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初戰告捷

天近傍晚,杜中宵和劉幾正在帳中閒坐,趙滋滋急急趕來。向杜中宵行禮,趙滋道:“今日王凱和賈逵兩人率軍中騎兵,進攻大定府周圍的契丹斡魯朵,一切都順利。現在報來,有長寧宮、弘義宮、延昌宮和崇德宮四宮未戰而降。其餘五宮雖頑抗,全都不堪一擊,全部被擊敗。現在契丹九宮人馬,已經全部被俘。由於士卒不多,兩位太尉請問該如何處置他們。”

杜中宵想了想道:“暫且先看起來,一個人都不許跑了。每宮分派五百人,看着他們放牧,等候朝廷旨意。這些斡魯朵是契丹精華,其皇室和王公家族,幾乎全部在內,一定要小心行事。”

趙滋道:“太尉,這些斡魯朵終究已經沒有兵了,只是放牧的人,是當他們是民還是兵?”

杜中宵道:“斡魯朵在契丹是兵民一體,先當兵看吧。後續朝廷下了旨意,再按照旨意行事。”

趙滋叉手唱諾,急匆匆去了。

杜中宵對劉幾道:“沒想到此戰順利如此。一天時間,九宮斡魯朵全滅,契丹精華盡喪。今日殺牛宰羊,擺個慶功宴,爲他們祝賀。”

劉幾點頭:“太尉說的是,如此大勝,自該慶賀。不過,此戰是不是太過容易了?”

杜中宵笑了笑:“當然是太容易了。其實何止是此戰,去年的幽州一戰,又有什麼難度?現在看起來,是我們對自己認識不清,對契丹也認識不清。兩國國力已是天差地遠,打起來,結果自然也就是一邊倒了。去年契丹南下,已經是傾國之力,不是說說的,是真地把他國內掏空了。今年我們打來,他們連抵抗的力量都沒有。雖然意外,但終究是好事。”

劉幾也感慨。確實沒想到,現在的契丹會這麼弱,連反抗之力都沒有了。若沒有馬鏑獻城,宋朝還要等上幾年,燕雲地區恢復了,纔會大舉北上。其實看契丹樣子,當時就直接北上,翻過燕山,契丹根本就沒有力量阻擋。有一二十萬人,就足夠橫掃契丹。

契丹的傾國之力,跟宋朝是不一樣的。不但是集中全國物力,也集中了全國的人力。契丹出動四十萬大軍,實際上是把本民族的青壯年基本全部拉上了戰場。一戰全滅,國內再組織軍隊,連人都沒有了。

這是跟中原王朝完全不同的情況。中原王朝由於有充足的人力,一戰敗了,可以迅速重新組織起軍隊來。戰鬥力不說,人數不會少。契丹不行,一戰全滅,就直接損失了一兩代的人。

如大定府外的斡魯朵,之所以會一直在這裡,就是因爲契丹現在沒有能拿主意的人。以前,這些斡魯朵是契丹皇帝最重要的力量,兵強馬壯,在契丹的地位也高。現在青壯沒了,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應該怎麼做。無法入城,就這麼讓他們在城外放牧。

不多時,趙滋進來,道:“王凱和賈逵正分派人手,看管各斡魯朵。有興聖和永興兩宮,抵抗得較爲激烈,死人不少,兩人問可否合爲一宮。”

杜中宵想了想道:“不可,還是分成兩宮。這些斡魯朵怎麼處置,還要仔細考慮。他們除了隨在皇帝身邊的宮帳,還有自己的頭下軍州,還有陵寢所在,沒那麼簡單。”

趙滋答應。正要離去,杜中宵道:“告訴王凱和賈逵,事情做罷了,到這裡來,爲他們慶功。”

趙滋叉手唱諾,快步出去了。

杜中宵對劉幾道:“這一戰出乎意料的順利,所有的人都輕快了許多。”

趙滋到了王凱和賈逵的軍帳,把杜中宵的話吩咐了。又道:“你們今日大獲全勝,太尉那裡宰殺了牛羊,爲你們慶功。對了,你們吩咐下去,軍中一樣辦個慶功宴席。自與契丹開戰,還沒有像今天這樣順利過呢。縱然是那些不願降的宮帳,也沒費多少功夫。”

賈逵道:“是啊,哪個能料到?這些斡魯朵是契丹皇帝身邊的精兵,本來以爲,還有惡戰,沒想到他們根本就不堪一擊。今日一天,我軍中死了二十餘人。”

王凱道:“我問了,各斡魯朵的青壯,去年全部去幽州了。不但是人沒有回來,他們還帶走了斡魯朵的軍器,剩下的人想打連刀槍都沒有。這個樣子,他們除了投降有什麼辦法。”

趙滋一屁股坐下,道:“是啊,沒想到契丹弱成這個樣子。一仗敗了就全垮了,連東山再起的機會都沒有。此戰攻下大定府後,可以立即北上,把整個契丹都掃一遍。”

王凱道:“不錯,下大定府後,應該立即北上。別的地方不去說他,東京臨潢府一帶,是契丹的根本之地。如果把那裡攻下來,契丹就此滅了。”

賈逵不無感慨地道:“前年與契丹爭朔州,太尉還非常緊張,嚴令我們不得進攻。到了去年契丹南下的時候,也非常謹慎,一直誘契丹深入。契丹被困滄州,才大舉北上。卻沒想到,契丹如此不中用,我們稍微用力,他們便垮了。早知道如此,何必這樣小心翼翼,真接大軍壓上就是。”

趙滋道:“哪個知道事情會是這個樣子。契丹立國以來,對周邊幾乎沒有大敗,太尉怎麼敢不小心謹慎!幽州一戰還不覺得,這一戰,真正看出來,契丹已是亡國之相。”

三人說着,俱都感慨萬分。這一仗確實是出乎宋軍意料之外的順利,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包圍了大定府,解決了契丹最重要的關鍵力量。九宮斡魯朵之外,契丹其餘力是不值一提。

其實一個國家,真到了滅亡的時候,確實很難講出道理來。特別是契丹這樣的遊牧民族,由於沒有後備力量,一旦敗了就一塌糊塗,沒有特殊的原因,很難再翻身了。

歷史上的契丹,被崛起的女真就很快打垮,現在的宋朝哪裡是女真可以比的?一場大戰後,宋朝可以直接發起第二波攻勢,契丹怎麼抵擋?

想象中的契丹敗了之後,能夠快速整合,再次集中起力量,只是想象而已。去年契丹南下,已經把所有的軍事力量全部帶去,連人帶武器,都葬送在幽州了。

此時宋軍北上,契丹已經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只看宋軍前進得有多快。

當天晚上,幾位將領在杜中宵帥帳,一起開懷暢飲。外面的斡魯朵被全部消滅,明日就可以炮轟大定府了。不出意外,兩三日後,就可以攻下大定府。契丹的腹心地區,直接面對宋軍的兵鋒。

第6章 糟民第4章 包龍圖第29章 再次自薦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4章 汴河上的縴夫第91章 同年閒談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41章 阻力重重第4章 新的形勢第36章 發財的機會第83章 晴天霹靂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94章 誰不缺油?第57章 荒唐手段第96章 免稅第179章 戰前嚴令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177章 早做準備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59章 新軍北上第238章 營田務的作用第99章 奚人降了第41章 新奇吃法第66章 酬功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49章 圍殲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37章 熟人第166章 惡人當道第49章 因地制宜第174章 打探第69章 各有算盤第46章 分道揚鑣第74章 出乎意料第54章 同病相憐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83章 衆官請客第128章 模範農戶第162章 佈置第92章 舊人去向第76章 靈州城第59章 要學好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154章 快進快出第148章 楊家將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53章 升遷第1章 平安是福第104章 賞識第27章 回城第127章 南下第48章 君自爲之第43章 示之以恩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188章 妙計第159章 分而治之第46章 分道揚鑣第264章 大勝第7章 糟白酒第123章 軍令軍政第78章 党項來人第2章 連夜攻城第98章 回京奏事第63章 陰錯陽差第32章 不許看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115章 該裁軍了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0章 馬大官人第132章 割麥如打仗第45章 時移世易第85章 內亂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139章 善後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98章 無事生非第88章 左右爲難第69章 志同道合第105章 不戰而降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12章 徵役第34章 大勢第170章 圍城第68章 稀罕物第226章 進退兩難第121章 在此一舉第171章 初敗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50章 沒有展開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