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女皇出三題

武則天想了一下,道:“當然有。朕準備從三個方面考覈兩位愛卿。其一,長安城內,兩位愛卿分治長安和萬年兩縣。誰治理的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誰就堪任此職。”

這條是題中應有之義,崔耕和武懿宗點頭應是,

緊接着,武則天提出了第二個考察點鄭白渠。

秦始皇元年,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鄭國渠,十幾年後完工,由於涇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時還可改良鹽鹼地,故使產量提高到每畝一鍾。

可以說,秦能統一六國,鄭國渠起了相當大作用,正所謂“關中爲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

到了西漢時期,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增建新渠,引涇水向東,至櫟陽注於渭水,名叫白渠,可灌溉良田四千五百頃。

從那以後,人們把這兩座水渠合稱爲“鄭白渠”。

又過了幾百年,經過五胡亂華,鄭白渠年久失修,現在只剩下三條幹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故又稱三白渠。

大唐建立初期,三白渠總共能灌溉良田一萬五千頃。正是有了這一萬五千頃上等良田,關中才能供養整個大洋朝廷。

然而,但是,自從李治上位以來,威望不足,大量高~官貴戚在三白渠上修建水磨。

水磨一多,三白渠的流速變慢,也就難以灌溉那麼多良田了。於是乎,灌溉面積迅速降到了一萬頃。

李治經常帶着整個後宮和朝廷逃荒,這些水磨的存在是一個非常大的原因。

所以,他連番下旨,疏通三白渠,嚴控三白渠上水磨的數量。但是,這水磨牽扯到的利益太大了。每次下旨,都是一陣風兒,剛開始還有點效果,後來水磨的數量就不減反增。

李治實在沒辦法,還是遷都了事。

時至今日,據統計,三白渠只能灌溉七千餘頃良田了。由此引發的村民械鬥等案,更是層出不窮。

現在武則天的考覈內容就是,二人誰拆的石磨多,就算誰贏。

“這個……”

崔耕和武懿宗面面相覷,都有點腿軟。

好麼,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李治和武則天這一對公母都搞不定的事兒,讓我幹?我還沒活夠呢。

霎時間,二人都下定了決心,這破京兆尹誰愛幹誰幹,反正不管這水磨的事兒。

崔耕嚥了口吐沫,道:“啓稟陛下,那第三個考覈方面,又和何事?”

武則天道:“第三點考覈,倒也簡單:不用你們動手,兩位愛卿,誰能提出解決三門峽天險的解決法子,就算誰贏了。”

撲哧~

上官婉兒忍不住掩口葫蘆,道:“陛下,您這可就有點說大話使小錢了。能解決三門峽天險,給個宰相都毫不過分,何況一個京兆尹呢?”

她這話可不是誇張之詞。

朝廷要想在長安立足,就必須解決糧食供應問題。無非是兩個解決方案:一爲對內發掘潛力,把鄭白渠上的水磨全部拆毀。二爲,對外開源,把三門峽解決掉,讓外部的糧食能夠運進來。

即便把這些水磨毀掉,也不過是灌溉良田一萬五千頃。隨着長安城內的人口滋生,還是有不夠的那一天。

但是,若解決了三門峽天險,外部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入關中,可就堪稱一勞永逸了,說此人是整個朝廷的恩人也不爲過。

武則天看向崔耕道:“這道難題,是專爲崔愛卿準備的,你可千萬莫讓朕失望啊!”

崔耕回想起後世的記載,苦笑道:“微臣只能說,勉力爲之。不過,人力有時而窮,陛下還是莫抱太大的希望。”

這就是委婉的拒絕了。

張柬之怕武則天怪責崔耕,趕緊轉移話題,道:“既然袁相重爲大理寺少卿,不知誰可繼任?還請陛下示下。”

“這個人選麼……”武則天想了一下,道:“就由文昌左相崔玄繼任吧。”

張柬之心頭狂喜,道:“崔玄乃世家子弟,文采風流,中正廉明,人品貴重。有他爲相,大周無憂矣!臣爲陛下賀。”

袁恕己乃太~子黨中的重要人物,他被罷相,張柬之甚爲惋惜。現在可好,去了一個袁恕己,來了一個崔玄,同樣是太~子黨的中堅人物,他還有啥不滿意的?

崔耕也滿意啊,不僅是因爲崔玄乃是神龍政變中的“五王”之一。更關鍵的是,此人乃博陵崔氏之人,天然上就是自己的盟友。

有人歡樂有人愁,崔耕和張柬之高興了,袁恕己和桓彥範可就膩歪透了。

辭了武則天,出通天宮,桓彥範皮笑肉不笑地道:“張相,咱們去尚書省聊聊?下官有幾件事不明,要請教一二呢。”

“聊聊?聊聊就聊聊。”

張老頭怡然不懼,隨着袁恕己和桓彥範來到尚書省內。

尚書省分內省和外省,內省就在皇宮內。事關機密,整個尚書內省的辦公人員並不多。三人很容易就找到了一間靜室。

袁恕己迫不及待地發難道:“張相,你那個便宜徒弟崔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上次徐元慶的事兒不是解決了嗎?爲何還要處處與本官爲難?”

“這話兒是怎麼說的?”張柬之不悅道:“今日搬倒了番僧胡超,確立了太子殿下的地位,小徒崔耕可是立了大功一件。你袁相若不是不饒的,至於被陛下罷相嗎?跟小徒有什麼關係?真是莫名其妙!”

袁恕己總不能拿李賢的案子來說事兒,深吸了一口氣,含糊道:“這事兒沒那麼簡單,崔二郎應該是知道一部分內情的。他這麼幹,就是把老夫架到火上烤!”

“那又如何?”張柬之不以爲然地道:“你只是重爲大理寺少卿而已,又沒有丟官罷職。退一萬步說,你就算被砍了腦袋吧。用你的腦袋,換遷都長安,划算不划算?咱們若易地而處,老夫反正是不會反對二郎那麼做。”

“我……”

張柬之所言乃是正理,把袁老頭懟了了啞口無言。

良久,袁恕己惡狠狠地道:“總而言之,張相你給崔耕傳句話:老夫也不是泥兒捏的,他最好想辦法讓本官復相。否則……咱們走着瞧!別忘了,曹昊的案子,還沒解決呢!”

張柬之好懸沒氣樂了,道:“崔耕哪能干涉到宰相的任命?袁少卿,你也太看得起他了。行吧,你的話,本相可以帶到。不過……二郎聽不聽,我可不就不敢打包票。另外,本相還要告訴你一件事兒……”

“什麼?”

“本相答應過崔耕,你們之間再發生了衝突,我要兩不相幫。”張柬之老而彌堅,盯着袁恕己,道:“袁少卿,你確定要與崔二郎爲敵?”

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342章 歡喜兩冤家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241章 福兮禍所倚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1332章 豎起王上旗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736章 月嬋的心思第845章 鬱郁有王氣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1344章 得志便猖狂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798章 搭頭何其多第1207章 結束祭鱷典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080章 興亡百姓苦第292章 無心插柳事第344章 定州褚雲娘第084章 驚險城門口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113章 文契真湊手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326章 吉頊突立功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1758章 神藥引瘋狂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079章 胡縣令有請第655章 月嬋有人追第1193章 二女來倒貼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503章 功高小震主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459章 女皇親賜婚第681章 灞橋談判中第065章 胡縣令升堂第1694章 危機忽然至第108章 你兒子有病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313章 博陵第四房第291章 此乃沈御醫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1513章 雛鳳發清聲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1474章 夢幻初顯威第1536章 兩封書信來第1397章 孤軍成伏兵第1690章 便宜大外甥第1806章 林甫有緋聞第1323章 遞上投名狀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第028章 打假在行動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574章 和尚死要錢第1309章 子嶠身世奇第148章 狂風仍爲止第052章 竹舍打機鋒第163章 僚漢本一家第412章 收下衛遂忠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326章 吉頊突立功第050章 貞觀九年事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1009章 雙姝落金城第1580章 分井安寧城第397章 挑動來武爭第1378章 當然原諒他第194章 才女裙下混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792章 窺得驚天秘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809章 郭公英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