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國父

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恥辱,日本人非法開採本溪的煤礦本來滿清收回,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是日本人蠻橫無理,只能討回一半股份,而且這一半的股份中國還吃了大虧。

鄺榮光親自去評估的煤礦價值,他作價四十五萬兩白銀,結果日本人根本不承認,最後煤礦資源只估價三十五萬大洋,回想起往事,說起日本人的蠻橫霸道,鄺榮光也是唏噓不已。

“拙言,這段時間我都在本溪考察,日本人最初建立工廠的時候,只取得了本溪湖煤礦和廟兒街煤礦的開採權。隨着歐戰爆發,鋼鐵價格暴漲,日本人的野心也在膨脹,他們已經盯上了本溪境內梨樹溝、臥龍村、歪頭山、岱金峪、馬鹿溝、青山背、駱駝背子、王子崗、八盤嶺、太子河沿及通遠堡等12處鐵礦,並且已經通過買通北洋政府,將十二處鐵礦拿到了手中,現在整個本溪,只剩下田師傅煤礦還沒有落入日本人的手中,咱們必須要拿個主意才行啊。”

籠統的說是本溪礦區,但是其中也分成了很多具體部分,日本人正在不斷的鯨吞蠶食,想要將整個礦區弄到手中。偏偏在日本人大舉吞併煤鐵資源的最後關頭,奉天奪回來控股權,對日本人的行動不啻當頭一棒。

張廷蘭頓時也清楚了事情重要,既然日本人還沒有完成佈局,奉天方面絕對不能錯過這個機會,鋼鐵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擡高到何等的位置都不過分,在後世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國內生產總值能衡量國家的發達程度,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另一個更有說服力的金標準,那就是人均鋼鐵佔有量。

只要人均鋼鐵佔有量達到了八噸。就是實打實的發達國家,除了房屋道路,家電汽車,鍋碗瓢盆之外,蓄積鋼鐵最多的地方就是工廠,一個個龐大的生產線都是鋼鐵巨龍,這纔是一個國家生產能力的代表,也是國力的象徵。

毫不客氣的說鋼鐵就是一個國家的脊樑,鋼鐵越多,國家越強壯。相反這個國家就會缺鈣,變得骨質疏鬆。而現在的中國情況更加糟糕,現代的鋼鐵工業幾乎爲零,就像漢陽鐵廠號稱亞洲的雄廠,但是控制權也落入了日本人的手裡。

沒有了鋼鐵工業。中國就變成了沒有骨頭的一塊肥肉,任人魚肉。就連歐洲的三流四流國家都能欺壓堂堂中華。成爲了所有國人心中最深重的傷痕。現在張廷蘭聽說本溪的煤礦和鐵礦還沒有完全落到日本人手中,心中還有一絲竊喜,總算不太晚。

張廷蘭敏銳的感到這是一個限制日本人的好機會,因此帶着鄺榮光,急急忙忙的趕到了帥府。

這時候帥府也是高朋滿座,除了張作霖之外。王永江等人也都在座,北洋政府剛剛頒佈了新的官職,正式確立了督軍和省長的體制,老張自然是奉天的督軍。主抓軍務,而王永江則成爲了省長,是文官之首。

剛剛上任的王省長正在向老張彙報政務,張廷蘭到了之後,他們自然把話題轉到了張廷蘭的身上,王永江笑着說道:“拙言,你一下子又敲了日本人五百萬元,還拿回了股權,真是可喜可賀啊。”

“鐵龕省長,我可光是感到了恥辱啊,如果咱們實力足夠,日本人敢玩暗殺,就能夠向他們宣戰,直接把什麼狗屁滿鐵全都趕出去。現在連讓日本政府向咱們道歉都做不到,只能拿到一點經濟補償,還要向日本人做出一些讓步,說起來也挺無奈的。”

鬧得沸沸揚揚的暗殺事件,最後全都推到了川島浪速身上,只說是川島和張作霖的私人恩怨,而川島浪速也在寓所之中剖腹自殺,老張也把伊達順之助還有口供都交給了日本方面,這個案子就算是了結束了。

但是也不過是給輿論一個交代,雙方心裡頭都深深的埋下了一根刺,奉軍和日本人的衝突絕對不會少,就看雙方怎麼打太極吧。

“拙言啊,你也別憤憤不平了,至少咱們抓到了真憑實據,讓日本人賠了夫人又折兵,現在有了鋼鐵廠,又有了兵工廠,再發展十年,也就有了和小鬼子的算賬的本錢,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媽了巴子的,老子絕對不會放過日本人!”

張作霖說到了這裡,猛地一拍桌案,將茶壺茶碗震得亂晃,顯然老張心裡頭的怒火還沒有絲毫減弱,只是暫時壓下去了而已。

“大帥,鄺先生和我說了說本溪的情況,我發現咱們還有機會,能夠繼續痛宰大倉喜八郎,拿日本政府沒有辦法,就從這個老傢伙身上下手。前一段時間大倉買通了北洋政府,拿到了本溪一帶十二處鐵礦的開採權力。現在咱們是公司的大股東,我們完全可以用徹查公司賬目的名義,把這些交易的黑幕搞出來,然後對大倉進行處罰。另外還有田師傅煤礦還沒有落入日本人的手中,我們還要堅決把這個煤礦保住,這樣一來,再把那些鐵礦攪和黃了,咱們手中也有煤鐵了,只要弄到機器設備,咱們也在本溪建一家鋼鐵廠。”

從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張廷蘭絕對不應該在本溪建第二個鋼鐵廠,不過出於同日本人爭奪資源的考慮,再弄一座鋼鐵廠很有必要,畢竟合資的再好也比不上獨資的,奉天需要的是王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鋼鐵廠。

張廷蘭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之後,王永江在一旁說道:“大帥,拙言說的問題我也知道一點,前幾天於衝漢還來找我,讓我同意把田師傅煤礦交給日本人呢,不過現在峰迴路轉,情況不太一樣了!”

於衝漢這個顧問就是日本人安插的棋子,奉天上下心裡頭都有數,只不過不能不用而已,老張想了想說道:“拙言的建議很及時,鋼鐵這玩意兒關係到造槍造炮的大事情,的確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岷源。就按照拙言說的辦,咱們派一個清查小組過去,把日本人的鬼把戲都掏出來。”

“大帥,要辦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合適的人才行,要能頂住壓力,還要辦事果決,頭腦清醒。”說話之間王永江就把眼光落在了張廷蘭的身上,很顯然王永江又打算讓張廷蘭去跑腿了。

張廷蘭也知道自己提出了建議,就應該責無旁貸。因此也沒有什麼反對,偏巧這個時候,有手下人拿着一封電報,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送到了張作霖的面前。

老張看了一眼之後。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嘆了口氣說道:“諸位。袁世凱死了!”

一句話落地。在座的衆人全都沉默了下來,從清末開始,袁世凱三個字都是權勢的代表,天下多少英雄,都在老袁的鼓掌之中,北洋新軍的創立者。親手埋葬了清王朝,力壓革命黨,老袁親手將北洋帶到了輝煌的頂點。

不過盛極而衰,老袁在最後的關頭錯走了一步。登基稱帝,衆叛親離,原本還算統一的國家徹底陷入了崩潰和戰亂之中,到了現在老袁死了,而他留下來的亂局該如何收場,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其實從三月份宣佈退位之後,老袁就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憂憤交加,身體日漸衰弱,死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了,不過北洋上下卻都懷着複雜的心情看着袁世凱,尤其是他的接班人內閣總理段祺瑞。

在老袁登基的時候,段祺瑞極力反對,甚至和老袁撕破了臉,但是看到老袁即將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段祺瑞的心裡反而十分的難受。

他段祺瑞能有今天,全是袁世凱提拔的結果,甚至整個北洋,都是老袁一手打造出出來的,沒有袁世凱就沒有他們的今天。老袁要走了,北洋這個團體是興還是衰,誰也沒底兒,越是要失去的時候,就越值得珍惜。

段祺瑞等北洋老人到了現在才知道,袁世凱是不可替代的,在袁世凱最後的日子裡,段祺瑞幾乎每天都去看袁世凱,想要看看老袁還有什麼遺言麼。

就在六月六號的早晨,段祺瑞又去拜見老袁,此時袁世凱突然清醒了過來,還讓手下人把他扶着做起來,段祺瑞最初還以爲老袁身體有所恢復呢,可是他隨即就發現了袁世凱臉上不正常的潮紅,段祺瑞頓時就知道,袁世凱這是迴光返照啊。

“宮保,你還有什麼交代的,就都說出來吧,我一定替你辦到!”

袁世凱老眼之中也垂下了淚水,嘴脣顫抖了半天,才說道:“芝泉啊,我錯聽了豎子之言,一步走錯,步步成空,好好的天下,因爲我一人四分五裂,袁某愧對天下啊!”

“宮保,您千萬別這麼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還是身體要緊,不要太過悲傷了。”

“哎,我的光陰有限,就和你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吧,中國最大的敵人就是日本,從清末以來,日本就是革命黨的大本營,歷次暴亂都是日本人在幕後操縱的結果,這次蔡鍔也同樣不例外,革命黨就是日本人的提線木偶而已,你當政之後,千萬要防備日本人啊!”

老袁說到了這裡,緊緊的抓住了段祺瑞的胳膊,眼中露出了堅定的神色,這個時候,袁克定,楊士琦等人也都趕了過來,老袁眼含痛淚,突然氣堵咽喉,說不上話來。

“快拿人蔘!”段祺瑞大喊了一聲,老袁的姨太太急忙給他灌了一口人蔘湯,說起來這顆人蔘還是張作霖送給老袁的。

老山參功效非凡,袁世凱好不容易恢復過來,又繼續說道:“對革命黨,一定要剿滅,奉天張作霖對付日本人很有辦法,只可拉攏,不能爲敵,切記切記!”

交代這些之後,老袁精神徹底衰微了,又斷斷續續的說道:“我死之後,葬禮由袁家人自行處理,我還想回到洹上村啊……”

說到這裡,袁世凱的聲音微弱到了極點,只能聽到他喃喃的說道:“爲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英雄末路,不過如此,在場衆人無不落淚,袁世凱的身軀突然一陣抽搐,一隻手勉強擡了起來,似乎在指着誰一般,嘴裡吐出兩個字:“是他,是他啊……”隨即老袁二目雙冥,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段祺瑞隨即安排人員向各省發出消息,張作霖自然也在其中,現在老張攥着這份電報,對所有人說道:“大家都說說,咱們該怎麼辦?”

“尊袁,用最隆重的儀式祭奠袁世凱,所有報紙都發動起來,要連續刊載袁世凱的功績,上書段祺瑞,要求給袁世凱加上國父的尊號!”張廷蘭大聲的說道。

第665章 衝進漢城第396章 奉軍的價值第269章 滾滾而來第685章 橡膠第18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12章 碰瓷兒第389章 農產品交易中心第462章 借刀殺人第110章 俄國技工第759章 定西南(下)第745章 千年劇變(中)第426章 小鬍子第194章 一統奉天(完)第274章 郭鬼子和小六子第318章 邊境交鋒第112章 小禮物第381章 直搗黃龍第621章 西北狼煙第691章 出人預料的勝利第262章 吉林有金礦第222章 國家脊樑第676章 繼續忽悠第412章 都來淘寶了第621章 西北狼煙第69章 海外學習基金第786章 權力撞資本第602章 軍艦回來了第693章 人間煉獄第111章 都督寶座第3章 面見張作霖第651章 殺入半島第120章 震撼第404章 江東六十屯第821章 我們贏了第451章 王者歸來第116章 馮德麟來了第311章 加緊擴軍第204章 中計了第723章 英國插手第395章 威懾第83章 興旺的罐頭廠第125章 開門辦公第789章 收割成果第33章 捉放曹第12章 碰瓷兒第538章 廟街事件第66章 嘴和屁股第647章 熊本聯隊的末日第827章 帝國墳墓第376章 小登科第234章 激戰第656章 肅清殘敵第191章 一統奉天(一)第375章 簡體字第178章 抉擇第546章 叛亂第440章 奉軍新局第326章 縱兵搶掠第615章 大換裝第420章 三軍齊備第50章 王永江第358章 一個俘虜第518章 火種計劃第637章 光環破滅第646章 沒收財產第278章 僕從軍第499章 平蒙之策(二)第822章 雪域新曲第752章 通膨促發展第500章 平蒙之策(三)第235章 預備隊第577章 條件第64章 挖牆腳第557章 手裡有糧第682章 法西斯鼻祖第832章 撈到寶貝了第753章 大投入 大發展第447章 天價奉軍第571章 後院起火第608章 民黨的傳統第553章 開門紅第396章 奉軍的價值第437章 別殺漢卿第94章 來了第783章 上海灘第329章 日本人再出手第312章 專題宣傳第402章 虐殺僑民第77章 人選第836章 讓納粹感染世界第751章 擾亂敵人,發展自己第294章 協防中東路第550章 艱難的行軍第613章 人雖在,名已壞第692章 消失的潛艇第132章 北洋兵第73章 黑手第669章 新民黨第181章 援兵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