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沒有準備

天空蔚藍,飄着幾朵白雲,如同水洗過一般,讓人看着身心舒適。太陽高掛,照在身上很暖。綠草如茵的山坡上,開着各種各樣的花朵。哪怕是這塞外之地,春天也終於來了。

幾個牧童站在山坡上,看着前面牛羊在吃草。一個拿了柳枝,抽出樹皮,做個哨子在那裡吹着。

正在這時,一個牧童突然道:“看,那來的是什麼人?看他們樣子,不是好人。”

另一個手搭涼棚,看了一會道:“看裝束不是我們契丹人。聽說宋軍已經過了鹿鳴山,莫不是他們來了?去年在幽州敗了一仗,我們族裡去的,都沒有回來。”

幾個牧童在那裡議論紛紛,不知道該幹什麼。幽州一戰,契丹全軍覆沒,後方沒有人該知道如何應對,就這麼一天一天挨下來。甚至宋軍到了面前,他們都不知道該幹什麼。

旁邊的宮帳裡,一騎快馬衝過來。馬上騎士下馬,快步到了帳門,報過守衛,進了裡面。長寧宮都部署蕭古擡起頭,看着騎士,不悅地道:“什麼事情,這樣匆匆忙忙!”

騎士叉手:“回太尉,外面——外面來了宋軍大隊。看起來有數千人,氣勢洶洶的樣子。”

蕭古猛地站起來,道:“這就來了?速去大定府城內稟報,看我們該如何應對。”

騎士搖頭:“太尉,宋軍已經圍了大定府,如鐵桶一般,哪裡進得去?”

蕭古聽了怔在那裡,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如何辦是好。自己手下只有二百餘士卒,如何作戰?

長寧宮是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的宮帳,因爲地位特殊,與景宗皇后後來攝政的承天太后蕭綽一樣,有自己的宮室。長寧宮斡魯朵在高州,不過宮中主力,是隨皇帝遊牧的。

契丹的斡魯朵,有自己的封地,名義上也守護主人的寢陵。不過,那只是名義上的,封地和守護陵寢的是餘部和奴僕,主力都是隨着皇帝捺鉢四處遊牧。

去年耶律洪基南征,長寧宮出兵八千餘人,青壯大多出戰。現在宮中留下的都是老弱婦孺,根本沒有能力作戰了。聽說宋軍北來,蕭古也曾建議快速北撤,可惜卻沒有拿主意的人。

想了好久,蕭古才道:“去年敗後,我們再沒有與宋朝作戰,他們來幹什麼?”

騎士聽了急道:“太尉,我們能打宋朝,宋朝如何不能來打我們?現在大軍即將到這裡,必須快拿一個主意。如若不然,宋朝大軍到了,哪裡有我們的活路!”

蕭古只覺得心亂如麻,過了一會道:“周邊還有幾宮,速去與他們商量。”

騎士搖頭:“每一宮都有數千宋軍進攻,沒有一宮能夠倖免,有什麼好商量的?太尉,宋軍此次大軍北來,是要滅我契丹!”

蕭古茫然地看着四周,緩緩道:“現在要跑,如何跑得了?現在宮中只有二百餘士卒,大多都是老弱,如何抵擋宋人?前些日子我說要北撤,卻沒有人聽我的,現在能怎麼辦?”

正在這時,有人從外面進來,叉手道:“部署,外面來了宋軍。看他們樣子,是朝我們來的。”

蕭古擺了擺手:“知道了。你們不必驚慌,等我去問一問宋人來做什麼,再做決定。”

說完,蕭古嘆了口氣,對騎士道:“你隨我一起,去見宋人吧。宮中各帳都分散牧羊,現在要跑都跑不了。但原宋人不要大開殺戒,留族人一條退路。”

匆匆整理戎裝,蕭古帶了幾個手下,出了宮帳上馬,迎着宋軍行去。

譚歷騎在馬上看着四周。山勢低緩,綠草如茵,開着各種花了,牛羊悠閒地吃草。搖搖頭,對身邊的周森道:“也不知道契丹人怎麼想的,去年出動傾國之後南下,窮兇極惡。結果一戰四十萬大軍盡沒於幽州,剩下的人就不知道怎麼做了。我們大軍北來,已經圍了大定府,他們還在這裡田園牧歌。說句心裡話,契丹人不做任何防備,我還不知道怎麼做了。”

周森道:“臨行之前,太尉嚴令,此次進攻不許大肆殺戳。如果契丹人降了,那便受降。如果他們不降,那就堅決進攻,不得懈怠。”

譚歷搖了搖頭:“他們怎麼打?前面的長寧宮數千帳,卻沒有幾個青壯。如果他們老弱婦孺一起上陣,與我們決一死戰的話,我還真佩服他們。”

周森道:“臨行之前估計,這仗契丹是沒法打的。只是不能打,又不逃跑,讓太尉等也覺得甚是迷惑。契丹人這樣做,根本就沒有道理可言。”

世間事,哪裡有那麼多道理?國之將亡,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北宋滅亡的時候,面對圍城金軍,大宋君臣是怎麼做的?事後只要腦子正常的人,都覺得他們的行爲不可理喻。什麼事情都能講出道理,怎麼會面臨滅亡呢?國之將亡,本來就沒有道理可講。外人眼裡,自然覺得不可思議。

契丹四十萬主力亡於幽州,只要腦子正常的,都知道國家守不住了。爲契丹全族計,應該整合資源有序撤退。從離着與宋邊境較近的州縣,把人口全部撤走,退到遙遠的上京周圍。可是契丹強盛了近兩百年,兩百年間,他們在這些地方有多少財富?一句話抽身就走,耶律洪基在也做不到。

最終的結果,就是各說各話,最後也形不成大家接受的意見。就這麼坐等,直到宋軍到來。

杜中宵想破了腦袋,也想不通契丹爲什麼會這樣。本來他估計的,契丹要麼集中所有的剩餘力量與自己一戰,要麼就乾脆撤走。契丹很大,哪怕是把中京道丟了,依然可以保留大量人口。

萬萬沒想到,契丹根本就什麼都沒有做。好像來的不是十萬宋軍,而是宋朝的使節,他們只要接入城中,好好招待一番就好。而且在宋朝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契丹竟然沒有派使節,問一問宋朝到底派大軍來幹什麼。在宋朝圍住大定府的時候,契丹竟然一切都如往常,沒有反應。

面對這樣的契丹,宋朝的兵將頗有些手足無措。他們是來打仗的,結果敵人沒有任何準備。難道敵人幹站在那裡,你就一刀砍下去?面對老弱,這些士卒真下不去手。

杜中宵之所以交待,不許宋軍亂殺人,便有這個原因。直到昨天,大軍兵臨大定府,還看不到契丹準備的樣子。雖然不知道契丹將怎麼樣,但沒有還手之力是明擺着的。宋軍不能跟南下的契丹人一樣,動不動就屠城搶奪。他們是畜牲,宋軍不能做畜牲。

宋朝的國力,已經可以整合到這裡,不必退守燕山。宋軍此次進攻,不只是打敗契丹,而且要佔領契丹的土地,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

第70章 試炮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章 新家第201章 廣招人手第34章 親臨前線第41章 試探第117章 大開眼界第235章 先鋒南下第124章 密商第207章 劉淮的生日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144章 異人第9章 初戰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9章 鐵錘砸開硬核桃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191章 合圍第153章 窮途末路第53章 重新編組第35章 來客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28章 三路齊出第2章 夜襲第149章 農事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65章 佔地賠償第163章 過蒲昌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25章 窮治地方第78章 作戰當勇第218章 開花彈第148章 西進第92章 大戰將起第69章 志同道合第71章 錯位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35章 來客第155章 販魚第193章 分岐第59章 地方矛盾第204章 萬事新奇第152章 讓你衣錦還鄉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73章 生財之道第112章 武進士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53章 技術狂人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150章 都不容易第151章 畏難的營田軍隊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45章 葉縣改革第57章 靜候時機第70章 商場開業第60章 全軍出擊第124章 密商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122章 稀奇第204章 走私第143章 亂起第184章 冤家聚頭第4章 仗勢欺人第58章 臨行之言第61章 水車第213章 演練第62章 援軍第96章 新米第126章 前路第196章 尉遲三郎第87章 大同來使第1章 疾風暴雨第9章 初戰第75章 進擊第4章 包龍圖第105章 不戰而降第155章 降了第120章 謹慎爲上第32章 官、吏、差第14章 交涉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154章 避風驛第140章 重逢第49章 草棉第53章 重新編組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139章 善後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78章 作戰當勇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45章 葉縣改革第222章 觀軍第85章 內亂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59章 地方矛盾第4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