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冤家路窄

大柳樹村在趙州到深州的大道邊,村邊一個水塘,岸上許多大柳樹。這條路不是要道,來往的商旅不多,村子並不繁華。只有一家客棧,兩家酒館,還有幾家小店。

最近契丹騎兵南來,在附近鬧得人心不安,官府要求百姓投奔大寨。在這一帶,大柳樹村就是最大的村子,兩百多戶人家。附的的百姓,都投奔到了這裡來,一時間村裡熱鬧不少。

本鄉的耆長吳漢便就是大柳樹村人,最近招集了三十多個壯丁,在附近四處巡視。這一日外面巡視回來,帶了五個人,守在路口。但有外地來的陌生人,都要先到他這裡問詢。

看看將近中午,吳漢命家裡人送來茶湯,與幾個人一起享用。

正在用茶湯的時候,突然一個騎着驢子的壯丁飛奔而來。高聲喊道:“耆長,大事不好,契丹人朝着村子殺過來了!離着只有幾裡遠,快快準備!”

吳漢聽了大吃一驚,上前一把拽住那人的驢子,厲聲道:“多沒有看錯!不要瞎說!”

那人喘了口氣:“小的看的明白,是契丹人來了沒錯。我走小路,才提早回來!”

吳漢被嚇得臉色煞白,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辦纔好。自己只有幾十壯丁,怎麼跟契丹人拼殺?這村子又沒有圍牆,如何抵擋得了契丹人?

一邊的一個壯丁道:“耆長,還是快派人去知會縣裡。我們這些人,如何擋得住契丹賊人?”

吳漢連連點頭:“不錯,正是如此!這樣,你們帶着衆人,快去告訴村裡的人,速速與他們帶了細軟,到附近的水塘裡躲避。那水塘多蘆葦,人躲在裡面,外人發現不了。我自帶幾個人,去報縣裡。”

幾個壯丁聽說吳漢要逃,滿心不願意。只是不敢說不,只能答應。

吳漢帶了兩個人,把村裡客棧主人的馬騎了,飛奔去縣裡報信。村裡只有這匹馬,雖是駑馬,跑得並不快,卻可以省力氣。跑不快也好,兩個壯丁在後面追得上。

一時間村子裡亂成一團,雞飛狗跳。村裡的人家,在壯丁不要命敲的鑼聲中,扶老摯幼,隨便帶些細軟,向村頭的水塘跑去。那水塘里長滿了蘆葦,此時已經枯黃。不是本地的人,根本摸不清裡面什麼樣子。這裡是平原,能夠躲藏的地方,也只有蘆葦蕩子。

要不了半個時辰,大路方向就出現了契丹的騎兵。呼嘯着衝進村子,村頭村尾看了一遍。村裡的人大多逃了,街道上空蕩蕩的。轉到了村頭的水塘附近,卻見有些行動遲緩的村民,正在向蘆葦蕩裡跑。

韓家奴道:“原來這些人逃進蘆葦蕩了!待大軍來,把他們殺個精光!”

說完,派了個親信到後面報信。自己帶了個士卒,先闖進大街上的那家客棧,四處翻找。

客棧裡一個人都沒有,櫃檯後面錢櫃還在,翻出一堆銅錢。整個客棧找遍,也只有這些銅錢,值錢的細軟等物,已經被店裡的人帶走了。

韓家奴從廚房裡拿了塊肉來,又倒了一大碗酒。坐在大廳裡的桌子邊,罵道:“這些賤坯,跑得倒快,金銀一點不見!這些銅錢,有什麼用處?”

說完,飲了一口酒,咬了一塊肉吃,憤憤不平。

又過了約摸小半個時辰,蕭胡睹帶了大隊人馬衝進村裡。命手下的人到村裡搜尋糧草財物,自己帶幾個親兵到了村頭客棧。

韓家奴見蕭胡睹進來,急忙起身叉手唱諾。

蕭胡睹道:“這村裡不見人影,人都到哪裡去了?”

韓家奴道:“末將來的時候,看村裡的人都逃進村頭水塘的蘆葦蕩裡去了。那裡蘆葦茂密,外人不知路途,一進去只怕迷路。專等將軍帶大軍來,再進去把他們殺個精光!”

蕭胡睹聽了,眯起眼睛,道:“此事不急,先把這村裡的糧草搜刮乾淨了,我自有辦法。”

說完,與幾個親兵坐下來,圍着桌子一起吃肉喝酒。

吳漢帶着兩個壯丁,一路向縣城急趕。這裡是屬於靜安縣管下,正是深州州衙所在。只是與趙州相交的地方,人口稀少,沒有市鎮。這一路走來,每到村子,吳漢都告訴他們躲藏,說是契丹人來了。

走出二十多里路,離着靜安縣城還遠的時候,突然看見前面村子旁邊的軍營。那軍營連綿不絕,看起來人不少的樣子。吳漢心中一動,難道這裡有駐軍?

帶着兩個壯丁到了村子裡,吳漢問一個村民:“哥哥,旁邊的軍營是什麼來路?”

那村民打量吳漢一番,又看看兩個壯丁,才道:“這是冀州來的官兵,聽說是來剿契丹人的。你們兩人面生,不似附近的人,是哪裡來的?”

吳漢道:“在下吳漢,是西邊大柳樹村的,忝爲當地耆長。今日午後,村裡突然來了契丹人。我們抵敵不住,是以急急趕到縣裡報官。”

那村民道:“何必報官?那邊軍營裡就是官兵,你們去報就是了。”

吳漢聽了大喜,帶了兩個壯丁,到了旁邊的軍營那裡,求見這裡的將領。

史大慶與一衆將領,正在帥帳裡商量附近情報。他得了軍令,帶了手下向趙州來,決定今夜在這裡駐紮。同時派出探子,四處查探情況。

正在這時,一個士卒進來,叉手道:“將軍,外面來了一個叫吳漢的,說是南邊的耆長。他們村裡來了契丹人,正要到縣裡面報官呢。”

史大慶一聽,忙道:“快快讓他進來。”

吳漢隨着士卒進了帥帳,見裡面坐了一圈將領,中間案後一個大漢。知道那是主將,上前拱手行禮道:“小的吳漢,是南邊的耆長,見過將軍。”

史大慶道:“某是史大慶,得知州相公鈞旨,帶大軍來剿契丹賊。你說你們村裡進了契丹人,到底如何情形,說來聽聽。——此是軍國大事,必須須句句是實。若有半句虛言,小心你的腦袋!”

吳漢嚇了一跳,急忙道:“小的豈敢欺瞞?這些日子鬧契丹馬賊,靜安治下,耆長們都聽官府的命令,組織了壯丁,四處巡視。今日快到中午的時候,小的正與幾個壯丁在路口那裡盤查,突然一個壯丁騎了驢來,說是在數裡外發現了契丹人蹤跡。小的不敢怠慢,知道自己人少,村裡又沒有寨牆,不是契丹人的對手,急忙帶了人來求援。其餘壯丁帶了村民,先到蘆葦蕩裡躲避。”

史大慶聽了,不由皺起眉頭:“如此說來,你並沒有見到契丹人?只是聽聞而已。”

吳漢道:“回將軍,那契丹賊人如何兇殘!我若見了,哪裡還有命來報官?那壯丁忠厚老實,是我自小認識的,說的定然不是假話!”

史大慶問了吳漢住的村子方位,問了村裡的情況,便讓人帶他下去休息。

等吳漢離開,史大慶道:“這耆長說的,也不知是真是假。他村裡離這裡二十餘里,據他說已經走了一個多時辰。算着時間,若真有契丹人,現在應該進村了。”

李甲道:“大軍行動,不能憑這樣一句話。殿直,不如先派個人到村裡去,看看有沒有契丹人。”

史大慶想了一會,道:“契丹全是騎兵,來去如風。我們一耽誤,他們說不定就走了。若是派人去查探,一來一回,我們得到消息就到了晚上。不如這樣,我們這便就拔營起程,一邊派人去查探。若是真有契丹人,到那裡正好晚上。契丹人沒有走的話,我們四面圍上,說不定就是一場大功!”

幾個將領猶豫着不說話。這次出兵,大家的打算,只是拖住契丹人,真要打仗怎麼行?大家這些禁軍,整訓之後,都不知道會到哪裡去,哪個想賣命?

只是史大慶決心已下,派了兩個親兵,去吳漢村裡查探情況。自己則帶大軍,立即拔營。

第69章 各有算盤第20章 見世面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54章 逃散之人第115章 錢糧有了第39章 大軍出動第227章 利器第1章 驚天大案第75章 一潰千里第51章 各有封賞第21章 嚇了一跳第74章 鄰居登門第213章 京城第12章 三個和尚沒水喝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88章 妙計第127章 三方牽扯第101章 要熱鬧第19章 各有門路第60章 全軍出擊第207章 慶賀第47章 有賞有罰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60章 你想做官嗎?第267章 敵軍再至第95章 經銷商第1章 蒸汽車船第91章 攜手致富第79章 得償所願第64章 自投羅網第68章 稀罕物第188章 風雲匯聚第61章 時間不等人第11章 攤派差役第142章 旅遊團第25章 栽培第99章 破靈州第48章 邀賞第95章 秋收第133章 大戰在即第2章 同年第130章 普遍貧窮第165章 渡河第75章 一潰千里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6章 偶遇第84章 接駕第107章 生財有道第112章 慶功第123章 廣種棉花第89章 同去第50章 如釋重負第146章 遇仙樓重聚第2章 夜襲第9章 地方的難處第7章 自己想辦法第81章 合議第48章 高朋滿座第120章 委以重任第114章 富弼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3章 破飛狐第106章 夫妻團聚第160章 應有盡有第17章 自尋出路第185章 截斷敵陣第6章 兩軍對壘第212章 通車了第91章 沒有出路第163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57章 長久之計第167章 猴戲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157章 拿人第80章 柳暗花明第257章 偶遇第79章 由遠及近第61章 于闐商人第96章 新米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95章 使節第241章 保值第202章 不理他們第111章 權在官員第86章 地方龍蛇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3章 比不得第193章 分岐第144章 先玩吧第113章 虧了第164章 商量第44章 新與舊第9章 葉縣第8章 賈逵出兵第12章 意外之喜第21章 一起抓走第84章 實在聽不懂第51章 三本冊子第4章 包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