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政亂

兩人行禮告別,我慢悠悠的向長安九市走去。皇后駕崩,長安臣民要守三個月的國喪,市坊雖然開着,但遊樂之地卻都半掩着門,不敢明目張膽的做生意。

我找到南州商賈組建的南州同鄉會館,出示了私章,請主持館務的人去太學院替我找兩名在大理學院畢業,現在在長安太學院修習經文的舊日學生。我本來只想找兩個機靈點,懂政治的,不料那館務出去一趟,竟帶回一大羣人,有我教過的學生,也在南州出身在長安行商做賈的生意人。

在長安太學研習經文的學生多有學習儒經的底子,以前在大理學院讀書時,對我很不以爲意,反是到了太學來念書以後對我親近不少,言行舉止中自然帶出一股誠心敬愛之意。

我與衆人一一見禮,敘過話後再喚了最具政治敏感力學生文奇單獨說話,探聽長安城的消息。

原來皇后駕崩的隔天,太后就在她靈前遇刺中毒。天子震怒,令有司拷掠刺客,清查長樂宮和未央宮。但太后遇刺一案還未審結,天子又病倒了。初時天子還能抱病上朝,但過了幾天,臥病長樂宮中,傳詔以尚書檯組成內朝於病榻之前理政。

初時尚書檯處理政務倒也有條不紊,政令並沒有什麼出格之處。但天子臥牀的十天後,政令便開始出了異況,作爲大行皇后親衛的鳳翔軍被調去修建陵寢。未央宮衛尉、緹騎郎將都換了,新上任的未央宮衛尉李頓大規模的擴充期門衛,加強未央宮的防衛。

宮禁戎衛調整後,宗正丞、治粟內史、少府令丞、京兆長史、三輔都尉等實際掌權的部門吏員,都被替換,尚書檯在極力掌控不必以虎符調動的軍隊以外,還在大肆斂財,用以賞賜平輿王、長公主、在京公侯等宗室貴戚。

鑑於皇后駕崩,太后遇刺,天子臥病三件大事,以及桂宮李昭儀產下怪胎、母子暴薨、掖庭中常侍和合被殺、未央宮鬧鬼等種種傳聞,讓朝臣多以爲這是天子爲了清洗謀逆者而作的調動。雖然多少有些惴惴不安,但反彈並不太大。

“老師,我認爲從陛下臥牀十日以後,那些大肆更換朝臣的政令,是尚書檯的人爲了私慾勾結,擅自頒行的,不是陛下的親令。”

“何以見得?”

“因爲未央宮衛尉李頓不是別人,正是傳聞暴薨的李昭儀的哥哥;而尚書檯的六位尚書中,有位名叫越謹的,正是宮裡越婕妤的叔父;所以我敢斷言,這是新興的外戚爲了鞏固權勢而行的亂令。”

“那麼,你以爲內宮現在的實況是怎樣的?天子和太后是否健在?”

這揣測天家內務的事,文奇雖然膽大,也不禁有些不安,偷瞟了我一眼,吶吶的說:“我不敢……老師其實也應該猜得到的。”

“我知道你的膽子大,眼光比別人狠毒……你說吧,我想聽聽。”

文奇告訴我的消息,足以讓我猜出一些端倪,可是我自己限制了心思,不敢往那方面想。

“我想,現在內宮之中,太后和陛下應該都已經無能視事了。真正作主的是生育了皇長子、皇次子的越婕妤!越婕妤極有可能與暴斃的李昭儀的家族有勾結,把持了未央宮和尚書檯,她準備……準備……”

文奇緊張的吞了口口水,結巴了好一陣才說:“估計陛下已經病入膏肓,她準備扶持皇長子齊瀧御極!”

我想喝口茶鎮定一下,端着茶杯的手卻不自禁的顫抖,茶水灑了我滿襟。

不錯,以齊略的個性和施政的手腕,若非真正的病入膏肓,人事不醒,誰敢在他眼底下析分一州之地,試圖收攏布在楚國西線的十五萬大軍?

這大規模的更換京畿腹地的官吏,收斂錢財,不是齊略準備清洗潛伏於宮禁內的刺客,而是越姬爲了扶持兒子登基,改朝換代做的準備!

我很少想過齊略,也很少想過他的後宮嬪妃,只記得越姬是個單純天真,沒有多少政治智慧的美女。可我忘了,後宮的女人站在離權力最近的地方,與開闊的世界隔離,環境促使她們變成最容易被權力腐蝕變化的人。

越姬不僅是個單純的愛着齊略的女子,更是一個母親!她的孩子離至尊的權力那麼近,近得似乎只要一伸手,就能得到,這對一個母親來說,是何等巨大的誘惑?

如果皇后沒有生下嫡子後駕崩,如果太后沒有遇刺,如果齊略沒有生病,她或許能將這股貪念壓制住。然而,因緣巧合,所有的如果都成了現實,她的叔叔又在尚書檯內掌着實權,這種情況,就算她不伸手,她身邊的人都會將她推過去!

“老師,越婕妤一黨準備妥當,估計近日就要開始血洗了。而朝中那批老臣,極有可能是不滿陛下收權太厲害,也有意縱容越氏作亂,加上楚國肯定也有間作推波助瀾,長安城一時安穩不了。我準備過兩天就和學裡的同學一起回南州。您和我們一起走吧!反正您在南州的地位沒有誰能取代,誰當皇帝對您來說都沒關係。”

本來這天下誰當皇帝確實跟我沒關係,只要他不是齊略,可偏偏卻是齊略當了皇帝。

我努力定了定神,閉上眼睛想目前的政局:齊略爲帝強勢,不以爲天下沒有他駕馭不了的臣子,所以用人只考慮其人的才能,並不要求臣子絕對忠誠。這是包容四海的胸懷,但也造成了他用的人才能足夠,對朝廷的忠誠度卻是高低不一。他若安然無恙,自然天下太平,他一旦有事,只怕離天下大亂也不遠。

“文奇,你拿了我的印章去,和同學分組準備一下,好好安排在長安經商的南州商人,別讓他們在亂局中吃了虧。有想離開的,就安排他們儘快離開。”

文奇問道:“老師,你不走嗎?”

“我不能走。”

我將這些瑣務安排好後,讓館中人給我買了套長安婦人的舊衣,用水粉胭脂炭筆把臉色眉眼遮掩一下,買了舊竹籃和糕點等物,向鐵三郎安在明光宮東面街衢的新居走去。

當年天子率宮禁軍御駕親征,幾乎所有與戰後還活了下來的禁軍都積功有賞,尤其是以張典所部的期門衛悍勇過人,滇國王室幾乎所有成員都落在他們手裡,“處置得當”,得的封賞最厚。爲了穩守南疆,天子析分宮禁軍設立南疆大營。張典所部當初也被割裂,張典、喬圖等大部分人留在南州;而鐵三郎、武子他們這一小部分人則回了長安。

此後齊略爲了加強對楚國的控制,將宮禁軍的精幹者一再調撥往荊州、豫州、揚州組建郡後。長安留駐的期門衛一再擴招,鐵三郎有軍功有資歷,便被擢爲軍司馬,賜宅一所。

我雖然年年都會回來探望老師,但六年來卻從未入過橫門,鐵三郎的新居我從沒去過,找了很久才找到,叫開門,一個乾乾瘦瘦的婦人打量着我,問道:“大嫂,你找哪個?”

“這是原住在霸橋村的鐵三郎的家吧?”

那婦人看了我提的竹籃一眼,笑道:“是這裡,你來走親戚的吧?”

“是啊,他在家嗎?”

“他兄弟在家。”

那婦人領着我往屋裡走,我跟她嘴裡的鐵三郎的兄弟一照面,兩人都愣了一下,我大喜過望,叫道:“你也從北疆回來了?”

那人面色黝黑,一臉風霜之色,個子雖然不高,但舉手投足卻自有一股久經疆場,歷盡血戰後纔有的將軍纔有的霸氣和穩重,正是我已足足七年沒見面的嚴極!

嚴極瞪着我,一臉驚疑好笑:“阿……啊……大表姐!”

他雖不知我爲何扮成這樣,但畢竟是久歷沙場的人,硬生生的將“阿遲”兩字吞了回去,變成了“大表姐”。

我眉開眼笑,喜盈盈的應了一聲:“想不到今天這麼巧,居然在這裡碰到了你。”

“是啊,可有七年沒見了!大表姐,快屋裡坐。陳嫂子,快給我起火燒上湯來待客……不,大表姐好多年沒看我們兄弟了,我們自己招待。陳嫂子,你家去吧,有大表姐在,今晚不用你過來做飯。”

嚴極將那婦人哄走,掩上院門,轉過頭來再看着我,忍不住“哈哈”兩聲,捧腹大笑,指着我道:“大表姐……你今天怎麼這副模樣?”

我們除了書信來往,託人帶份禮物以外,已經七年沒有見面了。奇怪的是七年不見,不止沒有生疏,彼此見面,反而覺得比以前更親切。

我嘆了口氣,道:“此事一言難盡。嚴大哥,你現在已經是北疆大營的右將軍了,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長安?”

“前些天內廷使者傳令,讓宋苑取鮮卑龍城,左將軍譚驤鎮守定襄關,我回京敘職。所以我就快馬趕回來了,準備先在鐵三家裡借住幾天,養足了精神再去敘職。我們還不知你也回長安了,正和三郎約好晚上去拜見範老先生呢。”

承漢只有一位大將軍,是太后的堂兄,皇后的父親宋寧。他鎮守北疆二十餘年,前年去世。死後軍中諸將沒有誰的功勞能直任大將軍,所以北疆大軍便暫時由前將軍宋苑、後將軍譚驤、右將軍嚴極三人共同協領。

我聽嚴極說起宋苑出擊鮮卑,只當它是天子越級提撥妻舅後,爲讓其固權而做的軍事演練,不禁一驚:若齊略無恙令宋苑領兵北出,自是妹夫給機會讓大舅子建功立業。但現在齊略不能視事,這命令卻分明是越姬一派爲了削弱後黨的勢力,而有意讓宋苑北出送死!

嚴極在北疆七年,從斥候兵直到現在升任右將軍,受已故大將軍之恩頗厚。越姬他們派宋苑出戰,卻把親宋派的嚴極傳到長安敘職,分明是怕他在北疆會壞事。後將軍譚驤原來被宋寧大將軍壓制了幾十年,估計懷恨不淺,已經與越姬聯手了!

“宋將軍此次預備帶多少將士出關?”

嚴極躊躇了一下,望着我苦笑:“妹子,你知道我不能說的。”

我一怔,這才意識到出兵多少是軍事機密,嚴極恪守軍規,不能告訴我實情,但他又不願拿我當無知婦人哄騙,所以才明說。

“對不起,是我慮事不周。”

嚴極不說,我只能自己推想。仔細一算,北疆大營二十萬大軍,分三位將軍共管,以實際地位算應該譚驤手下的兵力最厚,宋苑手下的兵力次之,嚴極所部最少,宋苑手下的兵力在五到八萬。

如果越姬真能做到爲了撥除宋氏的勢力,竟捨得將數萬北疆將士棄於關外送死,那麼齊略落在她手裡的危險性又高了。

“嚴大哥,宋將軍出兵應該是領了旨的吧?詔書上蓋着哪個印璽?”

“像這等大規模的出兵,僅有聖旨可不行。是內廷使者攜了虎符,合符出兵的。”

“虎符?”

虎符落在越姬他們手裡了?不,不是在他們手裡,否則他們謀取南疆大軍的時候根本不必迂迴,直接持符節制就可以了。

不是越姬,那麼令宋苑出兵真的是齊略或者太后嗎?也不可能,這兩人都是人中之雄,真有精力調動軍隊,根本不必轉這種圈子,直接出手就足以收拾亂局。

得到虎符難道是楚國?可他既然得了虎符,而不是直接調動軍隊反攻都城?是了,虎符固然是調動軍隊的信物,但如果下太過荒謬的命令,使軍中將領生疑,反而不如合宜的削減朝廷的實力來得實在。

楚國現在大概是在等齊略死,等越姬和外戚爲了掌權大開殺戒,等死忠齊略的臣子生亂,等朝廷政局糜爛。

齊略精心計算,小心佈局,一步步的削弱着楚國,但楚國也不是隻能捱打不能還手的弱者。楚國對比朝廷雖然土地要小,綜合國力要弱,但水軍強大,政治制度整合成功,也是頭嗜血的兇豹。

皇后駕崩,太后立即遇刺;天子病重,越姬寧願讓才七歲的兒子當傀儡皇帝,也想借機將他送上帝位;而應該在太后那裡掌管的虎符竟出現在北疆,調動宋苑北伐;南軍的中高級將領,都有楚姬……這些事,或明或暗的有楚國的影子在後面潛伏。

楚國勢不如朝廷,但勝在了機巧,竟使得齊略母親中毒,自身重病臥牀,人身自由受限,內有越姬和外戚竊權,外有楚國虎視眈眈,連執掌天下兵馬的虎符也被人盜走,真可謂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妹子,你臉色怎麼這麼難看,怎麼了?”

“我……”我心驚肉跳,靠在案几上大口喘氣。

嚴極大驚,趕緊端了盆水進來,擰手巾給我擦汗喂水。我緩過氣來,苦笑道:“這人真是奇怪,以前在南州知道什麼事都得自己來,沒人能依靠的時候。我遇到什麼吃力的事,都能咬咬牙就挺過去,可一回到長安,見了老師,坐在鐵三哥屋裡,看到嚴大哥,突然間就覺得有了依靠,變嬌氣了。”

“女孩子家的,本來就該嬌氣些,不應讓你去受外面的風雨。只是……唉,我不勸你離開南州,是想讓你和子籍日久生情。聽你這麼說,他根本就沒半點用處,南軍那些期門出來的兄弟也沒一個有用的。”

我沒料到他從我一句話裡竟生出這麼多的想法,趕緊解釋道:“嚴大哥,這卻不關子籍兄的事。是我不大敢去見他,也不敢麻煩他,當然就更不敢去見那些期門衛的兄弟了。”

嚴極嘆了口氣,道:“原來期門衛一系出來的老兄弟,從治傷娶媳婦到打戰學兵法都得了你的幫助,就算你跟子籍的事不成,也不會對你不滿。你在南州怎麼就這麼死腦筋,爲了子籍一個,遇到難事就都不敢去找那些兄弟幫忙了?”

我這麼多年來已經慣於獨擋一面,自擔風雨了。但有人用這種責備而關心呵護的口吻數落兩句,心裡還是暖暖的,十分受用,笑了笑道:“子籍兄手下的人都比較難纏,要找人幫忙當然還得找嚴大哥這麼爽快利落的人。”

嚴極看到我的裝扮,便知有異,聞言一笑在我肩上拍了拍,安慰的說:“有什麼麻煩你說吧,做大哥的回了長安,就算有天大的事,也不能叫人欺負了我妹子去。”

我輕嘆一聲,緩緩的說:“嚴大哥,不是有人欺負我。但這次的麻煩不小,可真的是‘天’大的事。”

嚴極一揚眉,正想細問,突聞門外一陣喧譁,有人大叫:“開門,開門!”

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三十七章 衝突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五十五章 異況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二十章 生活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四十四章 戰事第四十二章 事變第二十五章 紈絝第十二章 冬至第四十二章 事變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六十四章 東進第四十五章 叢林第十三章 鏡奩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五十二章 偷閒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十五章 拜節第一章 風起第四十章 年關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三十三章 南國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三十二章 離都第二章 斷脈第五十一章 一夢第二十三章 釋懷第十四章 爲臣第十一章 無謝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五十章 所會第十九章 離宮第六十七章 罪罰第十五章 拜節第五十章 所會第四十九章 入主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三十章 意外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十五章 拜節第十八章 斷念第十六章 驚情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十六章 驚情第八章 定案第四十一章 負心第十八章 斷念第三十四章 巫蠱第三十四章 巫蠱第十九章 離宮第四十四章 戰事第三十四章 巫蠱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十九章 離宮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四十一章 負心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十二章 冬至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十六章 驚情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四十五章 叢林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八章 定案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二十三章 釋懷第六十章 皇子第二十五章 紈絝第六十四章 東進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三十四章 巫蠱第二十八章 錯落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十一章 無謝第三十四章 巫蠱第二十二章 疑問第十三章 鏡奩第二十三章 釋懷第六十二章 國璽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十一章 無謝第六十八章 霧重第五十二章 偷閒第二十三章 釋懷第三十章 意外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二十八章 錯落第六十八章 霧重第七十章 桃符第十九章 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