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

崔耕的一番釋疑和解說,令整個房間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田文昆聽罷雙目圓睜,大口大口呼哧着粗氣,感覺渾身體內燥熱難當,彷彿有一股無窮無盡的力氣在身體裡滋生蔓延。

彷彿間,他感覺自己年輕了十歲,雄心勃勃之志如長江之水滾滾而沸!

加盟代理,以木蘭春酒的超絕品質作爲保證,以讓利作爲突破口,讓大唐三百餘州千餘縣的酒家都來參與經銷木蘭春酒,而南北貨棧作爲木蘭春酒的大唐帝國的總經銷。

天下商人無一不趨利,木蘭春酒的真正價值擺在那兒,哪個酒家不願意賣?崔二郎崔兄弟這主意簡直神了!

田文昆由衷地在心裡佩服道,這加盟代理的主意看似簡單,卻把人心給摸得透透了。說得一點都沒錯啊,獨家經營木蘭春酒又怎比得上遍地開花,搶佔全國各地的市場來錢快而多?

有了這加盟代理的法子,田文昆偷偷估算過,以他南北貨棧的實力和人手,不出三年,他相信都將木蘭春酒賣到大唐帝國的每一個角落裡!

三年再三年,就算是賣到西域、賣到大食國、賣到波斯、賣到新羅和日本,都有可能變成現實!

這法子絕了,真絕了!

“聽君一席生意經,勝做十年大買賣啊!”

田文昆斂起神色,正了正衣襟,挺身而立之後,衝崔耕躬身拜服道:“感謝崔兄弟的不吝賜教,田文昆今日真真受教了!”

這拜服之下,躬下的不止是腰,更是田文昆那顆精明生意人的心!

到了此時此刻,崔耕纔算真正感受到田文昆真的和自己綁在了一起,綁在了一架滾滾前行,永不倒退的商業戰車之上。

儘管這輛商業戰車還很小,但他相信他們這輛軲轆小車,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爲大唐有數的,與李唐之下名門望族有着一戰之力的商業帝國!

隨即,他笑着伸出雙手扶住田文昆的雙肩,道:“田兄無需做這小兒女之態,從今往後,你我便是秤不離砣,砣不離秤,打斷骨頭還連着筋的兄弟夥。木蘭春酒還要靠你在外頭多多奔波勞累纔是哩。”

“那是應當應分的!”

田文昆這時發現,崔耕居然稱呼他田兄了,而不再是以東家掌櫃之稱來叫他,心情激動之下再次說道:“還是那句話,你送我這麼一場天大的富貴,我豈能負了你?”

言罷也不再矯情,以必須儘快回貨棧佈置木蘭春酒對外推廣事宜爲由,向崔耕提出了告辭之後,便火急火燎的離開了大雜院。

崔耕將他送出院子,返身尋來茂伯,問道:“茂伯,我跟你打聽個事兒。上次在茶肆飲湯的時候聽人私底下議論,咱們清源縣的前任清源縣丞姓張名柬之,永昌元年的時候朝廷以賢良科目召試,遷升至長安,擢升監察御史一職?”

“永昌元年?”

茂伯微微眯着眼睛砸吧了一下嘴,道:“這不就是去年的事兒嘛,我想想……”

略微想了一下,茂伯突然嗯了一聲,連連點頭說道:“沒錯沒錯,我想起來,是有這麼回事兒。要說這前任縣丞張柬之啊,也是個奇人。二郎你當時就知道風花…呃…沒把心思放在清源縣裡,所以你不熟悉這個人。這張柬之啊,中了進士之後就一直呆在咱們這兒做縣丞,縣令老爺是換了一茬又一茬兒,可他硬是不挪窩不動彈。一個七十來歲的老縣丞,卻比年輕人的精力還旺盛。大家都覺得咱們這位老縣丞估摸着再過兩年幹不動了,就應該老死在咱們這兒了。可你猜怎麼着?”

見着茂伯賣關子,崔耕也不催促,只是嗯了一聲努努嘴,示意他繼續。

茂伯繼續道:“誰知朝廷開了賢良科目召試,朝中有人舉薦了他去參加。你猜怎麼着,一千多人蔘加召試,對答策問他竟然當場拔了頭籌。據說當時正是聖後臨朝時,見着是一個七十來歲的老人奪了第一,當即便問張柬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可誰知張柬之居然回答,臣還年輕,才七十來歲,還能爲大唐,爲陛下,爲聖後再分憂三十年!”

說到這兒,茂伯情不自禁地雙手一擊,樂道:“這張柬之可是真會說話啊,當今聖後聽着七十多歲的老人都自詡年輕,那換而言之,六十來歲的她自然是更加年輕了。這天底下哪個女人受得了這般誇?武后當場鳳顏大悅,欽點了張柬之擢升監察御史一職。二郎你可別小覷了正八品的監察御史,品秩不高卻是權限極大。掌分察朝中百官之外,還有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等職呢。非武后心腹之臣屬,絕對不會授予此官職。還有,二郎你可能很少打聽朝廷的事,所以你不知道。現如今的朝廷啊,別看還是李氏子弟坐着龍椅,其實吧,說到底還是武后說了算。不過這話咱們自己說說就好了,可千萬別在外面說,不然可是要惹來禍患的。”

最後那兩句話,茂伯是壓低着嗓子,悄聲說得。

崔耕微微一笑,心中暗道,當今皇帝只是個點頭搖頭的老木偶,最後說了算的還是他親孃武后,這種事情哪裡又是什麼秘辛?在那場夢中,自己見到的又豈止這一點點的冰山一角?

不過他卻沒把心思放在這兒,而是放在了茂伯剛纔講得那個人張柬之的身上。

他腦中過了一遍茂伯口中這個張柬之的資料:大器晚成…前任清源縣丞…七十來歲…擢升監察御史,且深得武后信任…

這會不會是夢中那個當了監察御史後歷經狄仁傑、姚崇等人的推薦,屢屢步步高昇,最後官至宰相的張柬之?會不???是那個十年後,趁武則天生病發動政變,復辟李唐,先封漢陽郡公,後升漢陽王的張柬之?

是同名同姓的巧合嗎?

但是如果推敲一下這些資料和履歷,還真不像是巧合。

如果是同一個人,那這個張柬之還真是一條金大腿啊!

要驗證是否同一個人,崔耕知道也很簡單,隨即問道:“茂伯,現任的清源縣丞是不是叫董彥,龍溪縣人。”

“咦?”

茂伯愣了一下,頗有些詫異地問道:“二郎你久不在清源縣,咋知道的哩?”

咚咚咚~

崔耕的心臟沒來由一陣猛跳,頗有幾分激動地脫口而出:“果真是同一個人!”

“啥同一個人?”茂伯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崔耕尷尬地笑了笑,佯稱道:“沒什麼,我也是上次在茶肆喝茶湯的時候,聽人說得。”

茂伯哦了一聲不再起疑。也對,像市井茶肆和酒肆這種地方,是最容易打聽八卦和流言蜚語的地方。在那裡聽到這些小道消息,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倒是崔耕心裡仍是久久沒有平靜,因爲他在那場荒唐大夢中依稀記得,歷史上的那個張柬之有個得意門生就叫董彥,就是龍溪縣人,正是張柬之離任清源縣丞後,推薦他來出任這個位置的。

這個董彥雖然在歷史上不出名,但崔耕卻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十年後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因功封王,董彥這個得意門生第一個跳腳出來罵他的恩師張柬之忘恩負義,罵他因武后賞識而累遷宰相,卻在武后生病時發動政變,罔顧當年武后賞識重用之恩。最後,董彥與張柬之割袍斷了師生之義,掛冠而去,到了鄉間耕讀終生,不再出仕。所以,他對這個頗有些意思,卻在史籍上跑龍套的董彥有了印象。

站在崔耕的角度,無論是張柬之,還是董彥,他們都有自己的立場,他無權去評判誰對誰錯。而且以他現在小屁民,充其量一個唐朝商人的社會地位,他更是沒有資格去評判誰。

相反,他認爲至少十年之內,現任清源縣丞董彥和即將官運亨通步步高昇的張柬之,都是屬於蜜月階段。那麼,在清源縣只要結好董彥,那麼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就能有機會坐上了張柬之這艘順風大船。

董彥啊董縣丞,哥現在可就指着你傍上張柬之這個頭戴逆天光環的幸運老頭了!

崔耕心裡默唸了一番,卻發現二孃也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自己身邊,正一臉費解地看着自己。

只見二孃頗有些不高興地說道:“二郎你是不是又開始犯不務正業的老毛病了?不是二孃說你,你看咱家的木蘭春酒據說外頭都快賣斷貨了,你不尋思想辦法增產擴量,咋打聽起這種官府人家的事兒來?”

“是啊,這次老奴也贊同二夫人的話。”

茂伯語重心長地說道:“二郎啊,咱們好不容易有了現在的局面,木蘭春酒在清源縣的名聲算是打出去了,清源縣外頭又有田東家替你分着憂,你該是好好琢磨,如何多釀造些木蘭春酒來。這樣的話,咱們崔家東山再起,指日可待啊!”

崔耕:“……”

真冤!

他無辜地看了看茂伯和便宜二媽,嘆了一口氣,說道:“誰不務正業了?你們不會天真地以爲,接下來我們只要重新建酒坊,接着招更多些人來酒坊幹活,然後釀造更多的木蘭春酒,就會財源滾滾來,就可以每天數着一個又一個的開元通寶玩了吧?”

“難道不是?”便宜二媽撇了一下嘴,哼道,“我剛纔去外頭的幾家酒肆轉悠了一圈,嘿,咱家的木蘭春都快賣瘋了。梅姬那個賤蹄子的木蘭燒,壓根兒就沒人買。這賤蹄子,就等着關張吧!”

“二孃你也很傻很天真嘛!”

崔耕看着一臉得意忘形的二孃,說道:“你真以爲梅姬會躺在那兒任我們逼得她關張?別忘了,宋溫還站在她後面呢。”

二孃略有不服氣,道:“宋溫再能耐,還能不讓咱們釀酒啊?”

“您還真說對了!”

崔耕點了點頭,道:“戶曹吏,管得就是清源縣的商賈。雖然不知道他會怎麼使壞耍陰招,但我相信宋溫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茂伯突然有些明白過來了,問道:“二郎莫不是想未雨綢繆?”

二孃切了一聲,道:“再怎麼未雨綢繆,那張柬之如今可是在幾千裡外的長安城裡做着大官,跟咱家也沒淵源,憑啥替你撐傘遮雨啊?”

“二夫人想遠了,我猜二郎真正想打聽的是現任清源縣丞董大人吧?”茂伯及時糾正道。

崔耕讚許地看了眼老管家,到底還是茂伯看得明白些。

“可拉倒吧,”二孃不屑地偏了偏頭,道,“雖說我是個婦人,可也知道咱們這位縣丞大人雖上任不到一年,卻是個不貪贓不枉法的清官兒,憑啥替咱們家撐腰?而且,據說宋溫跟了胡縣令快十年了,是心腹胥吏。你覺得董縣丞會爲了咱們家,去開罪縣令大人嗎?”

崔耕篤定地笑了笑,道:“誰說結交官員就一定要行賄塞銀子?二孃你太邪惡了啊!”

說到這兒,他自顧走到院中的一處石凳上坐了下來,翹起二郎腿,悠悠說道:“我還真就希望咱們這位董縣丞既不貪贓,也不枉法。還真就希望他有着一顆爲官清廉如水,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他真的是這種好官,我崔二郎不僅要結交他,更要送他一場亨通的官運!”

“切,還送她一場亨通的官運…這話倒是聽着耳熟,”二孃翻了翻白眼,鄙視道,“這話你也就忽悠忽悠田文昆那樣的主兒吧!至於董縣丞,你還是省省口水吧!”

崔耕:“……”

一陣無語,攤上這種便宜二媽,換誰也糟心!

第1049章 強弱甚分明第1413章 使者與死士第140章 沈拓很牛逼第614章 金剛與力士第1777章 心中隱不安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第225章 新開糖作坊第1544章 賊子露猙獰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31章 樂極驟生悲第299章 二美難得兼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577章 雪兒的決斷第1150章 多方齊爭寶第1378章 當然原諒他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930章 裴漼劾二郎第1757章 大富大貴人第1286章 波斯有名將第441章 黃雀終在後第1023章 佳人善解意第385章 女皇隆恩重第1703章 兄弟析產案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879章 一石浪千層第1283章 隆基忽改元第1488章 初逢拔汗那第1143章 數策定西南第1024章 喬覺獻至寶第1463章 盛唐夢之隊第244章 世事真難料第1245章 二耀震羣蠻第653章 李顯有交代第920章 朝堂突驚變第1227章 陛下有旨召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1004章 舅姥爺駕到第279章 神童不簡單第805章 九寶十四符第604章 唱名端門外第1313章 鄉民救歌仙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1291章 參加萬寶會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612章 貪賬也分明第512章 探明真禍首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096章 月嬋了不起第844章 餘波仍盪漾第990章 兌子誰吃虧第063章 你是嫌疑人第1597章 南詔有臥龍第1158章 倒崔新思路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1433章 兵發黑水國第464章 佞幸我也行第640章 重開牡丹園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913章 朱雀門之變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427章 天上掉餡餅第1847章 覆滅回紇帳第520章 二郎能掃興第1041章 佛寶不起眼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019章 昇平坊見聞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56章 案情多詭譎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099章 俺叫封常清第641章 三計待二郎第1330章 狹路勇相逢第659章 新羅好狂妄第1463章 盛唐夢之隊第684章 人善被人欺第172章 崔耕硬闖衙第1799章 忠勇一人傑第176章 作繭來自縛第1538章 越州查敵蹤第675章 袁恕己罷相第485章 終南有隱士第1507章 藤橋有秘密第982章 禍水引女巫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1334章 山窮水已盡第801章 報仇不隔夜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61章 許天正歸心第1323章 遞上投名狀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082章 單刀赴匪窩第412章 收下衛遂忠