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day2(3)

李同和想起了自己的老上司伊宏纔在出發前那一副有所重託的表情,到現在李同和才明白是什麼意思。

“何指揮,我想了解我們現在所在的座標。”王文龍說道。

“是的何指揮,請告訴我們現在我們所在的座標,您也不用隱瞞我們了,我和王哥,還有仁軍三人討論過了,我們都相信以領導小組裡的幾位常年做海上跑的領導是懂的用船上的其他儀器來進行天文經緯測量的。”李同和把下午在思考的問題提了出來。

“何指揮,我特別喜歡旅遊,結婚前常常有空就去,現在結婚有孩子了我也是在假期抽出時間來一家人去,我去過很多地方,這裡很顯然不是天朝。王文龍說完又從褲兜裡掏出來一張紙,那是今天下午李仁軍抄錄的十字架上陌生字母單詞。

“這是?”何海洋接過紙張後看了一眼問道。

“這是下午在一個十字架上抄下來的,應該是墓誌銘可惜我們看不懂。”王文龍說道。

“我覺得,我們應該在倖存者中找到能看懂這些單詞的人,我懂得英語,但是看不懂這個。”李同和說道。

“好,你們在這裡坐一下.我去派人找人。”

上官綺雲,是甬城市某機械外貿公司企業的翻譯。在穿越的那天正陪着本企業的工程師以及德意志某機械公司的首席工程師一起在港區碼頭進行一套進口設備的查驗工作。

先是遭遇一場讓人到現在都還心有餘悸的天災,然後又到了這個原始森林差不多的陌生世界,再接着從廢墟里救出的德意志白人工程師已經被砸的面目全非,這樣的一幕讓23歲的上官綺雲差點陷入了呆滯的狀態。

吃完晚飯後整個宿營地傳來了尋求外語翻譯的喇叭聲總算把一直在思考什麼時候才能等到救援的她給弄醒了,在一位抗災自救委員會工作人員的領導下上了指揮船。

上官綺雲進入指揮艙後發現指揮艙裡還站着多位男子,不過這幾個男子都緊鎖着眉頭,看來是被問題困撈着。

看到上官綺雲走了進來何海洋馬上走了過去說道:“你好,我是抗災自救委員會的委員長何海洋。這兩位是委員王文龍和李同和,今天下午我們在南邊的河灘附近發現了一些東西,我們想讓懂外語的同志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說完何海洋便從口袋裡拿出一張紙遞給了上官綺雲。

上官綺雲拿起紙條看了一眼說道,這是荷蘭文,語法和現在的荷蘭語有些不同。“掌握多種歐洲語言的上官綺雲一看就知道是荷蘭語,這是一段墓誌銘意思是上帝已經寬恕了馬太伊斯·范佩西先生所犯的一切罪過,他的真正和虔誠讓他得以留在主的身旁。願他在這片富饒的新世界安息,以及他遠在鹿特丹的遺孀和他的三位孩子能永遠健康。

唸完這段話,上官綺雲莫名奇妙的地看着四周的人,每個人都露出了吒異的表情。

“難道我們現在在荷蘭嗎?按照這墓誌銘上說的。”

“謝謝上官同志的幫助,以後有事在找你。”何海洋使了個眼色一位抗災自救委員會的工作人員禮貌地送走了上官綺雲。

“我們真的穿越了?”離開指揮船后王文龍和李同和的心裡一直迴盪着這句話。

“王哥,看來我們的猜測是對的。”

“是的,我一直懷疑真的有穿越這個事沒有想到真的會存在,等下把李仁軍叫來,其他人都先不要告知,如果大夥都知道了我怕會引起動亂的。”

“王哥我明白的,現在就把李仁軍叫來。”說完這句話後李同和去叫李仁軍了。

五分鐘後李同和帶着李仁軍來和王文龍碰面了,三人來到人少的地方。

“王哥,我剛剛聽仁軍說了,我們真的是確定穿越了嗎?”李仁軍問道。

“嗯,現在雖然船上的現代衛星通訊系統已經沒有用了,我聽說昨天晚上一艘貨船的船長在昨天夜裡測出了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我們這些大災難的倖存者從經緯度上來看是在北美洲東海岸。仁軍這條消息只有抗災自救委員會的領導層知道,是不能外泄的,因爲現在讓所有人都知道了會引起亂子的。”

“放心吧王哥我不會說出去的。我們現在的準確地點確認了嗎?”

“嗯,確認了我們現在在哈德孫河入海河口地區。”

“同和兄你的意思是我們在紐約附近。”

“沒錯,而且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我剛剛看過了,我們的營地在帝國大廈和曼哈頓唐人街之間。”

“王哥,如果那個貨船船長的天文星光測量的數據沒有測算錯的吧,那我們是地理穿越還是時間穿越。”李仁軍留着冷汗問道。

“兩個都是吧,李仁軍我看你一直在惦記着那個十字架啊!”

“王哥你都發現了,我只是對那個十字架好奇,那個看起來已經有七八年的墓地確立我們有400年的歷史。”

“然後你就推測出我們穿越了。”

“嗯,王哥,同和兄我們假設一下,我們被吸進了帶有紫色閃電的蟲洞,然後蟲洞裡的強大能量包裹了甬城港最後把我們帶到17世紀初期的北美洲東海岸。”

“那這個結果我猜何海洋他們不得不接受,我們這些穿越過來的人也不得不接受。”

“那王哥,同和兄如果我們不來這裡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在幾年後一個荷蘭總督叫彼得·米紐伊特用了60盾的貨物也就是24美元從印第安人的手裡買下了整個曼哈頓島,確切的時間是公元1626年,購買後荷蘭人在近哈得孫河口一角地闢作貿易站,稱爲“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格蘭奪佔,改名紐約,範圍擴大到鄰近陸地和長島等處。1686年設市。1789年爲美國臨時首都(至1796年),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此就職。”王文龍拿出了三根菸說道。

“穿越前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在2000年1月1日,估計曼哈頓島價值2.5萬億美元。假如當時的印第安人會投資,使24美元能夠達到7%的年複合收益率,那麼,到375年後的2000年的1月1日,他們可買回曼哈頓島。”李同和順手拿了一根菸邊點邊說道。

“那這樣說這裡有印第安人。”李仁軍驚訝的跳起來,看了看四周發現沒有人注意到他們虛了一口氣。

“說句實在話到達這片北美大陸的歐洲移民們最初的生活可沒有他們在離開歐洲時想象的那麼好。在這片如同原始森林的蠻荒土地上有着讓這些歐洲移民們有不堪回首的苦難。飢餓、疾病、野獸這些苦難使他們無時無刻在膽戰心驚的等待着第二天的日出。”

“嗯王哥說的不錯,在相比較之下,善良的原住民印第安人確是歐洲移民所遭遇到所有陌生問題中最容易處理的一面。從社會心理學上來說在人類羣裡處於對自然環境方面劣勢的時候人類羣體會在潛意識的引導下通過創造各種倚強凌落的人際心理優勢來掩蓋自己的內心恐懼,這種行爲可以是對內也可以是對外。”

“所以這樣這羣遠離家鄉的歐洲人就把自己在新大陸的孤獨、不滿、苦難還有恐懼發泄到了印第安人甚至是自己人頭上,盡其所能地填補他們需要一切物質或精神上的貧困與潦倒?”李仁軍吸了一口煙問道。

“是的,好了我要回去陪我的妻兒了。”說完這句話王文龍就離開了。

六十四章衝突的解決和與葡萄牙的第一次接觸一百八十七章第二批歐洲移民到來(2)一百零六章 憲法號下水二十九章尋找印第安人一百九十四章談判(2)三十七章 無題一百五十七章衆人的想法(2)一百四十一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3)一百五十四章廣播六十五章和亞速爾總督加西亞的交談六十四章衝突的解決和與葡萄牙的第一次接觸一百一十章史博文一行來到亞速爾一百九十五章飛剪商船二十八章 尋找資源(3)一百九十章“阿德萊德的隔離生活六十一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2)一百七十四章去向資本家的路一百五十六章衆人的想法第六章day3二十四章 我們的曼哈頓社區(2)一百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一百七十一章選舉後的諸事(2)一百五十四章廣播一百九十五章飛剪商船三十五章 五月花號來了(3)一百一十三章鹿特丹一百九十章“阿德萊德的隔離生活三十一章 和印第安人談判六十九章宴會後的談論八十五章與佩科特人的戰爭(5)一百六十四回程後的事七十七章出事了一百章決鬥七十二章自投羅網的荷蘭人一百四十二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4)一百八十二章李仁軍來到大明(7)一百七十一章選舉後的諸事(2)九十四章里斯本諸事(3)一百二十九章阿德萊德醫院記和金屬晾衣杆九十一章招聘攪屎棍和來到里斯本一百六十九章選舉五十一章討論和農業計劃一百五十三章矛盾(3)二十六章尋找資源五十八章海盜七十五章建設西點鎮二十二章二十章 詢問特里尼達(2)二十七章 尋找資源(2)六十一章卡特琳娜·德·艾蘭索(2)五十九章海盜(2)一百七十章選舉後的事一百一十八章聖薩爾瓦多港(2)第一章序幕四十二章總督島九十四章里斯本諸事(3)四十六章 印第安少女達瑪一百八十四章克里斯一家的聖誕節一百六十八章選舉的前兆四十六章 印第安少女達瑪第十七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3)一百四十五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7)一百一十五章挑選移民和談話五十五章 印第安貿易站八十章與佩克特人的戰爭(3)一百五十九回到曼哈頓九十六章里斯本諸事(5)九十章招聘攪屎棍一百四十一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3)一百一十章史博文一行來到亞速爾一百八十八章財政預算案第十七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3)第七章day3(2)七十三章審訊一百零三章戰爭後的西點鎮三十八章 準備去歐洲一百七十三章娜答生子(3)第八章day5一百九十一章時尚生活藝術公司(歐洲)服裝廠五十一章討論和農業計劃一百七十二章娜答生子五十五章 印第安貿易站一百一十三章鹿特丹一百四十二章和摩和克人的戰爭(4)三十章 發現印第安人(2)二十一章 特里尼達的回憶(5)八十九章特別會議一百一十九章聖薩爾瓦多港(3)一百六十章工作報告一百七十七章李仁軍來到大明(2)三十五章 五月花號來了(3)一百零八章印第安村落第十三章 發現落難的歐洲水手(2)一百七十四章去向資本家的路一百五十七章衆人的想法(2)八十四章 與佩克特人的戰爭(4)一百三十六章農業收穫一百零四章戰爭後的西點鎮(2)一百九十六章移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