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臨行三準備

“萬萬不可啊!”

呼啦啦!

別說崔耕的衆心腹了,就連一向與他平起平坐的三位正妻,都齊齊跪倒在地。

不是因爲崔耕這些年威風越來越大,而是嚇的!去長安單單是人禍而已,而去大食,卻還要經過兩萬八千里的大海,實在太過危險。莫看俞鈴的船隊去大食貿易,她本人可沒去過。

若崔耕出了什麼三長兩短的,不僅盧若蘭等人要做寡~婦,就是整個嶺南道都有傾覆之憂。

崔耕長嘆一聲,道“都起來吧,我就知道會這樣。”

俞鈴一陣陣後怕,道:“你先答應我們,絕不去什麼大食。”

“呃……大家聽我說,本王實在有非去不可的理由。首先,就是海貿。若本王不插手的話,咱們與大食的海貿就完了。”

“我們寧可不要這個錢!”

“不要錢,咱得要臉不是?”崔耕語重心長地道:“太上皇時日無多,若我嶺南道與朝廷開戰,大食趁機佔了西域諸國怎麼辦?”

俞鈴道:“你不是說……不答應阿布的條件?把他殺了,絕一後患嗎?”

“那是本王想左了。”崔耕道:“若我大唐實力強盛,未必沒有可與阿布爭鋒之將。不說別人,封常清、郭子儀、張守就很不錯嘛,就是祿山假以時日,都未必在阿布之下。但是,即便沒有阿布,我大唐實力弱了,大食隨便派一員上將,也能盡取西域諸國。”

盧若蘭道:“我就不明白了,西域諸國丟了就丟了,有什麼了不起的?能值得你輕身犯險?”

崔耕正色道:“也許現在來看不重要,但若因我之過,丟了西域諸國。千百年後,我定然難逃國~賊之名。”

“但你去了大食,大食就衰落了?”

“當然不可能。大食乃是與咱們大唐並立的一個大國,哪是那麼容易衰敗的?本王這次去大食,一是解海貿之危,二是,看能不能對大食的國政造成影響。大食未必一定要往西擴展,往東,往南,甚至征服天竺都是可以的嘛。實在不行,能做到知己知彼,也是好的。”

……

崔耕對答如流,又“一向正確”,漸漸地,人們竟然有被他說服的趨勢。

俞鈴見不是事,繼續勸道:“先不提大食人對咱們唐人不懷好意,光這萬里海路,就危險無數。若是……若是……在海路上有什麼差池,不就死的太憋屈了嗎?”

崔耕道:“海路當然有危險,不過,也不是像你想得那麼嚴重。比如,之前我發明了指南針、望遠鏡、水密隔艙術,令海航的危險大降。至於這次,我更是準備做三點改進……”

崔耕當然是惜命的,將後世各種航海經驗仔細思索,臨時抱佛腳,對自己此行,做了三條安排。

第一個準備,就是招呼一行和尚與自己同行。一行和尚原名張遂,當初在魏州,和崔耕相處還算愉快。

此人天文地理算數無一不精,有他在船上,通過各種計算,迷航的概率大大降低。

當然了,人家一行不能白來,崔耕準備以“遠洋遷星術”勾~引之。所謂遠洋遷星術,就是在茫茫大海上,利用天上的多顆星星,確定自己的位置。

當然了,這得經過多次測量和校對,形成一本,後人根據這本書,才能施展遠洋牽星術。

按照正常的歷史,得到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遠洋牽星術纔會問世。

崔耕藉以勾~引一行和尚的,就是帶着他遠航,讓他和自己的弟子們,來完成這本書,千古留名。

一行都當了和尚了,可不就這點追求嗎?

崔耕所做的第二個準備,就是防止疾病。若是因爲一場莫名其妙地傳染病,死在了船上,那上哪說理去?

對這個他沒什麼特殊的辦法,除了種牛痘防天花以及一些準備一些常見的藥物之外,他讓人在盛淡水的箱子裡面,墊上了銀箔。

銀離子可以殺菌,可以大幅度減輕人們染病的可能性。

這聽起來非常奢侈,其實也用不了多少銀子。銀有良好的延展性,一艘幾千石大船的水箱,也就是花費幾兩銀子罷了。

崔耕做的第三個準備,就是防止壞血病。

這玩意兒是因爲缺乏維生素引起的,解決的辦法很多。最簡單的法子,喝茶,茶葉裡就有維生素。

莫看這個法子簡單,在這個時代卻是一個創舉。

道理很簡單,泡茶得要較高溫度的水,這年頭又沒有良好的保溫設備,難道每喝一次就燒一次水?所以,不是富貴人家,是沒有茶水喝的,也沒那個習慣。

崔耕買了一批茶葉,規定每次吃飯之後,統一燒水喝茶,就算解決了這個問題。

另外,崔耕還發明瞭一項非常有趣的物事來對抗壞血病,那就是豆芽。

按照正常的歷史,豆芽得宋朝纔會問世,崔耕提前拿出來了。

此物不僅是能預防壞血病,而且可以在寂寞而漫長的旅途中,給大家提供蔬菜,緩解寂寞。

見崔耕準備的如此充分,又心意已決,衆人沒什麼好法子,最終還是允了,同意崔耕混在俞鈴的船隊中前往大食。

當然了,在此之前,得先把阿布放了,告訴他,嶺南王同意了他的要求。機不可失,他最好趕緊回國,準備發動第二次叛亂。

阿布喜出望外,留下了與自己主人聯絡的信物,隨着一隻波斯船踏上了歸途。

嶺南王的安危至關重要,必須得精兵強將隨行。

郭子儀、安祿山、安思順、劇士開等人,和崔耕一起出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爲此行太過危險,崔耕的妻妾們一致決定,讓天下第一高手崔秀芳隨行。至於此舉是不是防備俞鈴專寵,就不得而知了。

可憐的宋根海這次又未能成行,被崔耕以嶺南道需要忠心部下守衛爲名留下了。大家都知道,崔耕真正用以鎮守嶺南道的,是封常清和周興。另外張守和哥舒翰,也被崔耕留下,用以防備李旦突然駕崩後,朝廷的突然進攻。

諸事齊備,崔耕選了個良辰吉日,從黃埔港出發,直奔大食國而來。

第104章 說客訪清源第088章 此事終罷歇第376章 公主有兇器第141章 扶桑有靖難第302章 熱烈來歡送第801章 報仇不隔夜第076章 山匪夜襲城第957章 水落石難出第1484章 波浪涌連番第1259章 隆基三厚禮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518章 誰人詩才長第022章 山寨酒再現第1529章 汝功高震主第200章 一啄兩年約第988章 鄭愔耍心機第788章 女時韋也樂第1671章 癡情真種子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1386章 陰雲照博城第334章 證據很確鑿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522章 螳螂與黃雀第927章 娑葛認爸爸第1738章 不死不休局第1389章 數語退四國第1628章 機密何其多第252章 崔盧初過招第1499章 龍遊雲海去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545章 影響甚深遠第597章 秘室講秘聞第1490章 東歸已無路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211章 迷醉溫柔鄉第330章 收攏千餘賊第226章 秀芳好神秘第575章 還是中計了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653章 李顯有交代第485章 終南有隱士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964章 一言定儲位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1297章 賊子終反噬第914章 夫妻齊平叛第198章 九兒小心思第1006章 棉襖與火炕第359章 坑爹沒商量第111章 突聞驚天變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第855章 似乎挺順利第1071章 李顯的囑託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1489章 西方有盟友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709章 京兆尹之爭第939章 一計平突厥第516章 公主有情敵第197章 揚子江心鏡第533章 月嬋終現身第1157章 奇香點真兇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1267章 命定兩冤家第324章 遊刃頗有餘第1065章 神犬似流光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1481章 天理正循環第1754章 無病有消息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1259章 隆基三厚禮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1482章 青天也失手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1643章 藩使賀千秋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第637章 疑案全解完第332章 二郎有妙計第1121章 商道茶糖馬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079章 胡縣令有請第355章 郭恪有消息第1682章 萬方同樂日第1419章 勸降沙彌島第784章 小人張昌有第151章 狀告劉幽求第1720章 法進本唐僧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520章 二郎能掃興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128章 瓷像轉乾坤第1282章 波斯求治病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1243章 靜看你丫裝第1068章 城門有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