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以工代賑

雄州到幽州,是以前的宋朝與契丹的驛路,交通方便。第三天一早,大隊人馬離了雄州,向着幽州而去。路上的驛站早已破敗不堪,臨時收拾了,供趙禎和一衆大臣居住。張玉和龍衛軍則在旁邊紮營。

過了新城縣,第三天到了涿州。一到城門,就見到大量百姓跪在城門口,擺着香案。

杜中宵吩咐不必停留,大軍進接進城。剛剛走到城門口,突然一個漢子衝上來,跪在街中間,不住地向鹵簿磕頭。兩個衛士急急衝上前,拉起漢子的臂膀,拖到一邊。

車上的趙禎道:“先帝時,每出大內,御街兩則必有百姓圍觀。至有百姓要見天子容顏,特意攔駕之事。先帝雖然感覺不便,卻從不怪責。朕來幽州,當記先帝聖德,不可苛待百姓。”

說完,讓宋庠上前,詢問此人爲何攔路。

不多時,宋庠回來,拱手道:“陛下,微臣問得清楚。此人名馬宗海,在城裡開間酒鋪。有兩個兒子,均被刺爲籤軍,生死不知。因爲最近沒有生意,大兒媳跟人走了,留下一個小兒。二兒媳前些日子凍餓而死,留下一個女兒。自大軍入城,在城裡設了粥棚,這些日子都是靠着朝廷施粥過活。聽聞陛下來涿州,特意來謝。此人雖衝撞大駕,倒是個好人。”

趙禎嘆息道:“着實是可憐。命涿州城裡,給些錢糧,助他把酒鋪重新辦起來。等到下年,生意應該就好了。現在諸處艱難,地方官該用心做事。”

宋庠領旨,自去吩咐。

杜中宵騎在馬上,沒有說話。自契丹大軍南下,幽州治內,不管是窮是富,沒有衙門裡的關係,這些日子都很慘。開始的時候,還只是籤軍,徵糧徵稅而已。到了後來,契丹大軍搶不到糧,前方戰事又不利,就變本加厲了。無所謂徵與不徵,錢糧皆是直接到民戶來搶,許多人一夜之間破產。

知道又怎麼樣呢?杜中宵也沒有辦法。宋朝的錢糧並不是無窮無盡,能夠保證不餓死人,已經了不起了。其他的事情,只能當沒看見。

趙禎是皇帝,遇到這種事情,當然可以命手下給這漢子補助,收攏人心。杜中宵不行,收攏人心不是他的工作,只能不問。他的工作是把契丹軍隊消滅,地方生產儘快恢復。

進了城,到了涿州官衙歇下。趙禎把杜中宵和韓琦叫來。

進了房門,兩人行禮如儀。趙禎吩咐落座。

上了茶來,趙禎道:“今日入涿州,見百姓皆有菜色,與雄州大不同。不用問,此去向北應該大多如此。收復這些地方之後,這裡就是朝廷境土了,百姓如此可是不行。讓治下百姓衣食不缺,不受凍餒之苦,不只是朝廷聖德,也可以儘快收復這裡的人心。你們以爲,應該怎麼做?”

韓琦拱手:“幽州現在最缺的是糧食。可以從兩浙再和糴些糧食,運來幽州。每日施粥,保證不會有人餓死。能堅持到下年,就有辦法。這些活下來的人,必然感念朝廷的恩德。”

趙禎點了點頭,轉頭對杜中宵道:“太尉以爲,應該如何?”

杜中宵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幽州百姓艱難,一是缺糧食。便如相公所說,從內地運些糧食來,先保證不餓死人。再一個,契丹搜刮太過厲害,幽州百業凋弊,百姓掙不到錢。便如今天城門外的馬宗海,他本來有自己的酒鋪,以前應該衣食無缺。但現在人人都沒有錢,做不來生意,家人只能凍餓而死。朝廷要做的,一是要組織生產。契丹籤軍,青壯大多被刺入軍中,民間缺人手。由衙門出面,把人組織起來,讓各家互助,讓他們有事情做,能領到錢,是要務。還有一件,朝廷佔領了這裡,錢幣也要通行這裡。可以讓中書運些錢來,地方上做些事情,修橋鋪路運糧,不管什麼都可以,把錢發到這裡的百姓手裡。百姓手裡有錢,就有商人販糧來,也是辦法。”

趙禎聽了連連點頭:“有道理。若只是由朝廷施粥,一是朝廷花費不少,再一個不是長久之計。若是讓百姓做活,衙門給他們發錢,就好得多了。百姓得到了錢,衙門也做了事情,兩全其美。”

杜中宵道:“這是以工代賑,讓百姓做工賺錢,渡過災荒年月。”

趙禎道:“如此做,總得有個名目。這裡做什麼事情合適?這是驛路,看起來有些殘破,可不可以讓涿州等地,招百姓來修整道路?修橋鋪路這些事,做起來總是對的。”

杜中宵道:“當然可以。不過,修整道路用不了多少工,能照顧到多少人?得幽州之後,最重要的其實是修鐵路。用鐵路連通雄州和幽州,百姓做工掙錢,對朝廷也有大用。”

趙禎對韓琦道:“相公以爲如何?這條鐵路,應該是必然要修的。”

韓琦拱手:“陛下說的是。佔了幽州,把鐵路修到這裡,就固若金湯。既然如此,等到戰事一結束就開始吧。除此之外,大量的契丹俘虜,也可做此事。”

關於此戰中俘虜的契丹人,趙禎和幾位重臣商量過了。籤軍是被迫當兵,可以回家。但是草原來的遊牧騎兵,不可能再放他們回到草原。最終會被打散,要麼分到廂軍養馬,要麼就做其他事情。中原被草原上的民族害得苦,不可能再把他們放回去。

商量了修路的事情,趙禎道:“此戰勝了,要想恢復幽州繁華,可不是容易的事。不來這裡,怎麼知道契丹把這裡禍害成這個樣子?罷了,幽州之地,免三年賦稅,且休養生息吧。”

杜中宵和韓琦拱手:“聖上英明!”

這個樣子的幽州,收賦稅又能夠收到多少?四十萬籤軍,大量死亡,這裡不只是窮,還大量缺乏勞動力。沒有一二十年,只怕恢復不過來。免賦稅三年,讓民間休養生息,是必要的。

從開拓河曲路,杜中宵參加過許多戰事,收復過許多地方,還是第一次遇到幽州這個樣子的。一場戰爭,青壯盡空,民間凋弊,哪怕有錢,人力也不足。契丹是大國,不只是對外有戰力,對內破壞的能力也不弱。數十萬大軍南下,爲了供應這支大軍,許多地方都受到了巨大破壞。

興,百姓苦,亡,亦百姓苦。幽州真切應了這句話。

出了房門,韓琦嘆道:“恢復燕雲,本來應該是高興的事。可陛下親來,卻見到民生凋弊,必然心中不喜。唉,這個時候,或許陛下不來纔是好的。”

第273章 封賞第137章 馬車第36章 帥司所在第191章 合圍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200章 時移世易第17章 需要改革第83章 衆官請客第9章 初戰第236章 時移事易第129章 慢用第113章 大勢所趨第179章 窮途末路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64章 曲線前進第207章 不奉旨第46章 分道揚鑣第9章 上元觀燈第39章 古礦洞第112章 撞鐵板第110章 俗文化第14章 陣前殺將第10章 模範部落第189章 行文有司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6章 兩軍對壘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82章 擒賊擒王第208章 騎兵第一營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75章 大軍到來第125章 遊街第142章 商路第23章 全力應戰第62章 盡心而已第33章 使者第111章 首告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38章 試槍第19章 齊射最好第219章 打獵第54章 贊助者第23章 物是人非第100章 入城難第41章 新奇吃法第98章 必死之局第54章 炮轟甘州第205章 抓人第79章 剪羊毛第169章 左右爲難第55章 西壽軍司第13章 聲東擊西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42章 疑惑第114章 難以捉摸第121章 派人探望第132章 一年大勢第138章 進退不得第212章 物是人非第118章 普通人第74章 鄰居登門第21章 練兵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59章 重騎立功第7章 糟白酒第131章 放手第73章 在商言商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77章 小社會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62章 心累第107章 無可奈何第14章 陣前殺將第142章 巧遇第39章 大軍出動第55章 自尋煩惱第80章 各有前程第25章 何不拼一場第21章 練兵第5章 生意人家第99章 科學的勝利第93章 我想謙虛第196章 不能退讓第264章 大勝第130章 商路第96章 新米第35章 來客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09章 請派監軍第104章 和氣生財第50章 困難第37章 僵局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143章 亂起第24章 大軍集結第213章 京城第140章 反常第213章 演練第81章 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