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

崔耕道:“說來聽聽。如果果真有用,本王定當不吝封賞。”

楊釗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談,道:“嶺南王以爲,既要震懾三國同盟,又要讓吐蕃吃一個大虧,該攻取哪個城池爲好呢?”

李泌不滿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怎麼?你楊釗還想在嶺南王面前賣關子不成?”

楊玄琰也有些責怪楊釗事先沒有就獻計的事兒跟自己通氣兒,不悅道:“好賢侄,莫忘了自己的身份。”

“好吧,我說。”

楊釗這才一縮脖子,老老實實地道:“在下以爲,是安戎城。吐蕃正是通過此城,與南詔接壤。若我軍奪回此城,不僅能震懾吐蕃,還能徹底切斷吐蕃和南詔之間的聯繫。”

“安戎城?”

崔耕前前後後在劍南道主政了好幾年,對安戎城的歷史,還真的非常熟悉。

當初,吐蕃日益強大,大唐對陣吐蕃勝負參半,甚至不得已派出文成公主,和親吐蕃。

爲了防止吐蕃侵襲南詔,唐軍在汶川附近的險要之地上,修了一座城池,防止吐蕃人南下。這座城池,就是安戎城。

眨眼間,幾十年過去,到了高宗儀鳳年間。此時,唐高宗李治爲帝,宰相班子中有名相劉仁軌,還有一個叫李敬玄的人。

劉仁軌出身微末小吏,因爲屢立功勳,漸漸登上宰相之位。

而李敬玄呢?卻是因爲乃當世大儒,早年曾爲唐高宗李治的侍讀,歷任中書舍人、弘文館學士、尚書右丞、太子右庶子、中書侍郎、吏部侍郎、吏部尚書,最後拜中書令,進入了宰相班子。

歸根結底,李敬玄一直走的是清貴的上層路線,劉仁軌卻是一步一個腳印爬上來的。

二人互相看不起,不斷互相攻訐。

趕巧了,這時候吐蕃入侵大唐,朝廷要選一個主帥迎敵。

劉仁軌雖然是名相,但也有不厚道之處。他明明知道李敬玄不通軍事,還是向唐高宗舉薦了李敬玄。

唐高宗雖然是明君,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李敬玄擔任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十幾年,又當了宰相這麼多年,門生故吏遍佈朝廷,有“李半朝”之稱。這種人就算再沒野心,不打壓一下,也太危險了。

於是乎,儘管李敬玄百般推脫,李治還是強烈要求。他甚至說:“國事爲重,個人爲輕。劉仁軌乃是知兵之人,如果他認爲這場仗應該是朕去,我都會去。你難道比朕還金貴?”

李敬玄沒辦法,只能是掛印出徵。結果,他不負衆望的打了敗仗,出乎所有人預料的,連打了兩場大敗仗。要不是在這場戰爭中,名將黑齒常之嶄露頭角,整個戰局將完全崩潰。

在這兩場大敗仗中,安戎城落入了吐蕃之手。可以說,此戰非戰之罪,完全是被大唐朝廷的內鬥拖累的。

安戎城丟的容易,取回來就難了。直到今日,此城還是在吐蕃人的手中。

崔耕沉吟半晌,苦笑道:“若能攻下安戎城,本王當然高興。但是,此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朝廷之前曾經幾次派出數萬兵馬攻打,結果非但徒勞無功,反而損失慘重。”

楊釗道:“嶺南王勿憂。小人認識一個人,可以令安戎城主動開門。”

“哦?此人是誰?”

“他叫章仇兼瓊,現爲益州司馬。”

崔耕眼前一亮,道“哦?章仇兼瓊?楊釗,你實話實說,這攻取安戎城的妙計,是你想出來的?還是他想出來的?”

“呃……是他想出來的、”楊釗道:“小人認識蜀中大豪鮮于仲通,要不是鮮于仲通的接濟,我被革職後,早就餓死了。就在三日前,鮮于仲通又把我引薦給了章仇兼瓊。章仇兼瓊在酒席宴間,喝醉了,偶然間提出了此事。”

“這樣啊……恐怕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那言外之意,當然是章仇兼瓊在裝醉了。

崔耕也理解章仇兼瓊的心理,現在劍南道的主政之人是上官婉兒和牛仙客,章仇兼瓊若直接跟自己聯繫,恐怕引起這二位的不痛快。

上報給上官婉兒呢?又恐怕上官婉兒把自己的功勞昧了。於是乎,拜託楊釗行事。楊釗現在無官無職,既難掩章仇兼瓊的功勞,又能讓章仇兼瓊對牛仙客和上官婉兒有個交代。

但不管怎麼說吧,章仇兼瓊在歷史記載中,真是個人才。崔耕稍微一轉念,就命人傳章仇兼瓊、

這是和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一見崔耕就恭謹地跪倒在地,道:“末將參見嶺南王,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章仇將軍請起,賜座。”

“謝王上。”

章仇兼瓊坐在一個小凳上,深感自己這步棋走對了。瞧瞧,現場都是誰?李泌,王爺的親兒子。楊玄琰,王爺的乾兒子。這倆人都站着呢,自己卻有一個座位,這是多大的榮耀?

章仇兼瓊微微一欠身,道:“不知王爺詔微臣前來,到底所爲何事呢?”

崔耕道:“本王聽楊釗說,你有辦法攻下安戎城。不知可有此事?”

“微臣確實有辦法。”章仇兼瓊解釋道:“微臣買通了一個吐蕃人,此人叫翟都局,負責安戎城東門的守衛。只要他們給咱們開門,這安戎城不就拿下了嗎?”

崔耕猛地一拍大腿,高興地道:“好,若能果真拿下安戎城,本王定給你章仇兼瓊計首功。”

“可是……”章仇兼瓊嚥了口吐沫,道:“不敢欺瞞嶺南王,就算攻下了此城,咱們恐怕也難以守住。再攻城之前,咱們最好先想想如何守住此地。”

“嗯?此言怎講?”

“安戎城內,原來有一泉眼,可供全城的軍民使用。但是,吐蕃攻佔該城後,將那泉眼完全破壞,改從城西引水食用。這樣,咱們大唐來攻,無法斷吐蕃人的水源。但若是吐蕃大軍一至,可以截斷咱們唐人的水源,恐怕堅持不了多久。”

“這樣啊……”崔耕沉吟道“將那泉眼再次掘開如何?”

章仇兼瓊搖頭,道:“完全不可能。那泉眼乃是安戎城的命脈所在,吐蕃人破壞的非常徹底。”

“這樣啊……”崔耕看向李泌道:“你對於打井之事,擅長不擅長?”

李泌傲然道:“打井的關鍵在於算定水脈,我自認爲不落人後。”

“什麼啊”章仇兼瓊苦笑道:“安戎城內全是石頭,根本就沒法打井。嶺南王這樣想,可是錯打了算盤。”

崔耕卻道:“那卻不然。泌兒啊,本王以爲,你立功的機會……來了!”

第627章 師徒再重逢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1742章 大敗特虧輸第1027章 點化大菩薩第874章 項莊舉劍舞第643章 訪賢徐家莊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289章 蒼天厚愛誰第550章 光昭難伺候第934章 收爲螟蛉子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039章 一聲雙解釋第1440章 園內會詩仙第385章 女皇隆恩重第061章 宋溫心裡苦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1627章 雙方都借刀第1086章 二郎在行動第657章 夜遊牡丹園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045章 縣丞有事託第137章 瑞獸麒麟威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第1821章 秀實退婚記第1192章 貴女而賤男第279章 神童不簡單第1422章 除去心腹患第1267章 命定兩冤家第1708章 鑑真再遇刺第121章 水密隔艙術第677章 女皇出三題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1443章 長安一雙案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330章 收攏千餘賊第1348章 四面楚歌際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879章 一石浪千層第791章 盛大喬遷宴第873章 傲晴改立場第1025章 少年遭重挫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934章 收爲螟蛉子第570章 嘴炮來爭功第858章 無心露馬腳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266章 大唐鄙視鏈第1646章 王維與碧珠第1658章 欽定鴛鴦譜第896章 定謀乙丑日第220章 雨中跪聽旨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1241章 石柱獻白燭第539章 劍南查訪使第1370章 蒙崔突無主第1505章 竭師氣焰高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154章 嶺南崔青天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841章 崔耕拿忠良第025章 蘇府有貴客第1816章 勒痕斷命案第1056章 強闖法流寺第026章 嫂嫂蘇繡繡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1464章 劫富難濟貧第1812章 微服往張昉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641章 三計待二郎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689章 我獨愛蓮說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1707章 幸運橘諸兄第764章 原來有內情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233章 藏鉤小遊戲第888章 琉璃與玻璃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1143章 數策定西南第1605章 唐朝第一貪第1462章 四國有暗戰第951章 三郎斫汝頭第425章 策反在敵營第1541章 寶林一掃空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1495章 輕取娑勒城第851章 重耳在外安第532章 女皇也無奈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156章 案情多詭譎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471章 惡賊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