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

“你是洛陽人?”

“冀王聽過在下的名號?”張靈均先是一愣,隨後恍然大悟,道:“在下在江湖上也算薄有微名,想不到冀王對江湖之事也如此上心哩。”

“哪裡,本王對江湖事不怎麼了解,只是張壯士的名望太大,本官就是想沒聽說過都不成。”

這話一語雙關。

在張靈均聽來,是自己的名氣太大,即便不是江湖圈子的冀王崔耕,都聽說過自己的名號。

其實不然。

崔耕的意思是,自己通過歷史記載,而不是江湖傳聞,知道了張靈均的名字。

他心中暗暗琢磨,如果歷史沒有被自己改變的話,神龍政變後不久,李重福就被韋后誣陷,貶爲均州刺史了。

唐隆政變後,李旦改任李重福爲集州刺史。

在李重福尚未起行之際,有洛陽人張靈均獻計,說:大王是先帝的長子,應該繼承天子之位。相王雖有討平韋氏的功勞,但怎麼可以越位居上呢?過去漢朝誅諸呂而東迎代王劉恆;現在東都洛陽的士庶百姓,都在盼着您登基爲帝呢。您若能秘密感到洛陽,登高一呼,大事可定。

這不純屬扯淡嗎?

李重福根正苗紅,百姓們只是不反對他登基爲帝而已。但是,李顯和韋后倒行逆施,把朝政弄得烏煙瘴氣,百姓們已經徹底對他們寒心了。李重福本身又對洛陽百姓沒什麼恩德可言,百姓們憑什麼豁出命去保他爲帝?

但是,李重福利令智昏,還真信了這番話。

這時候,鄭被貶爲江州司馬,不甘心就此沉淪,也加入了李重福的謀反大業中。

三人到了洛陽後,招募勇士很不順利,只有幾十名地痞無賴加入了他們。

按說,你們見勢不妙,就趕緊停止計劃唄。

可在張靈均的攛掇下,李重福依舊自信滿滿,帶着這幾十人直接起事。結果,被洛州司馬崔日知,不費吹灰之力,輕鬆平叛。

事敗之後,李重福投河自盡,鄭和張靈均被明正典刑。

臨刑之前,張靈均神態自若,而鄭卻是兩股戰站醜態百出。張靈均鄙視他道:“我與你這樣的膽小鬼共同起事,不失敗纔是沒天理呢。”

原本崔耕對這段記載,沒什麼懷疑,只是感嘆李重福自不量力而已。

不過,在聽說,今日幫了自己大忙的人是張靈均之後,他卻不由得心中一動。

這肖放的案子,本來就巧合之處太多。再加上,張靈均恰巧及時發現此案的秘密,並且告訴了自己,也忒“無巧不成書”了些。

再想想歷史上那些記載,這張靈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勸說李重福時,他好似一個妖言惑衆的野心家。臨死時神氣自若,卻又像一個正氣凜然的大忠臣。他不能審時度勢,害得許多人白白送死,又似乎是傻帽一個。

混混沌沌,令人完全看不清楚。

但是,若把他當成一個李旦父子的死士來看,就豁然開朗了。

李旦受李重茂的“禪讓”登基爲帝,李重福作爲李顯的長子,就成了李旦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

但是,人家李重福又沒犯法,李旦能怎麼辦?退一萬步說,就是李重福不斷地搶男霸女、草菅人命什麼的,按照這個時代的道德觀念來講,李旦還是不能把李重福怎麼着。

也只有把確鑿無疑地謀反之罪,扣在李重福的頭上,才能永絕後患。

所以,他很可能派了一個叫張靈均的死士過去,挑動李重福的野心……纔有了記錄中的“史實”。

現在,歷史經由自己發生了改變,張靈均依舊是李旦父子的人,卻被沒用來對付李重福,而是用來對付自己。

自己到益州後所經歷的一切,恐怕都是張靈均爲了獲取自己的信任,和權懷恩合謀布的一個局。若非自己及時拿出了肖五娘爲妾的文契,張靈均前幾日就應該出場了。

到底孫三才是其妻胡氏所殺,還是張靈均所殺,那還真不一定。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測。大膽預測之後,還要小心求證。

“冀王,冀王,您怎麼了?莫非在下的身份有何不妥之處?”張靈均見崔耕神思不屬,開口問道。

“呃……不關張壯士的事。”崔耕敷衍道:“本官想,那胡氏殺夫,做賊心虛,萬一提前逃亡了怎麼辦?益州府衙的官差徒勞無功,這個案子還一時半會兒結不了啊。”

張靈均道:“冀王且放寬心,即便胡氏逃亡,那孫三才肚子裡的小蛇總不是假的,絕對攀誣不到肖長史的身上。”

“說得也是。對了,張壯士,你幫了本官這麼大一個忙,卻把權懷恩得罪死了,不知今後有何打算呢?”

噗通!

張靈均跪倒在崔耕的面前,道:“在下雖然誤入歧途,卻一直想重返正道。如果冀王不嫌棄的話,能否准許在下跟在您的身邊呢?哪怕是爲奴爲僕,爲您牽馬墜蹬,端茶倒水,在下也甘之若飴。”

崔耕眼中精光一閃,以手相攙道:“張壯士頗有俠名,小王得張壯士,真是如虎添翼了。”

……

……

崔耕預料的沒錯,果然,不久就傳來消息,那胡氏“畏罪逃亡”了。他裝做不以爲意,連下公文,命劍南道重要官員齊聚成都,商議破蠻之策。

事到如今,他也對蠻人有了個大概的瞭解。

劍南道大部分地方,是朝廷的正式州府,漢人佔了絕對優勢。但是,從州往南,就是蠻人的人數佔據絕對優勢了。

所謂蠻人,就是對西南方向,非漢人的統稱。其實,這些人之間,由於地理隔絕,差距極大。有些部族還處於原始社會,有些部族的文明卻接漢人。至於語言和風俗習慣,更是完全迥異。

大唐朝廷當然既沒精力,又沒興趣把他們細分。於是乎,簡單地將這些蠻人分爲兩種:漢化程度較高的爲白蠻,漢化程度較低的爲烏蠻。

從州往南,包括六詔之地,都是這麼個分法。

比如蒙舍詔是烏蠻,其他五詔是白蠻。現在南詔(蒙舍詔)一統六詔之地,就是整個國家的貴族以烏蠻爲主,而國民卻以白蠻爲主。

至於姚州、州附近的蠻人,卻又與六詔之地不同。他們雖然既有烏蠻又有白蠻,大小部族近百,卻有一個大致相類的組織形式,名曰“鬼主”。

第1772章 救兵多多多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859章 錢財盡捐輸第1576章 會獵梧州城第1446章 害民括田法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1627章 雙方都借刀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1286章 波斯有名將第1690章 便宜大外甥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127章 臥底吳公禮第404章 暗流在涌動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335章 雞蛋和鴨蛋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035章 萬一有戲呢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1716章 藤野夫人邀第072章 方銘願入夥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114章 進駐泉州港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1484章 波浪涌連番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1579章 兩個真小人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1653章 輕取第一題第1351章 人虎得重逢第125章 聚豐隆惹禍第810章 婚宴要殺人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705章 磨刀已霍霍第268章 忽有強援至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1485章 崔瓊有着落第1441章 原是兒媳婦第1407 黃章 雀復黃雀第1587章 數典忘祖輩第935章 幹活要給錢第808章 天下第一婚第1048章 二郎做備胎第985章 一切皆有因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296章 有事弟子勞第731章 強詞難奪理第282章 棚內講哲理第1611章 何必恨王昌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1173章 元振會勸降第1824章 七夕賞花宴第489章 不速之客來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349章 土古城風雲第1305章 治下蓄奴事第412章 收下衛遂忠第897章 造起勢頭來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1211章 華州忠義社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749章 吐蕃辯法會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039章 一聲雙解釋第369章 右遷著作郎第340章 深水混沌沌第1696章 玄昉能力強第1647章 誤看獅子舞第1002章 定下諫相會第311章 吟出啓蒙書第366章 請出徐無仗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880章 祭天大庭爭第203章 美女救英雄第1514章 昏招與妙計第1533章 越王有應對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322章 光烈有主張第1389章 數語退四國第1849章 扶桑大軍來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1403章 廟堂風雲起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1141章 蠻王入手中第765章 混沌難破局第13196章 神秘於公子第1012章 四爺最信佛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一)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1113章 文契真湊手第144章 樑波來拿人第578章 玉蟬終顯威第1519章 進位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