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日本國王

伏見城,這座與安土城一同定義了“安土桃山時代”的名城,是繼大阪城之後,豐臣政權的又一象徵。伏見城的起初坐落於指月山麓,本是聚樂第的一部分,是秀吉、秀次“二元政治”的代表性建築,在秀次流放、聚樂第被拆毀後,秀吉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這一時期的伏見城稱爲“指月山伏見城”。

然而隨着伏見大地震的發生,這座宏偉的城池蕩然無存,面對難以清理的殘垣斷壁,秀吉聽從高虎的建議,在指月山東北一公里處的木幡山重建了城池的主體部分,這時的伏見城歷史上稱作“木幡山伏見城”。

至於“桃山城”的稱呼,則是由於元祿年間(公元一六八八年到一七〇三年)人們在伏見城的遺址上廣種桃樹而來,這時的伏見城也就被稱作“桃山伏見城”,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按照江戶時代流行的說法,伏見大地震的發生是由於秀次等人的冤魂作祟,在後世更是被稱作是“豐臣家衰落的徵兆”,也爲後來德川家康奪取天下提供了一個藉口:“是老天要滅豐臣家,而不是我家康”。

當然,此時的伏見城煥然一新,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自然沒人敢把這次天災和去年的人禍聯繫起來,再加上明使的到訪,更是爲這座新城平添了幾分好兆頭。

抵達伏見後,明朝使團便被迎接到驛館稍作休息,並於第二天清晨前往御之丸參與冊封大典。

爲表重視,使團剛出驛館,秀吉便命毛利輝元率領各地大名在城門列隊等候。不到半個時辰,楊方亨等人便在利家和秀保的帶領下抵達了大手門,楊方亨作爲正使,身着錦雞忠靜服與利家並排走在前列,沈惟敬亦穿戴好孔雀補服,手捧金印,緊隨其後。

經過昨天那件事,楊方亨頗有些大權旁落的無奈和悲哀,可現如今看到日方如此盛大的歡迎陣容,心中卻有發出了“老樹逢春”的感慨:“沈惟敬啊沈惟敬,由你再怎麼囂張,老夫終究還是使團的正使啊。”

衆人在百官的簇擁下跟隨毛利輝元進入大殿,隨後各大名依次入座,神態舉止,不一而表。

就在這時,兩側小姓齊聲高呼“太閣殿下駕到”,緩緩拉開了殿上大幕,秀吉身穿深紫色縫腋袍從幕後緩緩走出,一隊近侍手握佩刀跟隨其後,近年來秀吉身體大不如從前,形如枯槁,甚至有傳聞他時常半夜驚醒,大小失禁,即便如此,這一刻仍能從他的眼中感受到那縷不曾磨滅的野心。

只見他立於堂上,目光炯炯地看着楊方亨等人,頗爲不悅地質問道:“既然是來請和的,爲何不肯下跪?”

沈惟敬雖說和諸多大名有過接觸,但這次卻是他第一次見到秀吉,這小人本就有所心虛,現在又聽到秀吉的厲聲質問,頓時驚慌失措,“噗通”一聲跪了下去。楊方亨見狀也是手足無措,雖說有些猶豫,但想到沈惟敬那句“一切皆聽我安排”,便只好跟着跪了下去。

行長本以爲要出岔子,頓時一頭冷汗,可看到沈惟敬和楊方亨如此識時務,也是暫時鬆了口氣。秀吉雖然不瞭解其中的原因,但見明使如此聽話,心情也是大好,爽朗笑道:“果然是大國的使者,這次爾等遠道而來也真是辛苦了。”

沈惟敬早已是亂了方寸,除了一個勁點着頭說“嗨嗨”、“不辛苦”外,已經說不出別的話來了。看到這一幕,楊方亨暗暗“呸”了一聲,心想:“不是說‘一切都交給你麼’現在這算什麼事啊?!”雖有不甘,但也只好學着沈惟敬的樣子點頭答應着。

看到楊方亨如此恭敬,行長也是見好就收,高聲喊道:“請使臣開始行禮!”

聽到行長髮話,沈惟敬總算是鎮定下來了,趕忙起身,將金印和冠服獻給了秀吉,身後的隨從也將準備好的禮服賜給其他大名,這場“冊封”鬧劇總算是有驚無險地開場了。

果不其然,家康、利家和秀保獲贈鬥牛服;輝元、秀家和隆景獲贈飛魚服;淺野長政、前田玄以獲贈蟒服;三成和長盛則是獲贈麒麟服,沒辦法,誰叫前面那幾位和秀吉非親即故,官位都在兩人之上呢

第二天的傍晚,秀吉又在西之丸擺下宴席熱情款待楊方亨與沈惟敬。秀吉坐在上首中央,按照史書記載,他頭戴七旒皁皺紗皮弁冠,內着素白紗紅領黻文中單,外穿五章娟地紗皮弁服,下着纁色素前後裳,腰繫紅白素大帶,腳穿大紅素紵絲舄,腰佩青玉佩,完全一副明朝郡王的裝扮,不過在秀吉的眼裡,這卻是明朝皇帝的行頭。

楊方亨與沈惟敬坐於右方下首,家康、利家以及秀保等七人穿着明朝所賜各色冠服,坐於左方下首。其餘大名沒有資格坐於堂中,只能在南椽用餐,職位更低的小大名則是坐在堂外廊庭內用餐,話又說回來,能參與這次盛會已是無上的榮耀了,又怎麼會在乎坐在哪裡呢。

楊方亨看到秀吉等人盡爲大明衣冠,彷彿自己正處在朝堂之中,心中總算感到了些許欣慰和得意。宴會開始後,按照禮數,秀吉命樂師奏起了明朝的雅樂。

可楊方亨還沒聽盡興,樂聲便被豐臣秀吉喝止了:“既是爲了歡迎遠道而來的賓客,自當奏我本國之樂。”於是堂上鼓笛之聲大作,能樂拍子便開始上演了。聽到了“民族音樂”,原本昏昏欲睡的大名們不禁歡呼起舞,反而把楊方亨等人曬在一邊,秀保看着不知所以的使團衆人也是啞然一笑,這便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寫照哦。

正午時分,豐臣秀吉攜衆人返回花田山莊,終於到了宣讀詔書的時候了,豐臣秀吉身邊當時有三位相國寺鹿苑院的高僧對漢文極爲精通,分別爲西笑承兌、玄圃靈三和惟可永哲,最後翻譯這個任務落到了西笑承兌身上。

行長被這個“突然襲擊”打亂了陣腳,翻譯竟不是女婿宗義智,也不是好友景轍玄蘇,這可怎麼辦?看到沈惟敬那信任的目光,行長只能賣着老臉,對西笑承兌耳語道:“如果太閣知道詔書中的內容,必然大怒,還請您讀的時候‘委婉點’,不要把那些‘刺耳’的內容讀出來。”

可是承兌對秀吉忠心耿耿,根本不肯答應行長的請求,照着原文大聲翻譯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聖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嗣以海波之揚,偶致風佔之隔。當茲盛際,宜讃彜章。

諮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西馳一介之使,欣慕來同。北叩萬里之關,肯求內附。情既堅於恭順,恩可靳於柔懷。

茲特封爾爲日本國王,賜之誥命。於戲!龍賁芝函,襲冠裳於海表,風行卉服,固藩衛於天chao,爾其念臣職之當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無替款誠。祗服綸言,永尊聲教。欽哉!”

“日本國王?!”秀吉聲音陰沉,雙拳緊握,青筋畢露,承兌剛一讀完,他便疾步走上前去,一把搶過詔書,將其與身上的冠服一同擲於地上,怒吼道:“我欲王則王,何須爾等冊封?!”

秀保明白,這個彌天大謊終於被揭穿了,接下來就要看自己的了。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第325章 兵抵方丈原第80章 可憐的棄子第2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66章 聯盟達成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87章 晴勝的叔叔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123章 四大恨第301章 貽誤戰機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217章 只要一千?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287章 伊達退兵第22章 北野大茶會第328章 那人便是吉川廣家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174章 舊事重提第98章 影島海岬第223章 狹路相逢第297章 九州風起第302章 家康起兵第25章 左右逢源第214章 母親大人,天好黑第83章 神秘人物第285章 大軍開拔資料八日本名刀資料一覽轉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155章 蠣崎惟宗第87章 推心置腹第224章 四面楚歌第273章 領內動員第152章 知行二百萬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10章 孤島受圍第297章 九州風起第131章 一騎討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163章 北政所的警告第204章 豐臣家的長城第217章 只要一千?第146章 臨屯都司第275章 岐阜中納言第169章 筒井驚變第46章 賴鄉的情義第249章 三成的心思第55章 左右爲難第272章 恭候大駕第22章 北野大茶會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128章 重重包圍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260章 如夢初醒第156章 未雨綢繆第248章 何謂豪族第243章 此伊勢非彼伊勢第56章 撅豎小人第28章 新年評定第261章 奉公構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124章 最佳人選資料一日本戰國令制國基本情況第296章 鏖戰下野第77章 伏見地震第78章 高虎加封第332章 戰略轉移第73章 李旦的堅決第73章 李旦的堅決資料二日本戰國令制國及郡名第181章 不聽話的傀儡第296章 鏖戰下野第289章 毛利出兵第31章 東上之路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30章 蒲生騷亂第33章 誰家江山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187章 晴勝的叔叔第111章 塵埃落定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324章 南翼崩潰第148章 亡國條約第176章 鬼藤堂第17章 最後的考驗第2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237章 武家傳奏第284章 毛利之謀第99章 同仇敵愾第207 全城戒備第332章 戰略轉移表姐結婚停更兩天第10章 花之慶次第273章 領內動員第216章 大野的命門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107章 火線突圍第56章 撅豎小人後續戰略的幾點說明第121章 使番十二人衆五萬字了想說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