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

崔耕這話,可沒有一星半點兒地誇大其詞。

在後世,人們一提到大唐,必定會提到恆羅斯之戰。這是大唐和大食之間,唯一一次正式而激烈的碰撞,以唐軍的失敗而告終。

這場戰爭中,唐軍的主帥是名將高仙芝,大食人的統帥則是阿布。

傾向唐軍一方的人談起這場戰爭,都談起大唐之敗是因爲葛邏祿部的反水,或者高仙芝攻滅石國引起西域諸國的不滿。

但是,不管找多少理由吧,也都得承認,阿布是足以匹敵高仙芝的名將。

事實上,此人在大食的戰績更是顯赫。

就是他,參加了呼羅珊的農民起義,帶兵將倭馬亞王朝的主力軍隊殲滅,直接造成阿拔斯一系成爲大食王,說他是大食第一名將,毫不爲過。

倭馬亞王朝尚白,被唐人稱爲白衣大食。而後來的阿拔斯王朝尚黑,被稱爲黑衣大食。

恆羅斯之戰,就是黑衣大食建立後,阿布爲呼羅珊總督時發生的。

當然了,最後阿布也沒討着好,他因爲功高震主,最終內大食王派刺客殺死。

雖說歷史潮流浩浩湯湯不可阻擋,但是,崔耕確信,這阿布的軍事之才太厲害了,沒了他,黑衣大食沒那麼容易建立。相應得,大食在西域的勢力,也會大大削弱。

另外,阿布說阿巴斯一系即便奪取了王位,也不會對倭馬亞一系斬盡誅絕,這也只是按照常理判斷罷了。歷史上,阿拔斯王朝還真的把倭馬亞家族斬殺殆盡了,以至於阿布的主人被稱爲“薩法赫”(屠夫)。

所以,阿布說阿拔斯王朝建立後,能保嶺南道海貿十年的平安,崔耕是不信的,五六年還差不多。

五六年與大食的海貿和大食第一名將的性命,孰輕孰重呢?崔耕還真的難以抉擇。

他緩緩搖頭,道:“玲兒,你還是小瞧阿布將軍了。祿山!”

“在!”

“把阿布將軍關起來,好吃好喝好招待,莫委屈了人家。”

“是。”

安祿山領命而去,俞鈴更驚訝了,道:“怎麼?難不成,你還真爲了一個阿布,放棄與大食的海貿啊!”

“只是拿不定主意而已。”崔耕道:“即便本王不想出賣阿布,你琢磨着,我有法子讓阿巴斯一系的經濟實力大增,或者倭馬亞一系的實力大減嗎?”

“這……”

俞鈴雖沒親自去過大食,卻也知道大食輻員萬里,其實力恐怕不在大唐之下。

她搖頭苦笑,道:“妾身和阿布都關心則亂了,那怎麼可能?”

崔耕道:“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其實,阿布要的不是永遠改變實力對比,只是要倭馬亞朝廷短時間內籌措不到足夠的錢財罷了。”

“不是……你到底是哪頭的啊!”俞鈴狠狠地掐了崔耕一把,道:“說辦不到的是你,說辦得到的還是你,這話都讓你說啦。”

“你輕點兒!”崔耕一邊抓住佳人的柔荑,一邊正色道:“要達到阿布的要求,並非完全不可能,只是,此事必須隨機應變,而且無法委託旁人……只能是本王親自走一遭。”

“啊?你親自去?不行!萬萬不行!”俞鈴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樣,道:“那咱們還是莫要與大食的海貿了,那什麼阿布,也趕緊殺了吧,一了百了。”

“這個麼……再說,再說。”

崔耕其實依舊拿不定主意,把話題岔開了去。

第二日,他本打算繼續陪俞鈴逛逛,卻忽然有人來報,太上皇召見。

太上皇李旦到泉州之後,一向安分守己,和自己相安無事。沒事兒召見自己幹啥?

崔耕懷着滿腹狐疑,到了李旦的行宮之內。

君臣見禮,賜座,雙方都按照規矩來,完成的一絲不苟。

崔耕輕咳一聲,道:“不知太上皇今日相招微臣,到底所爲何事呢?”

“首先,朕想謝謝嶺南王。”李旦道:“朕早就想清楚了,若無嶺南王,那個逆子依舊會作亂,朕這幾年哪能過得如此輕鬆?”

這話倒是不假。

其實崔耕對李旦看管的並不緊密,李旦甚至可以去泉州城內的任何一個地方。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崔耕視李旦爲護身符,李隆基卻把他爹看成了自己帝位的競爭者。若李旦落到李隆基的手裡,必定受到非常嚴密的監視。

崔耕不好接話,只得道:“陛下聖明。”

李旦眨了眨眼睛,繼續道:“其次,朕要感謝嶺南王不斷爲朕,尋醫問藥。恐怕,這天下最不想朕死的,就是嶺南王吧?”

“陛下聖明。”

“最後,朕的身子骨兒自己清楚,即便精心調養,恐怕也沒有多長時間好活了。爲了感謝嶺南王,臨死之前,朕有幾句話,想對嶺南王說一說。”

“微臣洗耳恭聽。”

“其一,嶺南王雖然春秋鼎盛,但這立嗣子之事,要早早提上日程了。你有三個正妻,甚至其中有兩個公主,還有一個當過皇后的丈母孃,這不好權衡吧?要不要朕下道聖旨,幫你來個快刀斬亂麻!”

“這個……”

李旦一提,崔耕忽然意識到,這還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以前,他是大唐的忠臣,兩個正妻的地位比他還高。再者,李裹兒那,相當於他繼了盧雄的嗣,拉達米珠那,相當於他繼了崔元綜的嗣。自己嗣子按說只能是盧若蘭的孩子,沒什麼爭執。

但是,現在,崔耕都相當於一個小號的皇帝了。兩位公主也繁華不在,她們能甘心?現在是孩子年紀小,恐怕再過個兩三年,就會展開一場場明爭暗鬥了。這是人性使然,實非人力所能扭轉。

再者,就算李裹兒和拉達米珠的孩子都深明大義,不想爭執,這不還有韋后在煽風點火嗎?另外,盧若蘭給自己生的兒子不是一個,而是三個,這本身就有爭競!

是不是讓李旦做這個惡人,直接把嗣子定下來好一些?

不過,崔耕轉念又一想,自己的嗣子相當於皇位之爭,別說李旦定了,就是皇帝定都沒用,該爭還是會爭!從秦至清,只要有皇位的存在,任你智深如海,也難以創建一個完美的制度避免爭競。

崔耕嘆了口氣,道:“那也只是治標之策罷了。此事關係重大,且容微臣細思之。”

李旦道:“那也隨你。只是,朕時日無多,嶺南王若用得到朕,還要早做決斷。”

“是。”

“朕想對嶺南王說得第二件事兒,就是……朕駕崩之後,你準備怎麼辦?”

崔耕更是一陣無奈,道:“微臣既不想與朝廷的大軍作戰,也不想坐以待斃,不知陛下何以教我?”

“朕教不了你。只是想告訴你……兄弟鬩牆,外禦其侮。若果真與朕那逆子戰起來,千萬小心,莫讓胡人趁機佔了便宜。否則,你恐怕難逃千古罵名。”

“胡人?”

李旦所指的,是指突厥、吐蕃或者新羅、扶桑。的確,李旦一死,崔耕就失去了大義,若再引發胡人入侵,崔耕在歷史上的名聲,恐怕還不如安祿山呢。至少,人家安祿山本身就是胡人,要求不能太高不是?

但是,經李旦這麼一提醒。崔耕想到的,卻是大食!

其實,無論突厥還是吐蕃,其國力遠不如大食強大。當初,恆羅斯之敗後,大唐沒有找回場子,就是因爲安史之亂,大唐無力東顧。從那以後,西域百國漸漸落入大食之手,影響極其深遠。後世的人們痛恨安祿山史思明,這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李旦總會死,崔耕和李隆基之戰似乎難以避免,其規模未必就比安史之亂小了。似乎,崔耕的千古罵名,也無法擺脫!

不行!這種事兒絕不能發生!

崔耕辭了李旦,連想了三天三夜,將衆位心腹,乃是盧若蘭、李裹兒、俞鈴等人都召集起來,宣佈道:“本王心意已決,要往大食一行!”

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第832章 五王終誕生第1807章 破局忘憂草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763章 強逼娶新人第1433章 兵發黑水國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317章 送上一美妾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1851章 鑄成驚天錯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751章 三教爲一家第1446章 害民括田法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644章 舊案不簡單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859章 錢財盡捐輸第924章 驚變突騎施第943章 突起宰相爭第626章 裹兒來安撫第669章 依舊意難平第1162章 捨命來報仇第1553章 錯着驗野心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806章 登基之餘波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1000章 反哺一行僧第1124章 紅背竹竿草第746章 無敵幸運星第1853章 實現舊日諾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341章 名將真愛錢第941章 安利促和平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1212章 無端禍事來第1148章 取得開門紅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1200章 此會有隱情第1490章 東歸已無路第294章 盛唐雄烈風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668章 金山與銀山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1404章 萬國伐崔氏第1852章 蛇蠍毒美人第728章 漕運終完成第1352章 蠻疆奇女子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524章 萬世傳美名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1635章 光弼脾氣倔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881章 朝局微變動第684章 人善被人欺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807章 賜婚包禍心第743章 孃家來人了第461章 再見俏公主第1721章 天皇雙旨意第631章 則天也慕道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834章 三勸張柬之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第1357章 父女心不同第1316章 奇方醫腿病第565章 肖放的決斷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540章 臨行得玉蟬第405章 迷案有隱情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700章 趁勢提賭約第1205章 九女祭鱷神第1812章 微服往張昉第1551章 破局關鍵處第1591章 真正的叛徒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1555章 比試金創藥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046章 祈雨爭國師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989章 鄭愔終倒臺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068章 限時破命案第430章 海闊憑魚躍第1042章 囡囡終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