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

看着契丹軍陣亂作一團,趙禎放下望遠鏡,猛一拍掌:“好!這霹靂車威力巨大,身披鐵甲,果然是衝鋒陷陣的利器!若是有一二百輛,今日的契丹大軍,便就是不值一提!”

杜中宵看了看一邊的富弼,一起暗暗搖頭。霹靂車的價錢,一百輛足夠武裝一個軍有餘,作戰價值卻遠不及一個軍。霹靂車確實能衝鋒陷陣,破壞陣形,但不用車也可以啊。杜中宵的估計,這東西由於機動性不足,可靠性不高,最合適的其實是守城的時候反攻用。

趙禎不管那些,他要看的,就是像霹靂車這樣對方無可奈何的樣子。這車哪怕衝到契丹軍陣,契丹人也沒有辦法。他們沒有辦法攻破鐵甲,只能任霹靂車碾壓,這種感覺好爽。

譚耀站在霹靂車上,從望孔裡看着前面,不斷地命令開炮。這車看着威風,其實很不好用。由於道路不好,車的可靠性又差,很容易出故障。從雄州到這裡,路上壞了一大半,幸虧帶的人多,帶的備件更多,纔開到這裡。今日上了戰場,可千萬不要出岔子。

正想到這裡,突然隆隆聲越來越小,漸漸聽不見了。

譚耀猛地轉過頭,罵道:“怎麼回事?正走得好好的,怎麼停車了?”

下邊的士卒小心翼翼地道:“將軍,這車——這車又壞了。今日出來作戰,我們沒有帶備件,着實是修不好。走不得了,我們該怎麼辦?”

譚耀心裡暗罵倒黴。這兩天檢修了多少遍,結果到了戰場上,還出了岔子。別的車倒也罷了,偏偏是自己乘坐的這輛,真真是急死個人。把上面的鐵蓋打開,譚耀露出頭,看了看對面的契丹人,正在那裡亂作一團,沒有人注意這裡。

轉身對士卒道:“車動不了,你們就停在這裡。這裡開炮,一樣能打到契丹軍陣。開炮就好,一定記清楚了,千萬不要打到自己人的軍陣裡!”

士卒應諾。譚耀吩咐完了,爬出車來。帶着自己的兩個手下,快步跑到旁邊的車邊,用手使勁拍打車身。裡面的人聽見,指使急忙控出頭來。見是譚耀,急忙行禮。

譚耀道:“我那車動不得了,到你這裡,我們上前去。今日大戰,我必須進契丹軍陣的!”

上面的人應諾,急忙拉了譚耀三人上去,讓到了指揮的位置。

進了車,譚耀出了一口氣。罵道:“直娘賊,真是倒黴,今天怎麼就是我的車壞了!蒼天保佑,車不要再壞了。好歹衝進契丹軍陣,讓城頭的官家看一看,我們真能打得了仗!”

說完,命令車裡的炮立即開火。對面的契丹人真是好耐性,打到現在,都沒有人衝上來。

正在這時,宋軍跟上來的炮位設置好。不知道有多少門火炮,一起開炮。一時間,炮聲隆隆,契丹軍陣上如雨般的炮彈落下來。炮彈炸開,契丹的軍陣徹底亂了。

城頭上,趙禎看見這場景,連連點頭。對身邊的杜中宵道:“太尉,軍中的火炮果然厲害。像現在這樣,如此多的火炮,敵人如何抵擋?契丹人不除,今日只有死路一條!”

杜中宵道:“陛下說的是。現在作戰,火炮最重要。特別是像這種地方,雙方對陣數十日,陣形早已穩固。我們設置了炮位,敵人就只能夠等死了。”

趙禎很感興趣,問杜中宵:“太尉,似這種時候,契丹人應該怎麼做?”

杜中宵道:“沒有辦法,必須要來攻我們的炮位。不把火炮打掉,他們就只能等死。敗亡只是早晚問題,沒有什麼疑慮。契丹人被圍了數十天,物資不足,軍心渙散,現在還沒來攻。”

趙禎喜道:“若是他們不來攻,莫不是今天就這樣勝了?”

杜中宵聽了笑道:“陛下,契丹人不是傻子。捱過這一輪炮,必然會組織人出來進攻的。所以步兵的陣形,都是按保護炮位佈置的。契丹人上來,要先跟步兵戰過才行。他們現在,怎麼能是我們步兵的對手呢?此次進攻,加了拱聖軍三萬人,火炮多了不少,契丹人頂不住的。”

韓琦道:“兩軍作戰,確實火炮最重要。炮火之下,任你鋼筋鐵骨,也抵擋不住。”

富弼道:“我們的各軍,如果佈置好了陣形,契丹就沒有辦法。他們上來,前鋒無法衝破步兵的防守,後邊的援軍則無法承受火炮攻擊,最後只能潰敗。如果沒有火炮的時候,敵人還能夠以強軍,向某一點突擊。攻破一點,擴及全軍。有了火炮,就只能攻擊炮位,完全不同。”

宋庠點了點頭。他只看見城外面打得熱鬧,契丹軍陣被自己火炮轟得亂七八糟。契丹人也不知道怎麼了,打了這麼久,還不進攻,只是在那裡白白挨炮轟。聽了才明白,反攻宋軍炮位沒那麼簡單。契丹人先要選取位置,而後佈置進攻人馬。宋軍防得穩固,還必須要一隊一隊依次上前。

簡單說,這個時候,契丹必須派人不斷上前送死。依靠死人,把宋軍威脅最大的火炮打掉。但現在宋軍陣前,集中了全國的大部分火炮,炮位佈置合理。契丹人要想打掉火炮,幾乎不可能。

杜中宵看着城外,心中輕輕嘆了一口氣。這是兩支不同時代的軍隊,宋軍有碾壓的優勢。以前自己不帶軍了,一進擔心,宋軍不能發揮出火器時代對冷兵器時代的優勢。今日看來,宋軍沒有那麼差。

契丹軍隊已經疲憊不堪,無力再戰。一直堅守,是以前他們的軍事優勢,所帶來的心理優勢在那裡撐着。認爲自己是大國,這隊是強軍,怎麼可能輸給宋軍。哪怕事實就擺在眼前,耶律洪基,包括一部分契丹高官,還是不願承認現實。他們總是幻想,最後會出現奇蹟。

面對這樣一支契丹殘軍,宋軍在這裡有五十萬大軍,以千記的火炮,充足的物資,幾乎傾盡國力來打。這樣一場仗,結果早已經註定了。如果雙方都能認清自己的實力,契丹應該早就投降了。而宋軍如果認識到自己有這麼強,也不會不顧一切,編成這麼強大的軍隊。

爲了能夠戰勝契丹,趙禎幾乎不顧一切。把所有的軍校解散了,可能的軍官全部入軍,國營的工廠不計成本,甚至爲了戰爭發行債券。結果到了最後,卻發現是用牛刀來殺雞。

擡起頭,杜中宵看着天上的太陽,一時間覺得有些無聊。這一仗在戰前集中了兩國的目光,費盡了兩國大臣的心力。到了戰時,卻發現是一邊倒,戰爭只是打得熱鬧,一點都不激烈。

此戰之後,估計自己不會再領軍了。契丹主力被滅,宋軍編練成形,世上還有什麼勢均力敵的敵人呢?面對這樣的局勢,繼續領軍還有什麼意思?

城外炮聲隆隆,城樓上趙禎和一衆大臣看得興高采烈,議論紛紛。好像今天不是事關國運的一場大戰,而是一場戲劇。那個曾經強大無比的契丹,連帶着他的強軍,都將灰飛煙滅。曾經的兩強並立,曾經的兄弟之邦,都將隨着這場戰爭遠去。中國的周邊,將面臨不同的樣子。

第212章 縮一縮吧第104章 安排第213章 京城第136章 再次掛帥第82章 日暮途窮第121章 迴歸第81章 出鐵第36章 窮則獨善其身第153章 外戚第137章 無可奈何第73章 舊人第76章 人心惶惶第56章 人多糧少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178章 軍民配合第79章 由遠及近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71章 錯位第28章 當要大變第186章 夫妻相見第75章 小人書第71章 戲中人第100章 入城難第111章 首告第152章 諸事皆難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55章 內附第100章 意外之喜第232章 重賞之下第26章 爲天地譜曲第239章 各處皆有用處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50章 好酒第142章 商路第60章 交鋒第251章 援軍來了第53章 先党項後契丹第117章 無路可逃第240章 錢與物第211章 各有各煩惱第37章 白紙做畫第119章 使節第115章 出乎意料第158章 百貨商場第95章 一邊倒的戰爭第211章 風雨欲來第34章 大勢第137章 什麼教育?第105章 去牢城營吧第20章 官哪第30章 以差監吏第23章 割韭菜第133章 軍隊要專業化第44章 閒情第89章 同去第142章 商路第144章 做大事情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56章 不去管了第248章 北上第219章 打獵第15章 意外收穫第68章 稀罕物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93章 工農並舉第78章 錢來了第24章 追與逃第67章 數路齊出第246章 議事第44章 貴人?第60章 交鋒第5章 中招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151章 進城第32章 危機第40章 不進則退第191章 集議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5章 刁難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132章 先下手爲強第37章 錢的問題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75章 進擊第7章 審案第173章 帶話就是第50章 沒有展開第68章 審明紀律第18章 互相推諉第168章 你們不管我管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137章 再回幽州第16章 佈置第81章 靈州城下第68章 反攻第106章 故人重逢第79章 破靜州第206章 不自知第102章 願意獻城第57章 荒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