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斬僧則雨停

“奶奶的,這李重福的野心是越來越大了啊!”崔耕聞聽此言,忍不住暗暗翻了幾個白眼兒。

按道理說,李重福直接堅定地回答,“兒臣認爲這純屬宋務光污衊母后”,這事兒就算了結了。唯一的害處,就是他在羣臣心中聲望大跌。

然而,李重福作爲李顯的庶長子,聲望跌了又怎麼樣?除非……他有意這太子之位,不願意得罪官員,所以才把這個燙手山芋交給了自己。

韋后似乎對李重福的這個回答早有預料,看向崔耕道:“二郎,你覺得呢?”

崔耕堅定道:“微臣以爲,宋務光此舉純屬無稽之談。不過,念在他一片忠心的份兒上,似乎不宜苛責。”

“不宜苛責?”韋后不悅道:“宋務光把天降大水,推到了本宮的身上,影響了本宮的清名,還不宜苛責?”

崔耕不慌不忙地道:“皇后的清名當然重要,不過,微臣以爲,要挽回皇后的清名,似乎不是什麼難事。”

“怎麼挽回?”

“這事兒真的跟皇后娘娘無關。您聽說過寶嚴和尚祈晴之事嗎?”

提到這個問題,韋后的臉上才現出了點兒笑模樣,道:“本宮當然知道,聽說最近不少百姓,因爲他的術法不靈,往他的頭上扔菜葉子呢。”

“扔菜葉子還是便宜他了!”崔耕寒聲道:“事實上,微臣以爲,大雨不停,全是這和尚惹怒佛祖之過!”

“崔尚書,你莫血口噴人!”

李隆基當時就急了,說寶嚴和尚尸位素餐沒什麼法力,這沒問題。武則天都被韋什方騙得團團轉過,又何況是自己?但是,若這和尚是大雨不止的罪魁禍首,那自己作爲“祈晴法會”的組織者,還真是難辭其咎。

韋后對崔耕的說法卻頗感興趣,道:“爲什麼?二郎說來聽聽。

崔耕道:“當初,寶嚴和尚爲舉辦祈晴法會,提了兩個條件,微臣就以爲不妥。常言說得好,一事不煩二主。他可倒好,一方面全城禁屠取悅佛祖,另一方面殺馬宰羊取悅昊天,這二位都來了,能不生氣嗎?所以,佛祖就和昊天就施展大~法力,令大雨不止,懲戒寶嚴和尚。”

韋后當然喜歡這個解釋,遲疑道:“但是,二郎你又如何驗證這個說法呢?”

崔耕跪倒在地,道:“微臣請陛下下旨,斬妖僧寶嚴,取悅上蒼!”

李隆基道:“萬萬不可!若斬了寶嚴,大雨仍未停息,那不就成了草菅人命了麼?”

“怎麼算草菅人命呢?”崔耕道:“其一,本官當初說得明白,若是祈晴法會兩個月後,雨仍然未停,就要砍寶嚴的腦袋,他已經同意了。現在兩個月都過去十來天了,他不過是踐諾而已。其二,如果斬寶嚴後,七日內不雨,本官願與他抵償兌命!”

最後這話話,就非常有分量了。

武三思看出了便宜,道:“啓稟陛下,啓稟皇后,微臣以爲,崔尚書的建議甚有道理啊!”

韋后也覺得崔耕的這個提議,對自己來說是穩賺不賠,點頭道:“好,就依崔愛卿所言,斬寶嚴以謝上蒼!”

一個番僧,斬了就斬了,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然而,自從斬了寶嚴之後,那雨竟然越下越大,毫無將要停歇的趨勢。

眨眼間,又是五天的時間過去了。

臨淄王府,後宅,花廳。

絲竹聲聲,尚衣奉御姜皎和李隆基,一邊觀賞着門外的雨景,一邊飲酒作樂。

姜皎既是李隆基的心腹,又是長安城內數得着的大富豪,李隆基的一應開支,大部分是由他供奉。

他之所以對李隆基如此死心塌地,當然是從秘堂分出的暗堂的手筆。

有一次王皎準備出城打獵,見到一位和尚守在自己門前,就問道:“和尚你想在這化什麼緣啊?”

和尚道:“施主佈施貧僧一些吃的即可。”

姜皎有錢,就讓下人拿些肉給那和尚吃。可當他眼睜睜地看着和尚吃完肉離去後,那肉竟然還在!

姜皎大感奇怪,趕緊派人將那和尚追回來詢問。和尚道:“貧僧之所以求您佈施,就是想和您結個善緣,您日後定能大富大貴。"

姜皎道:“我現在非常富裕,只是不夠貴而已。請問什麼時候,我才能當官呢?”

和尚道:“您見到真人就能富貴了。”

“那什麼時候我能見到真人呢?"

和尚擡眼看了看姜皎道:“您今天就能見到真人,請跟我來。"

於是乎,姜皎手臂上架着一隻價值二十貫錢的鷂鷹,騎馬跟隨和尚出城去,正好遇上了李隆基也在狩獵。

李隆基看着姜皎臂上架着的鷂鷹,很在行地問道:“這是你的鷂鷹嗎?”

姜皎道:“是。”

於是,姜皎跟隨李隆基一同打獵,而那和尚就不知所蹤了。

後來,又有個女巫主動拜見姜皎,姜皎問道:“你既然有法力在身,那就說說看,今天有什麼人來?"

女巫道:“今天會有天子來。”

“天子?”姜皎道:“天子在皇宮裡坐着,怎麼會來看我呢?”

然而,功夫不大,就有下人來報,道:"三郎來了!"

姜皎出去一看,原來所謂的“三郎”,正是那天在一塊兒打獵的臨淄王李隆基。

從那以後,他就把李隆基當成了真命之主輔佐,當真是要錢給錢,要物給物。殊不知,那個“高僧”和女巫都是李隆基的人,那個高僧的手段,不過是普通的障眼法罷了。

李隆基也對得起他,給他謀了一個尚衣奉御的職司,秩五品。

在聽說了李隆基和崔耕的賭約之後,姜皎也是暗暗捏了一把冷汗李隆基拿不出五百萬貫錢來,這錢可不得自己出嗎?

現在,十七州遭災已成定局,如果崔跟死了,這賭約自然也就作廢了。

今天,他終於鬆了一口氣,手持一盞酒道:“這雨越來越大,看來那崔二郎必死無疑,微臣爲王爺賀!”

李隆基揮了揮手,命奏樂的侍女們退下,然後非常痛快的仰頭將一盞酒飲盡,擦了擦嘴角的酒漬,道:“莫把話說得太滿,這不還有兩天嗎?”

“兩天?”姜皎望着門外的瓢潑大雨,道:“兩天?恐怕十天半個月,這雨也不得停哩。”

頓了頓,又道:“按說這崔二郎也是個有本事的,掐指一算,就知道三個月內,這場雨絕對停不了。不過,可惜了啊……”

“可惜什麼?”

“有句話叫做,神通不及天數。他再大的本事,非要與您這條真龍爲敵,也得大敗虧輸。”

“神通不及天數?神通不及天數!哈哈,說得好,當浮一大白!”

李隆基也深感自己頗有些天命所歸的意思,再次將眼前的一盞酒飲下,微醺道:“若本王有一日得償大願,富貴定與姜卿共享之!

姜皎也有些喝多了,道:“多謝王爺……啊,不,萬歲爺!誒……”

忽然,他伸手指向外面道:“瞅瞅,您一下聖旨,這就天光大亮,雲開霧散,真是有聖君氣象…誒,不對,怎麼天晴了?”

噹啷~~

李隆基面色大變,手裡的酒杯掉落於地,道:“這回可麻煩大了。”

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682章 萬方同樂日第565章 肖放的決斷第010章 又起歪邪念第120章 齊誇崔二郎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1136章 問鼎蠻王意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1817章 又得一兒子第393章 龍門送行時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871章 三方皆有寶第1313章 鄉民救歌仙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1751章 誤入金鈴峒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589章 洛陽風雲起第370章 忽然興大獄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1838章 二寶爭輝映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417章 殺死吳令光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1772章 救兵多多多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1697章 雙方終聯合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988章 鄭愔耍心機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1124章 紅背竹竿草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223章 血債須血償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407章 衝動是魔鬼第1318章 三妹報恩忙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040章 出發牲口市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425章 策反在敵營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1473章 官逼民終反第248章 相約無定期第1740章 守軍翻十倍第507章 小人心難測第070章 小荷露尖尖第1132章 孟族第二計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爺第1310章 崔密何許人第964章 一言定儲位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1033章 登臺講佛法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第1708章 鑑真再遇刺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1031章 起死又回生第1628章 機密何其多第650章 扶桑改國號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927章 娑葛認爸爸第1387章 風起來蘇頓第1411章 不僅是折兵第1190章 天兵下凡來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1405章 祿山小兒計第1322章 四國攻嶺南第009章 崔耕的大招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463章 你有我也有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052章 瑤仙定賭約第1750章 單騎退莫徭第947章 畫蛇又添足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250章 諧美向南行第1809章 郭公英靈遠第1811章 證人安波注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1851章 鑄成驚天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