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重重包圍

聽秀保提及邢階,中村搖了搖頭:“據外臣所知,明軍總大將並非叫邢階,而是一員名爲李如梅的中年武將。”

“李如梅?!”秀保心中一怔,慢慢坐了回去,自言自語道:“看來邢階是準備一戰而畢全功了。”

“敢問殿下,您所說的邢階是何人,那李如梅又有什麼來頭麼?”中村和久矩都是第一次入朝作戰,根本不知道誰是邢階,更不認識什麼李如梅了,自然是要追問一二。

秀保將摺扇杵在桌子上,一邊敲打桌面一邊反問道:“你們知道碧蹄館之戰麼?”

久矩搖了搖頭,中村卻表示有所耳聞:“外臣聽攝津守說過,當年我軍兩大軍團四萬餘軍勢對戰九千明軍,竟未能取勝,不僅如此,就連龍山糧倉也被一把火燒燬了,逼得我軍撤出漢城,被迫與明軍議和。”

“不錯,經此一戰,我軍士氣盡喪,再也沒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攻,可以說是文祿戰敗的導火索啊。”秀保慨嘆道:“當年率軍攻陷平壤,繼而發動碧蹄館之戰的明軍總大將乃是明國的遼東總兵官、御倭總兵李如鬆,而你方纔提到的李如梅便是他的弟弟,單論能力,兩人可謂是不分伯仲,當年立花家的小野成幸以及十時連久便是死在他的箭下。”

“可他和那個什麼邢階有何關係啊?”中村和久矩大有打破砂鍋問到底問到底之勢。

“據我所知,邢玠乃是明朝新任兵部尚書,和其前任石星不同,他是堅定的主戰派,當初因反對議和而被朝廷冷落,可沈惟敬事敗後,石星受牽連落馬,他和主戰派得以東山再起,李如梅便是其手下愛將,你見到他,那就說明邢階業已抵達朝鮮,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場仗恐怕就難打了啊。”秀保不想和兩個小將多費口舌,這邊剛一說完,便將二人分別打發到清州和聞慶,將此十萬火急告知秀元和忠鄰,希望兩人能率軍北上攻打平澤和堤川,效仿圍魏救趙以解燃眉之急。

其實關於邢階,秀保只是告訴中村些皮毛,至於他的另一個身份,統率關城內外、遼河東西所有兵馬的“薊遼總督”,秀保卻有意避而不提,以免仗未開打便沒了士氣。

邢玠雖是一介文臣,卻有着武將的氣魄和膽識,甫抵遼東,他便從宣府(今屬張家口)、大同、延安、浙江徵募雄師四萬,橫跨鴨綠江,援朝抗倭。

奔赴朝鮮之初,他便當機立斷,剪除內奸沈惟敬,使日軍失去耳目。此後又揭發石星通敵誤國,使朝廷把他下獄論死。

南原之戰後更是在漢城登壇誓師,發誓“必破賊倭,有死無二”,先後取得了稷山、青山大捷,扭轉了明軍被動局面。此後率三軍展開反攻,蔚山一戰,以輕騎誘敵入伏,出奇制勝,若非楊鎬臨陣脫逃,定能一戰而畢全功。

秀吉的死訊傳來,日軍紛紛渡海回國。邢階命中朝聯軍發動強攻,在露樑一帶海面聚殲逃敵,大獲全勝,擊沉日船近千艘,幾乎全殲日本水軍,爲長達六年的戰爭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如此戰績,就連袁崇煥都自愧不如,明朝後期,也只有”袁督師“的恩師,集東閣大學士、遼東經略、兵部尚書於一身的孫承宗可以與之相較一二了。

秀保明白,這招“圍魏救趙”只能是權宜之計,邢玠此番帶來四萬援軍,其中仍有兩萬不知去向,若是貿然集中兵力攻打西面的平澤和東面的堤川,那鳥嶺一帶必將防守空虛,若兩萬大軍乘虛而入,那日軍匆忙構建的防線必將頃刻崩潰,到那時,一潰千里、屍相枕藉就真的不可避免了。

因此,對平澤和堤川,宜“攻”不宜“圍”,即派遣小部隊佯攻,而非全軍出動,這樣既能給明軍造成假象,又能防止長期圍城在士氣和補給上造成的不利影響,爲後方主力騰出足夠的時間鞏固構建防線,以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明軍總反攻。

當然,至於邢玠會不會中計,兩萬大軍到底會現身何處,這都是未知數,目前當務之急是儘快派兵前去搭救秀家和行長,同時派忍者前去追趕秀忠和高虎,使其放棄鳥嶺改走成歡裡,避免遭遇明軍先鋒的伏擊。

可救人首先要有兵,秀保手下除了高虎帶來的一千二百名精銳外,就只有當初帶來的三百馬廻以及小宮山晴勝的二百足輕了,憑此不足兩千人的軍勢,對抗李如梅的兩萬大軍?除非秀保和家臣都瘋了纔想得出來吧。

“通知天安的黑田甲斐守,讓他速率軍勢前來匯合。”秀保對那須資吉說道:“長政的三千人,加上本家的兩千人,一共五千人,即便解不了鳳陽之圍,也應該能拖延明軍一陣吧。”

與此同時,鳳江畔的九龍城正被大霧籠罩,明軍以一萬六千人的絕對優勢,將這座小城重重包圍,飛鳥難進。

前一天夜裡,秀家和行長率衆由鳳陽南門拼死突圍,一度想逃往忠州城,誰知此時的忠州早已被明軍佔領,萬般無奈之下,兩人只好調頭東進,試圖強度南漢江進入慶尚道,可這亦在李如梅意料之中,他搶先佔據了離慶尚道最近的渡口,並派兵迂迴到日軍後方,將其回師鳳陽的道路切斷。

在此山窮水盡之際,秀家與行長分兵兩路,轉向西面強渡鳳江,可李如梅根本不給秀家機會,聯絡江左義軍將浮橋燒燬、船隻鑿沉,逼得日軍淌水過河,可江水湍急,河道又深,尚未行至江心便被捲走大半,秀家只好退回江右,休整軍勢,準備與明軍背水一戰。

可就在這時,也沒有找到船的行長率部趕來會師,兩軍沿河北上,一舉攻陷了九龍山城,而明軍隨後趕到,再次將日軍團團包圍。就這樣,秀家和行長犧牲了兩千軍勢卻仍沒能跳出明軍的包圍圈,而這座九龍城距鳳陽僅不足十里。

第274章 濃尾走廊第4章 誕生!近江大納言第181章 不聽話的傀儡第200章 結城少將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185章 大田原泰清第117章 秀忠被俘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第76章 抵達博多第164章 制勝堂密議第86章 獨領一軍第295章 突圍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15章 飛來橫禍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77章 伏見地震第243章 此伊勢非彼伊勢第208章 護旗馬廻,千成瓢簞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196章 探望利家第85章 百年黨爭第46章 賴鄉的情義謝謝你們給我的感動第109章 盪滌南疆第332章 戰略轉移第94章 迴天乏力第332章 戰略轉移第199章 我也是武士了?第16章 鬆倉狀第133章 腹背受敵第45章 若鬆結義第153章 亂世之兆第282章 招兵買馬第171章 戶隱忍者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5章 飛來橫禍資料十蒲生氏家臣團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32章 人心叵測第4章 誕生!近江大納言第245章 北陸,真亂第81章 日本國王第158章 本能寺之網第212章 夜闖郡山城第128章 重重包圍第90章 大軍開拔第266章 聯盟達成第102章 二段釣野伏第256章 一觸即發第90章 大軍開拔第285章 大軍開拔第148章 亡國條約第278章 哨卡驚變第194章 強國之基第88章 討價還價第316章 田中倒戈第17章 最後的考驗第307章 秀保急召第229章 素衣請死第279章 全面進攻第151章 誓書第162章 一錘定音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290章 強佔大阪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167章 大略既定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19章 火攻筱山坳第166章 滾雪球的三成第89章 雪之千代第118章 竹山大捷第327章 箭在弦上第228章 茶室驚變第282章 招兵買馬第15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81章 日本國王第156章 未雨綢繆第175章 脣槍舌戰第27章 季持之請第210章 茶茶,你沒事吧第142章 中原戰罷第106章 蝴蝶效應第40章 梅花物語第48章 櫻姬出家第51章 “預訂”莊內第199章 我也是武士了?第313章 湯原遭遇戰第82章 大明的氣概第72章 長府之思第170章 失蹤的虎千代資料六日本戰國史簡介第134章 金錢鼠尾第291章 血戰木幡山第195章 豐臣五後見第261章 奉公構大綱慶長五年四五月及戰後處置第272章 恭候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