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必死之局

奚馬六看着緩緩逼近的宋軍,眉頭緊鎖。自己的軍隊早已經沒有了戰力,根本無法防守,只能讓宋軍逼近來。要不是宋軍用炮,炮位移動緩慢,現在就敗了。

一邊的阿速道:“大王,宋軍是從北邊進攻我們,南邊沒有軍隊。看樣子,今日想打贏,是不可能了。不如統領大軍,向南而去,甩掉宋軍再說。”

奚馬六搖了搖頭:“向南又能夠到哪裡呢?我們本就是從滄州回來的。更不要說,南邊也不是沒有軍隊,還有數萬的宋軍騎兵。今日之戰,根本沒有活路。”

阿速道:“難道,我們奚族兒郎就這麼戰死?本族青壯大多在此,一旦死了,那——”

奚馬六嘆了口氣。他又何嘗不知道?如果今天敗了,本族的希望就沒了。可是有什麼辦法?

奚族與契丹族同源,習俗相近,關係密切。在阿保機的帶領下,契丹族崛起的時候,首先征服的就是奚族。多次戰爭後,奚族成了契丹人的附屬,他們最忠心的手下。管理奚族事務的,是奚六部大王。前任奚底剛剛卸任,奚馬六上任不久,就遇到了這場戰事。

隨着契丹出兵,是奚族的常事。哪裡想到,這次會這麼慘,面臨滅族之災。奚馬六早知道,打死也不來了。現在被宋軍包圍,馬早被殺光了,完全沒有希望。

張岊站在望樓上,用望遠鏡,看着前方戰事。奚人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被動挨打。他們連契丹人都不如,根本派不出進攻的軍隊,只能在炮火中亂成一團。

看了一會,張岊對親兵道:“去知會賈太尉,若是軍中要沒有要緊事,過來有事相商。”

過了不大一會,賈逵到來,與張岊見禮。

張岊道:“前面的奚人,作戰完全沒有章法。我喚太尉來,是商量一下,如何作戰最好。”

賈逵道:“奚人無力反抗,我們就按着樞密院佈置行事即可。只要把奚人的陣營,壓到南北兩三裡寬,就全部在火炮射程之中。那個時候,只要發炮即可。”

張岊道:“如此自然可以,只是太慢了些。現在看奚人,只要我們上前,他們直接就敗了。數萬人亂糟糟的,連軍陣都擺不出來。當兵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種軍隊。按說以前,奚人也是契丹的一反強軍,怎麼現在成了這個樣子?不是親眼所見,如何敢信?”

賈逵道:“太尉,他們已經被圍了數十日,軍中無糧。奚人又不是契丹人,到了後面,糧草根本不會分給他們。你們前面的奚人,連馬都沒有了。不用說,已經殺來吃了。到了這個田地,再強的軍隊也不行了。這一仗,我們就是來給奚人收屍而已。”

張岊點頭:“不錯,我有感覺就是這樣,來給奚人收屍。說實話,這仗打得太過容易,看得人着實心焦。我現在希望,奚人也不要硬撐下去了,還是早早降了的好。沒了這些青壯,奚族比契丹人還要慘得多。周邊的韃靼人豈會放過?很快就把他們吃了。”

賈逵道:“投降?炮火之下,奚人就是想降也不容易!”

宋軍是用步兵保護炮兵上前,不來主動進攻,雙方軍隊根本不見面。想投降都沒有辦法。派人衝過火炮覆蓋,還要越過宋軍的步兵陣線,見宋軍將領可不容易。

城樓上,趙禎舉着望遠鏡,不時觀察整個戰場。今天完全是一邊倒的戰爭,契丹毫無還手之力。由於派不出軍陣進攻,契丹人只能任由宋軍緩緩上前,壓縮自己陣線。

放下望遠鏡,趙禎道:“把契丹人圍在這裡數十日,現在已經筋疲力盡,不堪一擊。此戰太尉指揮若定,佈置得當,是第一功臣。開戰的時候,太尉命主力不出擊,還有人認爲不對。現在看來,開始的時候忍了一忍,纔有了現在的所向無敵。”

韓琦道:“陛下說的是。最開始的時候,契丹數十萬大軍南下,都以爲是本朝大敵,必須集全國兵力才能阻擋。杜太尉就堅定用堅壁清野一招,契丹人就無計可施。幾十日過去,等到本朝大軍殺出,他們已經沒有還手之力了。今日看來,把契丹軍隊全滅,本朝依然有充足兵力。若是有心,把契丹徹底滅國也不是難事。三個月前,誰敢想這個結果?”

衆人紛紛稱是。在京城裡面的時候,前線再怎麼說,他們也不認爲仗會如此輕鬆。等到自己親自上了戰場,見到了戰鬥場景,所有人都驚訝非常。

澶州之戰的時候,寇準力主真宗皇帝親征。到了澶州,真宗躲在自己的住處,不時動搖,要遷都南下。幸虧寇準死死勸住,一力主持抗敵。最後射死蕭達凜,締結澶州之盟。跟那個時候的真宗相比,趙禎此次親征,一路上坐着火車,輕鬆自在。到了前線,聽了樞密院佈置,便就萬事不管。打起來了,自己安座城頭,看着城外將士們攻營拔寨,無可阻擋。這種感覺,真是爽到了極點。

杜中宵道:“兩國交鋒,實際上就是看軍隊的組織程度。組織程度差不多,就看國力。本朝的國力強過契丹不知道多少,打成這個樣子,實際理所應當。契丹人認識不到,以爲還是以前的樣子,他數十萬大軍來,中原就無法抵擋。哪怕最後擋住,也要付出巨大代價。卻不知道,世界已經變了。”

趙禎笑道:“太尉說的不錯,就是世界已經變了。只是我們雖然親眼看着,親眼感受着,但就是不相信,世界已經變了。契丹人不被這樣圍住,面臨滅頂之災,他們是不會相信世界變了。沒有辦法,有的時候就是要打上一場,才能讓他們明白,世界已經不同。”

杜中宵有時候想,契丹人爲什麼會落到這個地步,自己走進宋軍的包圍圈,把整個國運雙手送了過來。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到了最後,不得不承認,契丹人的心理優勢太大了,大到讓他們已經不想去看真實世界的程度。實際上去年在馬邑的時候,契丹就敗了一次。若是頭腦清醒的話,那個時候契丹人就應該明白,自己不是宋朝對手了。但數百年來形成的心理優勢,讓他們不清醒。總是認爲,只要出動數十萬大軍南下,中原王朝必然不是他們的對手。哪怕宋朝已經很強了,能夠抵擋得住,也要付出大代價,還拿他們沒有辦法。最後的選擇,就是不顧一切地南下,一頭鑽進了死路。

人就是這樣,沒有辦法。契丹的優勢,是他們的先輩留下來的,並不是他們的。中原的弱勢,同樣是先輩留下來的,不是現在的宋朝的。兩國的國力,一直是宋朝更加強大,契丹相對弱小。等到宋朝解決了軍隊的組織問題,其實哪怕沒有火槍火炮,契丹也不是對手。現在有火槍火炮,契丹主動進攻,就是這樣自尋死路了。當他們踏過國界線,實際上一切已經註定。

人類總是做這種事。事前信心滿滿,以爲無論如何,自己也不會失敗。等到失敗來臨,才突然發現自己的信心沒有任何的憑據。等到了這個時候,一切就都已經晚了。

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22章 大局已定第20章 威力盡顯第96章 好土第24章 追與逃第81章 親征第38章 試槍第103章 杖斃第26章 合作第18章 給你放個煙花吧第141章 北進第132章 一年大勢第90章 狼狽爲奸第33章 泄秘第46章 工業種子第37章 錢的問題第94章 錢堆出來的第62章 看看火車第205章 抓人第149章 伊州第68章 反攻第156章 兩說第55章 不重要的戰場第173章 廣立村社第194章 截斷歸途第115章 四面合圍第106章 殺人越貨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15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11章 首告第145章 沒有準備第8章 約期舉事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123章 新家第50章 沒有展開第26章 圍點打援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39章 沒有道理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11章 心煩氣躁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73章 形勢突變第106章 慶功第47章 不念舊惡第72章 不等了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95章 使節第182章 細作第175章 逃跑第156章 有些茫然第1章 蒸汽車船第62章 新奇第8章 約期舉事第30章 兵臨城下第128章 模範農戶第102章 坐車第28章 也是狗官第10章 愛信不信第125章 遊街第178章 進攻焉耆第236章 同年再會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136章 初戰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42章 巧遇第73章 生財之道第40章 派兵第81章 靈州城下第52章 禁地第31章 你想錯了第97章 無敵霹靂車第42章 故交第112章 調回京城第45章 葉縣改革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149章 不經打第89章 接下來怎麼辦?第18章 威力驚人第23章 會師第46章 人心惶惶第16章 生意興隆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3章 比不得第107章 我有什麼辦法?第263章 初勝第143章 兵臨城下第43章 示之以恩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6章 用刑第213章 新與舊第62章 追查第113章 迎接第133章 回鄉第92章 不買別動第46章 遊學第114章 辦個會員吧第225章 大戰將至第139章 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