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奚人降了

“快看,對面奚人打出了一面什麼旗?”賈逵指着前面,拉着張岊道。

張岊拿起望遠鏡,看了一會,道:“一面白旗,上面寫了一個‘降’字。這是什麼意思?奚人難道要降了?我們的火炮剛剛就位,眼看着後邊只要開炮就好了。”

賈逵道:“太尉,看來奚人頂不住,是要降了。此事我們不能作主,速去報杜太尉。”

張岊點點頭。叫過親兵來,讓他速到城頭,去請示杜中宵。趙禎雖然親征,但前線的主帥還是杜中宵。戰場上的事,要由杜中宵來作主。

城頭上,杜中宵正懷羣臣一起,陪着趙禎觀看戰事。突然親兵過來,叉手道:“太尉,剛纔張岊派人來報,前面奚人打出一面降旗。不知該如何處置,特來請帥令。”

杜中宵拿起望遠鏡,看奚人軍陣。奈何硝煙瀰漫,根本看不清楚。轉過身,命把張岊派來的親兵叫過來,仔細詢問。最後才道:“回去告訴張岊,火炮暫且停住,讓奚人派得力之人過來,一切詳談。”

親兵叉手稱諾,下了城樓,騎上快馬趕了回去。

杜中宵對趙禎拱手:“陛下,如果奚人降了,該如何處置?”

趙禎道:“殺降不祥,我們不做那種事。只要奚人真心要歸降,自然準了他們。奚人與契丹人關係最近,他們降了,對契丹軍隊不是好事。”

杜中宵稱是。戰陣之上,總不能不接受投降。至於投降之後如何安排,就是宋朝的事情了。奚人雖然也是草原大部,與契丹比起來就小得多了。宋朝要入主草原,需要人做帶路黨。

看對面宋軍停了火炮,奚馬六對阿速道:“到了這步田地,只有我親自去見宋軍將領了。我走了之後,你帶領全軍。記住,不要出亂子!”

阿速叉手:“大王,宋軍態度未知,怎可輕出?末將願去,還請大王三思!”

奚馬六嘆了口氣:“說這些有什麼用呢?我們不降,難道還能活了不成?我就是不去,最後也是死路一條。不如親自過去,話能夠說清楚。”

說完,拍了拍阿速的肩膀。叫過幾個親兵,向前方的宋軍行去。

張岊和賈逵看見一個將領帶着親兵到了自己軍陣。從望樓上下來,命把那將領帶過來。

奚馬六到了張岊和賈逵面前,叉手道:“我是奚六部大王,奚馬六。今日全軍被你們包圍,料無幸理。手下兒郎俱是本部的青壯,全族生計所在。若是全部亡在這裡,族中父老不知如何存活。此戰我們已經敗了,肯請貴軍手下留情,留住兒郎們的性命。”

說完,看着張岊和賈逵道:“不知兩位高姓大名?”

張岊道:“我叫張岊,這一位是賈逵,與你作戰的兩軍的都指揮使。今日之戰,聖上御駕親征,杜太尉親自在城頭指揮。你要投降,要到城頭去,見過太尉纔好。”

奚馬六道:“原來是張、賈兩位太尉,真是聞名不如見面。今日之敗,心服口服!”

張岊看了看賈逵,兩人微笑。什麼心服口服,今天不是奚族人打得不好,實際上他們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從被圍在武清城下起,他們就敗了。

張岊喚了自己親兵,帶着奚馬六,到武清城頭去見杜中宵。

看見有人進城,趙禎道:“不知來的是什麼人?若是不重要的人物,倒不能輕信。”

杜中宵道:“到了這個時候,奚人還能派哪個來?來的十之八九,是奚部大王奚馬六了。若不是他來,把人趕回去就是。”

富弼道:“奚部大王是奚人之主,豈會輕易來此?他來了,後邊的軍隊怎麼辦?”

杜中宵笑道:“太尉,他就是不來,難道能保住性命嗎?此戰敗了,若是我們不同意他們投降,火炮沒命轟過去,最後一個活人都沒有。”

正說話間,奚馬六隨着親兵到了城樓。看見許多大臣站在那裡,不由一時怔住,不知該怎麼做。

杜中宵厲聲道:“到了這裡,還不拜見御駕!”

奚馬六一怔,急忙上前跪倒在上,拱手道:“敗將奚馬六,拜見陛下!”

趙禎一怔,沒想到真是奚馬六來了,心中興奮。雖然奚部大王是由契丹任命的,但終究是奚族人之主。他來投降,那就說明是奚人投降了。在以前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只是現在契丹滅亡在即,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而已。作爲皇帝,看到敵人來降,着實光彩。

命奚馬六平身,趙禎道:“你部隨着契丹人來侵我朝,至有今日,還有何話說!”

奚馬六道:“本族是契丹人附屬,契丹人有命,豈能不來。還好此次南來,貴國堅壁清野,一直沒有正式交戰。隨契丹南侵,自然是萬死不贖之罪。還請陛下念在沒有殺傷人命,饒了性命。”

趙禎對杜中宵道:“太尉,既然奚族人已降,要不要饒了他們?”

杜中宵道:“一切自有規矩,既然要降,那就按規矩來好了。奚馬六,你這便回去,告訴屬下我們允你投降。一切聽憑前線張岊的命令,不得有任何違抗。若是有聽從命令之人,斬立決!”

奚馬六見杜中宵神情堅決,急忙叉手:“請太尉放心,決不會有的。”

杜中宵點了點頭,叫過傳令親兵,道:“去告訴張岊和賈逵,允奚人投降。炮兵停火,步兵陣形不動。別派軍隊,命奚人放下武器,隨他們到武清以北聽令。若是有人抗令,立斬勿赦!奚馬六回去,告知本部人馬,做好準備。一切妥當之後,再去告知張岊。若一去不回,或是誤了時間,命令張岊和賈逵立即開炮!自此之後,投降之事就不要再提起了!”

親兵叉手,高聲唱諾。奚馬六在一邊聽了,心中凜然升起一股懼意。

趙禎看着杜中宵,心中微嘆。以前見杜中宵的時候,一直都是個文質彬彬有文官。哪怕是講軍事知識的時候,也都條理分明,把道理講清楚。沒想到領軍的時候,軍紀嚴明,不會有絲毫含胡。想一想也應該如此,能練出營田廂軍來,能夠帶幾十萬大軍,豈會一直和風細雨。統領數十萬大軍,就要主帥該有的樣子。沒有這份威嚴,還真不合適做樞密使。

看着奚馬六離去,韓琦道:“看奚馬六的樣子,奚人應該是降了。沒了奚人,契丹右翼就完全暴露在我軍面前。讓張岊和賈逵稍事休整,就可進攻耶律洪基的右翼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相公說的是。看契丹人的樣子,頗有些死戰到底的意思。他們有這份心,我們當然就要成全他們。一個時辰之後,張岊和賈逵加入進攻耶律洪基。”

戰場上的軍陣是一個整體,一旦被突破一點,形勢就無法維持了。奚族人降了,契丹的右翼就門戶大開。張岊和賈逵加入戰團,契丹人的敗亡速度就迅速加快。

杜中宵擡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還沒有到天空正中,未到中午。看現在情形,契丹人是很難堅持到天黑了。這個橫行一時的帝國,很可能就此滅亡。從宋朝立國開始,這個北方的強權一直佔據上風,現在終於到了結束的時候。

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72章 擔憂第66章 反殺第54章 贊助者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9章 由他去吧第116章 疑惑第30章 換酒而已第131章 賊性難改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47章 不念舊惡第29章 奏對第37章 熟人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149章 農事第242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上)第172章 高僧出使第85章 內亂第17章 言過其實第218章 開花彈第37章 僵局第218章 開花彈第52章 準備攻城第66章 力求全殲第83章 衆官請客第2章 夜襲第28章 三路齊出第17章 自尋出路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95章 經銷商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34章 似是而非第90章 十三郎第125章 遊街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46章 分道揚鑣第5章 當街兇案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101章 慶功宴第67章 無法可想第209章 御史中丞第140章 拒絕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78章 重炮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195章 意外之喜第129章 慢用第22章 大勝?第23章 多調人來第46章 人心惶惶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174章 誓死不降第120章 坐山觀虎鬥第3章 官制第99章 奚人降了第98章 只取朔州第76章 吃好住好第191章 集議第90章 自去收埋第1章 疾風暴雨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88章 入幽州第98章 鋼如泥土第37章 熟人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63章 長見識第31章 大軍南下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12章 打就大打第30章 換酒而已第86章 逝者已矣第141章 且先等等第32章 火炮對決第71章 壓路機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84章 議降第127章 重回鐵監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171章 主戰第121章 迴歸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17章 需要改革第32章 首戰潰敗第88章 談判第20章 官哪第143章 拉攏第20章 官哪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61章 真真假假第241章 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