵝,看見十幾人蜂涌進來,高聲喊道:“你們什麼人?擅闖良人舍第,莫非是賊麼?——大哥,二哥,家裡進賊,速來跟他們拼殺!”

十三郎三步兩步到了那少年面前,口中大喝一聲:“你這廝自己做賊,瞎嚷什麼!你家做的歹事發了,速速隨我回衙門走一遭!”

一邊說着,一邊揚起斗大的拳頭,把那少年一拳打倒在地,後面的人上來捆了。

這一場鬧,房裡面的人聽見,幾個漢子從裡面衝出來。

當先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兒,看着精明強幹,身後兩個強壯的鄉間年輕人,隨在他身後。旁邊的柴房裡,同時衝出來兩個漢子,一個拿了糞叉,一個拿了柴刀。

見一個大漢帶了十幾個在院子裡,拿了自己小兒子,孫然吃了一驚,道:“這位壯士,有什麼事情好商量!莫非我什麼時候得罪了你,一進來就綁人?小老兒這廂陪罪。”

十三郎道:“不消多說,我奉官人之命前來拿你,不管什麼事情,回了衙門再說。”

孫然聽了大驚,忙道:“你們是哪裡衙門的?我在這裡活了幾十年,衙門不見你們這些人。”

十三郎哪裡耐煩,一揮手,拿手下上前,口中道:“見了我家官人,自然知道!”

孫大郎和孫二郎見弟弟被綁了起來,心下着惱,見十三郎上來,大叫一聲,一起上來廝殺。

十三郎叫一聲好,迎着兩人上前。先一腳踹倒了孫大郎,又一展臂,捏住孫二郎的胳膊,向前跨一大步,猛地把他向身後一拽,扔在了地上,被身後的人綁了。

孫然看十三郎力大無窮,勇猛無比,知道大勢已去,對仍在廝殺的孫大郎道:“你們都不是這個大漢的對手,不要打了,免得被他打壞。既是衙門的人,我們隨他們去,不信衙門能冤枉我們這些好人。”

十三郎哪裡理他們,只管指揮着手下,上來把幾個人一一綁了。

這幾下兔起鶻落,從柴房裡出來的兩個莊客,只覺得眼睛一花,便就勝負已分。主人家被抓,他們自然也不拼命,任由十三郎指揮着人一起捆了起來。

第100章 入城難第85章 會計天才第38章 試槍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28章 伊州來使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14章 隱情第155章 販魚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39章 兩難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21章 契丹來客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89章 各有側重第77章 諸事不同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67章 帶你看炮第104章 終於降了第55章 上下相制第37章 熟人第161章 兵進伊州第6章 偶遇第50章 如釋重負第97章 軍人本該不怕死第182章 細作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107章 商機第146章 誰知從前第5章 召試中書第83章 晴天霹靂第84章 窮途末路第97章 各取所需第148章 西進第129章 取朔州第46章 工業種子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43章 兄弟之爭第10章 工廠傳聞第96章 貨物有別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44章 奇兵第16章 一燒了之第26章 圍點打援第154章 避風驛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10章 三岔口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140章 重逢第29章 夜戰第152章 恰逢其時第66章 力求全殲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228章 大敵當前第47章 京城居不易第58章 鐵監第170章 圍城第9章 上元觀燈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52章 一敗再敗第81章 靈州城下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第40章 壟斷經營第35章 這是掛麪第76章 吃好住好第84章 接駕第4章 仗勢欺人第25章 地斤澤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53章 升遷第224章 回鄉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246章 議事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8章 擦邊球第142章 旅遊團第124章 重新選過第52章 若即若離第9章 初戰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50章 好酒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30章 商路第18章 威力驚人第162章 發展不易第135章 要爲民着想第56章 身邊人第12章 要搶佔先機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31章 党項戰略第29章 再次自薦第199章 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