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重耳在外安

王琚道;“晉文公重耳的典故,姜兄應該聽說過吧?”

姜皎道:“王先生是想說“重耳在外爲安”的典故吧?晉獻公寵愛驪姬,預謀要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爲太子,便陷害太子申生,申生無奈,深感天地間無立足之地,便上吊自盡了。驪姬又開始誣陷晉獻公另外的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後重耳,逃離了晉國,最後終成一代霸業。“

“不錯,就是這個典故。”

“那我就奇怪了,重耳是晉獻公的親兒子。而咱們王爺,卻是當今天子的侄子,怎可同日而語?恐怕光有“在外”,而沒有“安”啊!”

王琚眼中精光一閃,道:“不錯,當今天子是咱們王爺的叔叔,而不是父親。但是……若當今天子沒兒子呢?”

姜皎道:“沒兒子?什麼意思?”

王琚沒正面回答他,繼續順着自己的思路道:“王爺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發展,既難大規模地招攬賢才,又難大肆擴展勢力。現在,又因爲祈晴法會的緣故聲望大降。所以,長安實在沒什麼好留戀的,如果他能退一步,慢慢培植羽翼,只待長安有變,發動雷霆一擊,大事可成矣!”

“我怎麼還沒聽明白呢?”

“莫說了,本王已經完全聽明白了!”李隆基長身而起,深深一揖道:“王先生就是小王我的孔明張子房,以後還請多多提點小王!”

“王爺虛懷若谷,微臣敢不盡力?”

……

……

三日後,臨淄王府。

李隆基親自作陪,款待一個十分尊貴的客人衛王李重俊。

“來,衛王千歲,小王敬您一杯!”

李重俊杯到酒幹,大咧咧地道:“都是一家人,三郎莫那麼客氣,叫我三哥就成!”

算上被武則天害死的李崇潤,李重俊在李顯家也是排行第三。他比李隆基的年紀略大,所以要求如此稱呼。

李隆基道:“那小弟就高攀了。”

“嗨,什麼高攀啊,咱們是親叔伯兄弟,我是親王,你是郡王,能差得了多少?”

Www¤ Tтkan¤ c o

“那可不盡然。”李隆基搖頭道:“我這輩子能封個郡王,那就到了頂了,但是您可不一樣,貴不可言啊!”

李重俊微微一愣,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我還能做皇帝?不可能,這位置是大哥的,我不是那塊料。”

“三哥您這麼說,就有些妄自菲薄了。你想想,如果譙王真那麼衆望所歸的話,爲何陛下不立他爲太子?”

一來,李重俊專愛舞槍弄棒,不願意動腦子;二來,韋后往他身邊派了不少“損友”,整日裡勾搭着他鬥雞走狗什麼的,着實沒讀過什麼書。所以,李重俊雖然不算傻子,但腦瓜着實不怎麼好使。

他撓了撓腦袋,道:“難不成,俺還有希望?”

“當然有希望了。”李隆基道:“你知道,譙王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嗎?”

“什麼?”

“和皇后走的太近,而皇后又有着成爲則天皇后第二的志向。所以,大臣們都擔心,譙王會成爲第二個陛下,將大好的江山拱手相讓。”

涉及到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即便李重俊也是一陣口乾舌燥,道:“那陛下呢?”

“陛下不立譙王爲太子,那意思不就昭然若揭了嗎?只是他與皇后夫妻情深,不忍對皇后下手而已。若是王爺您能有所表現……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唾手可得啊!”

李重俊着急道:“那……那到底該怎麼表現呢?”

傻帽!

李隆基心裡暗罵了一句,臉上卻不動聲色,道:“那小王就不清楚了,王爺您回去之後,自個兒琢磨吧。”

接下來,無論李重俊怎麼問,李隆基都堅持不說。

又軟磨硬泡了一個多時辰,見李隆基堅決不鬆口,李重俊悻悻地離去。

他剛出門不久,屏風後面就轉出兩個人來,正是王琚和姜皎。姜皎有些不滿道:“王爺,就這麼讓他走了?他聽得懂您想讓他幹什麼嗎?”

王琚道:“過猶不及,王爺說到這個程度已經足夠了,這事兒急不來。”

李隆基道:“就是這個道理,李重俊又不是真傻,早晚能想到本王的意思,但我若直接說出來,就容易引起他的警覺了。”

姜皎見崔耕和王琚配合默契,心中一陣吃味兒,轉移話題,:“王爺出外的事兒有眉目了沒有?到底去哪?”

“當然是你的老家了。”

“我的老家?潞州?”

王琚點頭道:“不錯,就是潞州。你們姜家是潞州的地頭蛇,王爺到了潞州,得姜家幫助,不用費什麼力氣,就能把潞州經營得如同鐵桶一般,無論招攬豪傑,還是擴展勢力,都甚爲方便。”

……

……

接下來的幾天裡,李隆基將五百多萬貫的錢票,交到了崔耕的手中。然後,又以罪孽深重爲理由,自請出外爲潞州別駕。

隆慶池“鬱郁有王氣”的傳說,李顯當然早就聽說過了,對李旦的五個兒子也都非常忌憚。

如今李隆基願意自請出外,他當然非常高興,馬上照準。非但如此,連潞州刺史都不派了,直接讓李隆基以潞州別駕的身份,代行刺史事。

崔耕當然知道,在歷史上,李隆基就是在潞州積蓄了力量,爲唐隆政變打好了基礎。但是,從李隆基上表到李顯的旨意下達,沒用一天的時間,他知道後已經晚了,也只能亡羊補牢。

而這“補牢”的重點,就在李重福的身上。

扶陽王府內。

李重福終於鼓足了勇氣,向崔耕道歉道:“不好意思,崔尚書,當初在金殿上,我實在是……”

崔耕擺了擺手,道:“其實也沒什麼,王爺不必掛在心上。你不就是想當皇帝嗎?本官可以理解。”

“不是,我是怕……”

“嗯?莫非王爺真不想繼承皇位?那本官可真是自作多情了。”

怎麼?聽崔耕這話的意思,是支持我當皇帝?如果真能得他之助,那我登上皇位的可能性,憑空就增加了兩成!

李重福不敢再耍小心眼兒了,躬身道:“小王不敢妄自菲薄,論立長,我當仁不讓。論立賢,我那兩個兄弟也比我遠遠不如。所以……還請崔尚書……啊,不,妹夫助我一臂之力!”

崔耕道:“助王爺一臂之力不難,難的是,你真能聽我的嗎?”

“妹夫有話儘管說。”

“你有沒有聽過重耳在外爲安的故事?”

第658章 月嬋想出氣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532章 女皇也無奈第463章 你有我也有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1565章 留下爛攤子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1229章 雙耀終歸心第894章 揪出幕後者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1286章 波斯有名將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827章 勇將辛承嗣第562章 原是驚弓鳥第966章 攸緒下嵩山第1666章 嚴家有逆子第1435章 驚醒皇圖夢第020章 意外的請帖第1860章 都付笑談中(小番外)第1003章 盛會將開始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1259章 隆基三厚禮第1804章 冒名第三回第1757章 大富大貴人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005章 有女名月嬋第942章 一致要對外第517章 裹兒受委屈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843章 充當和事佬第1334章 山窮水已盡第1150章 多方齊爭寶第388章 歷史突生變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1427章 三美意不同第1118章 理財小宰相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291章 此乃沈御醫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923章 崔是令公孫第1115章 義盜張五郎第079章 胡縣令有請第1848章 變起馬原裡第059章 銀號開門紅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879章 一石浪千層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1259章 隆基三厚禮第082章 單刀赴匪窩第877章 突現豬隊友第1653章 輕取第一題第316章 將星人人敬(兩合併)第826章 端午鬥草會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第1843章 再起安史亂第309章 一語驚四座第974章 拍賣新羅婢第669章 依舊意難平第418章 招婿在聖山第1796章 猛將舊情人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040章 還是假神通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41章 扶桑有靖難第895章 二郎巧言辯第103章 妙人崔二郎第847章 王府祈晴會第966章 攸緒下嵩山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1799章 虎亦謀算人第298章 國師來斷案第1064章 二郎面子大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524章 女皇萬萬歲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205章 一筆寫倆崔第1007章 師度知相地第489章 不速之客來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1603章 再向長安行第1274章 九皋火氣大第1773章 藤鞭罰百酋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1253章 捨身救公主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932章 登臨拂雲祠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804章 女皇有重託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083章 崔二郎送飯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1578章 崔耕舊仇敵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