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欠債還錢

見姚安樂坐在桌邊大口開吃,程縣尉和董主簿相視一笑,也一起拿了盤子,去裝了菜與肉,回到了桌邊。見杜中宵看着自己兩人笑,兩人放開心懷,各自倒了一碗酒。

其他小官見長官如此做了,還有什麼好客氣的,各自拿了盤子,裝得如山一般,到桌邊坐下。

杜中宵冷眼看着衆人,都是儘量多裝肉,那些在裡面裝點些菜蔬的,多是不好意思,放幾棵菜來點綴一下。看了這情景,杜中宵暗歎了口氣,這個年代果然只有肉是王道。這些都是官哪,做官的都是見了肉沒命地吃,更何況是普通的百姓。

什麼東西好吃?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代,問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在這個時代,問絕大部分的人,都會告訴你,肉最好吃。很簡單,吃肉的機會太少了。哪怕是杜中宵,要不是家裡經濟寬鬆,外面做官的只有自己和韓月娘兩個人,日子也會過得緊巴巴的。做了官又怎樣?這個年代,一個小小縣官,想貪也沒多少錢讓你貪。一縣幾千戶人家,跟他前世一個大村子相差不多,有多少閒錢讓當官的去貪。

這就是時代的差距,現在的縣,大的相當於杜中宵前世的鄉鎮,小的只相當於個村子,還要加上人口分散交通不便。治理起來不容易,想動點手腳更加不容易。

永城是個大縣,不只是轄境較大,更因爲其處於汴河水道旁,來往商賈衆多,縣城非常繁華。其實離開了縣城,鄉下的人口非常稀疏。杜中宵曾經估算過,這個年代的人口,大約只相當於他前世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多一點。而前世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區,這個時代卻顯得地廣人稀,包括永城這裡。

這是個什麼概念?望縣的永城,一共不足六千戶,繁華的縣城,城內城外全算上,也不足兩千戶人家,說起來城鎮化率已經達到驚人的三成以上了。這近兩千戶人家,就靠着汴河水路爲生。

想起自己前世,家附近有個大村,三個村子緊緊堆在一起,相互只隔着一條路,三個村子加起來就有近五千戶。千年的時光一對比,就知道自己這個知縣是什麼成色。

今天說是知縣請縣裡的官員聚宴,實際上的情景,相當於前世的村幹部聚餐?

等大家坐定,杜中宵舉起杯來,領着大家喝了一杯酒,道:“難得今日聚得這樣齊整,且先盡情吃喝。待到吃飽喝足,我有話說。”

程縣尉和董主簿兩人謝過,不再客氣,抓起大塊的肉,帶頭吃了起來。

杜中宵就怕大家吃肉不雅觀,專門取的排骨部位,多帶一些肉,煮得稀爛了端上來。在他的前世排骨部位比肉要貴,這個年代卻要反過來,膘肥肉厚的地方纔是大家的最愛。

飲了幾巡酒,見大家個個油光滿面,吃得差不多了,杜中宵才道:“且住一住,聽我說幾句話。自去年我到這裡,依着州里吩咐措置營田。作爲本錢,州里截留了本縣稅賦,我又辦了一處做煙花爆竹的場務,辦得好生紅火。當時把縣裡的稅賦截留下來,州里並沒有說後事如何,因爲營田本是州里的事。”

宋朝縣一級是沒有獨立財政權的,原則上講,一切出入錢數都應登記在簿,由州里檢驗。所有的一切收入,除了系省,與地方分成的也歸於州里,縣無權動用。總而言之一句話,縣裡收上來的所有的錢除了上貢朝廷,全部都是州里的,包括縣裡官員的俸祿也是州里發的,縣裡無餘財。這還不算,那些州里官員全部有份的錢,比如公使錢,因爲永城離亳州太遠,基本很難拿到手裡。杜中宵前世聽過一句話,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這是說的宋朝之後的朝代,宋朝的情況剛好與此相反,附郭縣的官員因爲能沾公使錢等款項的光,公務由州里直管,拿的錢多又輕鬆。

離州城越遠,官員的待遇越差,這是這個年代官場的現狀。不要想着山高皇帝遠,縣裡的官員可以上下其手,多少貪上一點。不是官員的覺悟有多高,而是要足額把錢送到州里去,官員就要開動腦筋,想出各種辦法,實在沒多少餘力爲自己掙錢了。離州城越遠,縣裡搭上的稅賦的運費越高。

宋朝的賦稅是以縣爲定額,自真宗皇帝時代起,正稅基本就不再加了。以前系省錢物留在地方的多一點,官員手頭寬鬆,自與黨項開戰,三司恨不得把地方上所有的錢都解到京城,日子一天緊似一天。既然是系省錢物,那本就是三司的錢,地方上又有何話可說?

稅額是定在那裡的,一兩百年的時間不變,人人皆知,朝廷有嚴令,不許變動。官府設在這裡,從俸祿到行政,一舉一動都要成本的,省也省不下來。三司運往京城的多了,地方便就虧空。怎麼辦?只能在正稅之外想各種辦法,折變、支移、科配,等等諸多名目,所謂古之刻剝之法,此時具備。因爲此時的施政講究成例,一些臨時措施一旦固定下來,數目就定死了,後來的人只好再想其他名目。所以說看民間的稅賦重不重,不能看有多少條目,而要看到底把民間收入搜刮了幾成。因爲成例不變,一旦地方的經濟變好了,條目雖然看起來多,稅賦比以前少也有可能。

縣裡的難處,在座的人人皆知。一聽杜中宵提起去年截留了稅本縣賦營田,再想起今年杜中宵兼任了營田使,每個人心裡都叫一聲苦。營田的好處縣裡還沒有見到,不會這就要還債了吧?

看着大家的臉色,杜中宵嘆了口氣:“你們想的不錯,州里要我們還錢。春種秋收,營田務到秋天纔會有收成,州里倒也沒有不近人情,讓我們秋稅的時候把去年的錢糧一起還上。還有,那處做煙花爆竹的場務,州里看着賺錢,讓我造冊送到州里,以後就由州里管轄,會派個監當官來。”

聽了這話,董主簿的臉色立即變了,不由叫道:“長官此言一出,我們幾個哪裡還吃得下?”

杜中宵擺了擺手:“你們不要急,今日找你們來,就是商量一番,該當如何做。西北議和,三司可沒有減省解往京城錢糧的意思,估計苦日子我們還是要過的。我爲官,看不得手下的人吃苦。大家離鄉背井來到這裡,爲朝廷做事,結果不說有酒有肉,甚至要受凍餓之苦,於心何忍?總要想個辦法,既要把朝廷的錢糧交了,又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你們說好不好?”

衆人長出了一口氣,一起拱手:“我等能在知縣相公手下做事,實是上一世修來的福氣!”

杜中宵點了點頭:“營田務那裡我會想辦法,去年截留下來的錢糧,由他們出了最好。反正營田有三年不稅不賦之制,真不夠以那裡的名義去借一些。不然騷擾民戶,徒令上司煩惱。現在最難的,是縣裡面怎麼想個賺錢的法子,諸位日常也聚到一起用些酒肉,做事的公吏發些賞錢。不然的話,終有一天還會再出馬蒙那樣的事情。衆人拾柴火焰高,這個法子,大家一起想一想。”

第45章 時移世易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71章 錯位第38章 如何治理?第215章 軍校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233章 大國遊戲第81章 出鐵第6章 糟民第171章 初敗第96章 好土第47章 有賞有罰第24章 秘密回京第54章 相持第130章 大包圍圈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64章 不嚇你們第2章 連夜攻城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211章 分岐第97章 大刀闊斧第106章 自來火第199章 軍校第211章 風雨欲來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126章 細作第223章 早做準備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49章 不經打第167章 猴戲第93章 工農並舉第62章 新奇第42章 故交第74章 風波第73章 內部牽制第152章 重甲守城第27章 知己知彼第204章 走私第12章 徵役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133章 忘記以前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222章 觀軍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80章 柳暗花明第110章 要好處第82章 不甘心第149章 召試學士院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99章 輕重緩急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44章 奇兵第213章 新與舊第18章 審案第100章 入城難第15章 朝爭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185章 地方矛盾第128章 進城前夜第116章 疑惑第34章 大勢第138章 查糧第122章 倒黴鬼第114章 富弼第120章 再見已不是從前第135章 伊州獻城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79章 破幽州第79章 有進有出第57章 用人不疑第33章 家事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234章 泄密第129章 產業規劃第258章 出首第87章 末路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91章 合圍第94章 針鋒相對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75章 進擊第173章 大軍聚集第10章 模範部落第8章 賈逵出兵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147章 曾經的上司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132章 不服打過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11章 鐵甲第73章 形勢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