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林家有遠見

經過林三郎的一通比劃和詳解,崔耕終於聽懂了所謂的“已利鼻國”,到底是什麼地方了!

這個海外藩國的大概位置,應該就是在自己那場荒唐大夢中所見到的,位於“馬六甲海峽”附近的一個國家嗎?

此國距離泉州有五千多裡。在貞觀年間,曾經遣使來大唐朝貢,其國的特產有象牙、乳香、薔薇水、萬歲棗。

貞觀年間時,林家便早早瞄上了已利鼻國了,先是派人去此國考察,後又派小船進行試探性貿易。

經過幾十年的探索,這條新航線已經非常成熟了,纔有了這次大規模的貿易。

這次貿易,林家總共派出了三艘大船,二十艘小船,足足佔用了林家全部航海力量的一成。

五天後,船隊會帶着已利鼻國的特產正式抵達泉州港。

爲了慶祝這條航線正式開通,林家特邀泉州城有頭有臉的人物前來觀禮。

所謂觀禮,跟大夢中見到的開業剪綵差不多。不同的是,後世企業的“試營業”最多幾十天,而一條新航線的“試營業”長達幾十年。

看來,吃航海這碗飯也不容易啊,沒有幾代人的堅持,怎能等到這一天?

旋即,他非常痛快地應承道:“這是好事啊,那天我一定……對了,這麼大的事兒,你一定也請郭都尉了吧?到時候我們倆一塊去。”

“郭都尉倒是請了。”林三郎的面色有些尷尬,吞吞吐吐地道:“不過,最好你們倆……最好分開去。”

崔耕大惑不解,道:“爲什麼?”

“好吧,反正也瞞不住,我就實話實說了。”林三郎道:“郭都尉拿的是我爹親自手寫的請帖。至於你這個請帖,是我親手寫的。這麼說吧,郭都尉是我爹的客人,你是我的客人,你們倆不挨着。”

崔耕對此倒是沒什麼不滿的,本來麼,林父那是跺一腳泉州城晃三晃的人物,以郭恪的身份可以與之平起平坐,自己就很差一點意思了。

另外,自己和林三郎這些日子處得不錯,但和林父卻連面都見過,讓林三郎來請自己豈不是理所應當?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這麼好的敲竹槓的機會怎能錯過?

崔耕故作不爽地說道:“唉,看來是我崔二郎官微職小,不值林老爺子的一張請帖了。”

要是往常,林三郎肯定能看出崔耕眼裡的戲謔之意。不過今天,他關心則亂,還真沒看出來。

林闖連連擺手,急着解釋道:“不是的,不是的,二郎莫要誤會哩。按你的身份,怎麼也值我爹一張親手寫的請帖。這次之所以委屈你,是爲了做戲給別人看。”

崔耕聽了這話,心中那團八卦的小火苗又點起來了,饒有興致地問道:“哦?難道這裡面還有什麼說頭?”

林闖道:“這裡面的說頭可大了,聽我慢慢跟你說。”

原來,泉州港勢力最大的商人有兩家,一個是林三郎他們家,一個是張家,也就是林三郎他大哥的岳父家。

兩家雖然是姻親,但是也有點小競爭競爭的就是海商領袖的位置。

用商人們的行話,這個位置叫“領船”。

小海商,只有一兩艘船三四艘船,是很難自己出海做生意的。

道理很簡單,遇到暗礁風暴什麼的,船沉了,旁邊要是沒有人相救,那不是得等死嗎?

還有最現實的,在海上遇到海盜,在目的地遇到土匪,沒有一定的勢力,肯定就得玩完。

所以,那些小海商每次出海的時候,都會跟着大海商的船隊。

他們把這些大海商稱之爲“領船”。

作爲“領船”的好處是很多的。首先是小海商會根據自己貨物的情況,上交一筆“保護費”。其次,爲了避免惡性競爭,領船有平衡船隊所帶貨物的權力。就算全無私心,光靠信息的優勢,就足以賺得盆滿鉢滿了。

至於憑藉領船的身份,獲得的人脈和勢力等看不見的好處,更是數不勝數。

現在泉州港是有兩個領船,張家和林家。

兩家都想獨霸這個位置。

這次的“已利鼻國首商禮”,就是林家爲爭奪“領船”下的一步棋,目的是炫耀實力跟着我們林家,就能去已利鼻國做生意,就能賺大錢。

聽到這裡,崔耕忍不住打斷道:“我就不明白了,領着別的海商一起做買賣賺的錢再多,能有自己壟斷一條商路賺得多?你們林家又不缺船,獨佔了前往已利鼻國的商路豈不是更好?”

林闖傲然道:“我們林家在五胡亂華的時候爲避兵禍,從洛陽老家出發,乘船來泉州定居。當時財不過千貫,船不過三艘。時至今日,卻已經家財過百萬貫,大船數十,小船過百。二郎以爲,我們林家起家的秘訣是什麼?”

崔耕道:“是什麼?”

“就是有錢大家賺。若是我們林家開通一條新航線就敝帚自珍,恐怕早就煙消雲散了。”

崔耕訝道:“不至於這麼嚴重吧?”

“當然了,武良駒那孫子你見過了吧?幾百年來,泉州港又何曾只有一個武良駒?要是光我們林家一家海商,恐怕早就被吃幹抹淨了。正是因爲海商衆多牽連到千家萬戶,那些人才不敢輕舉妄動。還有海上的各種蠻夷海盜,沒有大傢伙齊心協力,單憑我們林家也遠遠不是對手。所以,雖然我們分享商路攤薄了利潤,卻換來了長遠的安寧。”

崔耕仔細想想,這還真是林家的經營思路。比如說林家建蕃學,可不是爲了林家一家服務,而是服務了整個泉州港。泉州港興旺發達了,林家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正是因爲有如此的胸襟和眼光,林家才能累歷數百年不倒,發展成爲泉州一等一的世家大族。

他由衷讚歎道:“如此說來,你們林家若做了這個領船,纔是真正的造福泉州百姓哩,我崔二郎定當全力支持。不過……這跟你給我發請帖有啥關係?”

林家讓林三郎請崔耕,同樣也是爲了炫耀林家的實力。

林家的下一代和泉州官場的青年俊彥交好,一方面證明林家的下一代出人才,另一放面,也是說明了林家的潛力。

再過二十年,崔耕就算光靠磨資歷,也能磨到六品官吧,那時候就成了林家強大的盟友。誰做買賣能離得了官府的支持,這纔是真正的硬實力哩!

崔耕聽了忍不住笑道:“我明白了。到時候,其他富二代請來一幫狐朋狗友,你把我這都尉府長史帶去,倍有面子……呃……怎麼聽着跟在青~樓裡別苗頭差不多,合着你把我當成青~樓裡的粉頭了?”

林三郎賠笑道:“道理是差不多,但絕沒輕賤二郎的意思。大不了,你哪天需要我撐場面,哪怕是上刀山下油鍋,我也……”

“停!”崔耕趕緊豎起手來,打斷道:“我上刀山下油鍋幹啥,你就不盼着點好的?罷了,我答應你,那天一定去,好好的給你林三郎站回臺。”

“多謝多謝,二郎果然夠朋友。”

……

數日後,望海樓。

已利鼻國首商禮。

此次觀禮,並不是在林家在宅子裡舉辦,而是選擇瞭望海樓。

此樓打開窗戶,就能把整個刺桐港一覽無遺。

今天望海樓不對外營業,只有持有請帖的人才能進入。

衆人先在這裡聊天打屁,等看到林家的船隊進了港了,再下樓去港口迎接。

把船隊中有頭有臉的人請上望海樓,讓他們講一下這次出航遇到的各種情況,以及以利鼻國的風土人情。

最後大夥再吃一頓飯,這場“已利鼻國首商禮”就算順利完成。

不過,崔耕剛進了望海樓不久,就出了幺蛾子了。

整個望海樓共分三樓,第三層給泉州府有頭有臉的人準備的,也就是林三郎的父親林知祥寫親筆請帖的那批人。

第一層是一些小海商,大多隻有一兩艘船。

至於第二層,則招待那些富二代和他們請來的狐朋狗友。

林三郎像個驕傲的小公雞似的,領着崔耕在二樓轉了一圈,向們介紹這位泉州官場新星的來歷。

等介紹完了,就準備把崔耕請上三樓。

畢竟,崔耕給了自己面子,自己也得給人家面子。若最終是在二樓招待這位從七品的都尉府長史,就太過失禮了。

可正在這時,有個聲音怪腔怪調地從他身後喊道:“林三郎,你這是上哪去?”

林闖扭頭一看,還是個認識的人,這個人叫張羣利,是張元昌一個沒出五服的侄子。

雖然親戚關係不算近,但他和張元昌家走的很近,算是張家爭奪“領船”的急先鋒之一。

張家和林郎家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儘管有着“領船”之爭,但還是保持着表面的和氣。

但這張羣利就沒那麼多顧忌了,和林家屢有衝突。

林闖面色微微一沉,不悅道:“當然是領崔長史上三樓了,怎麼?張六郎你有意見?”

“你說對了,今天六爺還真有意見!”

張羣利往四下裡掃視了一眼,高聲道:“諸位,這可是林家自己定的規矩。拿林老爺子親手寫的請帖的,上三樓!拿林家三兄弟請帖的客人,則上二樓。怎麼着?這姓崔的多大點官兒啊?這就想壞了規矩?”

林闖見着張六郎張嘴就折辱自己親自邀來的客人兼上司,無異於在抽打自己的嘴巴子,那還能忍?

當即,便冷笑着針鋒相對,道:“張六郎,你還真別不服氣!我二郎兄弟家資萬貫,一壺木蘭春酒更是名動長安!年紀輕輕便身居堂堂的七品折衝府長史高位,手握重兵,衛戍泉州港之安危。你要是不服氣,也請來個從七品的朝廷命官,我也讓他上三樓。”

“哈哈!哈哈!哈哈!笑死個人了!”

張羣利接連大笑三聲,面有不屑,戲謔道:“從七品也算高位?還手握重兵,衛戍泉州港?呸,你還真敢往他臉上貼金吶!別的七品官,多少還值得六爺敬重,拱手稱一聲‘大人’。不過這姓崔的,呵呵……他這官是怎麼來的,大家都心裡有數,在座諸位都是明眼人,大傢伙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吶?”

第892章 大唐美男子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1706章 崔芬有消息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289章 秘法遭覬覦第1644章 權閹吃悶虧第1636章 大婚必出事第526章 批發果毅尉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560章 眉州肖五娘第1206章 祭文可逐鱷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851章 重耳在外安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1569章 老虎不在家第984章 好運王二郎第113章 拜謁馮刺史第949章 都有好藉口第1519章 進位天可汗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333章 文明來執法第1073章 暗夜鬼魅行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1529章 汝功高震主第1443章 長安一雙案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1502章 借爾運氣用第717章 絕對不妥協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416章 大唐三海寇第1526章 阿布第二計第1568章 詐盟瀧州行第847章 王府祈晴會第1125章 批族的算盤第1706章 崔芬有消息第077章 倒黴的縣令第382章 崔耕講故事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962章 輕鬆來翻盤第1033章 登臺講佛法第434章 紅顏何其多第363章 護身有雙傑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1106章 太子何其尊第1382章 七日即破戒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882章 元寶忽蒙冤第153章 水落終石出第1165章 元振少年時第002章 返回清源縣第1149章 盛世大唐香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35章 各方神妙算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1848章 變起馬原裡第501章 藏用有冤屈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858章 無心露馬腳第697章 節外生枝中第1077章 世事真如棋第1400章 宦官內鬥強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068章 限時破命案第592章 被迫做臥底第1538章 越州查敵蹤第120章 林邑有至寶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1680章 魚傳尺素書第1307章 貴人李子嶠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445章 今爲及時雨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1321章 齊頌歐陽倩第484章 各方風雲動第1741章 天坑驟然現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161章 許天正歸心第427章 天上掉餡餅第1732章 千年之芳華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105章 雙方皆得利第087章 校尉郭奉先第1782章 禍事起紅顏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922章 二郎擔虛名第1654章 二郎德報怨第1521章 好事連番至第295章 揚州有園林第117章 疑雲佈滿天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651章 噩耗突然至第1479章 嗣業惹大禍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1472章 真文換假文第480章 君子袒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